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阁是贞丰古城文庙、武庙、黑神庙、城隍庙、清真寺、天主教堂等众多庙宇中的一个,已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那场轰轰烈烈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被人为“肢解”了。
由于消逝的时间过于久远,又无从获取相关的记载文字和影像,要立体的了解观音阁的“前世”,毋庸置疑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难事。然而,通过较为深入采访世居古城的三位耄耋老人后,便有多帧半清晰半模糊的画面,像老电影拷贝胶片似的隐隐约约在笔者的脑海呈现。倘若把老人们无不带着伤感口气的陈述言语进行梳理——筛选——合并,就可以花不多的笔墨间接性地将观音阁简约的轮廓勾勒出来。
观音阁是砖、瓦、木结构建筑,位于凤山脚下的半斜坡上,具体位置在今天第二小学校区靠近大门围墙的左侧。
从敞坝上延由一块块不规则青石板铺成的阶梯小路拾级而上,远远就可以瞻视观音阁大门前的那对大石狮。石狮雕工精细,神态威严,给寺庙增添庄严气势的同时,也给过往行人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和敬畏感。
抬眼仰视,观音阁赤栏绿窗、灰瓦雕檐,古色古香。横在屋檐下镌有“观音阁”三个行楷大字的金字匾牌格外引人注目。从字与字之间的布局,到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再到苍茫遒劲、力透纸背的线条,无不传递出书家深厚的艺术功力。
观音阁内有观音菩萨和十八罗汉等塑像。其中观音菩萨塑像尤为高大——观音菩萨赤脚,头戴巾帼,身着袒胸长衣。观音菩萨站立在莲花上,面庞丰润,庄重中夹带着成熟母性特有的慈祥,双手交叉胸前,持杨柳枝的右手轻轻搭在握有净瓶的左手上,静静地看着前来膜拜的善男信女。观音菩萨右手持的杨柳枝向上微弯,仿佛有清风轻拂;左手握的净瓶瓶口朝下,成倾倒状。传闻观音菩萨的杨柳枝可以为人们消灾除病;净瓶内装的是甘露水,既可以播洒幸福,也可以熄灭人们心中的怒火。
寺院绵竹掩映,古木葱茏,晨钟暮鼓,香火旺盛,俨然是一个与世隔绝,充满禅意的圣境。这一场景和附近充满商业气息的油榨街、敞坝上的嘈杂喧嚣的画面形成一静一动的鲜明对比。
观音阁实际上是尼姑庵。既然是尼姑庵,那寺庙里一定会有尼姑。说来有些不可思议,人们对这些佛家女性弟子并非以“尼姑”称呼,而是以“和尚”称之。
在明清时期,观音阁(庙)在全国各地都有。就我们贞丰境内大大小小的观音阁(庙)就有好几个。比如龙场下水桥与船山之间的石垅上就有一个,是清光绪年间修建的。据说明朝普安监军副使朱家民于崇祯四年(1631)构筑的定头城内有一个;盘江八属四大集镇之一的者相也有一个。不大的贞丰州(县)境,何以会有如此之多的观音阁(庙)?是否与清朝中后期的贞丰社会不安定有关呢?
《贞丰县志》(1994年版)记载:嘉庆二年(1797)正月初七日,布依人王囊仙、韦朝元领导的南笼起义军占领县境者党(今者塘),十八日占据白层亭,二十一日数万进兵到纳山,是夜由坡西、坡轰进兵教场坝、瓦厂等地,围困州城,二十二日至二十七日进攻州城的东、西、南门,盘踞顶江、岩鱼等地,二月初一攻破定头城……永丰州城围守战历时九月。咸丰四年(1854)十月二十八日,新城属巴铃巨族王顺保、冉乘成,普安县彝族涂令恒等率数千农民起义军进攻贞丰州。咸丰五年(1855)三月,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贞丰州境白层河(北盘江)东岸里逢寨布依人韦阿清在清水江卡务一带成立反清组织——百灵教,企图攻打贞丰州城。咸丰八年(1858)十月二十六日,高寨苗民起义。咸丰九年(1859)冬月初十,回民张凌翔、马河图领导的白旗起义军攻打贞丰州,并统治贞丰长达十余年。咸丰十年(1860)四月初四,太平军石达开部将李文彩部属曾广依旋走贞丰,并攻破纳山大营……
从上述的一连串“数据”可以说明,贞丰境内各种不满清政府统治而掀起的暴动、战事频频发生,平民百姓生灵涂炭,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为了摆脱因战乱造成的心理恐惧和不安,底层的黎民只好在精神上祈求神灵的蔽护,观音阁大概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观音”是“观世音”梵文意译的缩写。“观世音”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佛教认为,遇到困难和痛苦的时候,只要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便可以得到解脱。据说在唐朝时,为了避讳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观世音”便简称“观音”,或称“观自在”。“观音菩萨”是鸠摩罗什的旧译,也就是说在佛教传入中国时,鸠摩罗什把她翻译成“观音菩萨”,而玄奘法师翻译的则是“观自在”。
观音有三十三个化身,每个化身都有各自不同的寓意:一佛身,二辟支佛身,三声闻身,四梵王身,五帝释身,六自在天身,七大自在天身,八天大将军身,九毗沙门身,十小王身,十一长者身,十二居士身,十三宰官身,十四婆罗门身,十五比丘身,十六比丘尼身,十七优婆塞身,十八优婆夷身,十九长者妇女身,二十居士妇女身,廿一宰官妇女身,廿二婆罗门妇女身,廿三童男身,廿四童女身,廿五天身,廿六龙身,廿七夜叉身,廿八乾闼婆身,廿九阿修罗身,三十迦楼罗身,三十一紧那罗身,三十二摩睺罗伽身,三十三执金刚神身。
遁入佛门的目的是了生死、断烦恼,忘掉追求金钱、名利、感情等烦恼,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在我国,观音菩萨与文殊、普陀、地藏合称为四大菩萨。两千多年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壮大,在百姓心中,观音菩萨一直是拥有大智慧,大慈大悲,救人民于苦难中的伟大形象,是人们心中最受欢迎和爱戴的菩萨。正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也充分说明我国人民大众崇敬供奉观音菩萨的盛况。贞丰古城观音阁供奉观音菩萨也应该与此同理。
笔墨叙述到这里,也许有读者迫不及待想知道古城观音阁的观音菩萨像于何年何月塑造。笔者也想搞明白,更想弄个水落石出,可最终还是一个大问号——无从考证。如果再想深挖:其间都有哪些女和尚在此修行。笔者也只能用“略知一二”来暂时稳住大家的心。
清末民初时期,观音阁有一个罗姓女和尚,是主持,博巾蓝服,端庄肃穆,人们都尊称她为“罗大师”。罗大师带有两个徒弟,一人姓康,一人姓杨,人们称她俩为康和尚和杨和尚。
古城观音阁的和尚与其它地方有些不一样,罗大师和她的徒弟从未到外面化过缘,她们维持庙堂香火的经费和生活补贴除了善男信女们进庙堂来膜拜观音菩萨留下的“善钱”,主要是靠平时做纺纱的手艺和卖泡萝卜。
观音阁内有几块坡地,土质肥沃,罗大师与徒弟仨人除了完成吟诵佛经日课,还会合理安排一定的时间在坡地上种植青菜、白菜、萝卜之类的时蔬。青菜、白菜自用,萝卜则用于售卖,以此来换取庙堂的部分开支。
据说罗大师有一手腌制酸萝卜的绝活。是进入观音阁后闭门研发出来的,抑或是出家之前就掌握的,不得而知,无人查实过,反正是“独门绝活”。萝卜成熟期,罗大师会选择在阳光较好的日子背着绵竹背篼到坡地去拔一部分又大又好的萝卜回来。洗净、切丝,在几个不大不小的簸箕上晾晒至半干,罗大师就用挽澜窑上烧制的土陶罐腌制。待到可以食用时,罗大师会小心翼翼地在陶罐外套上箬竹细枝编的箩框进行保护,才吩咐杨和尚或康和尚每天挑两罐到街上售卖。由于腌制的酸萝卜鲜嫩甜脆、味美爽口、价格合理,无须开口吆喝,不到半个时辰就销售一空。
……
对不起读者诸君,能挖掘出贞丰古城观音阁的“前世”就这些了,要是这一简约的轮廓能让人留下一点印象,那笔者不胜感激。
为了让文章结尾不至于太突然,最后再补充几行可有可无的文字:
罗大师、康和尚、杨和尚早已作古,消逝了半个多世纪的观音阁早已没有了影踪,但曾经旺盛的香火没有彻底熄灭,在凤山脚下依然还有香火的袅袅青烟在萦绕——少数佛家弟子远离营营苟苟和喧闹纷扰的尘世,在家供奉观世音菩萨,安贫乐道,为达到“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的境界而修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