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们几个人搞了辆车去白芨沟,位于贺兰山中段腹地。
“山路十八弯”,得亏开车的哥们技术好,才险之又险到了停着许多车的一座山峰之下,这山峰上有人工洒的水,水像盖头披拂下来,在冬日冷光里晶莹剔透,有极地洞穴的味道。我们抵达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在山下仰望,山体凝结的冰凌一根根,在阳光下反射光芒。巍峨挺拔的贺兰山多了层纯净外壳,将其衬托得格外神秘,仿佛神话中记载的可见不可攀之处。冰凌借了山峰的气势与自然的鬼斧,本身并无奇特之处,欣赏后好多人便觉索然无味,离开了。毕竟山风凛冽,土尘呼啸。
主要是为了这处景点而来,看完反而觉得路上的景色比较有意思。
山路是修好的公路,通向内蒙,路不宽,紧贴着嶙峋贺兰山,岩壁陡峭,抬头望有时看不到天空,两边山头压下来,使人心惊胆战。
刚一开始,大武口这段路还算繁华,有商铺和人家,往山脉内部深入,人烟逐渐稀少,公路两边还站着身穿荧光服的修路工人,看样子这路还没完工。
柏油路,铺得平整,奈何这段路是硬生生从山里整出来的,有的弯特别崎岖,对面有车辆驶来都看不清,得两车快贴面方能看到。
再往里走,就到了白芨沟。竟然有学校、医院和小区,以及各种采矿的建筑。太难以置信了!我们走了极远的路,开车到达山脉的腹地,本以为会是荒芜之处,但却满是人类居住工作的痕迹。
有的墙壁是由石块垒起来的,但大多数建筑,比如学校和房屋仍是砖石盖的,我是想不到这些砖头,和里面的东西是怎么运进山里的。要知道我们在新修的公路上行驶,还得小心翼翼,怕出事,可在没有公路的时候,这些开矿者就已经将工器具和生活设施运进大山里了。
这是人的伟力。
在一处转弯,我们见到一个废弃的高层小楼,楼的墙壁贴着小瓷砖,这个楼挂着牌,上面写的是“某某机构”,应该是曾经办公的地方,经历了数十年,又盖好了新的办公地,这里就废弃不用了。
看小楼周围的环境,前面有平整的水泥地面,四周栽着沙枣树,门前甚至还摆着两个石狮子。小楼一层的台阶,有羊粪球,看样子是牧民放羊时来到此地,在小楼旁的一个小屋里歇脚留下的痕迹。小屋前还有一口大缸,应该是盛水用的,也废弃了。
单看这小楼,与山外的同类建筑几乎一样,但想到此地位于山脉深处,顿时觉得“人力无穷尽”,硬生生在贺兰山腹地盘出与外界一样的居所,还要让这一切都类似。
我们到达有冰凌的山峰时,见到这山下面有“社区”,社区内餐馆、诊所、小卖铺和社区服务中心样样俱全,还有救援队驻扎的地方。
因为开矿,他们来到贺兰山腹地,并在数年里,于此地繁衍生息,将白芨沟变得和外界一样。他们成了山里的原住民,也使得大山深处有了人味。
在这个星球上,一些孤独的游客,涉足人烟稀少之地,突然看到有营帐,内心的孤独就会被驱散。假如能见到学校、医院和心理咨询中心,可能会恍惚,以为自己还在热闹的人类社会,没有远行,星球很大,星球也很小,在陆地上,人类的足迹已经踏遍了大多数地方。
白芨沟,见证了人类的力量,将贺兰山腹地改造成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我们在冰凌山峰下,被冬日冷风一吹,有点饿,就在社区小卖部里买了辣条、干脆面、火腿肠。
修路造福百姓,这条路连接大山内外,一直通到内蒙,让两地的人过路都方便,不用再绕远路,或者在崎岖大山中心惊胆战,害怕掉下山崖。
我一直说“社区”,是因为我不知道地点叫什么,它有自己的名字,在之后我会再慢慢了解这个地方,太使我震撼了,让我深刻认识到人力的没有穷尽。
石嘴山有很多与煤结缘的去处,有些还在使用,有些已经废弃了。这些地方都很有意义,如白芨沟这样震撼人心的地点必定还有许多,它们本身的意义就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了解,想要探寻,那是人与环境抗争的史诗,是勇敢,是伟大,是人性的闪光。
从白芨沟回来时,我们见到了岩羊,是在山路转弯处,我们车速并不快,无意间看到路边有个黑黢黢的东西,我还以为是石头,错过去之后才反应过来——那是岩羊吧!我又探头去看,只见一只夜幕里黑黢黢的影子轻巧地穿行在石棱中,惊险的垂度在它蹄下如履平地,一眨眼就到了山顶,而山上有另一只稍大些的在等待它,二羊汇合,一齐转头盯着我们的车,彼时山风猎猎,灌木野草都被吹得斜低着头,唯独这两只岩羊屹立在群峰中,静静看着蜿蜒公路里被生命震撼的行客,不知道他们此时的心绪有多复杂。我在之后又看了关于它们的纪录片,这些岩羊在悬崖峭壁上行走,一不小心就会掉下万丈深渊,摔得粉身碎骨,但它们依旧克服了这种困境,并将其变为自己生存的优势。
二者同样伟大。
白芨沟的历史我不太清楚,中间涉及的地点我也模模糊糊,但其中蕴含的精神至今仍震撼着我,许久许久。在这之后,我更愿意看一些关于石嘴山历史的文章,有时不能亲自去白芨沟这样的地方看看,但能通过文字认识到一些变化,以及一些人对于周遭万物、大千世界的改变;认识到一座山与围绕它的城市是如何兴起壮大,发展成如今这般的。伟大的事迹就如那只岩羊,步履山棱,屹立凛风,又静默不言,兀自巍峨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