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飘香,又至盛夏。我圆满完成第三次支教任务返回家乡。
支教,是光荣的任务,是奉献的事业,更是艰苦的历练。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我坚守教书,不渝匠心,有幸3次外出支教,一路走来,收获良多。
2009年8月26日,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我被委派到偏远的福山小学支教。这所学校是一所旧址重建的乡村小学。两座教学楼整齐排列,路面及西边的大操场还在紧张施工中。
踏进福山小学的大门,我就坚定了“与福山共荣辱”的信念,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当天中午即配合学校拿出了初步的分班意见和教师任课分工表,为教师专职化打下了基础;下午就发放了教师用本,并组织教师看了两节录像课。第一天,我就光荣地成为了一名福山人,脚踏实地与福山人同舟共济,磨砺思想,历练人生。为了更好地记录点滴、反思成长,就在第一天,我建立了自己的支教日记,坚持记下了支教生活中的见闻和感悟,留存了学习、成长的印迹。
支教就是服务。福山小学是新建校,一切还在建设中,许多制度要重建、要完善,基础性的工作非常多。我肩起教导处工作,任劳任怨,拟定出了最初的学校简介,起草了第一封《致家长的信》,向家长宣介福山小学的现状及远景;不久,我又起草了第二封信,向前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们进一步宣传了学校的理念、目标;第三封信倡议家长联手学校共同关注孩子教育,共促孩子成长。
学校全是农村孩子,家教普遍缺失,学习习惯极差。在一年的时间里,我和老师们同甘共苦,教书育人,转化孩子。我秉承雷厉风行的作风,边上课边思考,忙里偷闲为学校拟出了《教学工作计划》《有效课堂活动月方案》《教学常规检查细则》《青蓝工程实施方案》《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方案》《文明班级评选方案》等教学线的计划、方案、细则、表册;大雪纷飞中一遍遍对着福山小学校舍改造视频几易其稿配了解说词;加班加点历时两周精心准备了规范的视导档案材料,字斟句酌写出了《课程实施水平报告》……在默默中为学校丰厚了材料,从点滴践行了为福山服务的理念。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第一周,我就拟定了学校《“有效课堂活动月”方案》,并执教了五年级的一节语文公开课,从理念、思路到环节、过程受到老师们的热议和认可。随后,我深入课堂听课,一学年随堂听评课62节。努力做到每次听完课,及时评课,从思路到环节,从生成到细节,找足优点,提出改进建议,抓实了课堂的有效、实效。随后,我又组织了“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从授课、反思、现场评课等方面严格操作,较好地展示了青年教师的风采。在12月份的“教师基本功比赛月”活动中,我精心组织老师们进行了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教学设计4项基本功赛,教师全员参与,热情高涨,展现出福山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扎实的教学功底,有力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学校教科研是一个薄弱环节。我拟建了教研网络,选定了教研组长,以校本教研形式开展了说课、听评课、集体备课、课例研究、教学反思和课题研究,重过程、重跟踪、重效果。一学期下来,老师们听评课均达二三十节;差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小课题研究初见成效,2篇论文在教育报刊发表,9位老师的论文获市级奖项。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我拟定了《“青蓝工程”实施方案》,5位骨干教师与6位青年教师结为师徒,实施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随后的师傅听评课、青年教师优质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公开研讨课等活动,6位青年教师虚心好学、进步明显,成长迅速。
支教就是奉献。支教的一年中,我既干着教导处的工作,又任着教学工作、文字组织工作。先后突击完成领导和优秀教师材料4份2万多字,填报省级规划课题1项,做校刊版式、文字80多页;为少先队撰写市红旗大队、特色大队和市优秀队员材料3份,学校获市红旗大队荣誉,1名学生被评为市优秀队员。在繁忙的教学和教导之中,抽空加班加点一周,为派出学校做出了校刊《扬帆》的创刊号和春季刊;在《现代教育报》上撰写了1/2版面的宣传稿,将学校推介向了全国,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和认可。
学校地处农村,条件艰苦。学校食堂运作困难,我的午饭就凑合着吃。学校没有宿舍,午休就趴在桌子上迷糊一下。冬日天寒,学校没有集中供暖,偌大的房间用一台空调取暖,手脚冰凉。
受援学校条件虽然艰苦,但我风雨无阻,倾洒了满腔热情,尽心力为学校梳理、构建了基本的常规,做好了基础性的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为学校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隔11年后,我于2020年8月又一次踏上行程,步入济南市钢城区,开始了跨区支教。受援的艾山中心小学校园不大,是一所老校,楼房古老,校园狭促。学校硬件设施很落后,教师没有办公电脑,所有计划、备课等材料一概手写。放下了一二十年的手工活又重新拾起,一时很不适应。
这次和上次一样,任教毕业班。这个班的语文和道法,曾是一个外乡镇来交流的老师带的,孩子们学习习惯极差,成绩很不理想。
每天早上六点,我就从家门口挤第一班通往钢城的公交车。这车有时很不准时,有时干脆就不发。很多时候,车上很挤,只能站着。车程较长,赶到学校得50分钟。即便如此,我还是坚持挤早班车,早赶到学校组织早自习。
孩子们学习习惯普遍差,字不认识,课文读不好,问题弄不懂,文章背不过,作业完不成……坚持强抓早读、夯实课堂、做实延时的日子很是艰难。
躬身施教的日子里,区局教学视导,学校安排听了我的道法课。自是精心准备、用心组织,课得教研员首肯,并对校长说让我作报告。就在国庆小长假里,得区新联会领导垂爱,作了一场家教公益报告。之后,又赴外地作了两场,听众满座,大众网等媒体给予了热情报道,有力推动了当地家庭教育。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天天奔忙的日子,吃饭却是个大问题。学校没有食堂,只能吃外送的配餐,质量、味道可想而知。后来,新任的黄校长大力解决教职工中午就餐问题,改造了楼前的三间偏房做了小食堂。每餐一菜,质量尚可,但一菜难调众口。后来,我就和颜庄镇同去的菅元荣大哥找了一家小饭桌就餐,一直吃到支教结束。
学校房舍紧张,条件有限,午休是个大难题。开始还能在办公桌上趴一会,但胳膊胀麻的滋味很不好受。后来,在一口杂物间,交错排了几张椅子,凑合着迷糊个三二十分钟,算是基本解决了恼人的午休难题。
钢城支教的一年,我早出晚归,天天两头不见太阳,兢兢业业,默默奉献,2次执教公开课,提供了可供研习的课例;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获评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两次代表学校无偿献血,赢得了师生敬爱。
我的第三次支教是去临沂市的平邑县。2023年8月底,初到平邑,看到的是远山环抱下的广阔平原。一条不宽阔的仲子路贯穿城区,一路上三蹦子(电动三轮车)随处可见,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各色样式,应有尽有,简直就是三蹦子的博览会。城区面积广阔,沿街楼房多为三五层,高楼甚为少见,视野极为开阔。环城车极少,没有校车,感觉就是家乡八九十年代的风貌。
受援的思源实验学校,就偏远在城区外的乡野,是港商投资兴建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孤零零的四合院式校园,包围在玉米、高粱的腹地里。北门外是三五里长的东西大街——银线河路,自西边的庄稼地延伸至东头的在建医院。一条大街,散落着万庄、埠南庄、蔡家庄、管家庄四大社区。这集中居住区高楼林立,但居者甚少。长长的大街,无数的门头房几乎都空着,竟没有一家饭馆!
第一天夜晚,我们住进了学校的教师公寓,和济南市南山区的盖峰老师一个房间。我们住的房间类似于宾馆的标准间,一室一卫一阳台。学校领导关爱有加,为我们准备了崭新的被褥和洗刷用品,单独为我们8位支教老师的4个房间加装了热水器。
我住的房间在二楼,窗外是开阔的庄稼地,玉米挺立,高粱饱穗,地瓜漫长。路灯昏黄,夜色宁静,夏风习习,叶动枝摇,虫鸣蛙唱,此消彼长,好一派乡野景色。
自小农村长大的我一如既往,不惧困难,梦想里果毅远行,尽心尽力为受援学校增砖添瓦。
第二天一早,学校领导安排我任教一年级4班的语文和道德与法治课,兼任副班主任管理工作。我愉快接受任务,领到教本认真备课。
这一级孩子较多,分成了6个班,每班57个孩子。我所带班级的孩子,多出自父母工作忙、家教相对缺失的家庭,普遍上有兄长,下有弟妹,家庭普遍三孩。全家兄妹三四个在这个学校就读的比比皆是。限于经济条件,父亲多外出打工,母亲每天开着三蹦子接送三四个孩子入园、入学,很是辛忙。我细致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状况,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用心上课,针对学困生多、习惯差的现状,努力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这一年支教的班里,家庭教育缺失、顽劣不驯、懒散不学、屡教不改的孩子有10多个。活泼多动,天天惹是生非,班级群成了调解群,很是让人疲惫。一年来,我以极大的耐心、爱心,极高的责任心,认真上课,扎实辅导,全程监护,循循善诱。用心带领孩子扎实学习、巩固,强化“双基”。热情引领孩子阅读、写作,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提升素养,增强了学生课外知识储备量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写字工整美观,获级部比赛一等奖;写话字多成段,获级部褒扬。
受援学校地处偏远,生活极为不便。我安居在学校提供的教师公寓,周日到校,周五离校,从不搞特殊化。冬日风雪封路的一个周末,吃饭成了大问题:学校只提供周一中午至周五中午的饭食,其余的8餐自己解决。进城吃一顿,干啃方便面,煎饼咸菜……滞留这一周的经历,简直就是苦海。一年来,我坚持早起、晚走,从看早读自习开始,直到下午课后延时完成,安全送走57个孩子、清理完教室内卫生方才吃晚饭。
既是支教,公开课是必须的。不管是级部还是学校公开课,我都十分重视,每次都从目标制定、教法选择、教学流程甚至课的导入和课的结束作细致研究。期间,执教了公开课,参与了学校优质课评选,获得了一等奖。受聘学校指导教师,尽心力指导青年教师成长,我有空就和他们谈教育梦想、情怀、方法,签名赠书给他们,让他们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帮带教师成长迅速,受到了领导、老师的好评。
我积极参与听评课,精心准备每一次教研活动,期盼和老师们共同提高。每次活动后,都认真总结,写好评价和反思,有的放矢,共促共进。
受援学校是新建校,运作只有5年时间。一年来,得领导信任,我热心学校事务,助力学校发展。以校为家,热心奉献,加班加点精心为学校撰写星级图书馆、规划课题、精彩办学、党建品牌等材料,策划宣传片、宣传册。学校获评临沂市“星级图书馆”,课题获县级规划立项,助力文章在《中国教育报》发表,党建品牌创建顺利参评……
我远离家乡,舍小家顾大家,竭诚为思源实验学校尽心尽力贡献力量。热心助力学校“书香校园”建设,无私为学校捐赠1000元图书,受到了领导、老师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教育,需要教师的流动,需要“活水”,需要改变。支教,就是一股“活水”,一股“清流”,也是一把火把,一支力量。三次支教的学校,基本是地处偏远,力量薄弱,师资缺,家教差,我既要顶岗教学,又要助力发展,任务繁重。如果说支教的意义与价值,我觉得远远不止在教书育人,身体力行,更重要的是促进、改善了当地教育环境,培养了当地师资力量,用智慧和心血全程平安守护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因工作实绩突出,我的支教考核均评定为优秀等次,光荣地获评优秀教师、教学先进个人。
三次支教,是我的三笔大财富。每次支教,都是一次历练,都是一段成长,都是一场心灵的双向奔赴。三次支教,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滋养了我的思想,丰富了我的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