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寒溪幽兰的头像

寒溪幽兰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05/11
分享

毛船会

一座滨江的城市,著名的古镇,总是以其独特的民俗民风,展示着先民们的勤劳智慧,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许多根植于民间的活动,创造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财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很多民俗活动渐渐消失,甚至完全消逝,如鄂城的“毛船会”。

有水的地方就有船,在水乡,船不仅仅只是水上交通工具,它还是一个地域文化的文明载体。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至十八,鄂城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划龙舟、旱龙舟等活动,在城关,还有另外的一种民俗活动“毛船会”。

“毛船会”是放神船的盛举。“神船”也叫“毛船”,它是用木船底做神船底,上面扎两层楼阁,楼阁用竹子做骨架,糊上彩纸。“毛船”前扎龙头,后扎凤尾,中间扎金花圣母、麻痘娘娘等数十尊栩栩如生的神像。神像穿绣花缎子衣服,戴真金耳环,这些衣服和耳环在船放入大江时,取下来次年再用。

“毛船”中供奉的金花圣母,又称金花娘娘、金花夫人,它是华夏大地上粤、桂、鄂、浙等地汉族信奉的生育女神,相当于送子娘娘。有关金花圣母的传说很多,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记载:金花是广东的一位女性神巫,端午节观看龙舟比赛时溺水而亡,尸体在水中数日不腐败,出水后还散发出异香,接着湖中浮现出一块沉香木雕像,木像酷似金花。于是人们认为雕像是金花的化身,被当地人膜拜,金花也被奉为神明,因为求子较为灵验,被尊为送子娘娘。另一传说是:兰州井儿街金应龙,祖籍是宛川河畔的榆中县金家岩村,后来在井儿街教场关租地耕田,他的妻子方氏据说是上界仙女降凡,她夜梦吞日月,金光闪耀,于是怀孕,在明洪武二十二年农历七月初七晚上,生下一女婴,取名金花,又叫天姑,为观音菩萨降世救民,给世人送子。无论哪一种传说,金花圣母都是人们崇拜的女神。

麻痘娘娘即是痘神娘娘,也叫“天花娘娘”,是民间信仰中专司痘神的女神。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儿童染上“水痘”和“麻疹”后,死亡率极高,人们在积极治疗儿童的同时,还祈求痘神娘娘的保护,所以麻豆娘娘也是民众膜拜的女神。

“毛船”长约三丈,飞檐翘角,金碧辉煌,十分华丽。每年农历十五日游船,毛船由数十人抬着,在城关里游遍大街小巷,所经过之地的居民,要在门前洒水,把地扫干净,在门前摆设香案。当“毛船”经过,烧香礼拜,点燃鞭炮和硫磺烟炮,并向船上送去纸扎的金银锞。于是,“毛船”所经之处,鞭炮震响,浓烟滚滚,如在汹涌的波涛中前行。“毛船”游完后,被抬到大庙前(今新民街小学处)搭盖的棚子内,人们前往烧香膜拜。接下来便是要唱三天的大戏,大都是从外地请来名角,如曾从武汉请来戏剧名角梅兰芳、吴天保,陈天寿等,锣鼓声、鞭炮声,小孩子的嬉闹声……大庙前人山人海,极其热闹。

农历十八日,是送“毛船”下水的日子。这天,“毛船”被抬到北门外的江边,此时,水欲涨未涨,微风拂过江面,送“毛船”的人们站立江边,平心静气,心中默念祷告,恭送神船。小火轮拖着“毛船”驶向江心,顺流而放。若是“毛船”顺水顺风,船头笔直而下,人们认为这一年会平平安安、百事顺利;若“毛船”遇到风浪掉头,人们心中惴惴不安,纷纷议论,害怕有什么灾难降临。当“毛船”成为长江与天际交会处的一个小黑点,人们才离去,一年一度的“毛船会”至此结束。

“毛船”顺流而下,不久就到了巴河。

巴河属于巴水水系,源于鄂、皖、豫三省交界的麻城市木子店地区,即大别山南麓笔架山,沿途汇水绵延151公里,流经罗田、麻城、黄州、浠水四县市,在浠水县下巴河口注入长江。巴水流域,长约五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48条汇入主干,巴河的清流滋养了麻城、罗田、团风、浠水等县、市数十万人,这里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当鄂城的“毛船”行至巴河时,早已等候在江边的人们,纷纷向船上投掷包子,故在这里“毛船会”又称为“包子会”。

“毛船”载着巴河的包子继续前行,前面不远处便是兰溪。

兰溪与鄂城的杨叶隔江相望,江中心有一个大沙洲,兰溪是浠河的一部分。浠河,原名希水,南梁时期改“希水”为“浠水”。唐代又称兰溪,因与浙江兰溪同名,后又复名浠水。稀水全长133.5公里,上游有东西二河,东河发源于安徽省岳西县黄梅尖,西河发源于英山县云峰顶,在英山县两河口合流,自鸡鸣河韩家嘴进入浠水县,至兰溪入长江。百里稀水,人文荟萃,两岸白石,岸芷汀兰,历代文化名豪游历浠水,王羲之、杜牧、李白、刘禹锡、陆羽、苏轼、黄庭坚等留下不少诗作。诗人牡牧游历兰溪时写下了“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后香”的吟咏,并因此而得名“兰溪”。

“毛船”行至兰溪,因为长江的流向由此前的东南转向朝南,“毛船”在兰溪离岸较近,这时,守候在岸边的人们纷纷拿出木棒,敲打毛船,然后将船推向江心,这里的“毛船会”又称之为“打船会”,当毛船顺着江水朝下游流去,人们才离开。

一次民俗活动,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让长江两岸的民众积极参与,加强了百姓间的交往,增进了民间友谊,其间浸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望,对灾难的摈弃,“毛船会”给端午节又注上一笔浓墨重彩的民俗剪影。

2016-9-2 初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