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江岸边,一片绿荫沿着江岸延伸,宛若一条绿色的玉带,翻过公路兼挡水堤,一座塆落掩映在一丛丛绿色之中。塆边,一口大塘清粼粼的碧水倒映着塆子和垂柳,高低错落的楼房坐西朝东。塆子面平坦的田畴,一片绿油油的庄稼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态。偶有一两艘小船泊在塆子中间的水塘里,宛若清纯的乡间少女遗落的发夹,轻轻别在绿水之上,乡间墨绿的意蕴徐徐从这明眸般的水塘展开,生动而富有诗意。更多的时候,鸡鸣狗吠的声音打破了塆子的宁静,让人感受到乡村塆落的风情。这座塆落位于华容区临江乡粑铺村,在清一色的现代化楼房中间,却有一栋平房格外醒目,虽是红砖青瓦,但墙体斑驳,窗户陈旧,大约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建筑,这栋房屋就是榨房,余姓村子也因为榨房而被称为余家榨屋。
据余姓族谱记载:余姓为由余之后,古时属下邳郡,14世纪时自豫章(江西南昌)宦游来楚,居于黄州城内陶家巷,因谱书在李自成战乱中烧毁,所以不知始于何时迁来黄州。余姓远祖受镇抚于明时,且受御封武职者数人,族人在黄州城或文或武或经商,后有十一世祖余宏泽,志在农桑,他选择父辈江对岸的承宣屯所落籍务农耕读。平旷的田畴,优美的风景,深深地吸引着他,在这里他和他的子孙们开始了耕读生涯。
时间缓缓流逝,朝代在更迭,余宏泽的子孙也在繁衍,尽管这块土地常常会遭受水患,但是余宏泽及其子子孙孙们日日夜夜勤劳苦干,他们种植棉花、油菜、芝麻……沙质的土地并不肥沃,他们挑塘泥,烧草木灰给土地施肥,天旱了,引长江的水给土地浇水;水涝了,想方设法排涝。到了清代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余宏泽的后裔开始经营木榨榨油,这里盛产的棉花,油菜、芝麻,花生等,都是榨油的原料。他们以加工为主,榨房榨出的油质量好,价格低廉,且经营时童叟无欺,一时誉满鄂东南,人们称呼余姓的塆子也以榨房为名——余家榨屋。
有了榨房榨油的生意,来往的客户也多了起来,于是在余家榨屋的塆子边、粑铺大堤的脚下自然地形成了一条街,因为这里盛产小麦、高粱、玉米等农作物,面食较多,如烙壳粑、玉米粑、荞麦粑、高粱粑等供来往的客人食用,所以被称为粑铺。尽管这条街有杂货屋、铁匠铺等店铺,但是人们还是习惯叫上粑铺,以区别在不远处的下粑铺。又因其二十多家铺面沿着塆头弯曲散布,如沙镰一般,又叫沙镰街。大堤外,也有一条街,叫鱼行。因为堤外有一小港直通长江,堤内有一条港通内湖,长江的船只若进入内湖,小船便拖过余家榨屋处的防水堤,若是大船就多人抬过堤,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码头,自然也形成了一条街,主要是鱼行和买卖木材。
余姓最初的榨房只有一处,即现在榨房的位置,是六房所开,规模较大,后来四房在堤边也开了一处榨房,规模稍小一些,在老榨房处,邻村周姓也开了一个榨房,在余家榨屋的北边,这样一个村落里便有了三处榨房。当三处榨房同时打榨,那有节奏的撞击声有如美妙的音乐,在村庄上空回荡。
榨房手工榨油技艺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智慧的结晶,我国木榨榨油可追溯到一千六百年前,早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压榨取油的记载。明代的《天工开物》中也记载:“凡取油,榨法而外,有两镬煮取法,以治蓖麻与苏麻……凡榨,木巨者围必合抱,而中空之,其木樟为上,檀与杞次之。”余家榨屋的榨房很大,属于传统的卧式木楔榨油工艺。他们选取花生、芝麻、油菜籽、棉花籽、黄豆等各种原料榨油,一天一夜能榨出上百斤油。这种榨油方法全都靠人力来完成,劳动强度非常大。从选籽、炒籽到碾末、熏蒸、包饼、装榨、打榨、沥油等,每一道工序均靠人工操作并依靠特定的技艺来完成。
余家榨屋打榨的工艺传承一般是老带新,其打榨的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第一步,选料除杂。无论是哪种榨油原料,首先必须选料,宁选新,不选陈,料子要颗粒饱满,这样榨出的油颜色亮,口感好,出油多。选料后还要晾晒,要晒干透,特别是菜籽,晒成松散状为最佳。然后用风簸、筛子或簸箕除去沙土,保证选料洁净,无杂物。
第二步,炒锅煸香。将洁净的油籽放置铁锅中,温火慢烤,同时不停地煸炒,避免烘制不均匀,这样煸出的原料才具特有的香味。炒籽是极具技术的活,炒老了不出油,炒嫩了出油少且不香。
第三步,入槽碾磨。将炒熟后的油籽用石磨碾压均匀,菜籽、芝麻、棉籽等要磨成泥状,黄豆越细越好,要求粉末不沾不黏,易于包饼成型。磨好的胚还要进行干湿度鉴别,由有经验的师傅用手抓胚,成团状、有膨胀感为合适,既不可太干,也不可太湿。余家榨屋最初的槽是石槽,由人指挥牛拉,上世纪70年代改用电动机,用的是铁槽。
第四步,木甑蒸胚。籽料碾成粉末之后放入木甑或木缸中蒸。甑中有木制甑桥、竹制甑箦,内垫干净稻草,稻草要选长100至120公分,不能选霉变腐烂的稻草。将籽粉放入甑中后,用稻草挽一个结放在粉料上面。加火蒸煮,待甑子各方来气且汽水均匀就可以了。
第五步,稻草包饼。把洁净的稻草顺时针嵌入油圈中,油圈一般是两个铁圈圈,将蒸好的籽料胚装入其中,用工具夯实,用稻草将籽胚上部包裹严实,踩实,制成饼状。
第六步,上圈装榨。将籽饼装入木榨槽内,叠放在一起,有序排列,以木楔初步固定。木槽的树料要十分结实,而且要整料,通常是一棵大树剖开,中间挖成油饼一般大小。
第七步,撞榨打油。装好料胚后,在籽饼的一侧塞进木块楔片,然后通过人力挥动重锤或吊着的撞锤撞击木块之间的一个楔片,楔片随着打榨的力度加大不断添加。随着楔片被打入榨膛,榨膛中横放的木块会对籽饼产生挤压,一缕缕金黄的清油便从油槽中间的小口流出。这样通过物理作用让籽饼挤压出油,直到将油榨干为止,这是木榨榨油的核心环节。
第八步,沉淀沥油。这是木榨榨油的最后环节,榨出的油经油坨下的石槽流入油缸内,汇集沉淀,将油过滤、沉淀时间一般为15—30天,冬天时间长一些,夏天短一些,当杂质与油分离后,即可售出。
木榨榨油是一项体力活,一般挑选身强力壮之人,夏天榨房内气温高,但大家都分工有序,又彼此互助,打榨时的吆喝声和木榨的撞击声相互交融,构成一曲生命的交响曲。
与现代机器榨油相比,传统的木榨榨油营养成分保留完整,具有独特香味。榨房的面积一般是越大越宽敞就越好,余家榨屋的榨房随着生意的兴隆也逐渐扩大,余姓榨屋也曾因自然灾害倒塌而重建。
1931年8月17日,长江水位迅速升高,低矮的粑铺大堤在洪水的冲击中岌岌可危,那天早饭后,天空乌云密布,风雨交加,一阵洪峰经过粑铺大堤,洪水漫过堤面,在余家榨屋处溃决。紧靠大堤的许家塆顷刻被洪水吞没。芦洲塆、西洋畈一片汪洋,丧身鱼腹者不计其数。余家榨屋因为在村头建有榨房,地基夯实牢固,避免了洪水对塆子的冲击,但是洪水的回涡水流将余家榨屋塆子后边的祖坟都冲毁了,洪水在溃口处倒灌了七天七夜。
1954年5至7月,长江流域雨量特多,8月18日樊口水位达到27.62米,创有水文记载以来最高纪录,10月2日才落到警戒水位一下,超过警戒水位的时间长达100天之久。为了确保武汉和黄石的安全,根据上级指示于8月7日6时在三江口、新港湖挖开两处分洪口,8月12日又在雷山脚挖了一处分洪口,余家榨屋的老榨房因年久而在洪水的浸泡中垮塌,洪水过后才将倒塌的榨房进行了重修。小榨房在1958年人民公社大食堂运动中,成为生产队的公共食堂,三年后,公共食堂撤销,小榨房因没有榨油,后来也被拆除了,只有老榨房依然榨油。
比起清朝的设备,解放后榨房的设备做了许多改进,每到棉花、油菜、花生丰收的季节,榨房的碾子吱吱呀呀的声音,打榨时木头撞击的声音和劳动的号子声传入耳鼓,人们在这节奏分明的交响曲中入睡,又在扑鼻而来的油香中醒来。
如今,榨房在时代的变迁中沉寂了,机械榨油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木榨榨油。像一位年迈的老人,他宽容地接受了命运给予他的一切。风风雨雨中,他欣喜地看到余家榨屋的子孙们已经散布全国,在不同的城市、在不同的岗位忙碌着。无愧于书香门第的余姓后裔,在部队服役的保家卫国担大任、在大学任教的站三尺讲台甘做人梯托俊彦,在医院工作的心存仁念救苍生,在家务农的平日青禾相伴,闲时读书吟诗……
余家榨屋有13、14两个村民小组,154户,647人。塆子里以余姓为主,现有林姓3户,原为世居大姓,后户数减少。张姓3户,为亲戚迁入,包姓1户,为余姓外甥(其父为新四军烈士。),张姓2户亦为余姓外甥,另一张姓亦是亲戚关系迁入,万姓1户为亲戚迁入,秦姓2户为亲戚迁入。余姓世代为耕读人家,许多年来其后裔踏实勤劳,善于经营,和睦乡邻,仁义一方,成为一支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宗族。
现在老榨房还保留着,老式木榨已经拆毁,碾子也不知所踪。已经成为酒厂的老榨房常常勾起余姓后裔们的回忆,曾经一代又一代人在榨油香中走过童年,或许他们还记得儿时在碾子房抓一把香喷喷的油渣饼吃。多少年后当他们吃着各种饼干糕点,不知是否回忆起儿时油渣饼的味道。
不管走出村子的脚步有多远,余家榨屋的后裔都会记得这里是他们的根,他们会谨记先人留下的训谕,将先辈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2019-5-14
2019-6-26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