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寒溪幽兰的头像

寒溪幽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09
分享

苏轼与他的四友

苏轼与他的四友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三月,苏轼由徐州太守改知湖州军州事,三月二十日到任,一份上表称谢的《湖州谢上表》,引发“乌台诗案”。神宗下旨:“苏轼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至此,关押了一百三十天的苏轼被贬黄州。

元丰三年(1080年)正月初一,四十五岁的苏轼在御史差人的押解下,带着长子苏迈离开京城,前往黄州。黄州位于长江北岸,是荆楚门户,它地接云梦,城倚长江,与对面的武昌隔江相望。二月一日,苏轼父子二人抵达黄州,寓居定惠院,受到了太守陈君式的厚待。苏轼在定惠院住下后,随僧疏食,每天一餐。因不能参与本州政事,苏轼闲居起来了,他只好寄情于山水,抒发他心中的喜怒哀乐。黄州对岸的武昌(今湖北鄂州),有风景绝佳的樊山(古时西山和雷山皆称樊山)。樊山紧临大江,扼樊川的入江口——樊口,为武昌的西部屏障。三国时,吴王孙权在武昌建都,樊山因在都城西边,故又称西山。西山一脉九曲,九峰六谷,重峦叠嶂,翠壑丹崖,松竹蔽日,梅兰幽香,飞流漱玉,溪流淙淙。它北临长江,西枕百里樊川,南襟南湖,东瞰繁华都市,是讲道布经、习武修文、狩猎游玩、避暑隐居的好去处。此外,在武昌城东边滨江的车湖,乡野平畴,山水如画,车胤的遗迹,书楼后人的藏书,这些都吸引着苏轼,他常常乘一叶扁舟渡江而来,饮酒吟诗、游山玩水,与四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酒友潘丙、渔友潘大临、故友朱寿昌和书友王齐愈,留下一段段佳话。

酒友潘丙

“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

樊口在樊湖与长江的交汇处,樊山脚下。站在樊山远眺,是沃野千里的田畴,谷物的丰产,水量的丰沛,水质的优良,给酿酒带来有利条件。古武昌酿酒历史悠久,据史载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所酿之酒有两种:一种是供祭祀用的酒,它由郁金香的香草和黑黍酿成,此酒带有香味;一种是供生活饮用的酒,它由稻米做原料酿成,此酒带甜味,即醴酒。据《三国志·吴志》载:“孙权都鄂,常临钓台饮酒大欢,讲武阅军,”他曾在“樊山广宴群臣”。在孙权建都后,从江南 “移民千家”来鄂,即带来了一批能工巧匠,其中包括一些酿酒师。至宋代武昌酿酒已有“酤成即鬻,谓之小酒;腊酿夏出,谓之大酒”之分(《宋史·食货志》),此时酿酒已到了鼎盛时期。

酒逢知己千杯少,一壶春酒扫千愁。诗与酒,是文人生命中的组成部分,苏轼好酒,“万斛羁愁都似雪,一壶春酒若为汤”(苏轼《次韵乐著作<送酒>》)。“樊口有潘生,酿酒醇浓”(苏轼语)。此处潘生,即潘丙,字彦明,其祖籍福建长乐。其先人第六代潘吉甫为官,终国子博士,第七代潘衢进士及第,为官多年,最后举家寓居黄州,其声名卓著,范仲淹为他作传。第八代潘革为处士,有三个儿子:長子潘鯁,元丰己末年(公元1079)进士。次子潘丙,三子潘原。潘鲠有两个儿子:潘大临和潘大观。

潘丙选择武昌依山傍水的樊口酿酒,取樊川天然活水,选武昌优质谷物,运用独到的酿酒技术,酿造出清香冽醇的美酒,苏轼有诗“潘子久不凋,沽酒江南村。”潘丙本是读书人,只是屡试不举,止于解元。他在樊口开酒坊,雇有几个伙计。潘丙常年来往于黄州与武昌之间,苏轼被贬黄州后,他与苏轼相识,并且因酒结缘。苏轼常常过江到樊口,在潘丙的酒坊里,和他饮酒论诗,无话不谈。

苏东坡对樊口深有感情,不仅仅是因为有酒友潘丙。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苏轼父亲苏洵病逝于京城,苏轼和苏辙护送父亲灵柩,溯江回蜀之时,在樊口夜宿,受到店老板的热情款待,其印象非常深刻。十四年过去了,如今他被贬谪黄州,樊口又成了他饮酒论诗、排遣孤寂的好去处,他常和朋友结伴前来,一起喝酒,一起赏西山胜景。

苏轼曾在与秦观书信中写道:“所居对岸黄州,山水绝佳……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从樊口登山,有退谷、抔湖等绝景。元丰五年二月二十二日,蕲水县令李婴到黄州拜访苏轼,那天天气十分晴朗,苏轼提议过江到武昌西山游玩,李婴欣然同意,于是两人一起过江到了樊口,离舟上岸,到了潘丙酒坊里。听说苏轼过江来了,赵安节、王齐愈和武昌主薄吴亮等闻讯也携酒前来,他们从樊口登山。一行人尽情游玩,饮酒畅谈。苏轼兴之所至,题名于山壁:苏轼、李婴、吴亮、赵安节、王齐愈、潘丙,元丰五年二月二十二日游。临近薄暮,苏轼才乘舟回到黄州。

苏轼的家眷来到黄州后,家中的粮食不够,生活日益艰辛。故人马正卿找黄州太守徐君猷为苏轼申请一块地,太守便将黄州城内一块废弃了的军营坡地数十亩无偿拨给苏轼使用。于是苏轼躬耕于东坡。这年适逢大旱,劳作十分艰辛,“沽酒江南村”的潘丙常常前去帮苏轼。在这一片荒凉贫瘠的土地上,开垦、施肥、播种、收割等农活,比起其它的田地,付出的劳动多了许多,潘丙与苏轼的另外两个朋友郭兴宗、古耕道常常前来帮忙,“从我于东坡,劳饷同一飨”,苏轼在《东坡八首中》记述这三个最得力的帮手,帮助他在东坡种地的情形。

若是得知民间有奇异之事,潘丙也常邀苏轼一同前往观看,一探究竟。潘丙告诉苏轼,元丰三年正月初一,苏轼从京城出发,正月十五还没到黄州。这时,有子姑神降临一位姓郭的人家,当时黄州人并不知道苏轼被贬黄州,子姑神降临后,附身郭姓人,“与人言如响,且善赋诗能”,并说“苏公将至,而吾不及见也。”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正月十五,潘丙听说子姑神又降临郭家,便邀约苏轼前往观看。子姑即紫姑,是民间传说中善良、贫穷的姑娘,在正月十五因故而亡,人们同情她,因此,在南方有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正月十五的晚上,人们用稻草、扫把或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女性常常站在紫姑常干活的地方,如厨房、猪圈或厕所等地方迎接她,和她拉着手说家常话。潘丙和苏轼到了郭家后,见“神”自报身世,能诗善舞,之后,“神”拜请苏轼留下笔墨:“公文名于天下,何惜方寸之纸,不使世人知有妾乎?”苏轼于是作了《子姑神记》。

元丰五年(1082年),为了在东坡劳作时有休憩的地方,苏轼在东坡建了三间茅房,建成时,适逢大雪,便绘雪于四壁,称之为“雪堂”。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正月某日,东坡附近的牢城失火,很快就要蔓延到雪堂这里,住在黄州的潘丙见此情形,飞快赶到雪堂,见有火星喷溅到雪堂,潘丙快速地舀了一瓢水朝火星泼去,霎时,火星熄灭了,雪堂也保住了。

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一日,苏轼留别雪堂,和一帮送行的朋友渡江至樊口,他将东坡田地托潘丙照看。中午,潘丙为苏轼饯行,并欢聚半日,傍晚时分,又送到车湖。苏轼离开黄州后,与丙书信往来密切,告知自己的行踪,同时他十分关心潘丙的乡试,因为潘丙当时只是解元身份。后来,有一位吴姓待制被贬到黄州,苏轼写信给潘丙托他照顾吴待制,并说明可将雪堂给吴待制居住。由此可见,苏轼对潘丙的信赖。

在苏轼被贬的四年又两个月的日子里,苏轼与潘丙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樊口,是苏轼饮酒吟诗赏景的好去处;潘丙,在苏轼贬谪困顿的日子里,给予了苏轼最无私的帮助。

渔友潘大临

苏轼有一个忘年交,即渔友潘大临。 潘大临,字邠老,潘丙的侄儿,其父潘鲠,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苏轼被贬黄州时,潘鲠为黄州蕲水县尉。潘大临二十岁中秀才,后屡试不第,以布衣之身驰名于诗坛,是江西派重要诗人成员,诗风与黄庭坚相近,以精苦著称。他的诗作中,其中有一首《江上晚步》写到了西山与赤壁: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鱼竿客,归船雨打蓬。这首诗当时被很多人称道。苏轼被贬黄州,潘大临此时二十多岁,常居樊口,以举网捕鱼为生。苏轼常渡江而来,系舟樊口与潘大临在“樊口江上钓鳊野饮”《黄州府志》,食武昌鱼,饮潘生酒。两人的年龄相差虽然有二十多岁,但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交往。“江从樊口转,山自武昌连。”这是潘大临写江南的樊口和西山,他的诗写得好,深得苏东坡的喜爱,潘大临对苏东坡这样诗文人品俱佳的长辈,更是敬重有加,他们亦师亦友,潘大临经常去苏轼家中拜访求教。

元丰五年(1082年)正二月,苏轼在黄州废弃的军营地,即他躬耕东坡的一侧修建茅屋,很多朋友前来帮忙,在五间房子落成之日,恰遇大雪,纷飞的雪花让苏轼欣喜,站在堂屋中,他突发灵感在四壁绘满雪花,并在门楣上题“东坡雪堂”作为门匾。一时间,来欣赏雪堂的人络绎不绝,并赞不绝口,独有潘大临持有不同的见解。这天中午潘大临来到苏轼的雪堂,见苏轼在雪堂偏房内倚靠着几案假寐,潘大临用一物件触醒了苏轼,睡眼惺忪的苏轼起来,二人谦让着来到了大堂,年轻的潘大临就雪堂而引出自己对人生的见解,两人就此进行了问答,送走潘大临之后,苏轼将自己与潘大临的对话记录下来,这就是《雪堂问答》。

住在雪堂的苏轼,迎来了很多求字求画之人,有人用好纸好墨好笔作为答谢,有的人见苏轼生活窘困,用粮食或其它物件作为答谢,但是求字之人须携酒一坛,这是好酒的苏轼规定的。当时酒业由官府控制,“予虽饮酒不多,然而日欲把盏为乐,殆不可一日无此君。州酿既少,官酤又恶而贵……”(苏轼《饮酒说》),携酒的人大多是用江西景德镇湖田窑产的影青瓷器装酒,倒完酒后,容器带走。求字的人一多,家中没有了装酒的容器。潘大临看到此情景,到巴河窑制器作坊,买来了一大口刻花大瓮,送给苏轼盛酒,苏轼答谢潘大临的自然是手札一帧,这个刻花大瓮被苏轼戏称为“雪堂义樽”。

苏轼盘中的鱼肴也常常是潘大临在江中所网,苏轼常坐潘大临的渔船或到江南沽酒畅饮,或任小舟在江中飘荡。元丰五年(1802年)十月十五日的傍晚,苏轼与杨世昌、潘大临三人从雪堂出发,想回到临皋亭,一路上,四周寂静,月亮高高的悬在空中,三人经过黄泥坂时,月光从稀稀疏疏的叶间漏下来,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三人情趣盎然,一路高歌,相互酬答。歇息之时,苏轼看到月白风清,不禁感慨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肴。潘大临说他刚在傍晚时分打了一条松江鲈鱼,他马上去船上拿。苏轼一听高兴极了,他快步回到临皋亭的家中,对妻子说了此事,妻子连忙拿出收藏着急时备用的酒,潘大临拿来的鱼也弄好了,三人带着鱼和酒逆流而上来到赤壁下泛舟。在此前的七月十六日,苏轼与杨世昌等人也在赤壁下泛舟,并写下了《赤壁赋》。时间相隔三个月了,在赤壁之下,苏轼发现月下的赤壁与三月前大不相同,江水不如汛期时满,低头俯视,江水哗哗地响,抬头仰望,山高月小,山壁陡峭,上次隐于水中的石头全部裸露出来。他们三人从船上下来,攀着险峻的山崖,拨开杂乱的荆棘,踩平疯长的野草,来到一块像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了一会。苏轼爬上一棵状如虬龙的树,对着远处吹了一声口哨,霎时,水似乎涌起来了,风刮起来了,熟睡的草木似乎也惊醒了,想到自己的处境,苏轼心中悲凉起来。他下了树,与后面赶上来的潘大临和杨世昌返回船中,潘大临将船撑到江中心,任其飘荡,他们月下畅饮,直到尽兴,第二天,苏轼以月夜泛赤壁为题材,记下了前一夜泛赤壁以及梦中所见,这就是《后赤壁赋》。

元丰七年(1084年)三月,潘大临准备先去参加开封府的“解试”,即“秋闱”,取得“解元”资格后,再参加来年春天的“春闱”。苏轼祝愿潘大临蟾宫折桂,写下了《蝶恋花·送潘大临》一词: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

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余名字。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从眉州出发,与弟弟苏澈一同到开封府,参加当年的“秋闱”,后参加来年的“春闱”。苏轼“秋闱”第二,“春闱”原本第一,因欧阳修担心此卷是他门生曾巩所作,将卷子抑为第二,复试时苏轼第一,进士及第。对年轻的潘大临,苏轼寄予厚望,希望他金榜题名,成为栋梁之才。

元丰七年(1084年)正月二十五,神宗又调任苏轼为汝州刺史。潘大临依依不舍,四月一日,潘大临与弟弟潘大临请苏轼书赤壁二赋、《归去来辞》作为墨宝珍藏,苏东坡将雪堂交付给潘大临兄弟居住。1101年7月28日,苏轼病逝于前往常州的船上,享年66岁。潘大临得到此消息后,悲伤万分,写下了《哭东坡》两首:

公与文忠总遇谗,谗人有口直须缄。声名百世谁常在,公与文忠北斗南。

元佑丝纶两汉前,曲刑意得龙光宣。裕陵圣德如天大,谁道微臣敢议天。

出仕不顺的潘大临后来居住在苏轼所赠的雪堂内,过着渔耕生活,他与苏轼的忘年交给文坛留下佳话

故友朱寿昌

熙宁三年(1070年)苏轼与朱寿昌相识,遂成密友。朱寿昌,生于1014年,字康叔,扬州天长人(今属安徽)。朱寿昌的父亲朱巽是宋仁宗年间的工部侍郎,其母亲是父亲的小妾,在朱寿昌很小的时候,他的生母被赶出了朱府。成人后,朱寿昌荫袭父亲的功名,出仕为官,且官运亨通。但是他与生母没有团聚,以至于“饮食罕御酒肉,言辄流涕”,因此他一直在寻找生母,却杳无消息。于是,他虔诚拜佛,灼背烧顶。后他打听到母亲流落到陕西,已嫁人生儿育女,于是,熙宁元年(1068年),他辞去官职,发誓不找到生母就不回家,期间他刺血写《金刚经》以示自己的虔诚。所幸的是在他遍寻天下中,于熙宁三年在同州找到了母亲,此时他的母亲有七十岁了,他也有五十三岁,母子分离长达五十年。朱寿昌找到母亲后他将母亲以及同母异父的二弟都接到身边供养,苏轼就此事写了一首诗赞美他的孝道,“嗟君七岁知念母,怜君壮大心愈若,不受白日升青天,爱君五十长新服,儿啼却得偿当年……感君离合我酸辛,此事今无古或闻……”王安石等一些大臣也纷纷写诗赞扬,一时间,朱寿昌辞官寻母的故事成为美谈,后被列为古代“二十四孝”之一。而与朱寿昌有鲜明对比的李定,生母去世隐瞒不报,怕守孝丢了权位。苏轼的诗无疑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刺中他贪图荣华有失孝道的灵魂,李定因此嫉恨苏轼,借“乌台诗案”欲置苏轼于死地。

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朱寿昌为鄂州太守。当他听说苏轼已到黄州后,立即派遣专门的人去黄州,给苏轼送去两壶好酒与冬藏的水果,为苏轼接风洗尘,并带去书信一封,谈及自己的近况,鼓励密友面对当前处境,困难和磨难只是暂时的。接到朱寿昌的书信,苏轼感念密友的情谊,回信一封,对朱寿昌表示“双壶珍贶,一洗旅愁”,对冬藏的水果也赞叹“佳果收藏有法”。两壶酒,一篮子水果,给贬谪中的苏轼带来无限的安慰。在以后苏轼困顿的生活中,朱寿昌常常送去生活必需品,苏轼在信中写道“叠蒙寄惠酒、醋、面等,一一收检,愧荷不可言。”

在北宋,鄂州、黄州、岳州有一种残忍的陋习,就是溺婴。因为贫穷,大多数人家只养育两男一女,其他生下来的婴儿一出生便溺死。苏轼深入民间了解详情,打破“不得签署公事”的禁令,给朱寿昌写了一封信,恳请朱寿昌利用手中的职权改变溺婴这一陋习。在信中,他还列举一些应对的办法,建议立法,奖惩并举。苏轼自己在黄州将一些热心此事的人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拯救团体——救儿会。他自己带头捐钱,并劝告有实力的善心人士捐钱买米买布匹,帮助那些愿意抚养初生婴儿的家庭。他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人力物力权利并用,与朱寿昌等人逐渐改变了这一陋习,苏轼在《记救小儿》中记载了此事。苏轼的所作所为,折射出其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

潘原是潘大临的叔叔,潘丙的弟弟,亦是不仕的读书人,和苏轼也是好朋友。一次因买仆事被拘禁,苏轼得知后,给朱寿昌写信求援,“……少事不免上干,闻有潘原秀才,以买仆事被禁。某与其兄潘丙解元至熟,最有文行。原自是佳士,有举业,望赐全庇,暑月得早出。为此人父母皆笃老,闻之,忧恐万端。公以仁孝名世。能哀之否?……”朱寿昌是有名的孝子,亦是重情重义之人,接到苏轼的信笺,自是妥善处理此事。

苏轼过着贬谪的生活,困顿与失落让他沉浸在自己的文学世界,他常常与朱寿昌书信来往,或谈及生活琐事,或诗词唱和互相勉励。元丰四年(1801年)五六月的某日,苏轼作词《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词中“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是苏轼赞美密友。朱寿昌曾为陕州通判。任职期间施爱于民,离任后遗爱于民。虽然自己深遭贬谪,但在词中苏轼与朱寿昌共勉要胸怀大志,将富贵看作是过眼烟云,尊重有才德的文人,将仁爱遍施。

朱寿昌忙于公务,苏轼是贬谪之人出行受限制,不得擅自离开贬谪之地,虽然两人在江南一起聚会的机会不多,但是他们书信往来频繁,苏轼常常为朱寿昌写字作画,也时常送一些名墨好砚给他,朱寿昌在生活上给予苏东坡很多照顾。在《苏东坡全集》中,可查到苏轼致朱寿昌的信有二十一封、诗八首、词二首,有关朱寿昌的文二篇,由此可见两人志趣相投、情深意笃。

书友王齐愈

在四川岷江边犍为县子云山下,曾有一栋书楼——王氏书楼,二十四岁那年,苏轼完成丁忧,路过书楼,进去游览后,感于“云是昔人藏书处,磊落万卷今生尘。”写了一首诗《犍为王氏书楼》。书楼的第一代主人为王蒙正,后戍鄂,其儿子王齐愈、王齐万兄弟寓居武昌车湖刘郎洑(今鄂州市杨叶)。

王齐愈,字文甫,其弟王齐万、字子辩,兄弟俩是嘉州(今四川乐山市)人。苏轼被贬谪黄州的十多天后,王齐万闻讯渡江前来定惠院看望苏轼。两人用乡语聊得十分投机,得知王齐万是王氏书楼的主人,苏轼倍感亲切,谈及当年他游览书楼以及作诗一首,唏嘘不已。这次小聚,苏轼找到了同乡,又是书楼的后人,心中欣喜不已。因临近寒食,王齐万要过江回家,两人在江边细雨连绵中作别,王齐万真诚地邀请苏轼前去车湖做客,苏轼欣然答应。看到王齐万所乘坐的小舟顺流而下,苏轼在那里站了许久,直到小舟成为黑点。回到家中,苏轼为王齐万作了一首诗《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子胥奔吴所从渡江也》,诗中谈及王家曾富庶一方,“惟余旧书一百车,方舟载入荆江曲”,王家先人带着古籍顺江而下,在鄂居住。

不久,苏轼过江拜访王氏兄弟,苏轼与王齐愈特别投缘。这年六月初,苏轼的弟弟苏辙护送苏轼的家眷到黄州,小住数日,游览赤壁与西山。六月九号,苏辙返回江州赴任,苏轼将弟弟送到车湖刘郎洑,王齐愈热情相待,置酒网鱼买菜为苏澈饯别,大家在一起饮酒尽兴、把盏话别。苏辙第一次见到王家兄弟,欣喜中作诗一首《将还江州,子瞻相送至刘郎洑王生家饮别》,他对王家兄弟这种田园生活十分羡慕。“车湖风雨交,松竹相披靡。”车湖有晋车武子墓,也有车武子故居。车武子即车胤。车胤,字武子,南平郡人,自幼聪颖好学,囊萤映雪就是有关他刻苦攻读的故事。历史遗迹和优美的环境,使苏澈厌倦官场,有终老田园的意愿。在返回江州的船上,孤寂中的苏澈又作了一首《自黄州返江州》,以诗遣怀。回到黄州的苏轼,写了一篇《记樊山》,对樊山的由来、孙权泊樊口、吴王舰、寒溪寺、曲山、菩萨泉、圣母庙等人文轶事,一一做了记述。

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三十一日,苏轼过江拜访王齐愈。时值春天,原野一片碧绿,各种鲜花次第开放。苏轼和王家兄弟等人在外赏景后,回到达轩书斋,他们谈及荼蘼花、桃花、海棠花和罂粟花,最后苏轼作了《四花相似》并以文记之:茶靡花似通草花,桃花似蜡花,海棠花似绢花,罂粟花似纸花。三月三十一日,会王文甫家,众议评花如此。当天,王齐愈的儿子王十六又请苏轼为他写字。王十六,字禹锡,十分好学,特别喜欢苏轼的书法,每次苏轼来,他都在书房备好笔墨纸砚,趁苏轼酒酣耳热,恳请他留字,每次苏轼都欣然应允,两三年下来就有厚厚的一摞了。所以,苏轼这天给王禹锡留的第一幅字是:王十六秀才禹锡,好蓄余书,相从三年,得两牛腰(四箱子)。既入太学,重不可致,乃留文甫许分遣,然缄锁甚牢。文甫曰“相与有瓜葛,那得尔耶? ”。苏轼记述了王齐俞父子二人对他书法作品的珍爱。第二幅字源于苏轼和王齐愈两人的赌约,即有关王十六是否及第。苏轼写道:十六及第当以凤字大砚与之,请文甫收为此据。十六及第,当以石绿、天猊为仆作利市也。这场赌约其实是苏轼和王齐愈相互之间都能得到自己心仪的物品。苏轼对王齐愈的儿子禹锡,寄予厚望,无论是做文还是做人都悉心教诲。

王齐愈大约有点口吃,有一次苏轼写了一首诗戏谑王齐愈。那是六月的一天,苏东坡与王齐愈、王齐万等人游玩西山。当他们行至九曲亭时,见有人在亭子内题句征偶,其句为“玄鸿横号黄槲舰”,苏轼眼观周围景色,思索片刻对上句子“皓鹤下浴红荷湖”。玄鸿是一种黑鸟,九曲亭即是吴王舰山,漫山都是槲树叶子,故有此上句,西山旁有退谷,退谷是西山西麓与樊山的东麓结合处,自然形成的一个峡谷,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从江面看去,恰似一个八字,退谷中有抔湖,唐代诗人元结曾隐居在此,他在《抔湖铭并序》中写道:“抔湖东抵抔樽,西侵退谷,北汇樊水,南涯郎亭。有菱有荷,有菰有蒲。方一二里,能浮水欤。”……出句人出得巧妙,苏轼的下句也对得工整,一行人听到苏轼对的句子开怀大笑。席间,众人请苏轼做诗,受对句的启发,苏轼写了一首《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

江干高居坚关扃,耕犍躬驾角挂经。

孤航系舸菰茭隔,笳鼓过军鸡狗惊。

解襟顾影各箕踞,击剑高歌几举觥。

荆笄供脍愧搅聒,干锅更嘎甘瓜羹。

这是一首口吃诗,口吃诗即双声诗,又称同声诗、声母诗、同纽诗,又叫吃语诗、结巴诗、拗口诗、绕口令诗。口吃诗要求诗的各句都采用声母相同的字。苏轼与王齐愈亲密无间,席中调侃一下乡友,活跃了气氛。

相处的几年中,苏轼与王齐愈对回文诗共同钻研,而回文词难度就更大,从词的最后一字倒读,句式韵脚全变。如王齐愈的《虞美人·寄情》,正读为:

黄金柳嫩摇丝软,永日堂空掩。

卷帘飞燕未归来,客去醉眠敧枕殢残杯。

眉山浅拂青螺黛,整整垂双带。

水沉香熨窄衫轻。莹玉碧溪春溜眼波横。

倒读为:

横波眼溜春溪碧,玉莹轻衫窄。

熨香沉水带双垂,整整黛螺青拂浅山眉。

杯残殢枕敧眠醉,去客来归未?

燕飞帘卷掩空堂,日永软丝摇嫩柳金黄。

在王齐愈仅存的八首回文诗词中,有七首《菩萨蛮》是与苏轼唱和的。他们两人一个是贬官,饱尝官场险恶;一个是家世显赫却家道中落、不愿出仕的处士,他们潜心于诗词的研究,在文学浩瀚的领域敢于创新。第一个写回文词的人是宋朝刘攽,但流传下来的第一批回文词却是苏轼的和王齐愈唱和的《菩萨蛮》。

苏轼才思敏捷,且幽默诙谐。有一次除夕前,苏轼去王齐愈家,王家正在写对联,苏轼到来,自然要出联、写联。苏轼兴之所至,提笔一挥,一幅对联便成了: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这幅对联写出了王家门厅之大,堂府之深。

元丰七年(1084年)正月二十五,四十九岁的苏轼被神宗派往汝州任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苏轼用书信将此事告知王齐愈、王齐万兄弟俩。一晃到了四月,苏轼就要离开黄州启程了。王家兄弟从车湖来到黄州,与苏轼的其他朋友相聚,给苏轼送行。苏轼决定先将家眷暂留在黄州,端午节后再接去九江相会,因难舍江南江北文朋诗友,七日上午苏轼以及送行的朋友过江到樊口,在潘丙酒肆里欢聚半日,到天黑才启船上路。路过吴王舰时,苏轼听到黄州城里传来的鼓角之声,想到自己就此离去,他感慨万千:“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他年一叶溯江来,还吹此曲相迎饯。”(《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不多时,船到了车湖刘郎洑,王齐愈兄弟邀请苏轼在此住几日。苏轼应允了,并写诗一首《再书赠王文甫》。回想起过去五年的时光中,与王家兄弟一起读书,饮酒,对诗,写字和游玩,苏轼又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留恋。两天后,苏轼离开了车湖。

元佑元年(1086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此时是翰林学士的苏轼与翰林学士承旨邓圣求因为召试学士院会宿玉堂。当年邓圣求初第进士,任过武昌县令,在寂静的夜晚,两人一起回忆西山的美景,谈及武昌的人和事,苏轼以《武昌西山》为题,写了一首诗,并且请邓圣求同赋,两人的诗一传出,相和者达三十多人。为了答谢,苏轼又写了一首《西山》,相和者依然是三十多人。第二年,潘丙的父亲潘革去京城看望苏轼,苏轼将他的《西山》诗册以及亲手书写的《西山》诗交给潘革,托他转交给王齐愈,并附书信一封:“……《西山》诗一册,当今能文之士多在其间,并拙诗亲写、邓圣求诗同纳上。或能为入石安溪亦佳,不然,写放壁中可也。”王齐愈接到信、《西山》诗和诗集后,立即请工匠在西山摹刻上石,一时成为奇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摹刻在石上的诗已不复存在,但是遗留下来的文字却记录了苏轼与王齐愈之间交往的点滴。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是苏轼对他弟弟苏辙所说的。苏轼以其独特的个性,豁达的胸襟,悲悯的情怀,爱国的大志,旷世的捷才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与爱戴,在被贬黄州的四年零三个月的岁月里,他与这些文朋诗友结下了不解之缘,为文坛增添了许多传世的佳话。

2018-9-18初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