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昌勇的头像

王昌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24
分享

巍巍长城

在中国,乃至世界,万里长城人尽皆知。但在见到真正的长城之前,从儿时的我在头脑中知道长城的那一天起,每当我在书刊、年画、影视上观赏到了长城的美景,从国歌等歌曲中听到歌颂长城的歌声,我都会心情澎湃,无法自抑。长城如同北京天安门一样,成为儿时的我虽未谋面却最熟知和崇拜的建筑标志。多少次,我在心中热切地仰慕长城,多少回,我在睡梦中动情地遥想长城。

长城,你是我心仪已久的期盼,魂牵梦萦的渴求!

成年后,当我怀着儿时的无限憧憬、无比向往地先后登临最久负盛名的崇山峻岭上的北京八达岭长城、浩瀚大海边万里长城起点“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长城、茫茫大漠中万里长城西边终点“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门关长城后,我才真正走近长城、阅读长城、了解长城。

当我夹杂在熙熙攘攘的中外游人潮中来到八达岭长城脚下,远远地遥望万里长城如巨龙一般婉蜒于崇山峻岭之间、悬崖峭壁之上,立时就心潮奔涌,无法自抑。登上城墙,游人如织,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工程、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长城每年吸引1000多万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长城以蜿蜒万里的宏大和气魄雄伟而享誉世界,让所有的中外游人都迷醉于她的壮丽,折服她的雄奇,惊叹于她的磅礴。

八达岭长城最高点是海拔888米的“好汉坡”,受毛主席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名言的激励,几乎每一名来到八达岭长城的游人都以能征服“好汉坡”为目标和自豪。“不到长城非好汉”比喻不能克服困难,不达到目的,就不是英雄豪杰。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气魄,一种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鼓励人们坚定理想信念,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当我汗流夹背、气喘吁吁、历经艰难地爬上“好汉坡”城墙上时,也体验了一把克服困难达到目的、成为“好汉”的成功喜悦。

我在“好汉坡”居高临下,扶着砖垛,极目远望,只见燕山耸翠,层峦叠障,长城如练,分外妖娆,景色十分壮观。万里长城那雄伟的城墙、古老的瞭望塔、险峻的烽火台,气势恢宏,让人惊叹折服于这座历史遗迹的无穷魅力。如今,我们这些游人连攀爬长城尚且觉得费力,而在古时,以原始的劳作方式,以平凡的血肉之躯在这崇山峻岭之上修建长城,不知有多少万人为此付出血汗和生命,想到这,一种对华夏祖先的万分崇敬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遥想过去战火纷飞的年代,英勇的战士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在险峻的长城上浴血奋战,击败来犯的侵略,是何等的令人敬仰和称赞。伫立在天地交接的“好汉坡”,望着眼前这雄奇壮丽的景观,面对如画江山,胸怀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我感到的是一种顶天立地的豪情,一种永生不灭的精神。

长城,穿越远古的烽火硝烟,纵横历史的兴衰荣辱,你出大海,越高山,涉长河,穿草原,跨戈壁,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穿行于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英勇驰骋于北国大地,气吞万里走龙蛇,以一幅前赴后继的气势走到今天,历经数千年的风雨侵蚀,你依然巍然屹立,挺立为中华民族坚实的脊梁,奔涌为神州大地殷红的血脉。

呵,千古淋漓的长城!

在万里长城东边起点山海关,我深深为“天下第一关”的宏伟气势所惊叹。山海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在山海之间 8公里距离上,长城纵贯,雄关锁隘,易守难攻。作为华北与东北的交通咽喉,山海关自古即为幽燕重地、碣石海域,“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是它的真实写照。

更令我深深震撼的是浩瀚大海中那段海中长城——老龙头。万里长城从遥远的西部戈壁一路飞腾而来,穿越河川大漠,高傲地把头在此伸进滔滔渤海之中,形成龙头入海之势,搅海翻浪,戏水浴日。这入海的部分便是河北明长城东部起点——老龙头,是万里长城中唯一集有山、海、关、城为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这座海上石城的基础非常牢固,建造十分机巧,历经海水几百年的冲刷而不毁。登上"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之称的澄海楼。俯身下望"入海石城",吞吐海浪,激起飞涛如雪,极目远眺,海天一色,云水苍茫,巨浪奔涌,气吞海岳,使人心襟大开,豪情满怀。

凝望眼前那一方方、一块块纵横有序、结构严整的基石城砖,我百感交集:在2200多年前,以原始的劳作方式,以平凡的血肉之躯营造万里长城壮美的辉煌,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的人力血汗?我不知道,在万里长城的修建中,险峻的高山夺走了多少强健的躯体,无边的大漠埋葬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大海的狂涛卷走了多少悲怆的血泪,才让一曲亘古民谣穿越2200多个寒暑的漫长历史隧道,吟唱至今。面前的每一方城基,每一块城砖,无一不写满了华夏祖先肉体的辛劳、生命的耐力和人生的坚韧,它们留给人的是智慧和力量,是生命与灵魂的辉煌。

作为历代王朝安危和民族命运兴衰的军事要塞,山海关附近演绎过秦始皇巡海求仙、孟姜女哭长城、曹操观沧海咏诗言志、隋唐东征高丽、明抗击防御女真族和蒙古族的侵扰,吴三桂为了陈圆圆“冲冠一怒”引清军入关、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八国联军人侵、山海关人民抗日、山海关保卫战等一幕幕历史剧和传说。曾经有多少英勇的战士在这里守卫着边关家园,有多少雄才大略的帝王,运筹帷幄的谋臣,攻城拔寨的战将,倾国倾城的红颜,神采飞扬的文人,豪气干云的侠士从那亘古逶迤的城墙周边走过,留下了多少美妙动人的千古佳话。

长城,你演绎了多少民族兴衰荣辱,王朝更迭交替,政治风云变幻,文明兴衰沉浮,军事争雄角逐、抗击外敌慷慨激昂的壮丽史诗。长城,你的生命已经融为中华儿女威武不屈的血性,你的灵魂已经铸就中华儿女坚韧不拔的精神。

呵,可歌可泣的长城!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诗人王之涣这首流传千古的绝美的《凉州词》,引发无数人对玉门关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当我怀揣着王之涣诗句的美好,踏着河西走廊戈壁滩上的漫漫黄沙来到的玉门关,这座曾经在唐诗里凄美了1400多年的万里长城十三大关之一的玉门关,在戈壁大漠的黄沙侵蚀、大风席卷下,只剩下断壁残垣的遗址。玉门关始建于汉武帝时代,出了玉门关便是西域,因西域输入玉石的取道于此而得名,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曾是西域最繁华的商业道路,更是一个军事防御要塞,取到抗击匈奴和西域胡人的作用。

自古以来,玉门关就是蛮荒之地,塞外荒无人烟,戈壁无边无际。往来的只有商旅和戍边的士兵。玉门关是唐人“征戍”“乡愁”“建立功名”“闺怨”“边塞”“咏史感怀”等情感的凝聚,是边塞征戍生活在唐人心中深深的烙印与回响,常在王之涣、李白、戴叔伦等唐代著名诗人慷慨悲壮的诗句中出现。王昌龄、王翰、高适、岑参等唐代著名诗人的边塞诗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玉门关”这个词,但其诗中所述事物也多涉及到玉门关。“玉门情”成了当时整个时代人们共同的一种情愫寄托,因而它成为唐诗中出现最多的关隘,为世人所熟知。

如今,呈现在我眼前的没有沙漠驼铃、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丽美景,也没有往来的商旅和戍边的士兵,只有一座孤耸于荒野的孤城遗址在风中瑟瑟发抖,显得那么孤独寂寥,它的四周都是荒凉的戈壁和一望无际的沙漠,透过这座孤城遗址,令我感受到的是漫长悠远的历史沧桑。虽然它已经历经2千年风霜雪雨,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依旧屹立不倒,还在向游人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以及繁华。

游览中,戈壁上风起沙啸,遗址周围插着的彩旗在风沙席卷中猎猎招展。我仿佛也在风沙席卷中穿越千年的时光,重回到远古金戈铁马的时代,体验曾在玉门关发生过的悲欢离合的爱恨情仇,感受无数男儿建功立业、抛洒热血的豪迈和悲慨。我恍如置身于长城外旌旗招展的万里沙场,眼前有升腾的烽火狼烟,耳鼓有嘹亮的冲锋号角,刀斧剑戟的挥舞,枪炮弓箭的齐发,人喊马嘶的拼杀,血肉横飞的惨烈,血战后凄风冷月,尸横遍野的无声寂静,最后都被无情的时光碾压成历史的尘埃,撒落在伤痕累累的长城上,让我一伸手就可以摸到铁血战火的疼痛和暖热。

呵,慷慨悲壮的长城!

游览过高山、大漠、大海中三种不同艰难环镜下的壮美长城,华夏祖先高超的建筑技巧和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令我无比震撼、感慨万千。我深深地感悟到:万里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一道军事工程,还是中华文明和智慧的象征,中国兴衰荣辱的文明历史,都垒进她那漫长、古老而巍峨的身躯中。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人们心目中已升华为勤劳、智慧、百折不挠、众志成城、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和意志,凝聚成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热情,激发着中华民族坚韧、奋发、向上的力量,筑成中华民族心中永不崩溃的精神长城。

长城,你是东方的巨龙,你孕育文明,孕育伟大,孕育勤劳、智慧、勇敢的龙的子孙。你将永远屹立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成为坚定不渝的信念,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

呵,巍巍长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