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昌勇的头像

王昌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0/30
分享

南湖秋月

南湖秋月

王昌勇

中秋夜,吃过晚饭后,我特地从长顺县城驱车26公里赶到广顺镇,来到广顺古镇著名的八大景之一的“南湖秋月”所处的南湖边,为的是一睹“南湖秋月”的美景。

广顺镇隶属于长顺县,广顺历史文化悠久灿烂,是贵州省八大古镇之一。广顺战国时属夜郎国,汉属牂牁郡,唐建今(金)州直至宋代,元代授金竹长官,明初升为金竹安抚司,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设广顺州,清朝仍按州建制。1913年废州置县,为县治,1941年广顺县与长寨县合并,成立长顺县,县府迁长寨镇,广顺降为区治。

广顺镇内奇山秀水与悠久的历史文化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留下过厚重而独具区域特色的夜郎文化、土司文化、佛教文化、屯堡文化。神秘久远的金竹夜郎,传承395年的金筑大土司,跨越明、清及民国的广顺州府,富甲一方的黔中粮仓,独具特色的雕刻艺术,四大名塘、十七阁楼,内外八景等,无不在这块神奇悠久的土地上留下深深的历史烙印。

广顺的“内八景”为:天马呈图、南湖秋月、灵龟献瑞、西山夜合、圣水调符、东壁晓晖、墨绿烟霞、玉屏拥翠。“外八景”为:野猪钟声、云峰留迹、天台仙炉、唐帽巍峨、天桥寿雪、石燕拦关、夜郎古屯、海马奇洞。

而“内八景”中最负盛名并为人喜爱的当属“南湖秋月”。“南湖”位于“广顺州署”广场巍峨的南门城楼外,在一座四面分别写着“紫气东来”、“政在惠民”、“德行天下”、“刚健正中”大字的高大雄伟的四合石牌坊前。绿波荡漾的玉带河,从巍峨苍黛的马鞍山下蜿蜒而出,穿广顺城流淌到广顺州署广场前,原先宽约20米的玉带河陡然变得宽阔十倍,分成两股环绕的河流,形成一个河心小岛。岛上建有一座造型别致供人休闲观景的南湖秋月亭,岛上有几座石桥与两岸相连,环岛四面的水域便称之为“南湖”,面积约五亩。有了南湖,让广顺这座古镇增添了不少灵气。到了秋季,月圆之夜,在南湖观月,景致极美,“南湖秋月”成为广顺著名的八景之一。清代广顺名人、翰林院编修、两淮盐运使但明伦在其所著《广顺州志》中这样描绘南湖秋月:玉带河清波潆洄,至城南汇为湖,潋滟如镜。秋澄夜静,桂魄虚涵,蒲藻漾纹于水面,楼阁倒影于波心。凭栏一观,飘然有凌云之意气。

我的故乡距广顺镇街上仅9公里,隶属于广顺镇,作为一名广顺人,我早就对广顺“南湖秋月”慕名已久。只因我30岁前长年生活在长顺县城,后来又离开长顺到都匀生活了20年,这些年来,虽也曾有几次夜晚在广顺逗留,但皆因不遇时节,机缘不巧合,一直未能领略“南湖秋月”的柔美。

这个中秋的夜晚,为了欣赏“南湖秋月”美景,弥补心中的缺憾,我专程赶到广顺古镇。我到南湖时是晚上八点钟,虽已入夜,但圆月还没升空。我便先在南湖周边逛了一圈,我身披着古老夜郎大地上清朗柔曼的夜色轻纱,踩着脚下黝黑古老的青石板一路前行,随风飘送的桂花香味,幽香醇厚,令人陶醉。我走过小桥流水,杨柳依依的河岸,走过高大巍峨的古城楼,走过两旁一座座青砖白墙、飞檐翘角、雕刻精美的明清建筑的但家花园古街、古牌坊、古院落、古州署,沿途所见,处处透着古老,宁静,沧桑,悠远的气息。脚下的每一块青石板、似乎都记载着这千年古镇的繁华过往,墙上的每一块青砖似乎都诉说着它当年的富丽辉煌,秋风习习,掀起我怀远思古的幽情,桂香缕缕,开启我探雅访美的心灵之旅。

当我在周边逛了一个多小时,重新返回到南湖边上时,一轮明亮皎洁的圆月已高悬在夜空,如巨大的金色圆盘,光芒四射,熠熠生辉。明月中间,有几处阴影,仿佛是一个人站立在一棵树旁,这一人一树就是人们传说的吴刚在月亮上砍伐桂花树了。还像美丽而娇羞的嫦娥犹抱琵琶半遮面,用几缕的轻纱遮挡住自己绝美的面容。月亮四周泛起一圈明亮的金色光晕,暗蓝的夜空被明月耀眼的光芒点亮,泛起淡黄的微光,天宇澄澈,深邃幽远的夜空没有一丝云彩杂质。留心细看,比圆月更高远的夜空,还有3颗闪烁的星星,仿佛是3名对嫦娥痴情的追求者,明明对嫦娥动了心却又不敢靠近,只是在夜幕下羞涩地眨着眼睛。月光和星光让夜空增添了灵动的柔美,让大地更显宁静安祥,远山苍茫,房屋暗影,灯火阑珊,风清树静,河水静静流淌,湖面成了波光粼粼的一片银灰色,微微泛起波澜。月光与湖旁街边的路灯,商家和民宅的灯光投射下,湖波涌动着缕缕白色、黄色、红色、蓝色的光芒。

在古时,南湖边上存在大片稻田,并不是当前的街道和房屋。当时的南湖是一河碧水,水边垂柳依依,浅水处众多荷花、美人蕉、昌蒲和飘浮在水面的睡莲盛开着鲜艳夺目的红色、黄色、白色等五颜六色的花朵,繁花似锦,景色迷人。人们可乘坐船只巡游于玉带河上,观赏两岸田园湖光。那时的南湖秋季夜晚,当是杨柳岸桂花飘香,睡莲残荷,“明月别权惊鹊,清风半月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意阑珊,画意唯美的景色。

那湖中的游鱼,也许是爱慕这皎洁柔美的月色,时而兴奋地从水中跃出,激荡开一圈圈涟漪,而在古时,这一圈圈涟漪曾让广顺的多少文人雅土对眼前的南湖秋月灵光闪现,创作出不少咏南湖秋月的名篇佳句来,如但明伦《咏南湖秋月》:波光不在湖,月光不在天。空明四无碍,一镜双蝉娟。灼灼吐华姿,何处容云烟。对此发清兴,追和南楼篇。其子,同为翰林的但仲良《咏南湖秋月》:濯魄来冰壶,四时皆可爱。秋高浴波心,摇荡琉璃碎。举杯谁相邀,同我一舟载,大叫仙乎仙,清光满宇内。但赓良《咏南湖秋月》:淼淼南湖水,迥环玉带流。是山皆近岸,有月更宜秋。鑑影开晶箔,箫声出画楼。兹游拟赤壁,皓魄正当头。但培良《咏南湖秋月》:仕贵源长汇此湖,湖光如镜月如珠。一轮倒影涵楼阁,九曲环山列画图。治水何人开玉带?卜居此地凛冰壶。农田资溉秋成足,千顷香秔两岸芦。但彬的《咏南湖秋月》:秋色城南天下无,长波浩浩滙明湖。山环螺黛朝开镜,月涌龙堂夜抱珠。静影三更涵荇藻,凉风一碧动菇蒲。凭栏涤尽尘千斛,唯有冰心对玉壶。

这些古代广顺文人雅土的生花妙笔,极力赞美了南湖秋月的温婉柔美,把南湖秋月描绘得皎洁明媚,多姿多彩,柔情款款,情意绵绵,让人心旷神怡,令人如醉如痴,这也体现了南湖秋月在广顺文人雅土心中崇高的地位。人们在南湖爱月、盼月、观月、赏月、咏月,南湖秋月被人们赋予了无限美好的瑕想,人们对南湖秋月寄寓了无比深厚的情感,南湖秋月始终在人们梦想的心空中熠熠生辉、光芒万丈。

因是八月十五佳节,人们大多在家欢聚,随着夜渐深,在南湖边修闲赏月的人多已离去,除了“唧-唧-唧”的蟋蟀声音和湖岸前方马路上偶尔响起的车辆鸣笛声,湖边一派静寂,而这正合我意。徜徉在如此难得的良夜,我静静地观赏品读南湖秋月的美景,慢慢地感悟南湖秋月与广顺的血脉关联。

明月皎洁,月光如水般笼罩湖畔,湖水潺潺,夜风清凉,南湖暗香浮动,这宁静清雅的湖畔,让我净拂心尘,获得心灵的安宁,暂时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和不如意,静静感悟人生的真谛,慢慢走进那些描写南湖秋月优美诗句的意境中。遥想古时,明月下的湖水,都化为了满湖的翰墨,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浸润着广顺的文人学子,让广顺学风鼎盛,翰墨飘香。我仿佛看见许多先贤文人在皎洁的月光下在南湖边或坐或站,或来回踱步捧书苦读的执著而坚定的身影,南湖秋月陪伴和见证着他们从这里走向广顺以外广阔的人生舞台。史载,仅清代,小小的广顺在科举场上便书写了3名翰林、14名进士、96名举人、157名贡生的骄人成绩,出现了但明伦、但钟良父子“但家父子两翰林”,金鼎寿、金鼎梅、金鼎铭、金鼎年四兄弟“金家一门四进士”的盛举,一时间,广顺文教蔚起,人才辈出,这在贵州的历史上是极罕见的。

学而优则仕使广顺涌现出不少七品以上,甚至二品、三品的朝庭官员,官位显赫者有正二品的云南楚雄总兵王惠和山东曹州总兵刘清,从二品的广东布政史程仁圻,正三品的广西按察史邹峄杰,从三品的两淮盐运使但明伦。杰出人物有一百多位,如刘清、但明伦、金鼎寿等,皆名重一时,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刘清(1742-1827)。在任南充知县时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平白莲教乱,转战川东7年,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嘉庆十年(1805年),嘉庆帝亲自召见刘清这位平息教乱有功的“刘青天”,特赋诗对其大加赞赏。刘清在任曹州总兵时四处筹措重修款项,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重修蓬莱阁。终于使这座年久失修的人文景观重放异彩,留存至今。刘清病故时道光皇帝下旨赐祭葬;刘清的名字、事迹被列入贵州先贤祠和山东名宦祠。

但明伦(1782-1855)。1841年时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军进攻杨州。但明伦坐镇扬州,积极防御,带领军民打退英军,保卫了扬州。扬州人民纷纷题咏颂扬,并绘制“纪德政”八图名《淮南与颂图》刻石纪念他。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占扬州,当时但明伦已七十三岁,且长病未愈,然而他强撑精神参与防务,后随漕督刘殿邦攻克土垒木城。但明伦文学造诣深厚,著作颇丰。主要著作有《治谋随笔》《升沈功记录》《读史管见》《资治通览观要》《耕织器具图说》《白云山迹考》《广顺州志》《自批聊斋》等。他的《自批聊斋》,功夫独到,是文学史上的优秀之作,他被誉为屈指可数的《聊斋志异》评论家。他的《广顺州志》更成为后人研究广顺州历史最权威的史志。

金鼎寿,1808年列三甲二十五名进士,称为金门第一进士,在其景响下,其胞弟金鼎梅、金鼎铭、金鼎年也先后考中进士,合称“金家一门四进士”。金鼎寿先后辗转广西富川,安徽歙县、怀远为知县,1831年任安徽广德知州,为官清廉自守,政绩卓著,士民爱戴,著《性存轩诗集》四卷,其名字、事迹被列入安徽广德名宦祠。

这些广顺的杰出人物并不在于其是否位高权重或万贯家财,而在于其是否对国家民族有贡献,是否关心民间疾苦,爱民恤民。他们以自己的学识才华、人格魅力、卓著政绩、惠政善举,以及抗御外侮的凛然正气,书写了人生光辉的篇章,从而彪炳史册,流芳千古。

月洒清辉,光芒万丈地普照着广顺这块古夜郎大地,深夜的南湖,弥漫着清新淡雅的静谧与柔美。作为一名广顺人,此前,我也多次到过南湖,但南湖从未像今晚中秋月圆之夜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我与南湖秋月的相会,是与历史在对话,与先贤在交流。我越亲近南湖,我越与她心有灵犀,令我肃然起敬地仰望她,膜拜她,我渐渐感悟出南湖秋月与广顺的血脉关联。因有这南湖秋月美景,引来不少文人学子来南湖边、明月下散步、赏景、诵读诗文、吟诗作赋。从明代设广顺州以来,一代又一代文人学子在南湖边的广顺城中潜心攻读,南湖已经成为滋养广顺文人学子刻苦攻读、勇于进取的不竭动力源泉。南湖是广顺文化的子宫,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广顺文化血脉,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广顺文人学子,而这秋月则是指引广顺文人学子踔厉奋发,从黑暗走向光明,走出广顺之外更为广阔的世界,实现自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人生理想的灯塔。

多少年来,那些从南湖边走出的广顺文人学子,无伦他们走出故乡多远,走出故乡多久,无论最终是否功成名就,他们的心灵从未离开过南湖,南湖是他们精神的港湾、灵魂的家园。每当中秋月圆之时,当身处异乡的他们仰望夜空中的明月,都会感受到故乡南湖秋月对游子深情的呼唤,沉浸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望乡思亲的浓浓思念中。那轮南湖秋月如一位贤良而又慈爱的母亲,永远高悬、照耀在每一位广顺文人学子的心中,铸就他们学而优则仕的人生理想,培养他们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抚慰他们伤痛的心灵,激励他们的斗智,照亮他们勇毅前行的脚步,让广顺文化的火炬薪火相传,光芒耀眼。

凝望眼前的南湖,透过粼粼的波光,我仿佛还窥见了广顺历史上那些背井离乡辞别亲人,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到边远闭塞的蛮荒之地的广顺来任知州的官员们那沐风栉雨的身影。明、清时期,广顺的知州全是贵州之外的外地人任职。从明朝万历四十一年首任知州万曰栋,到清朝末年末任知州渣渣,广顺共任职过128位知州,他们来到广顺,时常在夜晚徘徊流连在南湖边,望月思乡,怀念亲人,从南湖秋月的光华中寻找精神的慰籍,获取勤政为民的智慧灵感。他们大多清正廉洁,爱民恤民,或诗或文,或创办书院,或修堤筑路,或兴修水利,或发展农桑,对广顺文化、经济的发展贡献殊多。功勋显著,清史留名的名宦就有20多位。

南湖是历史之湖、文化之湖,广顺的文化历史都沉淀在这月光朗照的南湖,发出耀眼夺目的光华。南湖的丰盈培育了广顺厚重的文化积淀,秋月的光芒照耀着广顺悠久灿烂的人文历史。

历史长河落日圆,千载南湖秋月明。今夜的南湖秋月,照耀过广顺历代的先贤名宦,也照耀着我。

我爱这迷人的南湖秋月,沉醉而忘却归路,直到深夜十二点,四周空无一人才恋恋不舍地驾车返回长顺县城。但心己经完全留在了南湖,沉睡在南湖秋月的梦境中,直到天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