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作家徐观潮的长篇历史小说《名将陶侃》读评
初识《名将陶侃》这部书,我是在2017年7月召开的《名将陶侃》作品研讨会上遇见它的。
之前,我接到了原都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汪国山先生的电话通知,他要求我在18日上午9点,赶到县人大三楼的会议室,参加由九江市作协举办的,都昌作家徐观潮的历史长篇小说《名将陶侃》的作品研讨会,并再三叮嘱我不能缺席。由于我之前并未收到《名将陶侃》这部书,对它并不了解,便再三婉辞汪部长说,领导,我非常感谢你的盛情邀请,但研讨会我还是不去参加吧?因为我连书的边都没有摸到过,去了我能说些什么呢?还是不去为好。可汪部长却回答我说,你去了不用说什么,帮忙添点人气就行。没办法,我只好在18日那天上午,按照汪部长的指示,准时准点地参加了《名将陶侃》的作品研讨会。
在会后的不长时间里,我便收到了由作者签名送给我的《名将陶侃》赠书。
近段时间以来,我认真细致地读完了徐观潮的这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名将陶侃》。
掂量着手上这厚厚的书本,默默地体味“陶侃”这个乡党的名字,我的眼前浮现出来的是一幅狼烟四起、烽火遍地、铁马金戈、残酷血腥的“两晋悲歌”的惨痛画面,从眼前的画面上走来了一位身材魁梧、步履沉稳、目光深邃、聪慧睿智、情怀悠远、铁马银枪的铜髯汉子活生生地站立在我的面前……
《名将陶侃》这部书,一共著有五十一个章节,计 40万字左右,从成书的规模、历史的背景上来说,它应该算得上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宏篇巨制。
这些天,我是抱着对《名将陶侃》极大的兴致与阅读的冲动,翻开卷帙并走进去的,但是,当我通过这些天的阅读,读罢掩卷,放下手头上的书本,我的眼前竟然一下子莫名地变得空落落地起来。似乎,之前躁动在我内心里的那种对于《名将陶侃》的新奇感、好奇感,还有一种猎奇感,都已远我而去了,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这是在我的内心里,因为已经淡化了17年的研讨会上那种种热闹情形的缘故?但我又觉得好像并不是那个原因。而是认为通过这次对小说文本的阅读,在潜意识里,似乎感觉作品并没有到达自己内心所期望的那种高度,从而涌生出来的一种落寞情绪吧?
故此,为了排解我心头上的那种落寞情绪,我便就自己阅读《名将陶侃》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与认知,以期跟作者、读者朋友们一并商榷。
一方面是,首先我个人认为,作者创作的《名将陶侃》这部书,为致力于地域文化挖掘、宣传、研究的文艺工作者,在今后开展的宣传家乡,推介家乡历史文化名人的工作中,带了个好头,起到了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这是他值得大家肯定并学习的地方。
其次,顾名思义,我们可以从书名《名将陶侃》中读得出来,它应该是一部以人文历史为背景,以著名的历史人物陶侃为创作素材而创作出来的长篇历史小说,这是母庸置疑的。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小说的时空跨度上看得出来,小说记述的是自公元264年到334年间,在这长达70年的历史时空里所发生的人文历史故事。因此可以这样说,作者在故事的建构规划与情节的铺陈上,是下了大功夫,花了大力气的。
其三,小说里的人物众多。因为在小说记述的这个时间段内,晋朝建立之初,终于结束了三国时期长达近100年的大乱,和平稳定的局面仅仅只是维持了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随之爆发了有名的“八王之乱”风波,不仅如此,在“八王之乱”的后期又接连上演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风暴。那什么叫“五胡乱华”呢?它指的是在我国西晋时期,塞外众多的游牧民族,趁着西晋的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趁火打劫,陆续建立起了五个非汉民族的政权,形成与南方汉族统治政权相对峙的那一个时期。因此,那样的一个时期,是一个何等混乱无序的年代?
其四,由彼及此,我们不难猜想,如果作者本身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以及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他是不可能写出如此大部头的,长达几十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来的。
综上所述,我觉得作者的确是位很了不起的作家!尽管我在内心里对作者很是倾慕,但是,对于这次的阅读,有些话又如骨鲠在喉,总觉得不吐不快。
我这次通过对《名将陶侃》的细细阅读以及应该是谨慎的,但也许是不成熟的思考,便常常有一些莫名的疑惑与不解在脑海中不时地泛起并不断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让我不知所安,我也曾经花了很大的力气,在书中寻找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答案,但是我直到今天都没有找到那个答案。
依常理来说,小说的名字叫做《名将陶侃》,它就应该是用全景式的笔墨来再现陶侃跌宕风云的一生,给人们留下一个清晰的陶侃印象,甚至还应该说是,一定要刻画出一位情怀坦荡、刚直不阿、铁骨铮铮的钢铁陶侃形象。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书中几乎有近半以上的篇幅,似乎与陶侃这个人毫无关系。而从有关陶侃的叙述中,反倒留给我留下了一种绵柔的儒者形象。纵观全书,我在书中并没有找到一个能够反映陶侃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于股掌之间,谋兵布阵、用兵如神,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内心期望的英雄陶侃出来。故而,便令我不晓得从何处去着手找到那所谓名将陶侃的“将魂”所在了。
在我们本土有关陶侃的传说中,除了“封坛退鲊”“陶侃惜谷”“陶侃运甓”“综理微密”“陶侃惜阴”“ 梦生八翼”这些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之外,还有一些关于他的童年时代故事,譬如“援窗读书”“陶侃垂钓”“枯枝习字”“陶侃放牛”等等的一些传说故事,作者并没有把那些影响陶侃成长的动人故事放到小说中去,极大地影响了对陶侃这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基本建构与细腻的刻画,再加上作者在小说中对“封坛退鲊”“陶侃惜谷”“陶侃运甓”“综理微密”“陶侃惜阴”“ 梦生八翼”这些故事,只是做了轻描淡写的文字处理,因而很难让读者在其中感受到陶侃的坦荡胸襟与迷人的人格魅力。个人觉得,作者在陶侃的身上是不是太珍惜自己的笔墨了呢?鉴于以上的原因,这便导致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想方设法都找不到名将陶侃的真实存在。
另外,个人认为,作者在小说的谋篇布局中没有做到合理地处理创作素材,导致出现了故事凌乱的现象。对于一些宏大战争场景的描写过于简单,没有充分利用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来烘托和刻画出一代名将陶侃的英武形象。
众所周知,“不可越雷池一步”这个成语的出处,来自于庾亮的《报温峤书》,故而,人们普遍地认为,陶侃的成功是离不开庾亮来给他做垫脚石的。而在小说中,作者却未能就庾亮跟陶侃之间的政见之争,门户之见做明白清楚的铺垫与详细的交代。
《名将陶侃》通篇使用的近乎是一种人物传记体的叙述手法,这就充分印证了2017年的《名将陶侃》作品研讨会上,著名评论家赖大仁先生所说的,《名将陶侃》这部书的写法很特别,它是采用了编年体、纪传体、鉴年体、史记类等多种的手法来创作的……让人读起来,觉得它像是一部两晋的编年史。暗自猜度赖大仁的言下之意,《名将陶侃》是否独独缺少了小说题材应该特有的那种……
这就怪不得师力斌老师在《名将陶侃》的研讨会上,当时就接过赖教授的话头,诙谐地说道,《名将陶侃》算得上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北京“天桥作品”……
通过对《名将陶侃》的阅读,让我认识了一种历史小说的别样创作方式,一种另类的历史叙述方式,为我今后的阅读与创作,打开了另外的一扇窗,投进了一缕明亮的光,起到了很好的警醒与示范作用。
以上的这些闲话,便是我在读过了《名将陶侃》之后,本着文学批评而不是文学表扬的客观态度,本着对历史的担承,从一个良心读者的责任感出发,由衷地自内心涌生出来的丝缕喟叹,若有说得不到的地方及一二差池之处,尚祈请作者海涵,以便在今后做更进一步的讨论与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