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杜甫
文/张一席
白天读了一天杜甫的诗,晚上便做梦哭起杜甫来。荒荒的原野上就我一人,而我一人的泪眼里只有杜甫。月明星稀,天圆地方下的哭声悲恸呀!天底下诗写得最实的数杜甫,但最穷的恐怕也非他莫属了。不读杜甫的诗,我犹如沉沦了一千年,可一旦亲近了他,我宛若梦回了唐朝,梦回到杜甫的年岁里。我遗憾:莽芜的土塬上竟寻不见一个坟头,越是寻不见杜甫的坟,我越发悲怆凄厉。满脸泪花的我望天而泣地走着走着,恍惚里,我呆滞的目光一抖擞,眼前便立了个衣冠楚楚的道士。他问我哭谁?我说我哭杜甫。他说你为啥哭他?我说因为他穷。他说:穷?杜甫在成都的日子过得穷,寄人篱下过,你去那哭他吧!
于是乎,历险一番艰难万苦,我总算赶到了成都的浣花溪畔。就差一墙之隔我就要见到杜甫草堂了,我兴奋得仰天长嚎,心想见了草堂,叩拜一番,望着杜甫当年遗留下的古迹,还不痛哭一场。我是准备好为杜甫痛哭一场的。可脚刚一迈进门,就被门子拦住了,哄着把我撵了出来,臭骂一顿,说:叫花子还想看草堂?你能买得起门票吗?一听到门票两字,我头懵了,赶忙慌张张地抬手往裤兜内摸摸,谁知?里里外外真没掏出一文。看来,我不得不佩服门子的眼光犀利呀!由此,也足以想象为了到成都哭回杜甫,我一路风尘仆仆地颠沛流离成啥了?一副乞丐的嘴脸,门子能为我通容吗?想想,杜甫穷,我也穷,我似乎也越发感受到当年杜甫穷酸受人冷漠的滋味了。杜甫活着时一文不名,死了却冠冕堂皇得何以了得?从一介诗徒小卒,一跃飞上了诗圣的宝座,普天下诗人里也就杜甫一人。膜拜他的人恨不得将猪头马肉、佳酿醇香的烈酒都给他摆上祭拜,可这些杜甫生前如能得到还不感动得喜涕流泪?也不至于害得常常饿肚子嘛! 杜甫穷时,草堂的寒舍是无人涉足呀,如今,却成了名胜古迹,客人一天的脚步,恨不得将杜甫的一生给丈量出来。想想做文人的寒酸窘迫,握笔写字的手都是颤抖的。可又想想杜甫的一生都几近处于在那凄苦落魄境遇下,但还是写出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好诗。
从草堂被赶出来后我哭了,这次我哭的不是杜甫,而是我自己,哭自已穷得竟哭不起杜甫。杜甫死也不知他死后会有那么多粉丝,如果他知道死后如我者这般跋涉来不得相见,他还不将草堂拍扁成泥?省得他死后别人打着幌子糟蹋人。韦庄找到杜甫的茅屋已是五代时期了,殊不知靠举债度日的杜甫还能落下家业?看来人出了名,茅屋也水涨船高,竟被后人视为诗圣的宫殿了,看宫殿还能白看?因此,收费也便成顺理成章的事。未了,我绝望地哭着离开了草堂,略感些世态炎凉。但我还是憋不住疯癫地爬到山巅上,远远地望了回山脚下杜甫的一溜草堂,心想杜甫的草堂可是天下人的,怎么还能阻止我叩拜。说着,我便跪在地上,头顶着草堂的天空,嘴里吟着杜甫的诗,俯身磕了个重响。这一响,将我给震颤醒了,手一摸,额头还冒着汗,如同我真真切切爬了回山,逛了趟成都。
做梦刚去了成都,我就又撑上一篙,划船渡过潭州至岳阳的湘水,去感受一番独自摆渡的辛劳。因为杜甫死在了那里,死在了浩浩荡荡江水之上的一条破船上,真乃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任凭白花花的江水熏凉了他的躯体。这是何等地惨烈!何等地凄婉!何等地悲壮!毋庸置疑,杜甫死在了诗魂的意境里,这恐怕在唐朝也是独一无二的了。一个热爱游离的诗人,生不逢时,荡尽了脚底的灰尘,榨尽了胸中豪情,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诗歌,最后却孤零零地溘死他乡,身边竟无一人守侯。即便生活如此艰难,杜甫仍然视诗如命,终不忘诗人的本分。一个穷苦得连吃饭都成问题的诗人,竟能豪迈到如此地步,在唐朝为数不多的大诗人中也就数杜甫了。这也是我之所以崇拜杜甫,哭杜甫的原因所在呀。
说是杜甫在去岳阳的小船上,五天都食不果腹了,待聂县令闻讯送来吃的时,杜甫饿得都快虚脱了。即便杜甫饿成这样,他竟还有心思酝酿诗歌?命都保不住了,他都不肯舍下船要口吃的。究竟是他有病缠身?还是他屈不下诗人的架子向人要饭?我们不得而知。有说杜甫是饿死的,也有说杜甫饿过了头,吃了聂县令送来的酒肉给撑死的。不管怎么说,历史终久不会重新来过,杜甫也终久不会死而复生。但有个不可争辩的事实,那就是一个曲曲不起眼的卑微县令,在大唐帝国数以万计的为官者中简直不堪一提。却因为他为杜甫这个挚友送了回救命饭,而被世人千秋万代地铭记,并对他深怀感恩,不然,他的大名早已湮灭于历史的风烟中。为朋友做点善事,都可以彪炳史册,我们不得不点赞聂县令善有善报呀。不过,聂县令的这桩义举也是后人研究杜甫的死因给挖掘出来的,殊不知聂县令一辈子做了多少回救人的好事,唯有这一桩被人记住了。一个地位不甚显赫的县令能如此眷顾一位穷朋友,可以想象为官的县令在杜甫面前平易近人,毫不倨傲。这是为官人难得的榜样,也是穷人的骄傲。这同样也印证了杜甫是个得道多助的人。
不是白居易推崇杜甫,是杜甫的那些史诗太真了,触动了他。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浩劫,白居易也饱受乱世的动荡,两人还是“巩县”的老乡,又都被贬谪过,算是殊途同归吧!杜甫是个直言不讳兼济天下的诗人,混在尔虞我诈,趋炎附势的官场中,他怎能够独善其身呢?杜甫实诚正直,受讲真话,自已的肩膀不够宽,却总爱揽重活,啃些硬骨头,连皇帝他也该执理抗争,这不分明是以卵击石吗?难怪他贬了又贬,穷上加穷,守不住为官的仕途。但他却守住了诗歌,这是杜甫丢不掉的命根子,也是他唯一可与官僚抵抗的武器。一辈子走到哪诗吟到哪,可谓笔耕不辍,从未懈怠。杜甫为写而写,毫不顾及名利,更不曾为捞个功名利禄,苟且偷生。即便杜甫的处境搁在现在,哪个诗人能坚持下去?难怪杜甫的诗越来越大放异彩,因为像杜甫的人的确越来越少。现在的很多文人哪能守住清贫与本分啊!一奋斗净想出风头,怀才不遇,殊不知文人也是需要雕琢与磨砺的。难怪很多人耐不住苦闷,便误入歧途,为了求得一时的虚荣,扭曲了文笔的伦理,该写的不写,不该写乱涂。如果文人都如此荒唐,敷衍了事,那千古绝唱的文章岂不绝迹了吗?我越是这么嗟叹,就越发思想杜甫,为他愤世不公,每为他抱屈,眼泪就如霜打的秋叶,簌簌地往下掉。
杜甫是有雄才大略的,年青时登泰山,便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魄力!是的,杜甫的诗绝对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可他的人却命丧到一条拙陋小船上。这是文人的宿命,也是“无为”的高度。杜甫一辈子奉行儒家仁政的思想,也是走了一辈子兼济天下的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的人生的座右铭,也理应是天下人的牌坊。可当政者哪里会顾及他的诉求?他写了那么多控诉社会黑暗的诗,不但没有引起政客的注意,反倒给他招惹了不了麻烦,险些丢了性命。好像天下人可以没有杜甫,但杜甫却不能没有天下人。这是仁政的一种境界,也是政治家应有的担当。我赞叹杜甫的心胸竟拥有如此的高度,却悲哀这种高度不但没有将他耸起来,反而被人踩在了社会的最低层,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想想杜甫那么怜悯苍生,苍生却不怜悯他,这是苍生的短见,也是文人的悲哀。文人是个高尚的行当,但并不是每个文人都可以一蹴而就的,杜甫便是如此。后来的苏轼,王安石,张旭,陆游,名列将相地倍加推崇他,这是杜甫的荣耀,也是历史的公正。可杜甫的成就不仅仅在斯文上,他在书法上的成就也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了。即便杜甫具有如此高深的造诣功力,可惜也没人青眯他,买点墨迹给口饭吃,要不他还能饿上五天?可见杜甫活着时名声低敛的很呀,大诗人遭遇如此噩运,这不得不让人为他落泪。
我不仅哭杜甫穷,还哭他刚正不阿,屈居寒位不折腰的气概。瞧瞧杜甫同时代的那些文人骚客,不乏有文官显赫,位居高堂的。杜甫与李白,高适中原那次同道游玩,堪称三位伟大诗人的会晤。之后杜甫既不如李白浪荡不羁,也不胜高适达官显贵。虽然也受到过岑参的荐举,高适的照顾,但终未如愿以偿。不管怎么说:杜甫是曾给唐玄宗献过“大礼赋”的,并得到过皇帝的赏识。想想杜甫一个身份卑微的人,却能凭自已的才华得到皇帝的器重,实在是不简单了。搁在现在你认识个省长,稍一眷顾,还不直步青云、飞黄腾达吗?可杜甫却命运多舛呀,偏偏给宰相李林甫挡了道,什么官也没捞到。其实,揣揣又怎么能怪宰相呢?他干了那么坏事,皇帝竟一点也不知道?皇帝都不清明廉政,换个宰相都一定眷顾朝纲了?好不容易得了个拾遗,混口饭碗,他又为救房琯受牵连给贬了。一辈子心血换来的官运,就这样说没就没了,杜甫对朋友实在是掏心掏肺的好呀,甚至不惜践踏自已的前途。
难怪说杜甫不是没有官运,而是他为人憨厚耿直呀!哪能学会趋功近利的绝技?再瞧瞧王维跟杜甫同给张九龄献诗,却得到不一样的待遇,可见杜甫那会连一首成名的诗都没有,还远不及王维的名气。甚至,还不如浪荡江湖的张继,靠一首《枫桥夜泊》便登上了名人的宝座,在文人堆里混了一辈子吃喝不愁。就如此曲曲幸运的小恩小惠杜甫都没捞上,说说他也真够可怜了吧!不是杜甫文笔不够流畅,而是杜甫的诗与他们格格不入,甚至连杜甫自已也不知道,他已在诗歌的领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范畴——“现实主义”。而这些都是杜甫生前所未能看到的,对杜甫来说这着实不公道,不能不说是个天大的遗憾。如同我哭杜甫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一样。这是一个时代的遗憾,也是历史的缺憾。
不是我哭杜甫可怜呀,而是在他可怜的背后,还有他妻子儿女的一大家人,都跟他穷苦了一辈子。杜甫是可怜呀,或许杜甫反倒不觉得他自已可怜,因为他有个好妻子。好妻子为家撑了半边天,人家本是个大家闺秀,却跟着穷酸不得志的杜甫,颠沛流离地跑这跑那,受尽了屈辱。安史之乱中,杜甫跑到家门,却碰到儿子饿死,妻子抱着孩子哭,妻子哭,杜甫心里啥滋味?还不泪水肆流?嚎啕大哭?一个大诗人日子过到如此悲惨,怎么不叫人心寒?做个穷人难,做个穷苦的诗人更难。饭都糊不住嘴,还得伺候笔墨纸研,能不将一家人拖死?不是每个诗人都受穷呀,张九龄、高适、岑参这些文官显赫的达人,不仅诗作成名还身居高位。如王维者:一边拿着朝廷的俸禄;一边饱偿游山逛水、吟诗歌赋的雅趣,可谓潇洒自如,享尽荣华富贵,死了还留个青垂史册。可独独杜甫没有这么幸运?殊不知杜甫如真的得了高官,他还能四处游荡,混在低层的乱世中,饥饿如仇地写出那么多悲愤的好诗吗?或许,酒太白才能灌成诗仙,穷杜甫才能饿成诗圣,这是天道的必然,也是命运的归宿。看来,穷是中国文人的诟病,也是喷薄诗作的灵魂。
杜甫穷,甚至穷得叫人窝心,打心眼里疼他,愿意伸手帮他。宰相张镐去杜甫家拜访,见杜之妻杨氏热情好客,贤惠贞淑,举止言谈和蔼有素,不失大家闺秀的风范,唯独着装寒碜,衣裳的补钉是一个摞一个。这使张镐极为不安,心想家里本来就这么受活了,官再罢免了,不是雪上加霜吗?就连忙辞去让他家妻给送去衣物。杜甫在成都过段清贫落难的日子,其实也就严武一人帮他,杜甫委屈求全呀!巧妙地与严武斡旋,终没有步入王昌龄的后尘,丧命于他人妒忌的屠刀之下。这是杜甫的智慧,也是读者的幸运。从这可见杜甫虽穷,依然不失傲骨涵养的血性,这是文人气度,也是杜甫本色。中国历史上穷死在文人道上的绝不止杜甫一人,但穷文人死后能达到如此巅峰的恐怕也就杜甫一人了。
哭杜甫不仅穷出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歌,还穷出了一腔家国情仇。安史之乱中,杜甫是掏尽了缚鸡之力,从囚禁窝里逃出来,安顿好家,便寻去肃宗皇帝卖命去了。可他不会经营官场呀,得了官又丢掉,实在是令人惋惜。丢了官不怕,老天爷不下雨他纠心了,一场春雨他堪称贵如油呀!喜庆得一宿未眠,闻着雨丝润物的声音,如倾听丝竹管乐那么陶醉入神。可见,杜甫的心中是兼济着天下苍生的,可悲的是天下苍生却不兼济他呀,这是文人的胸怀,也是苍生的福气。因为,他不像李白可以稀里糊涂地酩酊大醉一辈子,也学不会高适自命清高地周旋于官场里。如同现在的文人,有几个写东西不是迎合市场的,闭门造车几年,一旦作品扬眉吐气了,便顺势捞个一官半职的,却袖手不噤口,扎在文人堆里做起老匠来,不愁吃喝嫖赌的,混个徒有虚名。可杜甫他学不来呀!别说吃喝嫖赌了,还经常肚子里敲鼓,但空空的肚子里竟然产出了那么多千古绝唱,堪称绣了半个盛唐,不过,只是死后才登上诗圣的宝座。如是换作其他人,宁可不要那宝座,也得填饱肚子保命呀!由此可以说,杜甫确实死在了诗歌的道路上,为诗歌奋斗奉献了终身,给后世留下无比灿烂丰富的文化遗产,供子孙千秋万代的享用,你说我能不为如此伟大的诗人哭泣吗?
2018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