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继聪的头像

余继聪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2105/19
分享

东瓜街、三家塘

我的老家原来属于楚雄市永安镇,永安镇的大部分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划归了楚雄高新技术开发区,永安镇被撤销,2006年2月,我们老家庄甸村委会被划归东瓜镇管辖,后来改称庄甸社区。

我跟东瓜街、东瓜镇很有渊源,从小对东瓜、东瓜街很有感情。儿时,常常会听外公外婆、下苏村及其附近村里人、我们汪家屯及附近村里的人说到东瓜、东瓜街和街附近的村子东瓜庄,也经常跟着外公外婆一起,蹚水过龙川江,去赶东瓜街,去东瓜庄村里走亲戚。

我从小一直以为是叫做“冬瓜”“冬瓜街”“冬瓜庄”“冬瓜卫校”,后来才知道是叫做“东瓜”。就一直总是觉得“东瓜”这两个字令人费解,莫名其妙。不知道这是不是民间以讹传讹,写错成了“东瓜”。

东瓜、东瓜街,是在楚雄市西北边的一个小山包上,我儿时,东瓜街、东瓜庄离楚雄城大概有十来公里,从楚雄城里出发,要走一两个小时才能到。当时的东瓜街,很小很窄很短,大概也就是只有几百米,顺着龙川江边一路进城,全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和七零八落的村庄。

那里不仅有楚雄民间俗称的“四小街子”之一的东瓜街,还有赫赫有名的东瓜卫校。东瓜卫校后来改称楚雄卫校,后来又升格为楚雄医专。

生活于乡间的那些年,还有现在回乡间老家时候,总是常常会听到我们村、下苏村和附近许多村里的人说,哪天哪天去赶东瓜街,买一袋豌豆、买两头小猪仔、买几只鸭子等等土产品农产品。

其实,在城里工作和生活的许多“老楚雄”人,也喜欢和习惯去赶东瓜街。不一定是为了去买点乡村土产品农产品,很多时候,“老楚雄”人爱去赶东瓜街和其它乡镇的“四小街子”,纯粹就是为了去看看乡镇街子上那些充满乡土味道、生活气息浓烈的东西,比如豌豆蚕豆、大蒜辣椒、锄头镰刀、水桶钩担、挑箩扁担、甑子火钳、筲箕粪箕、筛子簸箕、筷笼子、洗锅帚等等,怀念怀念童年,慰藉慰藉心灵,排遣排遣乡愁。赶东瓜街等楚雄的“四小街子”,成了楚雄人的生活必需和日常事情。楚雄人爱赶东瓜街,爱谈东瓜街。去赶一趟东瓜街等等乡镇“四小街子”,一整天甚至十天半月心情都会很好。

我父亲是去上门当上门女婿的,我妈妈家的村子,也就是我出生和儿时生活的村子——下苏村,是一个很大的村子,就在现在的太阳历公园所在的山脚下,靠龙川江和彝人古镇一面。村子离东瓜庄、东瓜街、东瓜卫校都很近,仅仅隔着一条龙川江。儿时去赶东瓜街,去东瓜庄村里走亲戚,蹚水过龙川江就到了上章村,很快就到了东瓜庄、东瓜街,能省却好多时间呢。

“姚”姓是下苏村的大姓。我妈叫“姚兰芬”。我爹去上门,改名换姓,叫“姚得有”。下苏村还有另外一个大姓“苏”姓,还有“李”姓、“张”姓等等。

我出生于下苏村,而且在那里一直生活到一两岁,才随同父母亲一起搬迁回到了我父亲家的村子汪家屯。虽说是搬迁回了汪家屯,但是我最熟悉、最喜欢的还是下苏村。入小学以前,小学时的寒暑节假日,我常常都是在下苏村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说是外公外婆小姨小舅,其实这样称呼都不准确。我父亲原本是去下苏村我母亲家上门,我又是出生于下苏村,并且长期在下苏村生活,在外公外婆小姨小舅的照看下长大,所以其实我一直是称呼他们为“爷爷”“奶奶”“小嬢”(小姑)“小爷”(小叔)。村里不仅姚姓的许多长辈,还有苏姓、李姓、张姓的许多长辈,我都是从小就一直叫他们“老爹”(爷爷)“奶奶”“大爹”(伯父)“大妈”(伯母)“小嬢”(小姑)“小爷”(小叔)的。

河西有大片的沙地是下苏村的。儿时我经常跟外公外婆、小姨小舅一起蹚水过龙川江,去河西的地里种苞谷、小麦、黄豆等等。河那边,靠近三家塘、162医院附近有很大的一片桑树地。桑葚红熟时,我跟着长辈们到河那边做活计,喜欢钻进桑林里去采摘紫红香甜的桑葚吃。直到吃得肚子滚圆,满嘴满手紫红,甚至衣服上也紫红一片,才从桑林里钻出来。改革开放初期,我经常和外公外婆、小姨小舅一起去河里和河滩地里掏沙卖。那时河沙卖一两元钱一拖拉机,河石卖六七元钱一拖拉机。

那时外公经常领着我去赶东瓜街。那时的东瓜街,也就是只有几幢低矮的房子,很多都是平房瓦房,砖房极少,歪歪倒倒、灰尘白土的,短小狭窄的街道上冷冷清清的,没有几家店铺,就是有个供销社、卫生所、理发店什么的。外公家在东瓜庄有一家亲戚。赶完东瓜街,在亲戚家吃完晚饭,太阳已经快要落到观音山顶了,我们就重新蹚水过龙川江,返回下苏村。

儿时,晚饭后,我经常跟着外公外婆小姨小舅,和下苏村其他人一起,蹚水过龙川江,去河西三家塘村那里看露天电影。三家塘村那里有一个军队医院,162医院,医院里常常放露天电影。三家塘、162医院就在东瓜方向那面,离东瓜很近。看完电影,大家意犹未尽,一路高兴地议论着电影的故事情节和电影里的人物,然后再次蹚水过龙川江,返回下苏村。

儿时,我曾经去三家塘那里的162医院住过一次院,小病小痛也曾去看过几次,打过青霉素等等一些小针。

三家塘那里是个山垭口,两边都是山,北边是观音山,南边是西山,中间以前一直是通往滇西的交通大动脉、咽喉要道,却很狭窄。那里有一个大渡槽,从东瓜那边的观音山半山腰上搭过来,架到了西山这边,从西山半山腰直达楚雄城里,把从九龙甸水库流过来的水引渡进楚雄城里来。这个大渡槽,从那时至今一直都是楚雄市的重要引水沟渠。

那时候,外公外婆家在三家塘村有一家老古亲,家里有一位老奶奶,好像是外婆的一个表妹,外婆常常带我去她们家走亲戚,一去,看见她,外婆就让我叫她“姨奶奶”。这姨奶奶对我很好,她总喜欢慈爱地摸摸我的头,拿糖给我吃。遇到东瓜赶街的日子,这位“姨奶奶”还会带着外婆和我去赶东瓜街,给我买小锅米线、凉拌米线或者凉粉吃。因此,我儿时喜欢缠着外婆,领我去三家塘的这位“姨奶奶”家,只图去赶东瓜街。

外公外婆经常领着我,蹚水过龙川江,去三家塘走亲戚,去162医院看电影,去东瓜庄走亲戚,去赶东瓜街,因此,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下苏村、龙川江、三家塘、162医院、东瓜庄、东瓜街是交织在一起的。

一九八三年,我去官老爷大坝边的车坪中学读初中,学校就在下苏村后面的山头(今太阳历公园)翻过去处,离东瓜也很近。那时,太阳历公园还没有修建,官老爷大坝边依然还是大片的农田和几个村庄。学校曾经组织搞勤工俭学劳动,由师生一起用锄头刨平山头,修建篮球场、足球场,那时候我们才十二三岁,就从家里推来、村里借来手推车,去挨近东瓜的龙川江里掏沙石,拉回学校打水泥地板。我们班的一个很漂亮的女生叫谢丽华,是挨近下苏村的龙戍屯村的,后来去当了兵,转业后就在162医院工作。

过去的东瓜,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工业基地。那时候,东瓜有好些赫赫有名的工厂、单位的,楚雄人都耳熟能详,常常说到的,比如氮肥厂、磷肥厂、轴承厂、林机厂、林科所、林运二车队、内燃机厂、柠檬酸厂、四中等等。我初中有丁志明、丁玉等几位同学就是东瓜什么厂里的职工子弟。全校同学都很羡慕这些工人家庭的子弟。

那时东瓜人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买卖牛马生猪的大牲畜交易市场,交易市场是在一九八六年开办的,在东瓜老街一端,曾经是楚雄州最大的大牲畜交易市场。当时有很多小马车,从楚雄城里和附近的许多村子拉人去东瓜街。每逢东瓜街赶街的日子,拉着人进城出城的小马车来来往往,穿梭不绝,东瓜街上逛街的、买卖东西的、吃米线凉粉的人挨挨挤挤,摩肩接踵,大牲畜交易市场上站满了牛和猪,牛哞猪叫,人声鼎沸,讨价还价声,数钱声,谈论庄稼收成家事声,混成一片。从这可见当年东瓜的繁华热闹。

一九九四年我大学毕业后,到龙川江边的楚雄州民族中学教书,离下苏村和东瓜也不太远。那时龙川江以北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点缀着瓦房凌乱的几个村庄。外公经常会把家里的水牛赶到龙川江边来放牧,把水牛托付给一起放牛的其他人照看着以后,他就会到学校找我。我们学校开车的陈世忠师傅,就是东瓜林运二车队调来的,他常常自豪地给我们说东瓜、说东瓜林运二车队的事情。

东瓜街原来一直是每周星期五赶街,直到2018年才改成每周星期六赶街。逢着东瓜街赶街的日子,外公就会叫上我,与他一起去赶东瓜街,有时买点什么土产品农产品,有时纯粹就是为了去赶街,看热闹,看看东瓜街上摆着卖的那些亲切的、生活气息浓烈的土产品农产品。

楚雄州民族中学有一个我的女同事的丈夫就在东瓜上班,是东瓜卫校的老师。他家也住在州民族中学校内,就在我家楼下。我家是四楼,他家是三楼。他很爱吃酒,晚上、周末从东瓜卫校回来,常常提着两瓶烧酒,或者是两个裤包里一边揣着一瓶烧酒——不是苞谷酒,就是小青稞酒。他常常醉酒,两口子就经常半夜三更吵架打架。吵架打架声,他媳妇和小孩的哭声,常常吵得邻居们睡不着。当时他家的孩子刚刚出生不久。当时楚雄州民族中学校内的教师宿舍楼板太薄,基本不隔音。

我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二哥娶媳妇,新媳妇就是东瓜镇某个村的人,我们几个堂弟作为伴郎,与二哥一起坐着拖拉机,戴着大红花,去东瓜娶新媳妇。

东瓜街上有几家小榨油坊,可以自己去东瓜街上买刚刚晾晒干的新鲜油菜籽,拿到小榨油坊里的亲自压榨。这样自己亲自压榨的菜籽油也就是香油,浓香扑鼻,颜色金黄金黄的,美丽诱人,油品极好。每年压榨三五十公斤菜籽油,整整一年,全家人就都可以吃到纯正的菜籽油了。每年立夏节前后,东瓜镇附近的村子收割了油菜籽,等到晾晒干了,农民们就会拉到东瓜街来卖。这么多年,每到收割油菜籽、榨香油的这段时间,我都会到东瓜街去买一两蛇皮口袋油菜籽,拿到榨油坊里去压榨。到东瓜街卖油菜籽的人,去买油菜籽、亲自压榨香油的人,去榨油坊买现成香油的人,都很多。东瓜街比其它季节、比平时更加热闹起来。整整一个夏季,东瓜街都飘满了榨油坊里飘溢出来的菜油香。

每年五一节前,恰好是全省范围的高考模拟考,全省高考统测一模、二模。我在楚雄州民族中学教书的那些年,阅卷结束、成绩统计出来以后,我们学校总是会组织高三年级全体教师到东瓜山上的一个山庄召开统测成绩分析会。这个山庄就在东瓜街旁边,挨近楚雄卫校。我至今清清楚楚记得,在这个山庄旁边、一直到卫校的院墙外面,都是一大片桑林。五一节前,刚好是桑葚红熟的时候,高大茂密的桑树上,挂满了紫红的桑葚,地面上也落满了紫红的桑葚,把桑林间的地面都染成了紫红。春天的阳光明媚,透过高高的、密密麻麻的桑树枝叶间照下来,非常璀璨妩媚。布谷鸟在桑林间欢快热闹地鸣叫,黄莺和喜鹊在桑间柳上唱歌,翠鸟在池塘上起起落落。东瓜,溢满了春天的香甜味道,除了香甜,还是香甜。东瓜,溢满了春天的浪漫味道,除了浪漫,还是浪漫。

如今,楚雄城比我儿时和读中小学时扩大了几十倍,城周围原来的那些老村子纷纷被拆迁,下苏村、上苏村、孙家屯、龙戍屯等等老村子和这些村子的田地,一部分变成了彝人古镇。这些村子的村民全部都已经从车坪社区划分出来,搬迁入住到了统建安置小区,成立了永安社区。彝人古镇社区、东瓜社区和永安社区,变成了楚雄城最热闹的一部分,特别是夜生活很繁荣。

十五年时间,东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现在的东瓜已经融入城市,变成繁华热闹的楚雄新城区,横横纵纵有了好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街,高楼林立,商铺众多。整个东瓜镇,已经有17万多人了,仅仅是一个东瓜社区,现在就有3万多常住人口。从市中心、老城区的桃园湖、龙江公园、楚雄人民商场、府后街一带乘坐3路、12路、14路公交车,十多分钟就能到达东瓜。

现在的东瓜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的引擎,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交通枢纽中心,昆楚高速、楚大高速公路都是从东瓜镇辖境内开始,楚雄西高速公路入口,就在东瓜街,楚雄东高速路入口,在东瓜镇境内的程家坝,东瓜成了楚雄高速公路网的枢纽、核心。楚雄高铁站,在东瓜镇的花香村附近。楚雄州最大的水利工程——青山嘴水库,就在东瓜镇境内,离东瓜镇政府、东瓜街都只有几公里。

现在,周末节假日,朋友们常常约我,去东瓜街上吃饭,吃烧烤,从老城区、市中心的楚雄人民商场、桃源湖、龙江公园附近开车去东瓜,十几分钟,就到了。在繁华热闹的东瓜街吃晚饭,在街灯亮晃晃的东瓜街上逛夜市,吃烧烤,真的是不亦快哉!想想儿时的东瓜、十五六年前的东瓜的样子,看看今天的东瓜,真是不得不感概东瓜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进步,脱胎换骨,越来越繁华美丽,今非昔比了!

儿时外公外婆经领着我,蹚水过河,去三家塘和东瓜庄走亲戚,赶东瓜街的往事和记忆,成了我如今的乡愁。现在我已成家,为人父了,我也会时常带着儿子去赶东瓜街,买东西是次要的,更多的是重拾儿时有关东瓜街的那些美好记忆,慰藉儿时的乡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