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岳稳的头像

岳稳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7/06
分享

童年的记忆

小时候,自己做的简易玩具,玩得不亦乐乎,至今念念不忘;妈妈做的粗茶淡饭,吃得酣畅淋漓,至今回味悠长。

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村子里就到处传来“呜呜哇哇”的声音,那是用柳树嫩枝制作的柳笛,就好像吹响了春天报到的号角。粉的桃花、白的杏花,纷纷绽放、吐露芳香,带来春的气息。榆钱窝头勾起肚里的馋虫,苜蓿麦饭飘出浓郁香气,那才是春天的味道!

夏天更有无穷的乐趣。池塘里光屁股的娃娃,扎猛子、玩狗刨,打水仗、摸鱼虾……,当然,每次回家都会少不了一顿责骂,但却乐此不疲。村边桑葚树上挂满红的、黑的桑葚,摘一把放到嘴里,酸酸甜甜,吃得满嘴都是紫黑色。在炙热的太阳烘烤下,田里的蝈蝈叫的那个欢实啊,把我们的心都叫痒痒了,蹲在庄稼地里、晒得浑身流油,却还是那么神情专注、一动不动,抓到蝈蝈的就满脸兴奋,抓不到的就一脸沮丧。回到家,用高粱秆片成的高粱篾儿,编成各种花样的笼子,有圆的,有方的,把蝈蝈放进去,喂些南瓜花,听着那清脆的叫声,心里那个美啊!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更是我们小伙伴的黄金时节。从学校回来,放下书包就背起了草筐,给猪、羊或者大牲口割青草,是我们那时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一人拿块窝头、就点咸菜,窝头有玉米面的,还有红薯面、高粱面的,条件好的是豆子面或麦子面、玉米面掺在一起的,边走边交换着干粮吃。到了地里,有的挖红薯、摘豆子或者是掰玉米、刨花生,有的捡柴火、做窑烧土坷垃,土坷垃烧红了以后,把挖来的食材一起闷在里面,等割草回来时也就熟了,挖开土窑香气就迷漫开来,感觉那就是天下最好的美味了!

落日余晖,为乡间的田野披上了金色外装,一片金黄。在田间忙碌了一天的大人们,聚在地头抽上一袋旱烟、聊聊今年的收成,收起农具,赶着牲口,带着一身的疲惫,三三两两往家里走去;放牧的娃娃,坐在牛背上,悠然自得,不紧不慢地往回走;从玉米地里钻出来一群满脸汗渍、抱着青草的小伙伴,把青草使劲塞进草筐,带着收获的满足,有说有笑的背着草筐,各自应着自己娘的叫声回了家。

很快,热闹的田野变得安静下来。只有空中的蝙蝠不停地飞舞,田里的蛐蛐在不知疲倦地鸣唱,不知名的虫子在泥土里低吟,青蛙在池塘里奏响乐章。村子里不时传来一声声狗吠,偶尔还有对顽童的吵骂……

油灯渐渐亮了起来,先给坐在炕头上的老人端去饭菜,随后才是一家人围在饭桌吃饭,或屋地上,或院子里,虽是粗茶淡饭,却吃得香甜。孩子多的人家,风卷残云般就吃光了几乎很少用油的炒菜,大人把自家腌制的咸菜,吃出了鱼和肉的味道。家境略显殷实的人家,油水就大多了,喜欢端着碗坐在门口,大声和邻居边聊着天,边吃着饭,不时有着略显夸张的、喝粥的“吱喽”声。更多的人则是坐在一起,互相交换着自家的“杰作”,听别人说一句“好吃”,就满脸的得意……这是农村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候,仿佛所有的劳作和辛苦,都烟消云散了,大家天南海北的聊着,东家长、西家短的谝着,都成了无所不知的“百事通”。后来,不知谁说了句“散了吧,明天还要忙呢”,大家这才拿起碗各回各家。

冬天的白雪映衬着红红的灯笼、红红的春联,最让我记忆深刻。在文化娱乐相对匮乏的年代,春节的舞狮,威猛雄壮,时而静如山岳,时而动如脱兔,爬梯子,滚绣球,让我羡慕不已。秧歌的锣鼓震耳欲聋,时而舒缓,时而激昂,把春节的喜庆气氛推向了高潮,把人们一年来的辛劳尽情释放,也饱含着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渴望!

时光荏苒,童年不再,留下的只是美好回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