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继聪的头像

余继聪

鲁迅文学院学员

文学评论
202111/12
分享

余繼聰散文讀後

作者简介:

谢鸿毓,菲律宾侨中学院(分校)中文教学主任。1987年毕业于中国福建泉州师范学院。于1999年至2007年担任侨中分校华语教师,其后担任中文部教学主任。先后于2010-2013年参加由中国国侨办主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与华教中心联合举办的“菲律宾第一届华文教育专业函授本科学历教育班”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2014年起参加菲律宾首届“华语与华文教育”硕士研究生班学习。从教任职期间,她积极学习和钻研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摸索、积累华语教学经验,多篇论文获奖并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2012年荣获纪念“宿务无名氏(引叔)施维鹏2011-2012年度模范华语教师奖”。

  余繼聰散文讀後

        謝鴻毓

余繼聰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界崛起的著名中青年散文家。他在近二十年的文學創作中,撰寫了大量以雲南農村生活為題材的鄉土散文,迅速成長為中國文學界知名的散文家。其語言樸實動人、鄉間情感真摯、鄉土特色濃厚,其中蘊含的可貴的民風民情和體現的人文精神都深深地影響著當代讀者們。余繼聰先生的很多作品被收入初中、高中的語文課外閱讀練習題庫中,並獲得了中國散文創作的多項文學獎勵。品讀了餘先生的大量散文作品,將主要從余繼聰先生散文語言的樸實之美、語言的情感之深、語言的畫面之靈、語言的人性之真五個方面進行淺談。

學習散文,筆者既鐘情於朱自清先生散文的清新自然、優美動人,也青睞於冰心女士散文的清新典雅、飽含情意。散文家餘光中先生的散文情感靈動、富有哲理;文學泰鬥季羨林老先生的散文文字優美、情感真摯、意蘊深厚。散文大師們展示在我們讀者面前的是富有靈動的世界,質樸平實的文字,豐富真摯的情感,意味深遠的哲理等等。在此,即使筆者身居海外,都一樣酷愛文學,特別熱愛以農村題材為內容的文學作品。當代中國雲南散文家余繼聰先生給我們展現了農村豐富的生活畫面,淳樸而富有靈性的情感世界,生生世世解也解不開的鄉土情結,這些常能撥動筆者的思鄉情、赤子心和遊子魂。那一樣是生命中牢固的鄉土情結,引領生命的鄉村魂,火熱恒久的故鄉情。余繼聰先生的散文獲得了中國著名散文家王劍冰,西部散文大師史小溪,雲南師大原教授、雲南師大學報原主編、詩散文作家淡墨,散文家李明峰等知名人士的盛贊和喜愛鄉土文學讀者的一致好評。因此,品析余繼聰先生的散文特色除了能再次怡神、怡情、怡志,還可以體現余繼聰先生散文中深層的語言價值和文學特色。

一、語言的樸實之美

余繼聰先生散文的語言,樸實自然,平易明快,不加雕琢。這種樸實的語言無形中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進入他的文章,總被他質樸的語言和濃厚的鄉土氣息所感動。如:在《媽媽的味道》一文中,包含著兩大情懷:鄉土之情與敬母之情。「很多時候,媽媽的手上還有黃綠的草色、莊稼色、泥土色,指甲縫隙間還有泥土、草屑甚至糞草屑,她就用這樣的手洗鍋,淘米,煮飯,做菜給我們吃。」這段文字,一位勤勞、樸素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真實地反映了中國過去六、七十年代農村婦女一方面要辛勤勞作,一方面又要忙於家務,有時在整潔方面都無暇顧及非常真實的一面。就是在這樣一位偉大母親辛勤的照料下,兒女終長大成人。這些語言極具生活化,樸素而感人。讀來令人感動不已。

當代著名散文家史小溪曾經這樣高度盛贊過余繼聰先生:「把文學的根深深的紮在生活的泥土中,不做浮萍作家。你生命情感的花朵在鄉村的籬笆上開放,果實土得像菜根,鮮活似豆莢。」文學創作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創作的源泉。沒有深入生活的創作,終究是浮萍一葉,很快就會枯萎凋謝。而余繼聰先生是一位把根深深紮進生活,以真實的生活為創作題材的作家,他深入社會,貼近生活,他的文筆是流暢的,感情是真摯的,語言是靈動的。讀他的文章,普通農村的人、事、物,一個真實鮮活的農村世界將在你面前展現、延伸……如:在《媽媽的味道》一文中「看滿頭花發、汗水淋漓的媽媽光著腳站在肮髒惡臭的豬圈牛圈裏,跟豬或者牛說著話,一鋤鋤往外挖鋤糞草,我真心疼媽媽。她也曾經年輕美麗過,也曾經象我們一樣愛幹淨過,討厭過肮髒,討厭過泥土灰塵和屎尿。」沒有深入細致的觀察,是很難寫出這樣真實的語言。一位為了家庭不辭辛勞地勞作卻又喜歡上農家活的母親就這樣展現在我們大家面前。這樣的語言沒有謳歌,沒有稱贊,就像拉家常一樣,讀來卻令人格外親切、深入內心。足見作者已經把深深的愛母、敬母之情蘊含其中。余繼聰先生的散文體現了貼近生活的語言特色。用平常的口氣,用樸素的語言,刻畫出一個個高大的形象,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二、語言的情感之深

散文家李明峰這樣說過:「余繼聰是雲南很有名氣的鄉土親情散文作家,他的散文經常被著名刊物轉載,我愛讀他的散文。他的散文成就必將被記入雲南文學史。」從李先生的贊譽中,我們解讀出余繼聰先生是一位重視鄉土親情的散文作。在他的散文中,體現的親情從小的方面說即家庭、親人之親,從大的方面說,即鄉鄰之親、故土之親,亦或謂之整個大中國樸素的鄉土之親。情感是他散文中流動的一條線條,透析他心靈世界的一簇火花。我們在他的散文中讀出了情感的熊熊之火,他愛親人、愛故鄉、愛一切可愛之人、可愛之物。如:在《媽媽的味道》一文中:「離開媽媽寓居在城市的這些年,我總是眷戀媽媽炒雞蛋的味道。上大學的時候,盡管龐大的食堂裏有幾十種菜,只有角落裏那位大媽常擺的一小盆臘肉最受我的青睞。」一個人思親戀家的情感常寄情於家鄉的小吃、美食。臘肉是雲南的美食,也是農家普通的主菜之一。一個人思鄉戀國是從愛家鄉的特色小吃開始的。推而廣之,就是愛一個地方或一個國家的飲食文化。再如:在《在鄉村小鎮溫暖過年》一文中,「院子裏,一個個碩大的香櫞已經金黃,掛在樹上葉間,乍一看,像碧綠枝葉間露出或者掛著一個個金黃堅挺的乳房;一樹樹的柿子落幹淨了葉子,只剩下一樹樹小太陽一般紅、小燈籠一般紅、或者小月亮一般金黃的熟透了的糯柿子,引來無數野雀子,在枝頭飛來飛去,啄食著香甜的糯柿子,歌唱著幸福生活。」雲南景美、人美,水果又多又甜。作者通過描述在雲南鄉村過年,描寫果樹上掛滿了的金黃的香櫞,還有一樹樹燈籠一般紅、金子一般黃的糯柿子,熱情歌頌雲南人民的幸福生活。這種積極情感勾勒下的農家「果滿、雀躍、人歡」,呈現了一個溫暖的農家柿子一般紅的溫暖紅火年。作者對家鄉深沉的愛,在他的筆下如涓涓溪流綿延不絕……還有在《我愛稻穀》一文中:「我愛稻穀秧苗,我愛稻草,我愛稻穀香、稻草香。至今進城生活已經二十多年了,我依然像一個村夫野老,摯愛稻穀、秧苗、稻花,依然摯愛稻花香、稻穀香、稻草香。就想在春雨中赤著腳,披上棕蓑衣,戴上竹子篾帽鬥笠,走進鄉野,走上田埂,走進水田,去興奮快樂地吆喝著水牛,扶握著曲轅犁,犁田耙地,親自去大地上栽插秧苗繡花,織出「綠遍山原白滿川」的美麗圖景。」作者是一個農家子弟,對故鄉的一草一木懷有深沉的愛,他甚至寄情於普普通通的稻花、稻穀、稻草。這是農民們賴以生存的食糧啊,有了這些才能養育出一代一代的農家子弟,從故鄉到異鄉,從異鄉到故鄉。作者的這種愛超越了時空,他希望自己即刻就變成一個頭戴鬥笠、身披蓑衣、赤著雙腳的農夫,走進田野、走進水田、吆喝水牛、犁田耙地……這就是赤子對故土的大愛、博愛,熱切期盼用自己的雙手織出「綠遍山原白滿川」的美麗圖景。樸實的情感在作者平實的語言文字中詮釋得淋漓盡致。

三、語言的畫面之靈

曾經有人這樣說過,一位優秀的散文家就好像一位最出色的畫家一樣。也有人這樣盛贊朱自清先生:「朱自清是散文領域裏的卓越畫家。他是以語言作為畫筆,對描寫的對象進行細致入微地觀察體驗,達到情景交融。一處勝跡,一幅景色,一個事物形態。它能從不同角度作多方面的描繪,有話可說,有畫可作。」或許,現在的余繼聰先生無法與散文大師朱自清先生相媲美,但餘先生在散文方面的造詣也絕非一般。在他筆下,人、事、物觀察細致,語言似畫筆,描寫入微,刻畫逼真。他的語言都為我們讀者描繪了一幅幅形象逼真的波瀾壯闊的畫面。

在《在鄉村小鎮溫暖過年》一文中:「大年初一,彝家年輕人就彈著三弦琴,或者吹著葫蘆絲、蘆笙,到村路村街鎮街上跳腳,跳彝族傳統舞蹈三跺腳《狗攆羊》,或者在村路上唱彝族情歌《正月十五趕貓街》「正月十五趕貓街,我在貓街等著你……」彈三弦琴、吹葫蘆絲是雲南人慶祝喜慶節日的一種方式,而雲南姑娘和小夥子用對歌來傳達情義。在歡慶新年的同時,年輕人不忘借對歌來抒發自己對美好愛情生活的向往。在《鄉村音樂家》一文中:「高貴的戴勝鳥,總是喜歡像貴族、公主一樣戴著高高的羽冠,在燦爛明麗的陽光裏翩翩飛舞,或者高高立於房頂上,展示著它們的羽翅。它們也喜歡在白天的鄉野裏‘哥哥喲——哥哥喲’地唱歌。好像是一位女子,在呼喚一位男子,也好像是一位女子在生機勃勃的鄉間唱情歌。」作者通過描寫戴勝鳥的羽冠、舞姿、聲音等展現了鄉村最普通的鳥,它為鄉村帶來了勃勃生機,是那麼的優美,那麼的動聽。在《收藏陽光》一文中:「深冬的早晨,太陽慢慢升高,屋頂上敷著的厚厚白霜,漸漸融化,潮濕了黛青的屋瓦和太陽紅的瓦松。明媚的陽光,奢華地傾瀉進農家小屋裏來,綠色的藤蘿窗紗,被金子般的陽光浸透,室內彌漫著濃濃的、暖暖的浪漫和溫馨味道。女孩靜靜地坐在窗前的陽光裏,一邊衲花鞋,一邊沐浴著幸福的陽光,一邊梳理著心事。甜甜的笑容,很陽光很溫暖地從她美麗的嘴角漾開來。」這是多美的一個畫面啊!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農家小屋漂亮的女孩沐浴著溫暖的金色的陽光,在陽光底下梳理著心事,幸福從她的嘴角漾開來。白霜、黛青的屋瓦、太陽紅的瓦松、綠色的藤蘿窗紗、金子般的陽光色彩繽紛,構成了一個富有層次美感的鄉村世界。這是一幅靈動的畫,畫中有作者深愛著的鄉村、老房和親人……只有深深熱愛著美好生活的人,才會有真正感知這個鄉村世界美麗的視覺、觸覺和感覺。作者以獨特的感官,豐富的想象,靈動的筆墨,寫鄉村世界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摹事物的形,著事物的色,繪事物的貌,勾勒出一切可愛之人、可愛之物。以樸素的情懷,表現了目之所及豐富的情感世界。鄉村世界在作者的筆下活了,似一幅靈動的畫,時空交錯,條條生姿、筆筆增輝。

四、語言的人性之真

「余繼聰的散文自然質樸,雄健大方,噴散著一股鮮活的鄉村草根氣息,讓我們從中領悟到滇中可貴的民風民情和人文精神品質。」當代著名散文家史小溪對余繼聰先生的散文做過這樣的高度評價。質樸是其散文的主線軸,樸素的情感體現了餘先生散文的真、善、美世界,也讓我們讀者看到了人性之真。作者寫真實的人,真實的事;抒真摯的情,真摯的愛。寫的是鄉村的人、鄉村的事,更是向我們展現了美好的鄉村世界,勤勞淳樸鄉村人率直、單純,重視親情、鄉情最古樸的人性之真情。作者這充滿了濃鬱鄉村氣息和強烈鄉村情懷、體現人類最原始最樸素的情感的散文,給人以美感。作者在《炊煙的味道》一文發表後,極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後來有二十幾家刊物刊登了余繼聰先生的《炊煙的味道》。有許多人模仿此文寫了眾多的題材相似的作品。如:《那一縷炊煙》《陌上炊煙暖》《憶一段流年》《記憶裏的炊煙》《鄉村炊煙》《又見炊煙》《懷念炊煙》等等。這無疑是給我們讀者、給我們社會一劑良好的精神良藥。返璞歸真,為人類創造出巨大的生命活力!

在浮華塵世中,余繼聰先生的散文帶著我們去尋找那樸素的鄉情,去探尋那逐漸消逝的鄉音,去追尋那多姿多彩的被人們逐漸遺忘了的鄉村世界,去挖掘那最真最純的人性之美。讀他的散文,似品一杯香茗,飲一蠱陳釀,口齒留香,餘味無窮。其語言的樸實之美、語言的情感之深、語言的畫面之靈、語言的人性之真,更讓我們有了快樂的讀書旅程,得到了心靈的淨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