搜索
东山的头像

东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3/02
分享

习惯

我有一个习惯——早起,无论春秋寒暑,五点五十分即起床。洗漱、做饭、吃早饭后就提前一二十分钟蹬上自行车沿河而上骑行上班,感觉从容而清爽。

上班的地方离家有八九里路。每天上班,我习惯早走一二十分钟,避开上班高峰的车流人丛,沿着河畔溯流而上,听着河水淙淙,看着绿树红花,沐着晨晖清风,悠然骑行,心里很是舒爽。

骑行到单位的大门,我习惯支起车子,从传达室领一份报纸,走进办公室,提满热水、沏上一杯茶,就着清早的阳光晨读,感觉温馨而愉悦。

一天的忙碌,一身的疲惫,每天盼着早点回家。仍是沿河骑行,十四五分钟到家,从楼下的门店抱起小宝上楼开始张罗晚饭。儿子抱个小板凳,坐在厨房门口吃饼干、水果,有时帮我剥蒜皮,有时抓起案板上的菜用自己的塑料刀、铲学着切菜炒菜……一边做饭,一边哄娃,感觉平凡而幸福。

晚饭做好,我盛一份放在儿子的小碗里,凉一凉就开始让他坐在桌前吃晚饭,连吃带喂,连撒加掉,孩子不一会就吃饱了。饭后,我们席地而坐,开始看故事书或者搭积木、玩玩具、涂鸦、看看电视。孩子还小,只喜欢看动画片和动物世界,新闻、电视剧是不感冒的。待他玩累了、困了,我就抱于怀里,哼着儿歌哄他入睡。

我不会唱催眠曲,自创了两首催眠儿歌,从小唱到这,效果很不错。孩子横抱的阶段,我哼唱“小宝宝,要睡觉。也不哭,也不闹。盖上被,闭上眼。香甜甜,睡大觉。”等他长到喜欢让竖抱的时候,我就叨叨“困了咱就睡觉觉,饿了咱就吃饭饭,吃饱饭饭上街街,爸爸抱抱去玩玩。”每次,不消三五分钟,儿子就酣然入梦了。

轻轻地放下他,我就开始利用这属于我的宝贵时光看看朋友圈点个赞,今日头条看一下新闻。有时候,我读新书,看《读者》。更多的时候,我在手机上写散文、随笔,日积月累,竟积成了一本个人文集出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把玩文字,也有乐在其中。全国名师毕淑娟寄语“你的文字,是心灵的独白,思想的飞翔,情感的宣泄,生命的吟唱,是用心血酿就的琼浆,读后令人芬芳满怀……”这些静谧夜晚的小空,读写不辍,让我感觉安详而充实。

这就是我工作日的一天,早起、骑行、晨读、工作、晚饭、哄娃、读写……数不清的习惯成了自然,从容、淡然也成了常态,深融进了血脉,再难改变。

周末,是我自由支配的黄金时光。只要早晨我在家,儿子就知道是去奶奶家的日子——每个周末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已成儿子的习惯。每次回老家,和儿子就有一段对话:“今天要去哪里?”“去奶奶家。”儿子干脆地回答。

“去奶奶家干什么?”

“吃肉肉。”

“奶奶家在哪里?”

“在裴家庄。”

“怎么去?”

“坐大客车。”

“从哪里坐车?”

“从大故事站。”

“坐哪路车?”

“坐K211。”

这段对话,百说不厌,充满趣味。

老家,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每个周末,我有空就回老家看望父母,有了小宝,回老家就更勤了。

老家,在济南最偏远的东南方,和淄博交界。每次回去总想带上点东西,不是几件衣服,就是一包火烧,一只烤鸡,一袋水果,一瓶酒或是一提花生油……虽是回老家,空着手就感觉寒碜,浑身不自在。

时下,公交车开进了村,三四十分钟一班,回趟老家很方便。车到村口,父亲或者母亲已等在那儿。有时,不事先电话告知父母车次,他们就估摸着时间一趟趟地去接。

回到老家,我放下手里的东西,问问父母的身体情况和家里的农事,稍后就领着小宝去我的爷爷那里看看。

爷爷住在宽敞的宅院里,院中种着蔬菜,丝瓜、眉豆、白菜、萝卜与季节为伍,与老宅相伴,一片盎然生机。走进屋门,儿子已习惯到北墙边看看油桶,来一句“还有油不?”引来我们的大笑。

每次回到老家去爷爷那里看一看,是我的习惯。每次,我是进门先问身体状况,再提醒穿暖吃好,后扒翻锅碗瓢盆看吃的用的,主要是看食用油还有没有。随后就是领着小宝去村里的超市买鸡蛋、面条或者口酥、饼干等点心,足够爷爷两周的消费。

前些年,我还给爷爷买酒,现在爷爷已近九十高龄,酒已劝戒了。油,是不能断的,我供着爷爷吃油,轮换着吃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偶尔吃调和油(炒出菜来感觉不香),这健康的植物油从不间断。一桶油、一袋面,虽不起眼,却关联着每日的生活,爷爷自是心满意足,不时在广场墙边晒太阳的老年人堆里自豪一番,快意一回。我工资不高,养着五口之家,只能以微力照顾一下老人,小小孝心,能让他们开心就好。

放心地离开爷爷家,我就带小宝回到父母那儿,开始忙午饭。母亲做的饭菜很是馨香,每次最少两小盆菜,总也吃不尽。就着喷香的热菜,酒是要喝点的。父亲喜欢喝点酒,但不贪杯。家里断不了平常的酒,名贵的酒是没有的。我也不擅长喝酒,没有什么酒量,自己一个人也很少喝,只是在场合上喝一点。

回老家,我更喜欢带一瓶陈酒。高档的酒喝不起,中档的名酒还是能买得起的:茅台迎宾、五粮头曲、洋河海蓝……百十元买一瓶,让勤俭劳苦一生的父母尝一尝,我心里安然而踏实。打开包装,给父母倒上半杯酒,凉的时候就放进热水碗里温一下。父亲每次只喝半杯,我喝一杯。虽然不多,亲情却浓烈。

饭间,我很少和父亲谈单位的俗事,自己家庭的琐事也绝口不提。不让父母忧心,不给二老添乱,已成我治家的习惯。

午饭要吃到一点多。三点左右,我就要带着小宝坐公交车回家。每次,父亲抱着小宝,母亲拎着包,送我们到村口的车站,直到把我们父子俩送上车、看着车开走方才转身。我都是过五十的人了,在父母那里还是孩子般看待。几次三番地劝说不让他们送,还是老样子。接送已成了父母的习惯,再也难以改变。

最佳的状态是常态,最高的境界是自然。就这样一天天、一周周的行动着,习惯已成自然。尽着一份心,不苛求,不做作,勤俭持家,忠善处世,从容就好,快乐就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