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明然的头像

余明然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808/07
分享

《鄱阳湖文学(散文)作品选》序与后记

梦圆,鄱阳湖文学

 

——为《鄱阳湖文学(散文)作品选》而序

 

多少年来,生活在鄱阳湖边的人,特别是那些喜欢舞文弄墨的诗人、作家们以及书画界的高人雅士们,他们一直就有个心愿横亘在心头没有实现, 心中很是难奈。那就是如何将我们有着独具鄱阳湖地域特色的文化向外面作推介,不再敝帚自珍地藏在娘的怀里秘不示人。他们一直希望能有个让外界来认识鄱阳湖,了解鄱阳湖,认知鄱阳湖的机会和搭建一个对外展示鄱阳湖文化的交流平台。今天,他们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从发起鄱阳湖文学散文大赛至今已历时两年余,这期间,大赛组委会通过对大量参赛作品的遴选和甄别,有九十四篇作品入闱角逐其中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此次选入《鄱阳湖文学(散文)作品选》的稿件,就是从众多的参赛稿件中择选出来的,这也算作是大赛组委会对参赛作者的积极参与和关心、支持一个简单的回报吧!

《鄱阳湖文学(散文)作品选》到今天终于尘埃落定,即将要正式出版发行了。可以这么说,这不仅是我们全体鄱阳湖人的共同心愿,它更是我们广大鄱阳湖区的文学工作者们的一个最大心愿,甚至可以说是毕生的追求。今天,我应大赛组委会的邀请来为本书作序,深感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鄱阳湖文学(散文)作品选》这部文集,旨在以此为交流平台,对内,我们要深入挖掘鄱阳湖地域的各种文化底蕴,并加以深刻的探索和研究,给人们奉上一道完整的鄱阳湖文学大餐;对外,借此为契机,积极推广鄱阳湖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以文学的形式集中展现出来,走进外面的世界。起到让世界认识鄱阳湖,认知鄱阳湖的功用。

从这本《鄱阳湖文学(散文)作品选》中入选的作品来看,既有本土作者的倾心倾情之作,更有不少异地作者对浩浩鄱阳湖的迷恋、向往之作。例如,在这本集子里就收有本地南昌作者陈祚美的《美丽的鄱阳湖》,湖口作者川流的《爷爷背纤》、王诣的《鄱阳湖口》,都昌作者汪碧潭的《初识棠荫秋》,江西鹰潭作者席文涛的《像鱼儿一样游向鄱湖》,等许多人的作品;收入外地的作品有,黑龙江省大石桥市中国作协会员曹辉的作品《拂面香风笔底梦,旖旎风光敛艳来——鄱阳印象》,江苏常熟作者李正琼的《鄱阳湖情殇》,安徽合肥作者黄德芹的《梦游鄱阳湖》,四川雅安作者吴春萍的《鹤翔鄱阳湖》,江苏昆山作者罗书銶的《鄱阳湖,内心的湖》,福建古田作者黄昭琼的《从翠屏湖到鄱阳湖》等人的许多作品,在这里我就不一一枚举了。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对于母亲湖那虔诚、崇敬的深情和浓浓的,伟大至上的母子之爱。

江苏常熟作者李正琼在《鄱阳湖情殇》中这样说:“鄱阳湖,正是因为有了你,这才有了南昌、景德镇、九江这样的名镇”。她还说到,“为了我的爱,为了鄱阳湖,我恳求-----停下来吧。矿山的机声,石材城的粉末,工厂的废气,下水道的肮脏……”作家曹辉曾亲身来鄱阳湖游历过,他在作品中这样感叹道:“云中飞来三生石,尘外开来一线天,云浮水底翻青史,风流依旧广流传”。也许是这凝练的,短短的二十几个字的诗句未能让他奔涌的思绪停止下来,他接着唱道,“韶光几度共春秋,情似湖波梦似舟”。可见,壮美的鄱阳湖早已与他的心湖溶入在了一起,再也分割不开了。

福建古田作者黄昭琼,虽然她从小因疾患而导至跌入到那无声的苦难世界中,但是她有一双明亮的,善于发现和捕捉人间美的锐利眼晴以及手中那只灵动的笔,她的文字情浓韵雅,性灵飘逸,是很能让读者轻易地就走进她的心灵世界并与之对话的。她在《从翠屏湖到鄱阳湖》一文中如是说:“我是在翠屏湖长大的,如今,我已成为一个省会聋校的舞蹈老师,喝着鄱阳湖甘甜的水,以鄱阳湖的胸怀,培育着和我有同样遭遇的下一代聋哑人,我用身残志不残的经历感染他们,激励他们。我更以感恩的情怀反顾着母亲和湖。母亲给了我生命和成就,湖给了我鼓舞和鞭策。我是母亲的女儿,也是两湖的女儿。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异样的真情世界,以及那个世界里的人”。从字里行间,读者不能不感受出作者对鄱阳湖是倾注了全身心的爱与情的。

总之,这套《鄱阳湖文学作品选》的正式出版,为我们以后对外宣传鄱阳湖,推介鄱阳湖的迷人风情,独具鄱阳湖地域特色的文化,大张旗鼓地推广鄱阳湖文学搭建了一座很好的平台,愿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借助这个平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鄱阳湖文学有个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寻梦鄱阳湖,梦圆《鄱阳湖文学》。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肩负起弘扬鄱阳湖文化,发展《鄱阳湖文学》事业的梦想,腾飞在文化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不懈的追求,鄱阳湖文学

 

——《鄱阳湖文学(散文)作品选》后记

 

壮阔华美,浩瀚而又深沉的鄱阳湖上,从来就没有停下过文学寻梦者的脚步。他们一直在寻找一个梦,一个美好而又纯真的梦——“鄱阳湖文学”这个梦。

在中国古代,就曾有两位几乎是同时代的文学大家生活在鄱阳湖上,不懈地追求着他们的文学梦。他们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陶渊明;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谢灵运。

陶令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为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时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时的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不奈官场肮脏,辞官归里,从此隐居,开始他的田园生活。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他隐居在庐山脚下,植柳养菊,乐悠田园,诗作以田园生活为主,遂开我国田园诗歌一派清风,为我国田园诗作的第一人。这有他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诗作可以为证。

谢翁灵运,字康乐(385-433),祖籍河南太康。他山水诗的成就很高,是我国山水诗作的第一人。他的诗对扭转东晋玄言诗风起到了积极作用,一生著有《谢康乐集》。他曾长时间隐居在今江西都昌的西山筑庐而居(遗址有石壁精舍,繙经台),寄情山水,为我国的诗歌创作开出了一代新风。这有他的诗作《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为证:“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及至后来,更有大量的文人墨客来鄱阳湖上追寻着他们的文学梦。例如唐朝时期王勃、李白,宋朝时期的四川眉山苏氏东坡,江西诗派的开山人黄山谷,以号称“鄱阳英气钟三秀” 而名扬天下的本土名士洪适、洪遵、洪迈三兄弟等人,不一而足,不胜枚举。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鄱阳湖为载体的文学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兴旺气象。其中尤以毕必成的电影《庐山恋》,王一民的电影《乡情》《乡思》《乡音》三部曲,陈世旭的小说《小镇上的将军》,李志川的长篇小说《黑的帆,白的帆》等为代表作品,在全国文艺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我们今天将独具鄱阳湖地域特色的文化推介出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为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混乱、狂躁、道德沦丧、物欲横流,一切都四散开来,再也保不住中心,活着已属不易,还有谁有那份闲情逸致去吟风弄月、附庸风雅的时代”,广袤的鄱阳湖区,无数的,《鄱阳湖文学》这块精神领地的文学守望者们,他们仍然在坚定地追寻着前辈们的脚步,追求着他们矢志不渝的鄱阳湖文学梦想,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他们在这块精神的园地里不屈地守望,守望着他们的心灵憩园。

倍感欣慰的是,今天,我们选编的这套《鄱阳湖文学作品选》的正式出版发行,可以说是圆了大家的一个梦,一个千年的梦!这是迄今为止,第一套使用《鄱阳湖文学》命名的文集。她是鄱阳湖人的骄傲,更是我们广大文学工作者的自豪。我们将在挖掘和弘扬鄱阳湖文化,发展和繁荣鄱阳湖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努力工作,不懈追求,为鄱阳湖文学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喝采,尽情欢呼,歌唱!

 农历壬辰二月明然于望鄱楼怡然斋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