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上午,我乘坐大巴车来到了“绿树掩映红一角,碑廊携手潜芳踪”,那用一首首脍炙人口,描绘九派浔阳山水及人文胜景的优美古典诗歌,携手构建起来的具有充盈诗化意象与文化气息,人文与历史氛围浓郁,位于九江市八里湖畔的“九派诗廊”。诗廊内花木扶苏,绿树掩映,碑石林立,曲廊与翠林交相辉映,甬道曲折绵延,幽远深邃,大有古人笔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番迷人气象。
漫步在花木间,轻嗅着花草的淡淡芬芳,看一棵棵的花树,姿态各异地站立在自我的展台上,仿如一首首不同的诗章,诠释不同诗者的语境与意趣,幻化出异彩纷呈的诗文气象。她们相互之间的神情,顾盼生辉,摇曳出多彩的姿容,引人入胜。瞬间,便让我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仿佛中,我感觉到那一棵棵的花树,全都幻化成了一个个鲜活的人,从历史的人文深处,一齐走了出来,她们穿着不同朝代的服饰,有汉服、有唐装、有宋履、还有明清时期的长袍马褂,一齐围在了我的身边,或吟哦;或诵唱;或歌咏,好不热闹。不由得让我全身心地沉醉其中,再也不肯挪动自己的脚步,驻足其间,流恋着不忍离去。
游走在诗廊间,我发现这里并不仅仅只是文人墨客们吟咏九派山水的天下,只是他们吟咏山水胜景而留下的千古诗文,其中,还有不少是历代王朝的帝王将相们,他们用手中的笔,赞美匡庐胜景,鄱阳湖风光而留下的佳文短句。妩媚处但见凄美,阳刚处又见阴柔,令人心动不已。
徘徊在碑廊间,我们可以跟古人对话眼前的现代九派山水;可以同帝王将相们漫议几千年来发生在赣北大地上的历史风云变幻;可以跟同行的师友们一起憧憬和畅想九派山水的美好明天和未来。九派诗廊,真的是八里湖畔一处不可多得的,人们放松身体,放纵身心的休闲之地,浸身其中,让人觉得浑身都极为淋漓舒畅。
伫立在一座座或站或卧,或蹲或立的碑石之前,一路从大司马陶侃陶士行那忧国忧民,直抒胸臆,大气磅礴的《相风赋》短章开始诵读起,沿着镌刻其上的陶潜陶元亮的《归田园居》,康乐公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仙李太白的《望庐山瀑布》,江州司马白居易的叙事长诗《琵琶行》,范文正公仲淹老夫子的《游庐山作》,濂溪先生周敦颐的《爱莲说》,东坡居士苏轼的《经都昌》,山谷道人黄庭坚的《清平乐》,武穆王岳飞的《寄浮图慧海》,文公朱子的《陶公醉石归去来馆》,大明王朱元璋洪武皇帝的《庐山诗》,文学家朱自清的《小孤山》,一代伟人,我国当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毛泽东先生的《登庐山》,等等的诗文词赋依序读来,不由心潮澎湃,情怀激烈,感从中来:“九派浔阳郡,山水如画廊。匡庐有奇秀,江湖万古长”。
静静地看着眼前占地并不是很大的九派诗廊,我的眼前却无端地耸起了几座巍峨的、令人不可逾越的文学高峰,她们巍然耸起在茫茫九派的浔阳大地之上,令人仰慕,令人景仰,令人钦羡。我仿佛感受到了,奇秀甲天下的匡庐山中,在一个叫做桃花源的深涧里,吹来了一股夹着浓浓泥腥味的,元亮田园的清风,披拂过我的身体,让我醉陶;从鄱阳湖上的矶山湖面吹来了一股夹带着山水灵气的,湿漉漉的暖风,轻柔地摩挲着我的脸颊,让我感受到了康乐山川的庄重;从幕阜山的深处,一个叫做双井的山冲之内,冲出了一个叫做“江西诗派”,骑牛横笛过田垅的山谷牧童。九派山水入画图,一草一木都是诗。面对眼前所有的这一切,将这里称作九派诗廊,难道还不够格么?
我一时之间,无法驾驭自己那浩浩无边的思绪,便不由得随着它在茫然中,竟然穿越了历史的时空隧道,一路从汉晋逶迤而来,飞越过隋、唐;穿透了宋、元;横跨那明、清;顺道走过民国;来到了当代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人民共和国,走到了时代的面前。为此,我深为自己是“九派浔阳”市中的一份子而倍感荣幸与自豪,我打心底里为我们美丽富饶的“九派浔阳”市,拍手叫好。
就在我们一路之上,尽情地鉴赏诗文词赋的同时,还欣赏到了不少我国现当代书法名家们的精心力作。他们用手中的笔,挥毫泼墨,极尽所能地用变了形的点、横、竖、撇、捺,大胆地演绎那些文人骚客们留下的,美妙的诗文故事,于龙飞凤舞之间,进退有序,章法有度,一气呵成,遂成洋洋大观矣。
从诗廊出来,当我驻足在由一根线条旋转、弯曲而成的“诗”字碑前时,不由被这个设计者的奇思妙想给彻底怔住了。你们看,那整个诗字,就是由那一条曲线一路逶迤下来,时而盘旋曲折,时而淌溪过涧,时而穿村越镇,一划而成,仿佛是将九派浔阳市的大美山水,全都给融汇在了一起,予人们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予人的视觉以意外的冲击,我内心里不由为之叫绝,叹服不已。
回程时,看着车窗外渐行渐远,离我远去,翰墨留香的九派诗廊,不由得朗声吟诵道:“九派浔阳山水间,鄱阳湖上潮动天。风劲帆张涛声激,辉煌征途史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