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这是被无数事实反复证明了的至理名言。置身于祖国发展的黄金时代,置身于深圳这片试验田、先行地和示范区,深圳市政协大胆探索创新,成就了辉煌事业。那么,其中的奥妙到底有哪些?
一
只用了短短的不到30年,深圳市政协就迅速从一张白纸起步,绘出了一幅赏心悦目的壮丽画卷,交出了令各方面交首称道的满意答卷。
我是2002年底调入深圳市政协的。迄今全国政协召开过四次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深圳市政协三任主席四次登台介绍经验。如此高规格的会议从不缺席大会发言,这于地方政协极其罕见,何况还是大家庭里的“小弟弟”!而在全国、省政协的相关专题会议上,主席、副主席,甚至专委会主任们也常常被安排大会发言,充分说明深圳经验被高度认可。至于来深考察的兄弟政协,则几乎每周都有。
那么,深圳市政协的工作何以被高度认可?或者说,短短29年,深圳市政协是如何创造奇迹的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在守正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
深圳市政协的探索创新,是全方位的。比如,在上述全国政协召开的四次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李德成主席2007年发言的题目是《抓好专题活动,创立工作品牌》,重点介绍专题调研、专题视察和专题议政经验;白天主席2012年发言的题目是《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建设》,重点介绍加强理论建设的经验;戴北方主席2015年发言的题目是《打造新平台,实现广泛多层制度化协商》,重点介绍打造开放式平台和立体化平台、实现广泛多层协商与加强程序规范、实现制度化协商的经验,2019年的发言题目是《编制提案工作清单,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专题介绍提案工作的相关做法。三位主席的四次发言,涉及了四个大的方面或者维度。而这,也不过是深圳市政协创新成果这片大海里的几朵靓丽浪花,是浩瀚天空里几颗闪亮星星。
深圳市政协的探索创新,是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薄弱环节的。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深圳市政协的问答是:补齐水桶上的那块短板!
——政协工作呼唤制度化,到呼唤制度化、规范化,再到呼唤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已经二十多年了。近期汪洋主席更是大声疾呼,要“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成型”。这说明了什么?人民政协成立70年,还处于探索期!为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目标,深圳市政协立足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有用的经验都学,成型的创新成果及时用制度规范固定下来。各类工作制度已逾70件,涉及方方面面。如提案工作,本届政协就制定13个,包括了各个环节和关键节点。
——针对民主监督这个短板,深圳市政协探索与人大和党政监督部门联合、与新闻舆论监督结合,探索民主监督新途径新形式;与纪委监委合作,参与党风政风监督形成常态化机制;由主席会议选派民主监督小组,直接对主席会议负责,并用制度固定下来,形成监督合力。
……
29年来,深圳市政协突出履职主业,创造了许多第一;同时,把与兄弟政协共有的品牌,做出深圳特色。比如,1994年与《人民政协报》联合最早举办全国性的政协理论研讨会,最先与新闻媒体合作创办议政性节目“政协论坛”;2002年最先开发并上线提案管理系统,实现提案工作全程网络化;2013年最先搭建市民可以广泛参与、自由发表意见的议政平台“委员议事厅”,也是最早探索网络议政的地方政协之一;2016年起参与立法协商,三年时间协商法规规章13部,提出意见建议200多条,80%被采纳;2017年率先编制提案工作清单,探索提案工作全流程清单法……
特别是编制提案工作清单的做法,不仅写进了全国政协办公厅印发的文件,戴北方主席在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专门介绍经验,还受到了全国政协汪洋主席的充分肯定:“编制提案工作清单,推动评价考核从定性向定量转变,提、办双方从各自为战向一体发力转变,让提案写得好不好、办得行不行一目了然。”
深圳市政协的探索创新,新闻媒体高度关注并及时宣传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等权威媒体多次专门报道,给予了很高评价。
二
任何机构或者团队,其灵魂人物的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样的灵魂人物,以我在政协机关工作33年的体会,当然非主席莫属。深圳市政协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历任主席功不可没。
深圳市政协的8任主席,我有幸经历过5位。他们尽管脾气性格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始终牢记人民政协初心,不忘特区改革创新使命,且有勇于担当敢于拍板的魄力,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自始至终和班子成员一道,带领全体委员和机关干部全身心投入政协工作的探索与创新。
在深圳市政协,我从事文字工作10年,与李德成、王顺生、白天、王穗明主席有许多近距离接触,亲耳聆听教诲,或者接受他们布置的任务。4位主席布置文稿任务,要求最多的,是体现创新特质,把中央精神和全国政协要求与深圳实际紧密结合,努力提出可操作的创新举措来;或者,他们早有创新的思路或想法,只是要我们变成文字,体现在文件里。为此,常把我们请到办公室,共同研究文稿内容和框架结构。而后,我担任提案委主任的四年多,戴北方主席跟我讲得最多的,就是大胆探索提高提案工作质量的方法和路径,并出了许多金点子。
经历的事情太多,这里只举两个具体的案例:
——2006年2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这是中央下发的第一份关于政协工作的文件,李德成主席高度重视,迅速向市委提出召开全市政协工作会议、出台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的建议。随后,组织三个调研组外出取经,到全国政协听取意见,形成会议材料和代市委起草实施意见。8月9日,市委就召开全市政协工作会议,印发了实施意见。
代市委起草实施意见时,李德成主席要求尽可能把兄弟政协的最新成果和我们的思索思考体现出来。然而最后的文稿,有些提法过于超前,为慎重起见,市委常委会议审议时作了必要删减。秘书长姚欣耀勉励我们说,大家的辛苦不会白费,删除的部分总有用上的一天。叮嘱原稿不要丢掉了,好好保存。李德成、姚欣耀真是有远见!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人民政协事业的进步,当初写在稿子里的内容,如选派民主监督小组、开展立法协商等等设想,可不就都变成了现实?
——敢于决策、大胆拍板,于女同志是少有的。然而,王穗明主席是个例外,她决定创办的“委员议事厅”和“委员社区讲堂”,以及编辑“深圳口述史”,都成为了深圳市政协的工作品牌。
早在1994年,深圳市政协便同深圳电视台合作,在全国率先创办电视类议政节目——“政协论坛”。随后的2000年,又与广播电台合作,创办“政协热线”广播节目。25年过去了,这两个节目不仅成长为深圳市政协的品牌,而且影响和带动几十个兄弟政协开办类似节目。到了2013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日臻完善,开办更开放参政议政平台的时机逐渐成熟,王穗明同志果断决策,在深圳书城开办市民可以自由参与的“委员议事厅”,且年初就把全年议题及其时间公告在深圳书城的醒目位置,方便市民掌握信息、随时参与。
这个决策,的确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需冒不小的政治风险。试想:如果有人借这个平台发表极端意见,或者提出敏感话题,舆情如何控制?也的确有人做好了横幅准备在会场拉的。之所以没拉开横幅,据那人事后讲,是政协委员和党政官员的确在认真讨论如何解决民生问题,不是作秀。这个节目不仅深受市民喜爱,引起各地政协关注,取经者络绎不绝,《人民日报》等众多媒体也进行了充分报道。
本届政协的五年,适逢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更加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和人民政协事业,不仅给予在国家治理体系的新定位,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对于深圳,总书记情有独钟,短短6年间两次莅临视察、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要求继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改革开放再出发,不断开创新局面、再创新优势、铸就新辉煌,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
这为置身于这片改革开放热土的深圳市政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呼应总书记的期盼和要求,戴北方主席自我加压,在2018年召开的全市政协工作会议上,掷地有声地庄严承诺:政协工作必须“走在前列”!
三
毛主席讲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市政协历届党组和主席班子成员向来身体力行以身示范,镇守一方各负其责,心无旁鹜靠前指挥,满腔热情扎实有序地推进履职活动和改革创新,保证了党组和主席会议各项决策部署的正确执行。所以在深圳,自始就不存在政协是否“二线”的争论,也没有装模作样假协商的问题。
如今,为着实现“走在前列”的庄严承诺,以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目标,深圳市政协全体人员都把智慧、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以洪荒之力为这座城市增光添彩。
党组和主席会议成员早把自己不当领导,而是与普通委员和机关干部一道,认真研究思路举措,积极参与履职活动。不仅如此,他们还个个都是“拼命三郎”。比如分管提案工作的常务副主席,满脑子都是金点子,纵横捭阖,无一不成。有一篇稿子,我是半夜十二点发他的,没想到早晨六点起床,就收到他修改返回的信息。一看接收时间,是凌晨两点一刻。领导工作到这么晚,顿时吓了我一跳。联系提案工作的是一位党外兼职副主席,因病住院了,听说要去督办提案,抱病带队;前不久一起出差,还念叨着要抓紧养好身体,再去一趟西藏新疆,给那里的孩子们再送一批他亲自领导开发且免费赠送多年的新的“双语”教学软件。领导们有这么一股蛮劲拼劲,还有什么事情干不成呢?同志们怎会不好好干呢?
政协工作能否出成效,所提意见建议能否受到党委政府重视,政协组织能否赢得社会尊重,核心还看履职质量和成效。而履职质量和成效,关键取决于两支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所以,领导们除了以身示范身体力行之外,重点抓两支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武装,提升履职能力:
——持之以恒抓学习,增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甚至专题协商会议,都安排理论学习,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调查研究、专题视察、督办提案,先组织委员学习政策文件,请相关部门通报工作;各专委会的全体会议,或者其他活动,必有一项议程是学习。政协委员业务培训全覆盖,新增委员也及时安排,决不漏过一人。
——加强理论和工作研究。深圳市政协向有重视理论武装、当“明白人”的传统,决不“盲人摸象”。不仅与《人民政协报》联合最早召开政协理论研讨会,还是较早成立政协理论研究组织(理论研究小组,2006年又正式成立研究会),2008年争取全国政协把首个研究基地设在深圳(后因形势变化,全国政协取消了研究基地),全国政协多次在深圳组织理论研讨活动。三届、四届的时候,主席班子成员每人动手写研讨文章。这样的理论研究环境和氛围,自然为两支队伍提高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考核和激励“两手抓、两手硬”。政协五年一换届,新面孔超50%。如何让新委员尽快进入角色并很好履职,而在届满前又保证人心不散,一直是所有政协组织面临的难题。严格考核是一种有效手段,深圳市政协也丝毫不放松,比如通报会议出席率和考核结果、表彰各类履职积极分子等。更主要的,是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委员主体意识,增强其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深圳市政协有个独特做法,就是把全体委员都分到专委会,但开展履职活动时,各专委会可以根据履职主题和委员专长,在全体委员中挑选,并以课题组形式进行,让委员才尽其用;提案委组织重点提案督办,还委托委员担任督办组组长。这样的安排,委员自然竭尽全力。然而,这仅仅只是众多激发委员主体意识的措施之一。
——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一刻不放松。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2013年王穗明主席亲自谋划,在市委党校组织过一次市、区政协和民主党派机关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封闭培训。从方案制定,到具体实施,都亲自过问。三天时间,她不仅亲自授课、亲自主持,还逐一点评大家的发言,审阅学习体会。类似的学习培训,在深圳市政协是常态,尤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为甚。除了加强理论和业务能力建设,本届市政协还按照戴北方主席要求,从制度建设入手,规范工作流程,严格考核奖惩机制,激发和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增强机关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
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深圳市政协全体委员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民生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每年的全会、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等各种协商平台,给市委政府出良谋献良策,所提意见建议大多被采纳。每每听他们以赤子之心和城市情怀,慷慨激昂地痛陈积弊、直面问题、指点迷津,都令人热血贲张。然而我观察,尽管大家讲得激烈激动,但绝无为哗众取宠而出现“擂人发言”“擂人提案”,分寸拿捏恰到好处。
深圳市政协机关干部编制,我2002年调入时是54个,现在是57个,17年间只增加3个。但是服务对象——委员——人数,则从350人增加到了500人,且工作项目和内容爆炸式激增。然而,许多机关存在的抱怨、串门、闲聊等现象,这里基本没出现,大家无怨无悔,即便加班加点也是自觉自愿的。当然也有竞争,却是暗暗较劲的,是用工作业绩来发言,而不是相互拆台、相互挤兑、相互看笑话。即便是面对职务晋升这样的机会,大家也都是公开公平处理的。
四
我常常在想,深圳市政协取得这样的成就,以及从领导、到委员、再到机关干部能够心无旁骛地聚焦履职主业,其深层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诚然,市委的重视、人大和政府的支持,是重要原因。然而,除此之外呢?还有没有其他特质隐藏其间而没被发掘?这么一想,我就想到了特区政协的初心与担当。的确,虽然特区的名字里镶嵌了“经济”两个字,但深圳所有的改革与探索,又岂止是“经济”二字所涵盖得了的?再者说了,在“五位一体”大格局中,在“四个全面”推进的新时代,“经济”岂可与其他方面割裂而独立存在?所以,深圳的改革探索,向来是全方位的,是“五位一体”协同推进的。
开始建特区,深圳是没设政协的。政协是在特区建立10年之后,才于1990年与人大同时成立的。此前的10年,深圳可能是全国惟一没有人大、政协的地级以上城市。
人大和政协的设立,应该是体现了人们对“特区”认识的深化,同时也标志着经济特区内涵的丰富、使命的嬗变和任务的剧增。换个角度说,深圳市政协自呱呱坠地起,就肩扛着特殊使命。更直白一点说,是含着特殊使命这把金锁出生的。
向来勇于“吃螃蟹”的深圳人,当然不会辜负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厚望与期盼。作为改革开放之城的一分子,带着这座城市的特质,年轻的深圳市政协毅然决然地扛起这份使命,自觉而坚定地迈上了既充满坎坷又前景光明的探索创新之路,并在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名片。这张金灿灿的名片,就是独具特色的深圳市政协创新文化!
总书记强调,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核心是文化自信。按照这个思路来梳理,我发现,深圳市政协创新文化,至少包涵以下特质:
——既坚守政协定位又突出特区特色的“守正文化”。总书记告诫我们,要不忘初心使命,牢记我们从哪里来、向哪里去。党的初心和使命,理所当然是人民政协的初心和使命,这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深圳特区担负着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先行者与示范区的重任。深圳市政协牢记初心使命,把政协和特区的双重责任扛在肩上,以“走在前列”的姿态,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浩荡大军中,自觉地大胆探索,勇往直前。
——既发扬民主又与人为善的“中庸文化”。总书记强调,“协商就要真协商”;汪洋主席要求,避免“认认真真走过场”。深圳市政协所有的履职活动,都是符合总书记和汪洋主席要求的,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协商,从未走过过场。大会发言、专题议政、提交提案,委员们从来重数据和案例,讲现状摆事实,提建议求可行性,既不云遮雾罩,又不哗众取宠,更不咄咄逼人。以理服人,理性表达,客观陈述,公允公正,充分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庸”精神。
——既革故鼎新又尊规重制的“协同文化”。置身于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敢为天下先、先行地、试验田……这些特区独有的品质,深圳市政协当然不缺乏,而且也运用得得心应手。然而,深圳市政协的改革创新,并非如猴子掰苞谷,一路掰一路扔。实现改革创新与建章立制有机统一,成熟的经验做法及时上升为可遵循的制度,被深圳市政协当作使命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正因如此,便能够不断夯实根基,然而一步一个脚印地大踏步前行。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既突出重点又整体推进的“半步走文化”。每年底召开务虚会议,集思广益,重点研究下年度工作重点和探索创新举措。经过梳理排序之后,突出工作短板,包括履职的薄弱部位和关键环节,集中精力、有的放矢地大胆创新。能一步到位的便一步到位,一步到位不了的集中火力攻其一点,一个堡垒一个堡垒地攻,一颗钉子一颗钉子地拔,积小胜为大胜。从某个时间节点看,是某一方面或者某个环节的创新,但从整体和长远看,却是全方位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便会发现,整个体制机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协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譬如提案工作清单机制的建立,就在3年时间里,经历了概念的提出、方案的论证、单一做法到全覆盖,再到各项配套措施与辅助手段逐步完备的过程,实现了名称由“提案办理结果清单”到“提案工作清单”,内涵由只编制提案办理结果清单到“清单式建议”“清单式办理”“清单式答复”“清单式公开”的全流程提案清单工作法。
上述所列,肯定并非深圳市政协探索创新的全部。但是,或许为我们研究深圳市政协现象,提供了一个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