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老屋是1986年建成并入住的,算来有三十六年。而三十六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正值青壮年,断然与老搭不到架的。
十年前,它更“年轻”。弟弟建新房,它开始被唤作“老屋”。2012年,弟弟一家乔迁新居后,老屋里只有父母居住。它似乎更有了称着“老屋”的条件和资格。父母没有搬走,不是弟弟不孝,而是老人不肯搬。母亲说,房子没有人住会容易坏的。实际不止这个原因。
老屋,像父母的另一个孩子,倾注了他们半辈子的心力。为了建房,父母早早谋划,像房梁上那两只衔泥筑窝的燕子。利用生产队农闲的时候,早出晚归,一砖一瓦,一根木料,一块椽皮,往家里搬。
后来,父母带着我和大妹一起去进坑背木头。那时候我在读师范,大妹辍学在家。我只有放假的时候才可以帮帮父母。大妹却吃了很多的苦。
凌晨三四点,我们出发,走三四十里路到达遂川丹谭。丹谭是一个临时木材交易集散地。每天交易的时间不长,在约半天的时间,到了中午基本全散了。这就是为什么要那么早去。越早,越有挑选的余地。
父亲负责挑选合适的木材,包括木头、木板、门框料。耐着性子与人讨价还价。
返回时,先要爬上一座高高的山顶。那个叫阿弥陀佛的山顶,使我望而生畏,两脚发软。又充满着诱惑。那儿有一块较宽阔的平地,可供多人休息。一棵大松树下,几块板子搭成的小店,为过往行人供应点心茶水。
到达山顶,出发前吃的这点食物早消化殆尽,肚子“咕咕”地抗议。买两个饼,三五两口,肚子安份下来。世间美味不过如此吧。饼,只不过是普能的烧饼。因为它出现在非常地点非常时间,所以倍受路人青睐。它容易填饱肚子,一毛钱一个。实惠!如果上山晚点了,什么也买不到。父母就会拿出备好的干粮充饥。
在山顶不会作太久停留。因为回家,还有漫长的山路要走。每一次,我们紧赶慢赶也要在撑灯时分才能到家。我从小体弱多病,没什么力气,扛的木头没有妹妹的大,但还是要落后他们好多。父母就会轮着转身帮我接肩。路上,我耽误了不少时间。
材料准备齐了,就要着手建房。八十年代,在农村,如果听谁说XXX家在建房,隔着老远,你都感觉那羡慕神情。对于建房者来说那是很了不起的事。建房,带给父母一辈子的荣誉。因为那个时候村里建新房,我家是第一户。何况我家要建的是金包银(外墙是青砖,内墙一米高以上垒土砖),而一般是土砖房。
择好黄道吉日,父亲请来当地有名的几位大师傅,当然少不了“拐的”师傅,他是主刀(泥刀),父亲的至交。小工都是邻居、亲戚,不用请,自己来,也不用付工钱,但得管吃。
建房历经半个月,可把母亲忙坏了。本来是不用那久的,一个星期即可,但是我家备的砖瓦木料放在原来的住处,而新屋基开在国道边,两地相距几里路。所以运料颇费人工和时间。加上那个时候的人特别热心,就算不要这么多人手,他们还是会来,至少帮上一两天的。帮忙的人,除了本村的,邻村也有人来。可见父母的为人。
母亲回忆说,她一个人包煮饭,请两个人专门切菜,开始这一个星期每天十一二桌。当然撑勺的大厨非父亲莫属,他是村里的名厨,(那时叫大队),在全公社(现在叫乡镇)也小有名气的。
母亲辛苦不仅是煮饭这个工作,作为女主,她还要提前一天准备好第二天的所有食材。每一餐每一桌要六个菜。大师傅每天还要加两餐点心。半上午一次,半下午一次。虽然只有一桌或两桌,但点心是变着花样。米果、鸡蛋、米糕、烫皮、花生,煎红薯片等。这些都得母亲调配,算计,颇费脑汁。父亲则还要负责工地的监工,材料调运。两个人分工明确。每天像陀罗转个不停,睡不到几个小时,但脸上总有掩不住的笑容。
最开心算小弟弟和两个小妹妹吧。他们可不像大人高兴也得藏着点。低调!“我家在做房子!”“我家马上就有新房歇啦”,他们逢人便说,生怕人家不知道。
建房其间,父母倾其所有,真诚地招待大工小工,笑脸相迎每一人。生怕因为自己的怠慢和疏忽,让别人在建房时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手脚。
按风俗,在搬进新屋的前一个晚上,父母请来道士做了一场法事,锣鼓宣天(俗话叫开厅),说是可催赶不干净的东西,迎来神明的护佑和好运气。
如愿以偿,我家搬进新房后,确实很太平。不比在原来的住处,三天两头,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
老屋在山脚下,四室两厅,冬暖夏凉。
四个女儿在老屋出嫁,儿子在老屋结婚生子。老屋的过去,那么热闹,喜庆。每一寸墙,每一个物件不但浸透了父母的汗水,还储存了他们幸福的记忆。
老屋随着年岁的增大,渐渐沉寂、颓废、衰败。特别是靠山脚的两个房间墙壁发霉,地面长青苔。妈妈是个勤快的人,不管如何打理,也阻止不了它老去。
父母也老了。他们的住处,桌上、抽屉、枕头下到处是瓶瓶罐罐,各种药品。老屋的人气越来越淡,药味倒越来越浓。
去的十月份,八十一岁的父亲在老屋走了。
父亲走的时候最后拿着母亲的手,一再叮嘱母亲说,他走了,不要一个人留在老屋,一定要去弟弟家住。这是父亲留在世界上的最后的话,是他最后的牵挂,一个老人对另一个老人的牵挂。
一直来,我认为父亲对母亲没有爱,亏欠母亲太多。
母亲依照父亲的遗愿搬出了老屋。
在老屋办完父亲的白喜事,弟弟停了水电、网络。
红漆剥落的大木门,“吱……哑……”地缓缓掩合,像极了一位老人长长的叹息,如释重负般。老屋,完成了它作为居所的使命。一把大锁落在木门上。老屋沉入时光的长河。
又到了一树枇杷一树金的时节。母亲陪着我去看望了生病的舅舅。
从舅舅家出来,天空哗哗地下着雨。母亲走在我的前面,很慢。肩上扛着雨伞,向后斜着。她吸一双暗红的旧拖鞋。不知是伞太大还是母亲太小,一把雨伞遮住了大半截身子。
雨中,母亲停下了脚步,望向坎上。坎上是一排果树,李树、桂树、枇杷树。老屋掩映在果树后面。她轻轻地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你父亲栽的枇杷今年结得特别多。又说:老屋没人住了,不用多久肯定会漏水的。
我知道,老屋神台上供奉着父亲的遗像,还有祖宗的牌位。
目光越过树顶,我看见老屋的屋顶,黛色旧瓦和一点白墙(新农村建设村里刷的),烟雨笼罩,一片朦胧。
心里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情绪在泛滥……
我家的老屋是1986年建成并入住的,算来有三十六年。而三十六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正值青壮年,断然与老搭不到架的。
十年前,它更“年轻”。弟弟建新房,它开始被唤作“老屋”。2012年,弟弟一家乔迁新居后,老屋里只有父母居住。它似乎更有了称着“老屋”的条件和资格。父母没有搬走,不是弟弟不孝,而是老人不肯搬。母亲说,房子没有人住会容易坏的。实际不止这个原因。
老屋,像父母的另一个孩子,倾注了他们半辈子的心力。为了建房,父母早早谋划,像房梁上那两只衔泥筑窝的燕子。利用生产队农闲的时候,早出晚归,一砖一瓦,一根木料,一块椽皮,往家里搬。
后来,父母带着我和大妹一起去进坑背木头。那时候我在读师范,大妹辍学在家。我只有放假的时候才可以帮帮父母。大妹却吃了很多的苦。
凌晨三四点,我们出发,走三四十里路到达遂川丹谭。丹谭是一个临时木材交易集散地。每天交易的时间不长,在约半天的时间,到了中午基本全散了。这就是为什么要那么早去。越早,越有挑选的余地。
父亲负责挑选合适的木材,包括木头、木板、门框料。耐着性子与人讨价还价。
返回时,先要爬上一座高高的山顶。那个叫阿弥陀佛的山顶,使我望而生畏,两脚发软。又充满着诱惑。那儿有一块较宽阔的平地,可供多人休息。一棵大松树下,几块板子搭成的小店,为过往行人供应点心茶水。
到达山顶,出发前吃的这点食物早消化殆尽,肚子“咕咕”地抗议。买两个饼,三五两口,肚子安份下来。世间美味不过如此吧。饼,只不过是普能的烧饼。因为它出现在非常地点非常时间,所以倍受路人青睐。它容易填饱肚子,一毛钱一个。实惠!如果上山晚点了,什么也买不到。父母就会拿出备好的干粮充饥。
在山顶不会作太久停留。因为回家,还有漫长的山路要走。每一次,我们紧赶慢赶也要在撑灯时分才能到家。我从小体弱多病,没什么力气,扛的木头没有妹妹的大,但还是要落后他们好多。父母就会轮着转身帮我接肩。路上,我耽误了不少时间。
材料准备齐了,就要着手建房。八十年代,在农村,如果听谁说XXX家在建房,隔着老远,你都感觉那羡慕神情。对于建房者来说那是很了不起的事。建房,带给父母一辈子的荣誉。因为那个时候村里建新房,我家是第一户。何况我家要建的是金包银(外墙是青砖,内墙一米高以上垒土砖),而一般是土砖房。
择好黄道吉日,父亲请来当地有名的几位大师傅,当然少不了“拐的”师傅,他是主刀(泥刀),父亲的至交。小工都是邻居、亲戚,不用请,自己来,也不用付工钱,但得管吃。
建房历经半个月,可把母亲忙坏了。本来是不用那久的,一个星期即可,但是我家备的砖瓦木料放在原来的住处,而新屋基开在国道边,两地相距几里路。所以运料颇费人工和时间。加上那个时候的人特别热心,就算不要这么多人手,他们还是会来,至少帮上一两天的。帮忙的人,除了本村的,邻村也有人来。可见父母的为人。
母亲回忆说,她一个人包煮饭,请两个人专门切菜,开始这一个星期每天十一二桌。当然撑勺的大厨非父亲莫属,他是村里的名厨,(那时叫大队),在全公社(现在叫乡镇)也小有名气的。
母亲辛苦不仅是煮饭这个工作,作为女主,她还要提前一天准备好第二天的所有食材。每一餐每一桌要六个菜。大师傅每天还要加两餐点心。半上午一次,半下午一次。虽然只有一桌或两桌,但点心是变着花样。米果、鸡蛋、米糕、烫皮、花生,煎红薯片等。这些都得母亲调配,算计,颇费脑汁。父亲则还要负责工地的监工,材料调运。两个人分工明确。每天像陀罗转个不停,睡不到几个小时,但脸上总有掩不住的笑容。
最开心算小弟弟和两个小妹妹吧。他们可不像大人高兴也得藏着点。低调!“我家在做房子!”“我家马上就有新房歇啦”,他们逢人便说,生怕人家不知道。
建房其间,父母倾其所有,真诚地招待大工小工,笑脸相迎每一人。生怕因为自己的怠慢和疏忽,让别人在建房时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手脚。
按风俗,在搬进新屋的前一个晚上,父母请来道士做了一场法事,锣鼓宣天(俗话叫开厅),说是可催赶不干净的东西,迎来神明的护佑和好运气。
如愿以偿,我家搬进新房后,确实很太平。不比在原来的住处,三天两头,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
老屋在山脚下,四室两厅,冬暖夏凉。
四个女儿在老屋出嫁,儿子在老屋结婚生子。老屋的过去,那么热闹,喜庆。每一寸墙,每一个物件不但浸透了父母的汗水,还储存了他们幸福的记忆。
老屋随着年岁的增大,渐渐沉寂、颓废、衰败。特别是靠山脚的两个房间墙壁发霉,地面长青苔。妈妈是个勤快的人,不管如何打理,也阻止不了它老去。
父母也老了。他们的住处,桌上、抽屉、枕头下到处是瓶瓶罐罐,各种药品。老屋的人气越来越淡,药味倒越来越浓。
去的十月份,八十一岁的父亲在老屋走了。
父亲走的时候最后拿着母亲的手,一再叮嘱母亲说,他走了,不要一个人留在老屋,一定要去弟弟家住。这是父亲留在世界上的最后的话,是他最后的牵挂,一个老人对另一个老人的牵挂。
一直来,我认为父亲对母亲没有爱,亏欠母亲太多。
母亲依照父亲的遗愿搬出了老屋。
在老屋办完父亲的白喜事,弟弟停了水电、网络。
红漆剥落的大木门,“吱……哑……”地缓缓掩合,像极了一位老人长长的叹息,如释重负般。老屋,完成了它作为居所的使命。一把大锁落在木门上。老屋沉入时光的长河。
又到了一树枇杷一树金的时节。母亲陪着我去看望了生病的舅舅。
从舅舅家出来,天空哗哗地下着雨。母亲走在我的前面,很慢。肩上扛着雨伞,向后斜着。她吸一双暗红的旧拖鞋。不知是伞太大还是母亲太小,一把雨伞遮住了大半截身子。
雨中,母亲停下了脚步,望向坎上。坎上是一排果树,李树、桂树、枇杷树。老屋掩映在果树后面。她轻轻地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你父亲栽的枇杷今年结得特别多。又说:老屋没人住了,不用多久肯定会漏水的。
我知道,老屋神台上供奉着父亲的遗像,还有祖宗的牌位。
目光越过树顶,我看见老屋的屋顶,黛色旧瓦和一点白墙(新农村建设村里刷的),烟雨笼罩,一片朦胧。
心里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情绪在泛滥……
我家的老屋是1986年建成并入住的,算来有三十六年。而三十六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正值青壮年,断然与老搭不到架的。
十年前,它更“年轻”。弟弟建新房,它开始被唤作“老屋”。2012年,弟弟一家乔迁新居后,老屋里只有父母居住。它似乎更有了称着“老屋”的条件和资格。父母没有搬走,不是弟弟不孝,而是老人不肯搬。母亲说,房子没有人住会容易坏的。实际不止这个原因。
老屋,像父母的另一个孩子,倾注了他们半辈子的心力。为了建房,父母早早谋划,像房梁上那两只衔泥筑窝的燕子。利用生产队农闲的时候,早出晚归,一砖一瓦,一根木料,一块椽皮,往家里搬。
后来,父母带着我和大妹一起去进坑背木头。那时候我在读师范,大妹辍学在家。我只有放假的时候才可以帮帮父母。大妹却吃了很多的苦。
凌晨三四点,我们出发,走三四十里路到达遂川丹谭。丹谭是一个临时木材交易集散地。每天交易的时间不长,在约半天的时间,到了中午基本全散了。这就是为什么要那么早去。越早,越有挑选的余地。
父亲负责挑选合适的木材,包括木头、木板、门框料。耐着性子与人讨价还价。
返回时,先要爬上一座高高的山顶。那个叫阿弥陀佛的山顶,使我望而生畏,两脚发软。又充满着诱惑。那儿有一块较宽阔的平地,可供多人休息。一棵大松树下,几块板子搭成的小店,为过往行人供应点心茶水。
到达山顶,出发前吃的这点食物早消化殆尽,肚子“咕咕”地抗议。买两个饼,三五两口,肚子安份下来。世间美味不过如此吧。饼,只不过是普能的烧饼。因为它出现在非常地点非常时间,所以倍受路人青睐。它容易填饱肚子,一毛钱一个。实惠!如果上山晚点了,什么也买不到。父母就会拿出备好的干粮充饥。
在山顶不会作太久停留。因为回家,还有漫长的山路要走。每一次,我们紧赶慢赶也要在撑灯时分才能到家。我从小体弱多病,没什么力气,扛的木头没有妹妹的大,但还是要落后他们好多。父母就会轮着转身帮我接肩。路上,我耽误了不少时间。
材料准备齐了,就要着手建房。八十年代,在农村,如果听谁说XXX家在建房,隔着老远,你都感觉那羡慕神情。对于建房者来说那是很了不起的事。建房,带给父母一辈子的荣誉。因为那个时候村里建新房,我家是第一户。何况我家要建的是金包银(外墙是青砖,内墙一米高以上垒土砖),而一般是土砖房。
择好黄道吉日,父亲请来当地有名的几位大师傅,当然少不了“拐的”师傅,他是主刀(泥刀),父亲的至交。小工都是邻居、亲戚,不用请,自己来,也不用付工钱,但得管吃。
建房历经半个月,可把母亲忙坏了。本来是不用那久的,一个星期即可,但是我家备的砖瓦木料放在原来的住处,而新屋基开在国道边,两地相距几里路。所以运料颇费人工和时间。加上那个时候的人特别热心,就算不要这么多人手,他们还是会来,至少帮上一两天的。帮忙的人,除了本村的,邻村也有人来。可见父母的为人。
母亲回忆说,她一个人包煮饭,请两个人专门切菜,开始这一个星期每天十一二桌。当然撑勺的大厨非父亲莫属,他是村里的名厨,(那时叫大队),在全公社(现在叫乡镇)也小有名气的。
母亲辛苦不仅是煮饭这个工作,作为女主,她还要提前一天准备好第二天的所有食材。每一餐每一桌要六个菜。大师傅每天还要加两餐点心。半上午一次,半下午一次。虽然只有一桌或两桌,但点心是变着花样。米果、鸡蛋、米糕、烫皮、花生,煎红薯片等。这些都得母亲调配,算计,颇费脑汁。父亲则还要负责工地的监工,材料调运。两个人分工明确。每天像陀罗转个不停,睡不到几个小时,但脸上总有掩不住的笑容。
最开心算小弟弟和两个小妹妹吧。他们可不像大人高兴也得藏着点。低调!“我家在做房子!”“我家马上就有新房歇啦”,他们逢人便说,生怕人家不知道。
建房其间,父母倾其所有,真诚地招待大工小工,笑脸相迎每一人。生怕因为自己的怠慢和疏忽,让别人在建房时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手脚。
按风俗,在搬进新屋的前一个晚上,父母请来道士做了一场法事,锣鼓宣天(俗话叫开厅),说是可催赶不干净的东西,迎来神明的护佑和好运气。
如愿以偿,我家搬进新房后,确实很太平。不比在原来的住处,三天两头,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
老屋在山脚下,四室两厅,冬暖夏凉。
四个女儿在老屋出嫁,儿子在老屋结婚生子。老屋的过去,那么热闹,喜庆。每一寸墙,每一个物件不但浸透了父母的汗水,还储存了他们幸福的记忆。
老屋随着年岁的增大,渐渐沉寂、颓废、衰败。特别是靠山脚的两个房间墙壁发霉,地面长青苔。妈妈是个勤快的人,不管如何打理,也阻止不了它老去。
父母也老了。他们的住处,桌上、抽屉、枕头下到处是瓶瓶罐罐,各种药品。老屋的人气越来越淡,药味倒越来越浓。
去的十月份,八十一岁的父亲在老屋走了。
父亲走的时候最后拿着母亲的手,一再叮嘱母亲说,他走了,不要一个人留在老屋,一定要去弟弟家住。这是父亲留在世界上的最后的话,是他最后的牵挂,一个老人对另一个老人的牵挂。
一直来,我认为父亲对母亲没有爱,亏欠母亲太多。
母亲依照父亲的遗愿搬出了老屋。
在老屋办完父亲的白喜事,弟弟停了水电、网络。
红漆剥落的大木门,“吱……哑……”地缓缓掩合,像极了一位老人长长的叹息,如释重负般。老屋,完成了它作为居所的使命。一把大锁落在木门上。老屋沉入时光的长河。
又到了一树枇杷一树金的时节。母亲陪着我去看望了生病的舅舅。
从舅舅家出来,天空哗哗地下着雨。母亲走在我的前面,很慢。肩上扛着雨伞,向后斜着。她吸一双暗红的旧拖鞋。不知是伞太大还是母亲太小,一把雨伞遮住了大半截身子。
雨中,母亲停下了脚步,望向坎上。坎上是一排果树,李树、桂树、枇杷树。老屋掩映在果树后面。她轻轻地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你父亲栽的枇杷今年结得特别多。又说:老屋没人住了,不用多久肯定会漏水的。
我知道,老屋神台上供奉着父亲的遗像,还有祖宗的牌位。
目光越过树顶,我看见老屋的屋顶,黛色旧瓦和一点白墙(新农村建设村里刷的),烟雨笼罩,一片朦胧。
心里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情绪在泛滥……
我家的老屋是1986年建成并入住的,算来有三十六年。而三十六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正值青壮年,断然与老搭不到架的。
十年前,它更“年轻”。弟弟建新房,它开始被唤作“老屋”。2012年,弟弟一家乔迁新居后,老屋里只有父母居住。它似乎更有了称着“老屋”的条件和资格。父母没有搬走,不是弟弟不孝,而是老人不肯搬。母亲说,房子没有人住会容易坏的。实际不止这个原因。
老屋,像父母的另一个孩子,倾注了他们半辈子的心力。为了建房,父母早早谋划,像房梁上那两只衔泥筑窝的燕子。利用生产队农闲的时候,早出晚归,一砖一瓦,一根木料,一块椽皮,往家里搬。
后来,父母带着我和大妹一起去进坑背木头。那时候我在读师范,大妹辍学在家。我只有放假的时候才可以帮帮父母。大妹却吃了很多的苦。
凌晨三四点,我们出发,走三四十里路到达遂川丹谭。丹谭是一个临时木材交易集散地。每天交易的时间不长,在约半天的时间,到了中午基本全散了。这就是为什么要那么早去。越早,越有挑选的余地。
父亲负责挑选合适的木材,包括木头、木板、门框料。耐着性子与人讨价还价。
返回时,先要爬上一座高高的山顶。那个叫阿弥陀佛的山顶,使我望而生畏,两脚发软。又充满着诱惑。那儿有一块较宽阔的平地,可供多人休息。一棵大松树下,几块板子搭成的小店,为过往行人供应点心茶水。
到达山顶,出发前吃的这点食物早消化殆尽,肚子“咕咕”地抗议。买两个饼,三五两口,肚子安份下来。世间美味不过如此吧。饼,只不过是普能的烧饼。因为它出现在非常地点非常时间,所以倍受路人青睐。它容易填饱肚子,一毛钱一个。实惠!如果上山晚点了,什么也买不到。父母就会拿出备好的干粮充饥。
在山顶不会作太久停留。因为回家,还有漫长的山路要走。每一次,我们紧赶慢赶也要在撑灯时分才能到家。我从小体弱多病,没什么力气,扛的木头没有妹妹的大,但还是要落后他们好多。父母就会轮着转身帮我接肩。路上,我耽误了不少时间。
材料准备齐了,就要着手建房。八十年代,在农村,如果听谁说XXX家在建房,隔着老远,你都感觉那羡慕神情。对于建房者来说那是很了不起的事。建房,带给父母一辈子的荣誉。因为那个时候村里建新房,我家是第一户。何况我家要建的是金包银(外墙是青砖,内墙一米高以上垒土砖),而一般是土砖房。
择好黄道吉日,父亲请来当地有名的几位大师傅,当然少不了“拐的”师傅,他是主刀(泥刀),父亲的至交。小工都是邻居、亲戚,不用请,自己来,也不用付工钱,但得管吃。
建房历经半个月,可把母亲忙坏了。本来是不用那久的,一个星期即可,但是我家备的砖瓦木料放在原来的住处,而新屋基开在国道边,两地相距几里路。所以运料颇费人工和时间。加上那个时候的人特别热心,就算不要这么多人手,他们还是会来,至少帮上一两天的。帮忙的人,除了本村的,邻村也有人来。可见父母的为人。
母亲回忆说,她一个人包煮饭,请两个人专门切菜,开始这一个星期每天十一二桌。当然撑勺的大厨非父亲莫属,他是村里的名厨,(那时叫大队),在全公社(现在叫乡镇)也小有名气的。
母亲辛苦不仅是煮饭这个工作,作为女主,她还要提前一天准备好第二天的所有食材。每一餐每一桌要六个菜。大师傅每天还要加两餐点心。半上午一次,半下午一次。虽然只有一桌或两桌,但点心是变着花样。米果、鸡蛋、米糕、烫皮、花生,煎红薯片等。这些都得母亲调配,算计,颇费脑汁。父亲则还要负责工地的监工,材料调运。两个人分工明确。每天像陀罗转个不停,睡不到几个小时,但脸上总有掩不住的笑容。
最开心算小弟弟和两个小妹妹吧。他们可不像大人高兴也得藏着点。低调!“我家在做房子!”“我家马上就有新房歇啦”,他们逢人便说,生怕人家不知道。
建房其间,父母倾其所有,真诚地招待大工小工,笑脸相迎每一人。生怕因为自己的怠慢和疏忽,让别人在建房时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手脚。
按风俗,在搬进新屋的前一个晚上,父母请来道士做了一场法事,锣鼓宣天(俗话叫开厅),说是可催赶不干净的东西,迎来神明的护佑和好运气。
如愿以偿,我家搬进新房后,确实很太平。不比在原来的住处,三天两头,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
老屋在山脚下,四室两厅,冬暖夏凉。
四个女儿在老屋出嫁,儿子在老屋结婚生子。老屋的过去,那么热闹,喜庆。每一寸墙,每一个物件不但浸透了父母的汗水,还储存了他们幸福的记忆。
老屋随着年岁的增大,渐渐沉寂、颓废、衰败。特别是靠山脚的两个房间墙壁发霉,地面长青苔。妈妈是个勤快的人,不管如何打理,也阻止不了它老去。
父母也老了。他们的住处,桌上、抽屉、枕头下到处是瓶瓶罐罐,各种药品。老屋的人气越来越淡,药味倒越来越浓。
去的十月份,八十一岁的父亲在老屋走了。
父亲走的时候最后拿着母亲的手,一再叮嘱母亲说,他走了,不要一个人留在老屋,一定要去弟弟家住。这是父亲留在世界上的最后的话,是他最后的牵挂,一个老人对另一个老人的牵挂。
一直来,我认为父亲对母亲没有爱,亏欠母亲太多。
母亲依照父亲的遗愿搬出了老屋。
在老屋办完父亲的白喜事,弟弟停了水电、网络。
红漆剥落的大木门,“吱……哑……”地缓缓掩合,像极了一位老人长长的叹息,如释重负般。老屋,完成了它作为居所的使命。一把大锁落在木门上。老屋沉入时光的长河。
又到了一树枇杷一树金的时节。母亲陪着我去看望了生病的舅舅。
从舅舅家出来,天空哗哗地下着雨。母亲走在我的前面,很慢。肩上扛着雨伞,向后斜着。她吸一双暗红的旧拖鞋。不知是伞太大还是母亲太小,一把雨伞遮住了大半截身子。
雨中,母亲停下了脚步,望向坎上。坎上是一排果树,李树、桂树、枇杷树。老屋掩映在果树后面。她轻轻地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你父亲栽的枇杷今年结得特别多。又说:老屋没人住了,不用多久肯定会漏水的。
我知道,老屋神台上供奉着父亲的遗像,还有祖宗的牌位。
目光越过树顶,我看见老屋的屋顶,黛色旧瓦和一点白墙(新农村建设村里刷的),烟雨笼罩,一片朦胧。
心里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情绪在泛滥……
我家的老屋是1986年建成并入住的,算来有三十六年。而三十六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正值青壮年,断然与老搭不到架的。
十年前,它更“年轻”。弟弟建新房,它开始被唤作“老屋”。2012年,弟弟一家乔迁新居后,老屋里只有父母居住。它似乎更有了称着“老屋”的条件和资格。父母没有搬走,不是弟弟不孝,而是老人不肯搬。母亲说,房子没有人住会容易坏的。实际不止这个原因。
老屋,像父母的另一个孩子,倾注了他们半辈子的心力。为了建房,父母早早谋划,像房梁上那两只衔泥筑窝的燕子。利用生产队农闲的时候,早出晚归,一砖一瓦,一根木料,一块椽皮,往家里搬。
后来,父母带着我和大妹一起去进坑背木头。那时候我在读师范,大妹辍学在家。我只有放假的时候才可以帮帮父母。大妹却吃了很多的苦。
凌晨三四点,我们出发,走三四十里路到达遂川丹谭。丹谭是一个临时木材交易集散地。每天交易的时间不长,在约半天的时间,到了中午基本全散了。这就是为什么要那么早去。越早,越有挑选的余地。
父亲负责挑选合适的木材,包括木头、木板、门框料。耐着性子与人讨价还价。
返回时,先要爬上一座高高的山顶。那个叫阿弥陀佛的山顶,使我望而生畏,两脚发软。又充满着诱惑。那儿有一块较宽阔的平地,可供多人休息。一棵大松树下,几块板子搭成的小店,为过往行人供应点心茶水。
到达山顶,出发前吃的这点食物早消化殆尽,肚子“咕咕”地抗议。买两个饼,三五两口,肚子安份下来。世间美味不过如此吧。饼,只不过是普能的烧饼。因为它出现在非常地点非常时间,所以倍受路人青睐。它容易填饱肚子,一毛钱一个。实惠!如果上山晚点了,什么也买不到。父母就会拿出备好的干粮充饥。
在山顶不会作太久停留。因为回家,还有漫长的山路要走。每一次,我们紧赶慢赶也要在撑灯时分才能到家。我从小体弱多病,没什么力气,扛的木头没有妹妹的大,但还是要落后他们好多。父母就会轮着转身帮我接肩。路上,我耽误了不少时间。
材料准备齐了,就要着手建房。八十年代,在农村,如果听谁说XXX家在建房,隔着老远,你都感觉那羡慕神情。对于建房者来说那是很了不起的事。建房,带给父母一辈子的荣誉。因为那个时候村里建新房,我家是第一户。何况我家要建的是金包银(外墙是青砖,内墙一米高以上垒土砖),而一般是土砖房。
择好黄道吉日,父亲请来当地有名的几位大师傅,当然少不了“拐的”师傅,他是主刀(泥刀),父亲的至交。小工都是邻居、亲戚,不用请,自己来,也不用付工钱,但得管吃。
建房历经半个月,可把母亲忙坏了。本来是不用那久的,一个星期即可,但是我家备的砖瓦木料放在原来的住处,而新屋基开在国道边,两地相距几里路。所以运料颇费人工和时间。加上那个时候的人特别热心,就算不要这么多人手,他们还是会来,至少帮上一两天的。帮忙的人,除了本村的,邻村也有人来。可见父母的为人。
母亲回忆说,她一个人包煮饭,请两个人专门切菜,开始这一个星期每天十一二桌。当然撑勺的大厨非父亲莫属,他是村里的名厨,(那时叫大队),在全公社(现在叫乡镇)也小有名气的。
母亲辛苦不仅是煮饭这个工作,作为女主,她还要提前一天准备好第二天的所有食材。每一餐每一桌要六个菜。大师傅每天还要加两餐点心。半上午一次,半下午一次。虽然只有一桌或两桌,但点心是变着花样。米果、鸡蛋、米糕、烫皮、花生,煎红薯片等。这些都得母亲调配,算计,颇费脑汁。父亲则还要负责工地的监工,材料调运。两个人分工明确。每天像陀罗转个不停,睡不到几个小时,但脸上总有掩不住的笑容。
最开心算小弟弟和两个小妹妹吧。他们可不像大人高兴也得藏着点。低调!“我家在做房子!”“我家马上就有新房歇啦”,他们逢人便说,生怕人家不知道。
建房其间,父母倾其所有,真诚地招待大工小工,笑脸相迎每一人。生怕因为自己的怠慢和疏忽,让别人在建房时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手脚。
按风俗,在搬进新屋的前一个晚上,父母请来道士做了一场法事,锣鼓宣天(俗话叫开厅),说是可催赶不干净的东西,迎来神明的护佑和好运气。
如愿以偿,我家搬进新房后,确实很太平。不比在原来的住处,三天两头,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
老屋在山脚下,四室两厅,冬暖夏凉。
四个女儿在老屋出嫁,儿子在老屋结婚生子。老屋的过去,那么热闹,喜庆。每一寸墙,每一个物件不但浸透了父母的汗水,还储存了他们幸福的记忆。
老屋随着年岁的增大,渐渐沉寂、颓废、衰败。特别是靠山脚的两个房间墙壁发霉,地面长青苔。妈妈是个勤快的人,不管如何打理,也阻止不了它老去。
父母也老了。他们的住处,桌上、抽屉、枕头下到处是瓶瓶罐罐,各种药品。老屋的人气越来越淡,药味倒越来越浓。
去的十月份,八十一岁的父亲在老屋走了。
父亲走的时候最后拿着母亲的手,一再叮嘱母亲说,他走了,不要一个人留在老屋,一定要去弟弟家住。这是父亲留在世界上的最后的话,是他最后的牵挂,一个老人对另一个老人的牵挂。
一直来,我认为父亲对母亲没有爱,亏欠母亲太多。
母亲依照父亲的遗愿搬出了老屋。
在老屋办完父亲的白喜事,弟弟停了水电、网络。
红漆剥落的大木门,“吱……哑……”地缓缓掩合,像极了一位老人长长的叹息,如释重负般。老屋,完成了它作为居所的使命。一把大锁落在木门上。老屋沉入时光的长河。
又到了一树枇杷一树金的时节。母亲陪着我去看望了生病的舅舅。
从舅舅家出来,天空哗哗地下着雨。母亲走在我的前面,很慢。肩上扛着雨伞,向后斜着。她吸一双暗红的旧拖鞋。不知是伞太大还是母亲太小,一把雨伞遮住了大半截身子。
雨中,母亲停下了脚步,望向坎上。坎上是一排果树,李树、桂树、枇杷树。老屋掩映在果树后面。她轻轻地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你父亲栽的枇杷今年结得特别多。又说:老屋没人住了,不用多久肯定会漏水的。
我知道,老屋神台上供奉着父亲的遗像,还有祖宗的牌位。
目光越过树顶,我看见老屋的屋顶,黛色旧瓦和一点白墙(新农村建设村里刷的),烟雨笼罩,一片朦胧。
心里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情绪在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