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里的头像

余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9/21
分享

罗帐双龙井

随县作协采风组走进依山傍水的布依古寨——罗帐,人的心情格外舒爽,一路的稻穗飘香,一路的丰收景象让人暂时忘记春播春种时节严重干旱给人酿成的“软伤”。

当来到寨前田坝驻足观赏的时候,我像着魔似的被双龙井吸了过去。

双龙井不是一个井名,它是雄龙井与雌龙井的合称。

双龙井前有一片弯弯拐拐的水域,当地布依人称“耐堂”。

雄龙井与雌龙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水质好,清澈见底。在交通还不便利的时候,平袍、这艾、田湾一带的人步行到珉谷赶场,回来路过罗帐都要在双龙井边歇脚,掬几捧井水解喝。

雄龙井出水量很大,用“木桶口”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井水流动的波纹特别明显,翻过约四十厘米宽的水口,发出哗哗的流淌声响后汇入“耐堂”。井水与“耐堂”尽管有混凝土保坎隔离,但二者间的落差小,也就十多公分,远远看上去,面积四个平方大小的井水面与三百多平方的“耐堂”几乎是一个大水面。

雄龙井边的岩石上有一组天然蕨草,十分入画。稠密的翠绿蕨叶与大块面的灰褐岩石放置在一起最相配,色彩对比强烈而和谐,加上不时有两三只红蜻蜓,时而绕蕨叶款款飞舞,时而在叶尖上停留,互相间作感情交流状,让站在一傍静静观察的我不忍喘着粗气打扰它们。

蜻蜓、蕨草、岩石,连同清幽的井水构成动静结合,疏密适当,错落有致的统一体,十分完美。

也许是职业病使然吧,由此,我又心猿意马磋磨起国画来:如果将罗帐的远山、近树、碧水、灰石、飞鸟、流云、稻田、竹篱、行人、房舍等组合成一幅巨型山水画长卷,毋庸置疑双龙井就是这幅美丽田园画卷中最为鲜亮的画眼了。

雄龙井的一侧是雌龙井,两井相距不远,也就四五米的样子。雌龙井出水量较小,波纹也不明显,看上去特别安静。

雌龙井的岩石上方是通村硬化路,路边有仿木结构的混凝土半围栏。围栏内立着一棵不十分高大,也不算低矮的皂角树,虽然主干有些苍老,但依然枝繁叶茂,当地人称雌树,半腰间系着几十上百匹不同年限的红绸,是附近村民祭树时献上的。

据王廷书老人介绍,靠雄龙井一傍原来还有一棵皂角树,当地人称雄树,十分高大,犹如一把擎天巨伞;主干皲皴遒劲,两个人才能合抱过来;分枝或直或曲,或俯或仰,形似虬龙。遗憾的是雄树已于几年前倒下,实在令人惋惜,现在能看到的是倒在“民国石碑”傍,已经腐烂得快不成样子的半截粗大树干,算是正在回归大自然的“遗容”。

提到“民国石碑”,当然有必要作简单的说明。

“民国石碑”不显眼,高一米多,宽也就半米的样子。碑文的内容是“村民公规”,上面罗列如何保护水井、禁止乱杀鱼类、轮班用龙井水灌溉农田等条款。因是民国九年立的碑,所以人称“民国石碑”,或“民国公规”。

说来有些奇怪,同为皂角树,雄树和雌树结的籽却不一样。雄树的皂角籽是圆的,雌树是扁的。不知是由此而得名,或是别的什么原因,未来得及搞清楚,算是留一点悬念吧。

在物质匮乏年代,每到果实成熟季节,人们争先恐后到树下捡皂角回家做脏衣物的洗涤品。

我想,雄树还未死去的时候,雄树和雌树应该像一对修善恋人,一高一低,相互映衬,相互拥抱,给罗帐年青人搭建既可遮荫,又可娱乐的场所——农闲时白天在树下纳凉吹壳子(吹牛),晚上在树下吹木叶、拉二胡、吹鸭嘴箫、谷温(唱古歌)什么的。

赘述完井和树后,不妨再来补充一下“耐堂”。

一群麻鸭在“耐堂”水面上游来游去,时而飞快,时而缓慢,时而有一两只屁股朝天,头穿在水里觅食。有几只体型肥大的白鹅大概是吃饱喝足了,有的站在半露水面的石头上梳理羽毛,有的扭头贴紧后背,一动不动地趴在石头上做美梦。

“耐堂”的周围除了生长皂角树,还有柳树、蓝靓树、榕树、夹竹桃、三角梅等。

夹竹桃长在雌树的后面,虽然只有三米多高,但花期正旺,密密麻麻的小花一团团一簇簇,在黄色稻田、绿色远山和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有一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三角梅虽然拼命地晒自己高贵的紫红色锦簇花团,可始终给人一种高情逸兴的孤傲。只有柳树安然地扎根在沟渠边,垂吊着柔软的枝条;稠密的柳叶间栖息几只山雀,尽管看不见身影,但能听到它们断断续续的叽喳声。柳树旁边有一户人家,庭院前的石墙内种有一丛砂仁,层层叠叠的宽尖叶子间半藏半露着一串串果实,微微向“耐堂”倾斜,倒影在水面上,呈现罕见的对称神韵,使“耐堂”的意境更加幽远。

双龙井造就了“耐堂”的自然之美,也造就了罗帐的文化之厚。

中国人常说,地灵才能人杰。有了灵洁的双龙井水的滋养,罗帐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他地方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罗帐人向来注重子女的教化,也特别重视其文化的培养。据说清末明初仅罗帐一个寨子就有两家私塾,培养了不少文化人,对其后代影响很大。自解放到现在,从罗帐走出去的人有不少是厅、县处级干部,还有知名的作家、诗人和书法家。由此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还有民俗文化和孝文化。

每年正月初一这天,子时过后,双龙井就开始响起叮叮当当的响声,络绎不绝的挑金银水人成了双龙井一道亮丽的风景:大人们打着亮(火把、灯或电筒),挑着空水桶,带着桦香、纸钱和粽粑,携幼儿前来井边祭井。

挑金银水是布依人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新年第一天第一桶水称金银水,既有发财,又有“人勤三春早”之寓意。

说到孝文化,当然要提新娘祭井之事了。

作为有四百多户的布依大寨,罗帐每年结婚的男青年自然不少。结婚的第二天,新娘要在新郎家人的引导下,带上供品来祭双龙井。烧钱纸给井神作买水钱后,新娘才能小心翼翼的挑一担井水回家,以示对公婆的孝敬。

……

罗帐是一个有内容,有故事的布依古寨,值得细细品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