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来得早,腊月中旬就宅在了家。难得能有这么长属于自己的时间,自然得给生活找点乐,过出平凡里的惬意。
读书,无疑是最快乐的了。俗事、家务之余,斜靠椅背,捧起一本书,随心去读,心归沉静,安然快乐。即便平日,有空我也是要读书的,何况有了不再忙于上班的大自由呢。哄了一上午小宝,待他午睡后,我翻出合订本的《读者》《特别关注》开始读起来。这两本杂志,内容多,质量好,每每能读到触心的美文。
我读书较杂,小说、诗歌、散文都喜欢,古代的、当代的都读。我很喜欢记实类的名人传记、访谈录等。暑假中,我读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受益良多。杂志中,我尤爱《读者》,从初中时就喜欢读,至今不辍。箱底还压着不少陈货,初期她是叫做《读者文摘》的——这个我是有的。
读书,是生活的最乐。远足,更是生活的至乐。古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很有道理的,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喜欢好天气里走出家门,家门外满是生活的快乐!春天,我去野外踏青。走在青草地上,太阳暖暖的,小草软软的,春风柔柔的,忍不住躺在草地上看天看云。任鸟飞的天空,是那么高远。慢飘的白云,又是那么低,似乎伸伸手便可触及。置身事外,海阔天空;融于自然,心旷神怡。
春天里,去田野挖野菜不失为生活的乐趣。拿把小铲刀,抓个塑料袋,走出家门坐上20路公交车就进了山。来到田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着清脆的鸟鸣,挖着青绿的荠菜、吐芽的苦菜,身心舒爽。
夏天,我去河边看水、捞鱼摸虾、听蛙鸣。小暑时节,满世界蝉鸣,我也随性捉蝉、捉知了猴去,这曾带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秋天,我喜欢进山逮蚂蚱,捉蛐蛐,去树林漫步看落叶纷飞。
冬季,我喜欢置身纷飞的瑞雪中手写下美好期许雪藏在岁月里;喜欢走进雪地里踏出一串脚印,踩出一份心情。最难忘的是跟着三叔进山追狼。雪夜里,村子里进了狼,拖走了村民的几只羊。第二天早上,三叔扛起猎枪循着足迹去找。我们跟在三叔身后,道听着大人们的推断,害怕而又兴奋着。足迹在林间稀疏、残缺、杂乱,延伸至密林深处,显然是群狼所在。狼是群居动物,昼伏夜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们只好败兴而归。
四季里的行走,莫过于安然从容。我的出行方式简单:能步行就不坐车,需坐车尽量坐公交。在这简单的生活里,至今已上了30年班,我也骑行了30年,到退休,我还要坚持骑行10年。在这低碳的生活里,我乘大巴和火车北上南下,东奔西走,去了晋陕京蒙,看了草原、沙漠、石窟;到了苏浙沪皖,游了杭州、苏州、东方绿舟……快乐,洒满了壮美的大好河山!
空闲,我还喜欢做饭,一日三餐地做,做出不一样的乐来。我不喜吃水饺,自然,水饺就做得少。从做馅、和面到包成饺子,六十个左右用时一小时还是可以的。我最喜欢的馅饼,在老家叫做“塌饼”,多用南瓜加粉条做馅。我做的却是韭菜豆腐的那种。从做馅到烙好,整个流程得心应手。工作日也好,节假日也罢,我是早餐也炒菜的,绝不会面条、方便面敷衍或者街上早点摊了事的。我不贪睡,数九寒天也是五点五十分起床。简单洗刷后开始炒菜热饭。所谓“早吃好”,我觉得应该是在家吃到热乎饭。
劳累一天的晚上,我喜欢炒两个菜小酌一杯,感觉解乏而快乐。我喜吃素菜,炖手撕白菜,炒土豆片,我都喜欢。我吃菜不多,也没什么讲究,干净、弄熟就行。我做菜的乐趣还在于简单:一块豆腐清水烫热,蘸蒜泥、辣酱、韭花就开吃。有时,蘸酱油也吃得有味。小时候,更是从咸菜缸里舀出咸菜水蘸蘸就吃。有时,家里似乎真的没有下锅菜了,我从袋中、箱中倒出碎小的粉皮,温水浸泡一下,热油中一炒,打上个鸡蛋,一个下酒菜就有了。平凡生活如此简单,快乐不输盛宴。
有些时候,我还喜欢写点东西,灵感袭来,一写为快。写着写着,我的豆腐块多起来,我的文集厚起来,不经意间还混成了省作协会员、街道作协主席。
这些年,带娃成了我生活的乐趣。长子读的“211”大学,保研进了“985”大学,我还要推他到更高的平台深造。幼子,也要进幼儿园了,我要精心带娃,让他不输于哥。
我的生活简单,半生的简朴里,言传身教了数十位弟子奉献教坛;关爱留守儿童事迹登上了中国文明网,资助单亲学子被济南都市广播报道,呵护双腿残疾不能自理儿童的事例上榜教育部全国“育人精彩瞬间”……
“广厦万间,卧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我的衣食住行,无奢无华,简单、简朴,但在我不失乐趣。于简单中从容,于纷繁里偷闲,以苦为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便会找到更多的乐子,为生活添趣,为人生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