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明然的头像

余明然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905/31
分享

虚无主义与图腾崇拜

  ——重读姜戎的长篇小说《狼图腾》

近日,重新捧读姜戎先生的于2004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狼图腾》,真的是有着一种异样的感慨从心底里生发出来。掩卷之余,思潮澎湃,让人不能自抑。想当年,初次捧读时,就只觉得此书的故事性是很强,自己并未对小说本身的文字后面作很深刻的思考。重读之后,我不禁任思绪天马行空,自由驰骋,畅想之下,总觉得自己有种深陷在虚无主义梦幻之中的生活味道和盲目的图腾崇拜之举。

我为什么说自己是深陷在虚无主义梦幻之中,生活在一种盲目的图腾崇拜之下呢?

不难设想,从小到大,我所接受的图腾崇拜的行为对象,就是人们常常引以为豪的——龙。而“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这肯定是没有人见过的,也更没有人能说得出个所以然来。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崇拜它呢

崇拜图腾的意义是什么?图腾——是原始人群,及群体的亲属、祖先、寻求的一种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生产力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状态中,人们利用图腾来解释不能表述的现象并记载其民俗民风。图腾,就是原始人类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以及同某自然物有着血缘关系的原因,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这是图腾产生的基础。

关于国人的图腾崇拜,“龙”图腾其实是各个图腾的整合,原始社会中每个部落的图腾崇拜都不一样,有的崇拜“鱼”,有的崇拜“鸟”,有的崇拜 “牛”,有的崇拜“狼”,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与此同时,部落之间的混战与吞并也是时有发生,这就形成了部落杂居的局面。因为大家各自的信仰不同,思想就很难于统一。后来,随着社会的变革,为了统一各部落的思想,部落与部落之间就慢慢地将图腾进行整合,最后就变成了现在的“龙”图腾,它有马嘴,鱼鳞,鹿角,蛇身,鸡爪等等。实际上“龙”图腾的出现,是以生活中存在的生物为基础而综合出来的。

就是这原本以生活中存在的生物为基础的图腾,却让后来的人们深陷在了一种梦幻般的虚无主义的情境之中。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况呢?这就是在文化的教育及推广方面产生了重大的精神缺失而引起的。

游牧民族对于狼图腾的崇拜,与我们农耕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有着本质的区别。据《五帝本纪》说:“黄帝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从传说中我们可以看,黄帝的军队就是这样一支凶猛可怕的猛兽之师,有着鲜明的游牧军队特性。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的六种猛兽中却偏偏没有狼,这是因为猛兽中只有狼是不可被驯教的。你看,连半人半神的黄帝都不能驾驭狼,所以崇拜草原狼的游牧民族是绝对不会去驾驭狼的。

虽然生活在农耕文明下的人们身上,也同样流着游牧民族的血液,但是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的眷顾下,过惯了养尊处优,饱食终日,无忧无虑,慵懒日子的农耕文明下的人们,逐渐丧失了游牧民族的那种锐意进取精神。以至于忘记了“龙”身上所具有的马(勤劳)、鹿(奋进)、鱼(生态)等多方面的优异特质而坠陷在那种不可认知的虚无缥缈之中。这种说法,也可以从我们迷信,崇拜的十二生肖图腾中看得出来。在十二生肖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中,惟独只有辰龙是个梦幻般的虚无概念,而余者全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看得见,摸得着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大诗人李白吧?他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即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托克马克),5岁时,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据此,我们不难设想李白是游牧民族的后代,他的身上有着过多的游牧民族特征,诗性狂放、野性、桀骜,无与伦比。为什么中国诗家都仰慕李白却不主张去学李白呢?是因为没人能学得了。李白的诗风之所以难学,难就难在他的身体内混流着游牧民族的血,难就难在他深受崇拜狼图腾的突厥民风影响。草原狼的性格加上华夏文明的精粹,让李白在文学的进程中站到了令人眩目,难以企及的高度。

通过对《狼图腾》一书的重读,我觉得该是我们应该觉醒、清醒的时候了。我们不要忘了,近代百年,我们的国门就是被敌人用我们自己发明的钢铁和火药炸开的。我们再也不能过那种乐享天养,养尊处优,饱食终日,无所忧虑的慵懒日子了,而且再也不能生活在那种梦幻的虚无主义状态之中。我们应当从“龙”图腾中找出原本属于我们的勤劳、奋进、人与自然和谐平安相处的本性,回归人性的本真。我们应该唤醒身体内那另一半已然沉寂下去了的狼性血液,让它在我们的血管里鲜活起来,让它汹涌奔流,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会充满希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