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
一
农民朱大科有一儿一女。这在当时的小村的院落里,是让人特别的羡慕的。有一儿一女,就是龙凤胎。将来,不愁什么了。在别人羡慕的目光里,朱大科也暗暗的下着决心,一定要把这一儿一女苦出来,让他们将来有出息,过的好。
朱大科的祖辈都是农民,是靠土地生活的人,他知道,靠土地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在土地上过一辈子,不管如何都是苦的。他深知道,作为一个农民,要想摆脱土地,想过的好,唯一的办法就是多上学。
他当时因为家里穷,只上到小学毕业,就没有上了。现在,家里的条件不敢说好。可是,在小村的院子里,是不愁吃穿的,有余钱剩米的,供两个子女上学,他还是可以做到的。朱大科想,只要他们能上,上到哪,他就供到那。万一上不起了,他就去贷款,供他们上。只要将来他们有出息,过的好,不象自己一样,一辈子在土地上受苦就行了。
朱大科这么想,也这么去做的。那大的是个女子,上学,倒还不逃学,送到学校就去上了。对念书还感兴趣,每天希望从村小学回来,都边走边哑哑学语的被着老师教的课文,样子怪可爱的。这让朱大科的心里特别的欢喜。渐渐的,这大女子念书也念的进了,写出的子,一笔一画,很是整齐,写的很娟秀。女子的争气,让朱大科很是舒心。仿佛看到了儿女将来真的成龙成凤的那一天。这一辈子,他什么都没有创造下,能让儿女过的好,这两个子女能有出息,就是他最大的创造和成就了。
到了儿子上学时,就没有女儿那么的顺利,在家玩惯了,调皮惯了,适应不了学校的环境,对念书不感兴趣。送到学校去才一天,就嫌不自由,说学校不好玩,在家想玩什么了就可以随时的玩什么。第二天死活不去了。朱大科对他说,不去了,长大了就没有出息,就要抗二斤半,就要挖地。儿子说,挖地就挖地,挖地好,自由。朱大科一下被激怒了,他对他可也是一样的抱着特别大的希望,怎能让他这么的没有出息,就冲儿子吼着,狗日的你去念书不去,不去了老子就打死你。就去找棍子打儿子。儿子一见这阵势,吓着了。长这么大,父亲什么都让着他,都袒护着他,从不对他发怒,更别说打他了。这下如果不去上学,就要打自己。便拔腿就往学校跑。朱大科怕儿子躲在半路上,还是不去学校,就一直跟在后边,见他进了学校,才放心的回来。奇怪的是,被这次吓住后,儿子倒也不逃学了,每天和女儿一块儿去学校,一块儿回来。边走,边在路上也哑哑的被着老师教的东西。这让朱大科,又重新的高兴起来。女儿和儿子就是他的作品,就是他的希望,他希望他们能比自己过的好,能不在土地上劳作一辈子。
上学了,老师给女儿起的名字叫朱梅;儿子叫朱兵。
二
对丈夫的希望,妻子是特别的支持的。也是的,作为一介农民,她和丈夫一样的体味到了生活的艰难,当农民的艰辛。一辈子就在土地上,风里来,雨里去,为了一张嘴而奔波。什么都靠自己的一双手,有一天不动,一天就没有收获,家里的日子,就会因为为难。还是上出了学来,吃国家饭轻省的多,风来了,雨来了都不怕。而切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不为吃饭穿衣忧愁。这一切作为农民的他们想不到更多,可是能看的到这些的。小村里,时常来一些干部,不都是穿的好,吃的好的,不用劳动的人么。能那样活着就是好的。
可是,妻子是没有文化的人,他对丈夫的心中的希望帮不上多大的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如以往一样的起早贪黑的给一家人把饭做好。把一家人的衣服给洗好。和丈夫一块山上山下的忙,把活干好。
朱梅念书,一直都念的好,成绩一直都在班上的前边,深得老师的喜欢。每次见到了老师,老师就对朱大科夸朱梅。这让朱大科高兴的不得了。同时也觉得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而儿子朱兵就比朱梅差远了。他虽然不逃学了,可是,自小就调皮,贪玩惯了的,在学校学习不认真,倒是和别的同学想着办法玩。放学后,别的孩子都早早的往家赶,他却边走,不是上山找野果子吃,就是下河摸鱼,爬树掏鸟窝。总挨到天擦黑才回去。还逼着朱梅和他一块的,回去还不让朱梅说。
后来朱大科知道了,狠狠的打了几次。每次打,朱兵都死命的嚎,说下次不敢了,坚决改,把学习补上去。可是,没有过几天,就又犯了。对上学,根本就不感兴趣,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不是上学的料,他就想玩,长大了,挖地就挖地。
只有这么一个儿子,那可是他朱家的香火,又怕死命打打坏了。再一个打的多了,朱兵也就不怕打了,还拧着说,要打了就打死,免得逼他再去上学。妻子就劝朱大科,说儿子万一上学上不进,就不要逼他了吧,弄坏了,也是个事情,学没有上出来,人再落个残废,到什么都落不下了。只要对他操心了,长大后,他不怨我们就行了。
朱大科想想也是,不再打他了。但是,他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尝尽了作为一个农民的苦,上天不管,下地不管。娘也不管,爹也不管。还得靠天靠地生活。一天不动,一天就没有吃的。爹娘给了自己的一双手,一辈子就全用在了劳动上,用在了挣一口饭吃上。他还是不想让儿子当那么,能用这双手干轻省的事情,不用受风雨之苦,生活之苦。
朱大科就劝儿子,给儿子讲做农民的艰难。儿子朱兵听倒是听的好好的,可是,做起来却那么的难,改不了贪玩的习惯。老师以前还给朱大科说朱兵的不是,可是知道朱大科打朱兵,打的还特别的厉害,怕打坏了,就不说了,每次见了面了就对朱大科说,教育孩子是漫长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要慢慢来,到有一天,他醒悟了,知道学习了,就能赶上,就能学的好了。老师这话,多半是搪塞,可是,朱大科却信以为真,他在内心里,盼望着儿子能有醒悟的一天知道学习的一天,能把学习搞好的一天,他对他可有多么大的希望。也就是他心中美好的希望。
三
朱大科上有老,他的父亲和母亲都还在。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他和妻子的身上。但是,已在这生他养他的土地上,劳作了大半辈子的他来说,已经能承受任何的生活的风雨,和生活的担子。在担子来了,他能咬紧牙挺着,用自己的双手,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劳作,来化解这担子。朱大科知道,作为农民,这是唯一化解生活的担子的方法。因为,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双手,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人能管到,帮到。在家乡的土地上劳作了这么多年,家乡的山,生活的担子把他挺直的脊背压弯了,但是,却让他变的更坚强了,更有骨气了。
朱大科用自己的双手,在生他养他的这方山水间劳作,依次来赡养他的父母亲,也养育着寄托着他很大希望的儿女。
那几年,朱大科的父亲病,然后去世,接着母亲又病,也相继去世,朱大科都咬牙挺着,把家里的钱花光了,他去借钱,给父母亲看病,把他们送往另一个世界。在这艰难的日子里,朱大科都没有放弃让朱梅和朱兵上学的念头。他给他们借学费,给他们借粮饭,都把他们送到学校里去。朱大科知道,一旦儿女有一个离开了学校,就离开了他的希望。不上学了,回来就只有挖地一条路,象他一样的在土地上劳作,辛苦一辈子。他不让,也不希望儿女如此的生活。他希望他们能比自己生活的好一些,不受风雨之累,不受土地之捆。
苦毕了父母,又苦儿女的朱大科,比以前更老了。头发花白了,脸上布满了沟壑,那是家乡的风雨中劳作,岁月刻画下的痕迹,也是他这么多年辛苦的最好证明。
岁月把人打磨老了,可是,心中对儿女的希望没有灭,朱大科显得还是那么的精神。
朱梅一直是让朱大科放心的,学习一直都很好,中学毕业,本来按照朱大科的意思,是上高中,将来考上个好大学。可是,朱梅听了老师说的,说在广州那边,有个技校,上了后,出来当导游,工资是相当的高。朱梅回来把这一切给朱大科说了,说他要去广州那边上技校,出来了,就能挣钱了,那工资是相当的高。朱大科说,还是上高中,将来考个好大学稳当。朱梅说,考大学,将来还不是为了工作挣钱,家里这几年事也多,已经没有钱了,就是将来考上大学了,咋上的起。朱大科想想也是,就说只要你将来过的好,不象我和你妈一样的在土地上风里来,雨里去的受苦就行。只要你将来不抱怨我们没有把学供够,就行了。
就这么,朱梅就在老师的指引下,去了广州上了一个技校。朱梅也何尝不想考高中,将来考一个好大学,可是,想着父母这几年的艰难,想着父亲为了她和兄弟两上学,所受的苦,想着父亲日益苍老的身影,她想还是去上技校,能早些出来,挣钱是好的,一是自己能自立了,不让父母操心了,二是还可以帮助家里一些的。
尽管朱大科对儿子朱兵一样的寄托着很大的希望,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可是朱兵留给朱大科的是失望。上学一直都不行,上到中学了,就是胡混了,虽然没有惹什么大事情,可是学习不好,一直得不到老师的喜欢,天天受批评,最后受不了了,勉强熬到中学快毕业,老师提前给他发了毕业证,让回了家。朱大科想让朱兵通过考学,来改变命运的希望,最终也就不得不落空了。
朱兵从学校回到家里后,朱大科很失望的对他说,我可是对你尽了我所能尽的力了,你怎么那么样的不争气呢!回到农村了,就得劳动,就得受苦,这是你自己没有本事,你一辈子受了苦了,可就不要抱怨我们。
朱兵也就气呼呼的说,劳动就劳动,受苦就受苦。可是,已经被朱大科从小就娇惯了的朱兵,又怎么劳动的了,拿起锄头,就喊混身没有力气。呆在地力,就感到全身被绳子勒着一样的受不了。朱大科就生气的对他说,我们尽力全力,供你上学,目的是想让你上出学来,免得受在这地上劳动的苦,可是,你上不出来。上不出学了,回来了,就得劳动,我们已经老了,养活不了你几天了,一切都得靠你自己。
一边是对劳动的不适应,一边是父亲对自己失望后的唠叨,朱兵受不了了,就和别的人一块儿去了外边打工去了。
四
朱梅去外边似乎是没有上多长时间的学,就工作了。再没有过多久,就给家里寄钱了。每次寄回来的钱都特别的多,少的一千块,多的五千一万的。这让小村里的人都特别的羡慕,说朱大科没有白苦朱梅,没有白供朱梅上学,现在知道回报家里,寄那么多的钱回来。这让朱大科高兴的脸上乐开了花。
当有人问起朱梅在外边干什么工作。朱大科具体的不知道,就以朱梅给他的简短的话语里知道,朱梅是在一家导游公司工作。朱大科每次去镇子上的邮电所取汇款时,就给朱梅打电话过去,朱梅有了手机了,给他留的有手机号。每次电话里,朱梅问家里问的多。当知道家里一切都好时,就显得高兴。每次朱大科问朱梅,朱梅只给他说她在一家导游公司工作。是哪家导游公司,具体在什么地方,朱大科问,朱梅不说,让他别关心她,她自己会好好照顾自己的,让家里得到钱后,莫心疼,该用的就用。朱大科就不问了,女子的话,温暖了他的心,让他眼泪汪汪的。让他感到没有白苦女子几年,没有白供她上学。
朱兵去外边打工了。朱大科把这消息告诉朱梅时,朱梅对父亲说,莫让朱兵去外边打工,家里没有钱了,没有什么了,她可以给家里寄的。朱兵不想上学了,上不出来了,就不上了,回家了,做不了啥,就不让他做,只要不做不好的事情,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朱兵说走就走了的。当朱大科把朱兵已经去外边打工的事情说给朱梅时,朱梅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对父亲说,不要让朱兵去外边打工,他太小了,对这社会还不熟悉,赶快去把他找回来吧!
放了电话,取了钱回家的朱大科边想着女儿接电话时,异样的语音,边想着去找朱兵回来的事情。朱兵说走就和别人走了,现在他在哪里,怎么找他,朱大科都不知道。他只是想回去问村里的人,打听到朱兵的下落了,再联系去找他。
可是,在朱大科还没有联系上朱兵,就有了朱兵的消息。朱兵在外边伙同一些人偷光缆,被逮捕了。听到这消息的朱大科脑袋里就有些恍惚,眼前黑乎乎的,仿佛一下坠入一个黑洞里,见不到天光了。在土地上劳动了一辈子的他,安分守纪,没有犯过任何事情,一下遇到了这事情。一下他也不知道咋办了。也就在这关键时刻,他仿佛又从那黑洞里看到了一丝的微明,朱大科想到了朱梅,不是还有朱梅么!朱梅在外边这么多年了,见了些世面,她也是读过书的人,是知道该这么办的吧!
朱大科就去镇上给朱梅打电话,把朱兵的事情给朱梅说了,泪水涟涟的,问朱梅该咋办。朱大科对朱梅说,朱家可就是这么一个儿子,是将来家里的定梁柱,家里将来的一切可都得靠他了,如果有个三长两短,他们可就没有办法活了,要朱梅可得想办法帮朱兵,把他救出来。朱梅听到后,愣了半天没有回父亲的话。朱大科就又哭着对朱梅说,他可是你兄弟呀,你可得帮帮他。朱梅才说,我说不让他出去,不让他出去的,他那么小,社会多复杂的,就让他出去了,现在出了事情了。出了事情了,我也没有办法,我也就是有钱,要多少,我给你们寄回来吧!我忙,回来不了了,你们拖人去救朱兵,看能不能救出来,救不出来,我也就不知道咋办了。朱大科就说,你的工作就那么忙,忙的不能回来,忙的连亲人都不要了。朱梅说,反正工作忙,不能回来,要钱了,她可以寄。听了这话,朱大科就更加的迷糊了,那让他在黑洞里看到的一丝微明,也在一点点的暗淡了下去,让他在黑暗中,不知道怎么办了。先前的他受了多少的苦呀!他都忍受住了,他都没有迷糊,没有象现在如坠入了黑洞里一般的无助,因为他的心里还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再大的生活的苦,他都能忍受的。现在儿子朱兵,已经破灭了他所有的希望,女儿朱梅,虽然没有如他所想的一样,带给他美好的希望,但是,在他的心中,朱梅比儿子朱兵强。可是,没有想到事情来临了时,她却是那么的让他失望。朱梅一去多年不回,时时的给家里寄着钱,让朱大科的心里有些许的安慰,想女儿也是忙,只要她没有忘记家里,有这份孝心,也让他感到幸福的。现在看来,朱梅对他们也就仅仅是钱了。钱对朱大科来说,并不是最主要的,他现在不需要钱,需要的是儿女给于他的一种美好的感觉,能让他为他们感到有希望,能让他为他们感到骄傲,就可以了。已苦惯了的他,并不需要太多物质上的东西了,需要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关怀。朱梅给寄回来的钱,他除了迫不得已补贴家用外,其余的都给她存着,想女子还小,以后好多地方需要钱,就给她。
朱梅给予朱大科的一点希望,也在一点点的破散了去。他颤抖着,冲朱梅吼着:在你的眼里,也就只有钱了,在你的心里,也就只有钱了,你穷的也就只有钱了。说毕,就挂断了电话。朱大科没有上过多少学,他也不知道他还说出了如此精彩的话。可惜的是除了女儿朱梅听到以为,没有别的人听到。
朱大科知道,他作为一个农村,身份是低微的,没有听他说话的,说了也没有人听,没有人在意他说什么,有谁能来仔细的听一个没有地位人的话呢。于是,他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和妻子说家里的事情,说对儿女的期望外,就是沉默的。他已经习惯了沉默,沉默的就象家乡的土地一样。
五
朱兵有了事,朱梅不回来,朱大科对女儿也失望了。朱兵虽然带给了他很深的失望,让他的心都破碎了,可是,朱兵是他的儿子。是他唯一的儿子,朱大科可不能失去这儿子,他要想办法救出自己的儿子。朱大科的女人,对朱大科是百依百顺是,这时,也对朱大科开始了抱怨,抱怨他不该对朱兵那样。学没有上出来,回来了,他想咋样就咋样,不该天天对朱兵唠叨。不是他唠叨,朱兵就不会出去,就不会出事的。女人一辈子对朱大科没有怨言,对朱大科所做的一切,没有驳斥过。朱大科面对女人此时的埋怨,只有保持沉默。如果在以往,他会吼女人的,吼女人懂个什么,不对儿子管紧些,长达了就要受苦,就要挖地。可是,现在对儿子管的紧,儿子就因为他,才出去,才做了坏事。如果儿子都没有了,将来他和妻子将如何过呀!一切将更没有意义了。所以,女人的对他的抱怨,又是对的。一切的事情,木已成竹,埋怨一点用都没有,面对男人的沉默,女人不再唠叨,只是他也和男人朱大科一样,一下子老了许多。她想着自己和男人一样,一辈子都是勤劳老实的人,已自己的双手在土地上劳动,用自己的双用养活自己,也养育着全家的人,就是对生活有抱怨,也是自己默默的抗着,没有干一点儿对不住别人,对不住老天人。他们苦苦的劳作,一心只盼儿女好,可是现在儿子成了这样,女儿也多年不回。女人也不知道自己和男人错在哪了。
人如果都没有了,还要钱干什么。朱梅寄回来的钱,本来是想给她存着,到以后她有困难了,给她。可是,家里这么大的事情,她都不回来,这冷了朱大科的心,现在是救儿子要紧,至于朱梅那是以后的事情。他就去把朱梅寄回来钱全取了回来,去想办法救儿子。
朱大科想尽了一切的办法,花光了朱梅寄回来的钱;给别人哭过,下过跪,依然没有救出儿子。儿子被判了十几年的徒刑。
面对多少生活的艰难,朱大科都没有哭过;在那多么难熬的日子里,朱大科都没有给别人跪过,求过什么。他只知道一切的苦难,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与风雨拼搏,在那属于他的贫瘠的土地上,艰难的劳动,才能在坚强中熬过。可是,儿子犯下的事情,不是他通过自己的双手就可以改变的,如果可以,他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干任何的事情。也不是他那贫瘠土地上的事情,要是,他可以天天去那土地上劳动,以给儿子赎罪。朱大科好后悔呀!一心想着的是为了儿子,为了儿子将来比自己过的好。可是,倒都来,自己的期盼,害了儿子。
朱大科的内心分外的悲凉,就去镇子上给朱梅打电话,把朱兵的事情想告诉她,让她无论如何都要回来一趟,他们不要她的钱,只要她的人能回来,没有朱兵了,他们不能没有她,希望她能回来看看。回来看一下,就能让悲凉的心得到一些温暖,让空落的心,得到一些慰藉。
可是,朱大科再打去电话时,让他想不到的是,朱梅给他留的那个号,再打不通了,拨过去,提示音告诉他,这是个空号。朱大科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问移动的工作人员是咋回事,他说以前他就是打的这个号,都能打通的呀!移动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这个号已经没有人用了。朱大科的心一下更凉了,他就想到,是他把朱兵出事的事情告诉朱梅后,朱梅为了躲避他的电话,就换了手机号了。
虽然没有打通朱梅的电话,但是却收到了朱梅汇过来的一万多块钱。这让悲凉的朱大科恨女儿又恨不起来。他是农民,他知道,这一万块钱,要叫他挣,那要挣多少年呀!就在心里对朱梅说,我要你的钱有什么用,我要的是你的人,要你回来看看我们。女儿朱梅的所做,似乎就告诉他了,对朱兵这事情,她能帮的就是给一些钱,别的她也帮不上了。也是的,女子除了给钱外,又能怎么帮呢!朱兵犯下的事情,又是那么大的事情呀!于是,朱大科又开释了女子。只是,拿着钱往家走时,他就在心里想,女子到底做的什么工作,在哪个地方的哪家公司上班,每个月能挣多少钱呀!一次就给家里汇那么多钱。要不是为了朱兵的事情,花光了钱,他寄回来的钱,已经不少了。朱大科默了一下,这些钱,就是他一辈子不吃不喝,挣的所有的钱攒下来,也不够呀!给家里寄回这么多的钱,她在外边用什么,怎么过呀!朱大科从没有仔细想过朱梅的这些问题,许是儿子出了事情,只剩下了女儿在远方,虽然让他为朱兵的事而对她失望,可还是他唯一的希望了,他才才从朱兵的身上转移了注意,来考虑女子。可是,女子这么些年,除了给家里寄钱外,什么都没有给他说,他问了她也让他莫问她的事情,他对女子什么都不知道的。此时的朱大科和女人,都想女子,女子不回来,他就是想去看一看女子,都不知道她在什么地方。
也就在这个时候,朱大科从院子里别的人的嘴里,隐隐的听到有人议论朱梅,说朱梅在外边这么多年都不回来,其实,是不敢回来,没有脸回来,是在外边当小姐,不是在什么公司上班当导游。当导游能挣那么多钱?给家里已经寄了那么多钱了,靠当导游能挣到?一个年青的女娃子,在外边,不靠这挣钱,她能靠什么挣钱?
朱大科听到后,想去和这些议论的人争论,说不要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不要见朱梅给家里寄了一些钱就眼红。可是,他一去,别人都不议论了,纷纷走开了。没有人和他理论,把一切留给他自己去细想了。朱大科感到自己一辈子用的都是干净的钱,忽然就感到女儿寄会的钱脏了,脏钱他不要,他不会用,就去了镇子上,给朱梅存在了信用社里。
对小村里人的议论,朱大科是很生气。可是,回去一想,觉得没有风不起浪,小村里人议论的问题,也就是他思考的问题。是呀!朱梅到底在什么公司上班,能挣那么多钱,为什么他每次问她在什么地方,什么公司上班,她都不说。朱大科忽然就觉得小村里人的议论,似乎有他们议论的道理。朱大科忽然就感到眼前一阵阵的黑了,脑袋里嗡嗡的响。就如朱兵出事后,他知道了时一样的感觉。似一下,把他掀入到了更深的黑洞里去,让他这么看,都看不到一点光明了。朱大科不明白,自己和女人苦了一辈子,就盼望两个孩子过的好,不象他们一样一辈子在土地上受苦。可到头来,两个孩子,都让他失望了。朱大科感到自己是老实本分的人,一辈子没有干对不住人的事情,昧良心的事情,可是,老天为什么要这么的惩罚自己呢?
朱兵的事情,已经是事实了。朱梅的事情,只是别人私下议论。朱大科唯一的希望,就是盼望能早日联系上朱梅,让她回来,问问她到底是在干什么。这是面对生活的苦难,都能坚强生活的朱大科,可此时被儿女的事情,打磨的已很是憔悴的他,唯一的希望了。
2007年11月2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