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的人家越来越多了,要不是冬天这个时候,很难看到这样忙碌又温馨的画面。
在故乡,每年都有杀猪过年的习惯。一家人,多则要杀三四头,少的也要杀一两头,作为年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杀年猪,是非常讲究的,特别是那些懂得天干地支的人家。
每到冬天,故乡的小河边到处都可以看到杀年猪的景象。而每当这个时候,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都会赶回来帮忙杀猪。因此,每年冬天,杀年猪就成了故乡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在杀猪之前,大部分人家都要请当地的那些懂得天干地支的人掐指算一算,什么时间最好杀猪?什么时候杀猪猪肉不会臭等等。听“行内”人说,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猪死得痛快,二是猪肉不会臭。在故乡还流传着一种怪异的说法,话说,如果哪家的猪肉臭了,人们就会说三道四,说他家的运气不好,到处宣扬,还会说这家人肯定是做过什么亏心事。所以,故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这种事情发生,在杀年猪的时候,每走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
故乡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杀猪这天,人们都要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一起庆贺这个重要的日子。请朋友来家里庆祝的这个过程叫做吃杀猪饭,吃杀猪饭也很讲究,在宴请别人吃杀猪饭之前,得准备好丰富的食物。这样做,一能展示自己的家底,二能说明自己的人缘好,能请到乡亲们在家团聚。这种习惯在故乡已经延续了几百年,因此,吃年猪饭也就名正言顺的成了故乡的特有文化。也可以说,故乡的年,从杀年猪开始,就有了味道。
除了杀年猪,故乡还有一种特制的年货---麻糖,麻糖也是故乡过年时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年货。麻糖,色泽美,味儿香甜可口,同时也象征着人们日子的甜甜美美。
说到麻糖,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小时候和妈妈一起熬麻糖的经历。做麻糖的工序很多,而且,一不小心就会把麻糖做坏。做麻糖,要提前二十天把做麻糖的麦芽准备好,等麦芽长到一两寸长以后,切碎,粉碎成酱,再把玉米粉碎泡在木缸里发酵,加入少量麦芽酱。发酵几个小时,就可以把发酵好的玉米放在大锅里煮熟,过滤,这样反复做两三次。过滤好了,又把之前弄好的麦芽酱全部倒在玉米水里,静置清凉,冷却到室温。再把滤好的玉米水舀在大锅里熬上几个小时,熬成粘稠状,冷却凝固。
这样,麻糖就做好了。熬麻糖这个过程特别漫长,而且,都是选择在晚上。所以,每当做麻糖的时候,人们都要邀请好几个年轻人围坐在火塘边玩扑克,或者吹牛皮,在故乡,这个隆重的活动叫做守麻糖。等麻糖熬好,大伙吃了麻糖以后再回家睡觉,而这时候,一般都是凌晨三四点了。
麻糖可以简单地分为几种,有的含有核桃,有的含有花生,有的含有酥麻,还有的是这几种东西混合在一起,味道特别美。值得称赞是,故乡的麻糖被有经济头脑的人申请了专利。
现在,一吃麻糖,我就会想起和母亲一起做麻糖的经历。就会想起年幼时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年,但只要一听到有人熬麻糖了,就会自然而然地知晓年已经来了。
在故乡,每年的年末,人们准备年货的经历,就如一场硝烟弥漫的战争,非常激烈。而这场战争会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每年的冬月以后,人们就会陆陆续续的到街上买年货。有趣的是,故乡的人们买年货并不是一次性买够,他们要分好几次购买,上一次街买一点。离街近的,会忙到吃团圆饭的前一秒。
而买年货最热闹的是每年的最后一次赶场。这天,家里能上街的人都要上街买东西。大人们买之前没买到的东西,小孩呢?买的是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最后一次赶场,也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一场赶集。
街上人山人海,肩擦着肩,脚碰着脚,吆吼声声声入耳。如果你仔细观看,这次赶场和往常的赶集是截然不同的。每个人的背上都会背着一个背篼,他们买东西的时候也不会在一个地方一次性买够,而是到处讯问,直到价廉物美时,才下决心购买。因此,人们买一背篼东西,往往要花去半天时间。
更有趣的是,在这一天,人们会穿着自己最喜欢的衣服上街游逛。也只有这一天,人们才会忘记所有的不快,忘记自己的身份,走得那么近。他们脸上的笑容,在这一刻绽放得最为真诚。
家乡的年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可以这样说,家乡的年和其他地方的大相径庭。它虽然没有城市里的那么奢华,那么高大上,但家乡的年味最接地气,最有过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