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四晚上,老公家的六个兄弟姐妹拖儿带女齐聚在县城的望江食府。
我做东,到场的十九人。我家儿子儿媳在南昌没回来。嫁邻县的大妹说太冷不想出门,让妹夫带两孩子来了。二妹夫和他的儿子早早上班了,据说春节期间,一天有六百元的工资,所以自愿申请上班,这种待遇不是经常有,家里两个残疾儿,二妹平时打点零工,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这样好的机会,断然不舍得放弃。弟媳去别家做客了。小妹的儿子在南昌的监狱实习没有放假。
在家请客,经济实惠,在外头请客,却能免去劳苦。无论在家还是在外,只要团圆、开心就好。
席上,弟弟说:“从大嫂嫁到我家开始,我才有肉吃。”大家都笑了。弟弟是继父生的,与我们五个兄妹同母异父。婆婆自然不会区别对待,儿子身上有她一半的血液,但奶奶不一样。这么一个孩子与她没有半点血源关系。公公走得早,奶奶把所有的爱倾注在亲孙子亲孙女们身上。继父是个半傻之人,倒插门与婆婆结婚,生完弟弟后,婆婆把他赶走了。继父回到自己家,孤独终老。奶奶本来看不上继父的。可弟弟长相像继父,智力也遗传了继父的,各方面看上去就是不如哥哥姐姐。
家里六个孩子,老公最大。1989年我嫁过去时,弟弟才八九岁,还没有去读书,不爱说话,成天就是放鹅、看牛、砍柴、捡茅。我感觉到奶奶对于弟弟的冷淡。我可怜弟弟。
假期我和老公回到家,奶奶会想着法子弄点好吃我们吃。因为家里孩子多,劳力少,家境贫困,要弄点好吃大家都吃的话,力不从心。她就在我和老公的碗底藏上一两块鱼或肉或蛋。我们哪里忍心吃独食,我就把它给弟弟。后来儿子出生了,给儿子吃的零食我也会分点给弟弟。除此,我还把弟弟带到学校启蒙读书,无奈他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新发下来的书,没几天书不是丢了就是撕了,最后把书包也扔掉,索性不读了。我怎么逼,他都不去学校。那好吧,就家里教,但他的嘴就像被浆糊糊始终不开口,所以现在还是文盲一个。不过干农活他却是一把好手,吃苦耐劳,生育了三个女儿,2018年在县城买了一套三居室。
席上,弟弟还说了一件事,有一次他不小心把家里的一只小鹅打死了,如果说出实情,后果严重。就谎称是我儿子失手打死的,儿子是家里小太阳,除了我这个做母亲的严厉些,其他人要多宠就有多宠他。结果儿子背了一黑锅,他免了一顿打。从这点看当时的他还有点小聪明,知道如何保护自已。
弟弟打开了话匣子,妹妹们纷纷讲起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当然最多的是我儿子小时候的故事。可见四个姑妈有多疼爱自己的侄儿。
在大家的欢笑声中,我想到了在乡下老公家过春节的情景。结婚前八年,我没有自己的房子,平时住学校,假期回老公家。老公家的亲戚特别多,奶奶娘家的,婆婆娘家的,我娘家的,还有两个老姑一大家。那时又特别兴走亲戚,从正月初一开始,亲戚陆续来访,持续到元宵前一天。奶奶热情好客,来者必吃新年饭。自我嫁到老公家第二年起,每一年的春节,厨房就是我阵地,客人吃饭,按习俗必须准备九个菜招待,哪怕只有一个客人也如此。遇到宴请回门的新女婿,一餐要炒三到四桌的菜。那个时候的我,不是吃胖,而是被油烟薰胖。
现在条件好多了,六兄妹中有四个在县城有了房子,二妹也嫁到县城附近。大家观念也改变,做客相约一起到饭店里包一大桌,大人小孩子相杂而坐,热闹、欢喜。
正月初五中午,我订了一个江景包厢。请了大妹和弟弟一家。妈妈是第一次到这样的包厢吃饭。桌上我们最先举杯祝老妈健康长寿。如果爸爸还在多好,想到这,我心里一阵发酸。曾想过,等爸爸的脚好些,不用坐轮椅了,一定要带他们俩人到最好的鱼头店吃一次。可爸爸没等到我请他,去年十月二十二日突然走了。这是个永远的遗憾。
清蒸大扁鱼是妈妈最爱吃的菜,老公特意点的。看到老妈吃得这么开心,我很欣慰。幸好我还有一个妈!愿我的妈妈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 2022.2.15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