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邵伟的头像

邵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7/09
分享

黄连峪:繁华落幕,静谧成诗

齐长城脚下景物篇:

黄连峪:繁华落幕,静谧成诗

文/邵伟

险峻的十八盘掩不住现代人对历史的追逐和瞻仰。越是深邃、幽谧,越能让毫无粉饰的真实涌进心房。

黄连峪,一个封存着历史的地方!

冬日的风渲染着萧瑟,车窗外,几只随意蹦跳的山鸡,自由起落的喜鹊以及青碧的麦苗,满山红遍的柿子荡去了寒意。步入宁静的黄连峪,那饱经沧桑的石屋石墙;那古朴悠远的民俗民风;那斑驳零落的黑漆大门连同门前摆放的石雕雄狮,都在提示着曾经的繁华,都在用独特的静谧,引发着我们的思绪。似乎,昨天的温度还在,似乎,600年前的盛景仍存。我们,不是村庄的过客,是可以跻身熙攘村街、可以在喧嚣里回身张望、可以在时光的流痕中探寻的村里人!

在古老的气息中“入境”

黄连峪村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区之一的石门景区,是一个自然村。因黄楝树遍野且繁茂而得名 。村子地处章丘、莱芜、淄川、博山四地的交界处,南、北、东三面环山,西临青杨河下游的龙门天池。面积1.7平方公里的小村落被风景优美的九鼎莲花山环抱,形成天然屏障。

相传鼎盛时期村民达500多人,均为汉族。姓氏多为李、郑两姓。明清时期有朱姓人士迁居临近的西厢村,郑姓家族有人迁居镇门峪,现均以发展成大家大族。据《李氏世谱》记载(公元1937年)李氏始祖李彦明洪武元年由冀州枣强县迁居淄川台头村,四世祖李篥迁居黄连峪。淄川《郑氏族谱》记载,郑氏九世祖郑三明于洪武二年(公元1568年)迁来黄连峪,至21世纪初,郑氏家族人丁已达三百人。资料记载,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40年)《山神庙碑》,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976年)《淄川县志》中均有黄连峪之村名。据此,可见在明成化年之前,黄连峪已经有人居住。

行走在村中的二里长街上,触目皆是就地取材用石头修建的房屋。呈现着独特的山区建筑风格。房屋均依山而建,错落有序。因地势不平,智慧的先民们就把房屋建造成两层,顶层住人,底层作为储物间。沿街而行,两侧楼房高大雄伟,精致的雕刻、纹理美观的方正青石,黄麦草或小麦秸秆覆盖的屋顶,外挑石板形成的排水檐口以及石墙上木结构的手工窗棂等,无不留存着尘世的起伏,繁华的烟云。建于明朝的长工舍,院门早已不见,迎面一株被风雪冻僵的月季花,叶片仍绿,花朵仍红,似乎在低述曾经的春色。坐落在村中央占地三千多平方的养马厩,宽敞的四合大院是富贵之家饲养马匹和牛羊之地。占地1万多平方的老官屋建于清代,是当时官员和家族长等办公议事的地方,上下两层,气势恢宏。走近,似乎可以嗅到议事会议上飘出的旱烟味道。山神庙,建于清康熙年间,历经多次破损和重修。重建时,使用了一些原来的石块和瓦当,此时,仍然可见精细的石雕图纹和残留断缺的碑文史料。村东山岭上的东岭戏台似乎还在响着“肘鼓子戏”的鼓点与悠扬的丝弦声,低头可见的拴马桩,昭示着村里曾经的热闹与繁华。村中的幽幽小径,流淌着还没化完的清澈雪水,可以想象,每当雨季时,家家门前那古河道里通过涓涓的清流,拿宛如江南雨巷的诗情画意,一定别有一番北国风味。这里的每一处都留下过人类繁衍的盛世印记,让人不由沉浸期间……

在醇香的烟火中“入味”

信步走进一户农家,八十一岁的老人正端坐在火炉前纳着鞋垫,干净的简洁的房间,飘洒着玉米的清香。老人揭开火炉上的锅盖,几个黄橙橙的玉米南瓜窝头立刻将属于平俗日子的烟火气息送进我们心间。

再走进几家保留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家庭,可见条山几、八仙桌、太师椅、方桌及箱、橱、柜等均安放得体,俗称的“圆房”极其配套。木质家具,也多以传统博山大漆配花,桌椅镶有雕饰,图案多样,十分美观 。这样寒冷的日子,在农家的室内,有着春天一样的和煦,这得益于代代相传的地炕。用地炕采暖是黄连峪一带冬季采暖的传统做法,室内温度均匀且稳定,不烟不呛,非常适合老人及儿童居住。

当我们来到村中号称淄博树中之王,树径3米多,高20余米的千年墨柏下时,正遇到村民在出售自家的玉米,站在宽大葱绿的树下,随意的聊聊收成,说一些寻常日子里的柴米油盐,仿佛,时光倒转,仿佛那些古老的日子还没走远。

陪我们一路参观的村主任,是一位俊朗睿智的80后,在外打拼多年后,毅然带着自己的资金回报家乡的他,给我们描绘着脑海中的蓝图,给我们讲述他记忆中的村庄故事。小村是富有的,村中集中着6眼甜水井,虽经过了600多年,却涌泉四射,至今村民们仍然饮用此水。山上有山泉多处汇成山涧小溪。水质良好,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青阳河水从村西流过,泉水从村内古河道穿过,流入青杨河,在村西汇成风景优美的“龙门天池。更有一眼“染坊井”,在抗日战争时期,专用此井的水配以黄连树的汁液,用独特工艺,染制土黄色八路军的军服,为部队军需做出了贡献。

流连在井旁,那浅浅的水位,优质的山泉水,倒映着群山。在井边,我们倾听着李主任介绍的山村美食:这里的百姓多吃五谷杂粮,过去以煎饼、窝头为主。蔬菜自给自足,露天野菜种类颇多,各种豆制食品丰富,渣豆腐、豆腐箱、酥鱼锅等等,现已成为当地传统名吃。尤其是黄连峪的豆腐,更是远近驰名,山泉水清冽而甘,采用传统的“酸浆”点脑,豆腐皮黄内白,细嫩瓷实,易于造型,做成菜肴软嫩适口,味美清香,独具特色。黄连峪煎饼,是妇女们用本村山地所产优质小米、玉米、蜀黍为原料,配山泉水石磨成糊,柴草为燃料摊制而成的。历史悠久,香甜可口,薄如纸,黄如金,存放时间长,硬度和韧性好,嚼起来味美香醇,素雅柔韧。

那雨后林间的蘑菇,散养的山羊、山鸡,纯美的野菜……都让我们在不自然之间,迷恋上了这浓郁的乡村风味。

在静谧的自然中“入诗”

有建筑学家、园林学家曾誉称这里山高、谷深、房古、林茂、石怪、泉清,是传统村落中的一颗明珠。

这里有着优质的环境条件。村落面积和森林面积广阔,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野生资源丰富,中药材近百种、各种鸟类如黄鹂、杜鹃、喜鹊等140余种。经济作物多,红香椿、花椒、山楂、核桃、柿子漫山遍野,产量颇丰。水资源丰富,地下水系丰满,是可以自由呼吸的天然氧吧。

置身这峰峦林立,松柏盖地的村中,连绵逶迤的群山像天然的诗行。大尖山、火星台、阎王鼻子、大顶寨,大北顶、小寨子、炮崮台、卧马石、西寨崖,如九片莲瓣围绕着莲心,挥写雄伟与柔美的篇章。

600多年的风雨沧桑,劳动群众在此创造和改变了历史。当年,人丁兴旺、六畜平安、男耕女织、五谷丰登、安居乐业的盛景犹在眼前。现在的黄连峪,既保存了古老的原生态的传统风貌,也有许多新的文化元素融入。城市人来此购建家园,年轻人进城,老年人坐享清福。科学的普及,陈规陋习的改变,经济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大为改善。我们不愿意这些宝贵的遗产被淡化或埋没,我们期盼城乡文化交融、多元化发展的那一天,让这传统村落成为旅游观光者享受生态文明的热土,成为呈现给社会的一道亮丽的自然风景线。

这里的一年四季,有百花的香气为律;有浓荫的绿色为墨;有红叶的妆点押韵,有洁白的冬雪为笺,这样的诗行有谁不爱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