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驾着一片祥云而来,聆听了开元盛世余韵;他伴着凄风苦雨而来,走过了安史之乱的悲欢离合;他看惯了大唐由盛而衰,心忧天下黎民百姓。他多年耕耘,愿不得偿,漂泊于江湖之间,典当了青春,与草木相约,也有过几段短暂的仕途之缘,终是匆匆而过,不留痕迹。那么艰辛的日子,长情相伴的,是天上的明月,舟外的苦雨,他常行吟于浣花溪畔,慨叹时运不济;他曾煮酒于茅舍之内,心忧天下黎民。他做人必“报不报之恩,岂必进而抚世。”他作诗定“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韩愈称他“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朱德评价他“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他,就是大唐诗圣杜甫。
农历712年正月初一,阳历2月12日,河南巩县(现在的巩义市)县城,庆祝新年的隆隆炮声此起彼伏,天空中弥漫着一股股浓浓的火药香,一个官宦之家深宅大院的二层小楼上,一声婴儿的啼哭声让本就喜庆的人们更加欢天喜地,大家知道,家主夫人生下了一个男婴儿,杜家老祖杜审言,也就是这个婴儿的祖父,希望孙儿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个仪表堂堂、才貌双全的七尺男儿,于是给孙儿取名杜甫,“甫”的意思就是容貌俊美的男子,后来自然又赐字子美。至于自号少陵野老的由来,则是因其曾居住在古长安城南的少陵。我们知道,古代⼤多数诗⼈世家都喜欢将曾经居住过的地名改之为号,⼤概对故地都有⼀份深深的眷恋之情,特别是杜甫,对于长安城,对于⼤唐和百姓,始终忧国忧民的他难免对这⽚⼟地爱之恋之,所以⾃称为少陵野⽼。世⼈则称之为杜少陵。“少陵野老”其实出自杜甫的《哀江头》的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
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书香门第之家。远祖是晋朝名将杜预,博学多才,被人称为“杜武库”。祖父杜审言,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初唐时期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县令等职。杜甫的祖父父亲官职虽然都不大,但杜甫勉强也能算个官二代、三代,所以杜甫的少年、青年时代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绝对不小。
细细研究揣摩,杜甫的一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读书游历时期(712年-745年)
青年时代,作为官二代的老杜并不缺钱,公元 731 年,也就是玄宗开元十九年,那年他刚刚20岁,也就是在这一年,为了扩大眼界、结识名流,老杜开始了他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南北壮游。
他数度漫游,历时达十余年之久,从二十岁开始,他便南游吴越,25岁回洛阳应举,结果糟糕的狠,他落榜了,于是开始北游齐赵。30岁回洛阳结婚,娶妻杨氏。天宝三年四月,33岁的杜甫在洛阳忽然遇到了自己倾慕已久的当时号称谪仙的诗人李白。自来文人多半相轻,可这两位伟大的天才诗人却是一见如故,成了诗文骨肉之交。《寄李太白二十韵》就是李白被放逐后,杜甫思念李白时所做。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不仅被这位青莲学士的风采所折服,并且还接受了他功成身退游侠好道,意图以炼丹求仙而超然物外解救自己的思想。两人一见如故,指点江山,谈论时政,怨气冲天,一个感觉备受倾轧,一个则是求官无门,两个大唐社会愤青相见恨晚,畅快淋漓地抒发心中的郁闷,于是结伴游梁宋。
后遇高适,三人烹茶煮酒论友,赋诗谈道交心,击拍唱和,论道仙游,成为一时佳话。后来杜甫到东鲁省父,又遇李白,彼此分手后竟终身未见。其间他又游金陵、历姑苏、走浙东、逛齐赵。他曾于北国凛冽的寒风中,仗剑踽踽独行呼啸狂歌,也曾在风光旖旎的江南,于叶绿花红间轻吟慢唱流连沉醉。这个时期老杜的作品热血喷涌,激情豪迈,气势磅礴。代表作当首推《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应举落第,心中的怅惘烦闷自不待言,但也有一股雄霸之气萦绕心头,他不服气!想想自己的诗才,想想自己的文名,他怎么能够服气呢?这一日来到齐鲁大地,眼前就是高耸入云的五岳魁首,他的目光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于是,一首大气磅礴的《望岳》脱口而出。这首诗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儿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淋漓尽致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吹响了老杜前进的号角,称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泰山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老杜的阔达的心胸英雄气概。“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老杜心里拿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就在于此。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老杜后出之作难以企及,可见老杜这首诗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多么的精妙奇绝。
二、从35岁到44岁,老杜困居长安时期
应试不第,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年冬天预献三《大礼赋》,这回总算得到了玄宗的赏识,命老杜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他仅取得了“参列选序”的资格,等候分配,(就跟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在家没什么区别。)却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老杜并没有得到任何官职。直到天宝十四年,杜甫才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老杜迫于生计,杜甫还是选择就任了,可才刚刚找到工作,杜甫又遭到了一记重击,安史之乱爆发了!来不及解释,杜甫带着一家人逃难。
天宝十五年(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进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县”移家至附近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舅父处。六月,潼关失陷,进而长安陷落,唐玄宗逃往川蜀。叛军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七月,唐肃宗在“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据说老杜于八月,在长安被关押时作下《月夜》《春望》。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从鄜州往灵武,那就是往西北方向去,没想到被安史叛军抓到。还被押回到鄜州南面两百多公里的长安。这一路上,杜甫恐怕会很难受。试想,他本来是带家人逃到鄜州的,可是他往西北去却被抓了,那么鄜州是不是也会被安史叛军所侵扰呢?杜甫能不担心吗?所以杜甫这一路被押解到长安,应该是一路心系鄜州的安危。于是在长安被关押时写下了这首诗,好,我们来看原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赏析 杜甫说,今夜鄜州的月亮啊,爱妻你只能独自一人在闺房里看了。
此时的杜甫应该是被关在监牢里,透过小窗,望着外面的月亮。月亮历来是相思物,杜甫望着月亮,思念着妻子。所以他想到了月亮照耀下的鄜州,想着他的妻子一定也在闺房里,独自一人望着月亮,牵挂着他。去年,杜甫回到奉先县的家中,小儿子竟然饿死了。这个事情让杜甫内疚了很久,过后他一定是把家安排得妥妥的。然而,这回为了去寻找皇上唐肃宗,为了去报效朝廷,他又不得不只身离家。没想到反被叛军给抓了,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杜甫此时的心情应该是非常的愧疚,自己不能陪在妻子的身旁。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心里默默念叨,我现在只能在这遥远的地方,怜惜我们那三个幼小的儿女,让你如此辛劳地抚养照顾着他们,而他们却还未能理解你对长安的思念与回忆。
怎么理解“忆长安”呢?首先,杜甫这次被捕,他的妻子按说是不知道的。所以不是指这个时候的长安,而是过去的。因为之前,杜甫一家人,一起住在长安。后来房屋坍塌,杜甫只好把妻子和孩子安顿到“奉先县”。因此,长安对杜甫的妻子来说,就意味着团圆。而且,我相信杜甫私底下也是这样对他妻子承诺的,只要我在长安做了官,安顿下来,就一定接你们母子回来长安居住,共同建设小康之家。可是,没想到他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兵曹参军,而回奉先看望妻儿的时候,小儿子竟然已经饿死了。再不多时,安史之乱就爆发了,后来连长安都失陷了,他们一家只得逃到了“鄜州”。愿望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无情的现实把老杜心里美好的梦想击的粉碎。另外,据说杜甫是29岁结婚的,他妻子当时19岁,是“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这“司农少卿”的官职相当于分管农业的副部长,应该是在长安任职。由此,杜甫的妻子从小可能是在长安长大的,而他们两人认识应该也是在长安。所以“忆长安”这三个字,事实上蕴含了很多很多。可能有她少女时的回忆,有她和杜甫相识相恋的记忆,还有新婚的甜蜜,更有她期盼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渴望,对妻子回长安的渴望杜甫自然是了解的。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我也想念你啊,想你那芳香如云雾的秀发,如今都为我哭湿了吧;想你那如明月清辉的玉臂,没有我的抚摸,感到夜的寒冷了吧。
老杜这首诗根本就是一首情诗,也许他也回忆起了他们在长安时的快乐,所以不无深情地赞美他妻子的云鬟与玉臂,也不无怜惜他妻子此时的孤单与对他的思念。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虚幌“:指透光的窗帘或帷幔。何时我们才能团聚,一起倚靠在窗帘边,双双在月光的照射下,共叙相思,直到泪痕干?
关于“双照”,因为诗名叫《月夜》,所以这里的照,应该是月光的照,两人在月光的照射下,干什么呢?“泪痕干”。那么什么是“泪痕干”呢,我想他们两人经过那么多苦难,再次团圆,必然都泪流满面,有很多的辛酸与苦难要诉说,很多的相思话儿要倾诉。而越是倾诉就有越多的泪,一直说到彼此的泪尽,泪痕干为止。这应该才是老杜所要表达的。就像后来的李商隐,在追忆他的爱妻时写道:“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夫妻团圆是有很多的夜话要说的,月下,当窗,灯前,尽情地诉说,说尽所有的悲欢离合。
春 望
杜甫
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烽⽕连三⽉,家书抵万⾦。
⽩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长安城满⽬凄凉,到处草⽊丛⽣。繁花也伤感国事,难禁涕泪四溅,亲⼈离散鸟鸣惊⼼,反增离恨。多个⽉战⽕连续不断,长久不息,家书珍贵,⼀信难得,⾜矣抵得上万两黄⾦。愁⽩了头发,越搔越稀少,少得连簪⼦都插不上了。在这里,老杜的家国情怀跃然而出。
宰相房琯自请带兵御敌,兵败被革职。杜甫上书救琯,肃宗怒,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来往洛阳与华州间。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曾陷贼,后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被任命为左拾遗。代表作:《悲陈陶》《哀江头》《春望》《北征》《羌村三首》及“三吏” 、“三别”等。
759年7月杜甫弃官,流寓陇、蜀、湖、湘等地,“漂泊西南天地间”。在江旅居夔州期间,杜甫作诗四百三十余首,创作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其一生的高峰。这一时期老杜的代表作有《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总之,这段时间的经历使老杜由半浪漫半现实主义成长为一名忧国忧民的纯粹的现实主义诗人。
大历三年(公元 768 年)正月,郭子仪等九节度在相州被史思明打败,加上关中饥荒,杜甫弃宫,携家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一年后到达成都。友人严挺之之子严武守成都资助甚多,并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严武入朝,二次入蜀,杜甫往依之,严武死,再度漂泊,“漂泊西南天地间”。到夔州居二年,作品很多。杜甫启程出川,三月抵达江陵。本想北归洛阳,又因河南兵乱不能成行。 在江陵一住半年,又移居公安数月,年底又到岳阳。杜甫一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道出自己生活的窘迫潦倒。茅草屋似是很久没有人住,院子中的木头栅栏都已经被侵蚀烂掉,院内更是杂草丛生,屋顶的茅草也已经所剩无几,整个茅草屋都已经倾斜,看上去颤颤巍巍,给人一种轻轻一碰便会坍塌的感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最有名的那些诗,创作的时间就惨了,安史之乱八年,一年没差老杜全一股劲儿赶上了,所以就特别忧国忧民。他说“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其实你老杜当时又不为官,收蓟北管你屁事儿,可他心系国家,胸怀百姓,看这个仗终于打完了,简直高兴到哭。一首首诗篇跑步而来。《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秋兴》、《岁晏行》等都是这时期的优秀作品。下面我们以《又呈吴郎》为例来谈谈。
又 呈 吴 郎
杜 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诗的首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说的正是老杜。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防”的主语是寡妇。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句,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都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然,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像扯得太远,好像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读者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诗人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像“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如此章,极煦育邻妇,又出脱邻妇;欲开导吴郎,又回护吴郎。八句中,百种千层,莫非仁音,所谓仁义之人其音蔼如也”(《读杜私言》)。全诗正是在这种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的。诗作表达了杜甫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
下面咱们再接着谈《秋兴》: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照朝班。
瞿唐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朱帘绣柱围黄鹤,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月夜,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沈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去年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游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是非常寂寞、抑郁的。《秋兴》这组诗,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
这组诗,前人评论较多,其中以王嗣奭《杜臆》的意见最为妥切。他说:“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可见八首诗,章法缜密严整,脉络分明,不宜拆开,亦不可颠倒。从整体看,从诗人身在的夔州,联想到长安;由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满目萧条景色而引起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叹;以对长安盛世胜事的追忆而归结到诗人现实的孤寂处境、今昔对比的哀愁。这种忧思不能看作是杜甫一时一地的偶然触发,而是自经丧乱以来,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表现。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人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这就是他所以望长安,写长安,婉转低回,反复慨叹的道理。
为理解这组诗的结构,须对其内容先略作说明。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这一首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上,下启第二、三首。第二首写诗人身在孤城,从落日的黄昏坐到深宵,翘首北望,长夜不寐,上应第一首。最后两句,侧重写自己已近暮年,兵戈不息,卧病秋江的寂寞,以及身在剑南,心怀渭北,“每依北斗望京华”,表现出对长安的强烈怀念。第三首写晨曦中的夔府,是第二首的延伸。诗人日日独坐江楼,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而这种宁静给作者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面临种种矛盾,深深感叹自己一生的事与愿违。第四首是组诗的前后过渡。前三首诗的忧郁不安步步紧逼,至此才揭示它们的中心内容,接触到“每依北斗望京华”的核心:长安象“弈棋”一样彼争此夺,反复不定。人事的更变,纲纪的崩坏,以及回纥、吐蕃的连年进犯,这一切使诗人深感国运大非昔比。对杜甫说来,长安不是个抽象的地理概念,他在这唐代的政治中心住过整整十年,深深印在心上的有依恋,有爱慕,有欢笑,也有到处“潜悲辛”的苦闷。当此国家残破、秋江清冷、个人孤独之际,所熟悉的长安景象,一一浮现眼前。“故国平居有所思”一句挑出以下四首。第五首,描绘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早朝场面的庄严肃穆,以及自己曾得“识圣颜”至今引为欣慰的回忆。值此沧江病卧,岁晚秋深,更加触动他的忧国之情。第六首怀想昔日帝王歌舞游宴之地曲江的繁华。帝王佚乐游宴引来了无穷的“边愁”,清歌曼舞,断送了“自古帝王州”,在无限惋惜之中,隐含斥责之意。第七首忆及长安的昆明池,展示唐朝当年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富饶的盛景。第八首表现了诗人当年在昆吾、御宿、渼陂春日郊游的诗意豪情。“彩笔昔曾干气象”,更是深刻难忘的印象。
八首诗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一个大型抒情乐曲有八个乐章一样。这个抒情曲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飘零,特别是关切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作为基调。其间穿插有轻快欢乐的抒情,如“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有壮丽飞动、充满豪情的描绘,如对长安宫阙、昆明池水的追述;有表现慷慨悲愤情绪的,如“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有极为沉郁低回的咏叹,如“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白头吟望苦低垂”等。就以表现诗人孤独和不安的情绪而言,其色调也不尽相同。“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以豪迈、宏阔写哀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以清丽、宁静写“剪不断、理还乱”的不平静的心绪。
总之,八首中的每一首都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基调的思想情绪。它们每一首在八首中又是互相支撑,构成了整体。这样不仅使整个抒情曲错综、丰富,而且抑扬顿挫,有开有阖,突出地表现了主题。王船山对此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船山遗书•唐诗评选》卷四)
《秋兴》八首中,杜甫除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外,反复运用了循环往复的抒情方式,把读者引入诗的境界中去。组诗的纲目是由夔府望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组诗的枢纽是“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瞿塘峡口到曲江头,相去遥远,诗中以“接”字,把客蜀望京,抚今追昔,忧邦国安危……种种复杂感情交织成一个深厚壮阔的艺术境界。第一首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四处砧声所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府到长安,又从长安回到夔府的往复。第二首,由夔府孤城按着北斗星的方位遥望长安,听峡中猿啼,想到“画省香炉”。这是两次往复。联翩的回忆,又被夔府古城的悲笳所唤醒。这是第三次往复。第三首虽然主要在抒发悒郁不平,但诗中有“五陵衣马自轻肥”,仍然有夔府到长安的往复。第四、五首,一写长安十数年来的动乱,一写长安宫阙之盛况,都是先从对长安的回忆开始,在最后两句回到夔府。第六首,从瞿塘峡口到曲江头,从目前的万里风烟,想到过去的歌舞繁华。第七首怀想昆明池水盛唐武功,回到目前“关塞极天惟鸟道”的冷落。第八首,从长安的“昆吾……”回到“白头吟望”的现实,都是往复。循环往复是《秋兴》的基本表现方式,也是它的特色。不论从夔府写到长安,还是从追忆长安而归结到夔府,从不同的角度,层层加深,不仅毫无重复之感,还起了加深感情,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真可以说是“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赠郑谏议十韵》)了。
情景的和谐统一,是抒情诗里一个异常重要的方面。《秋兴》八首可说是一个极好的范例。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接下。波浪滔天,风云匝地,秋天萧森之气充塞于巫山巫峡之中。我们感到这两句形象有力,内容丰富,意境开阔。诗人不是简单地再现他的眼见耳闻,也不是简单地描摹江流湍急、塞上风云、三峡秋深的外貌特征,诗人捕捉到它们内在的精神,而赋予江水、风云某种性格。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勃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变易无常和臲硊不安的前途。两句诗把峡谷的深秋,诗人个人身世以及国家丧乱都包括在里面。这种既掌握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人生经验中最深刻的感情融会进去,用最生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景物就有了生命,而作者企图表现的感情也就有所附丽。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语简而意繁,心情苦闷而意境开阔(意指不局促,不狭窄)。苏东坡曾说:“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确实是有见识、有经验之谈。
杜甫住在成都时,在《江村》里说“自去自来堂上燕”,从栖居草堂的燕子的自去自来,表现诗人所在的江村长夏环境的幽静,显示了诗人漂泊后,初获暂时安定生活时自在舒展的心情。在《秋兴》第三首里,同样是燕飞,诗人却说:“清秋燕子故飞飞。”诗人日日江楼独坐,百无聊赖中看着燕子的上下翩翩,燕之辞归,好象故意奚落诗人的不能归,所以说它故意飞来绕去。一个“故”字,表现出诗人心烦意乱下的着恼之情。又如“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瞿塘峡在夔府东,临近诗人所在之地,曲江在长安东南,是所思之地。黄生《杜诗说》:“二句分明在此地思彼地耳,却只写景。杜诗至化处,景即情也”,不失为精到语。至如“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的意在言外;“鱼龙寂寞秋江冷”的写秋景兼自喻;“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的纯是写景,情也在其中。这种情景交融的例子,八首中处处皆是。
他前面所说的情景交融,是指情景一致,有力地揭示诗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此外,杜甫善于运用壮丽、华美的字和词表现深沉的忧伤。《秋兴》里,把长安昔日的繁华昌盛描绘得那么气象万千,充满了豪情,诗人早年的欢愉说起来那么快慰、兴奋。对长安的一些描写,不仅与回忆中的心情相适应,也与诗人现实的苍凉感情成为统一不可分割、互相衬托的整体。这更有助读者体会到诗人在国家残破、个人暮年漂泊时极大的忧伤和抑郁。诗人愈是以满腔热情歌唱往昔,愈使人感受到诗人虽老衰而忧国之情弥深,其“无力正乾坤”的痛苦也越重。
《秋兴》八首中,交织着深秋的冷落荒凉、心情的寂寞凄楚和国家的衰败残破。按通常的写法,总要多用一些清、凄、残、苦等字眼。然而杜甫在这组诗里,反而更多地使用了绚烂、华丽的字和词来写秋天的哀愁。乍看起来似和诗的意境截然不同,但它们在诗人巧妙的驱遣下,却更有力地烘托出深秋景物的萧条和心情的苍凉。如“蓬莱宫阙”、“瑶池”、“紫气”、“云移雉尾”、“日绕龙鳞”、“珠帘绣柱”、“锦缆牙樯”、“武帝旌旗”、“织女机丝”、“佳人拾翠”、“仙侣同舟”……都能引起美丽的联想,透过字句,泛出绚丽的光彩。可是在杜甫的笔下,这些词被用来衬托荒凉和寂寞,用字之勇,出于常情之外,而意境之深,又使人感到无处不在常情之中。这种不协调的协调,不统一的统一,不但丝毫无损于形象和意境的完整,而且往往比用协调的字句来写,能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正如用“笑”写悲远比用“泪”写悲要困难得多,可是如果写得好,就把思想感情表现得更为深刻有力。刘勰在《文心雕龙》的《丽辞》篇中讲到对偶时,曾指出“反对”较“正对”为优。其优越正在于“理殊趣合”,取得相反相成、加深意趣、丰富内容的积极作用。运用豪华的字句、场面表现哀愁、苦闷,同样是“理殊趣合”,也可以说是情景在更高的基础上的交融。其间的和谐,也是在更深刻、更复杂的矛盾情绪下的统一。
有人以为杜甫入蜀后,诗歌不再有前期那样大气磅礴、浓烈炽人的感情。其实,诗人在这时期并没消沉,只是生活处境不同,思想感情更复杂、更深沉了。而在艺术表现方面,经长期生活的锻炼和创作经验的积累,比起前期有进一步的提高或丰富,《秋兴》就是明证。
四、漂泊西南时期(760年-770年)
老杜人生的最后两年,漂泊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无处为家,那就漂泊江湖吧,老杜大部分时间是在破船上度过。 大历五年(公元 770 年)冬,病逝于湘江之上,至此,诗圣的一生就此终结,终年五十九岁。 在漂泊西南的十年间,杜甫留下了千余首诗作,数量占《杜工部集》所录的三分之二强,这一时期,无疑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这段时间是他穷困潦倒的时期,又身体抱恙,但“文章憎命达”,这也是他诗作爆发的阶段。无论平仄、对仗等体式,还是起承转合的文法,都是信手拈来。他的诗句在格律中游刃有余,功力已臻化境。杜甫在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就是《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作者在夔州之时。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全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晚年漂泊的江湖悲愁同时切合了大时代混乱和老百姓日子的艰难,也反映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心情,不违他“诗圣”之名。而从格律上来讲,此诗为古今七律第一(《黄鹤楼》则为半律体)。
和前期不同的是,这时老杜的诗歌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形式也更多样化,并创造性地赋予七言律诗以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因此,漂泊西南时期的作品,才是最具有杜甫特色的作品。
我们赏析诗人作品,深入了解诗人背后的生活经历、感情起伏以及写作背景,才能真正与诗人的作品建立通感,进入诗人的意境与他对话,感受诗歌的美。
杜甫的一生让人沉重,所以我们称他的作品风格“沉郁顿挫”。走进杜甫的心灵圣地,阅读品味《杜工部全集》,方能感受到一颗伟大不朽的诗魂给我们内心深处的震颤!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却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心底深处的安慰,心理的满足。惟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团圆,孔尚任不想大团圆,鲁迅也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尽管我们用心来感受到的是深深的酸酸的悲怆。
现实生活的磨难,注定了老杜太多的心事无法言明,于是,诗歌成为他抒写自己喜怒哀乐的地方。因爱而想,因想而写,因爱而伤,因伤而痛。文字写给自己,留给后人,足矣!杜甫就是以自己潦倒窘迫的悲怆一生,为后人打造了一颗胸怀阔达心忧黎民的高贵灵魂。杜甫以沉郁顿挫的诗歌旋律,记录了一段历史,他用饱含激情的文字记录他的思想,告诉后人他的凄苦与悲伤,潇洒与豪迈。“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他对挚友,自己心中真正大哥李白诗作的真实评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则是韩愈对“李杜”二人诗作的永恒赞歌。
漫漫长路,是他在弹奏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破旧草堂,是他在用诗歌诠释背井离乡的悲心愁肠?他的赤子之心,照耀在唐朝盛衰上,化为一腔怒火,燃尽腐败和丑恶。他的诗篇,铭记在人们的心中,化为一股热泪,洒遍祖国河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忧愁的身影定格在历史长廊,化为一颗明珠,照耀在诗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