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赋
夫太行者,巍峨峻极,气势磅礴,横亘于天地之间,其雄浑之态,如巨蟒蜿蜒,似神蛟盘踞。悠悠岁月,如长河之水,滔滔而逝,无尽无休。于斯山川之间,有红旗渠焉,宛如一条灵动巨龙,蜿蜒曲折,镶嵌于崇山峻岭之中。此渠之成,堪称人工之奇迹,乃心血与智慧所凝之华章。
遥忆往昔,林县之地,土薄而石厚,水贵如油之珍稀。旱魃常肆虐,致田亩皆龟坼,如大地皲裂之纹;禾苗尽枯焦,似遭火焚之惨。民生维艰,父老乡亲皆愁眉紧锁,渴盼甘霖之降,以解久旱之苦。奈何天公不悯,赤地千里,岁月悠悠而水患未消,世代绵绵而艰难之境依旧。
当斯时也,林县之英雄儿女,心怀壮志,不甘困厄之境,欲与天地争衡。县委英明,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民众齐心,众志成城,团结如一人。遂于危难之际决策,立志于山水之间,欲引清流以润干涸之土。于是乎,十万大军,奔赴太行,其气魄之豪迈,如壮士出征,志在必得。众人皆以愚公移山之坚韧之志,效精卫填海之至诚之心。
观夫工程之始,其艰难险阻,实非言语所能尽述。悬崖峭壁,高耸入云,如刀削斧劈之状;深谷险壑,幽暗深邃,似鬼斧神工之造。而林县之民,无惧无畏,其勇可嘉。攀援而上者,如猿猱之灵动,身轻如燕,穿梭于悬崖之间;锤凿而下者,似力士之威猛,力拔千钧,敲击于顽石之上。临万丈深渊而不惧,处高危之地而泰然自若。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其志之坚,可动天地;其情之切,可泣鬼神。
红旗渠之修建,先定线测量。测量员们身背工具,翻山越岭,反复勘察,在崇山峻岭中寻找最佳线路。他们不畏烈日炙烤,不惧寒风凛冽,一步一步丈量着太行的山川脉络。
渠道开挖之时,壮士们腰系绳索,身悬半空,如鹰隼展翅。锤声叮当,似金戈铁马之声,回荡于山谷;钎影闪烁,若剑戟锋芒之光,耀动于天地。石屑纷飞,如雪花之漫天飘洒;汗水流淌,似雨水之滂沱倾泻。每一锤之落下,皆饱含心血;每一钎之凿入,尽是力量之凝聚。众人或手持钢钎大锤,奋力开凿山体,或用铁锹、洋镐等工具,一点点铲除土石。遇到坚硬的岩石层,就采用爆破之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精准放置炸药,随着一声声巨响,顽石崩裂。
而运石之民工,肩挑背扛,蜿蜒于崎岖山路。脚步沉稳,似泰山之不移根基;身影矫健,如猎豹之敏捷灵动。号子声声,如雷贯耳,回荡于山谷之间;脚步阵阵,震撼山岳,传响于山川之中。在修建渡槽时,更是精心搭建架构,将巨大的石块、预制件一块块地拼接起来,渡槽凌空飞架,如长虹卧波于天际。隧洞的挖掘更是艰辛,工人们在幽暗的环境中,仅靠微弱的灯光照明,用手推车、箩筐等工具运出石渣,一锹一镐地掘进,隧洞幽深曲折,似蛟龙潜渊于地底。
悠悠岁月,历经十载有余,红旗渠终大功告成。清流汩汩,自太行山奔腾而来,如琼浆玉液,润泽林县之干涸土地。千顷沃野,得水之滋养而复苏;万户千家,因水之润泽而兴盛。麦浪翻金,似金色之海洋涌动;稻花飘香,如芬芳之气息弥漫。此乃丰收之祥瑞之象;村舍俨然,错落有致,鸡犬相闻,此乃安居之和谐之景。
红旗渠之意义,岂止在水之有无。其彰显者,乃中华民族之伟大精神,团结奋进之磅礴力量。众人齐心,可移泰山之巍峨;众志成城,能填沧海之浩渺。此渠之成,如明灯高悬,激励后人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进取。
今者,吾辈伫立渠畔,仰望高山之巍峨,俯瞰清流之澄澈。思先辈之丰功伟绩,感天地之悠悠无尽。红旗渠者,不唯是水利之工程,更是一座不朽之精神丰碑。其精神之光,如明灯之高悬,照亮后人前行之漫漫征途;其精神之热,如炉火之熊熊,温暖后人奋斗之拳拳之心。
愿红旗渠之精神,传之千古,永不磨灭。激励吾中华儿女,于新时代之征程,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再创辉煌之伟业,再谱壮丽之华章。其功也,与天地同久;其德也,与日月齐光。此吾红旗渠之赋,以颂先辈之功绩,以励后人之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