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于文华的头像

于文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0/07
分享

走进八步沙六老汉精神高地

走进八步沙六老汉精神高地

◎文/于文华

八步沙,一个原来名不见经传,中国地图上比针尖还小的弹丸之地;

八步沙,现如今在百度、新闻和头条等新闻媒体上热度极高的高频词和网络热词,省内外人们竞相前来观摩、游览、参观、学习之地。

因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坚持不懈的防沙治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斐然成绩,为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西北边陲演绎了新时代愚公治沙传奇,被誉为陇原大地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缩影,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成功践行者。

如果八步沙“六老汉”艰苦奋斗,与沙漠不断作斗争的新时代愚公精神是一粒种子的话,那么这颗种子已在神州大地上遍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八步沙三代人始终像一张犁头一样,以耕耘的弧度和向前推进的深度,始终挺进在防沙治沙前沿,用心血和汗水,在亘古荒漠打造出了一片片植被茂盛、树木苍翠的绿洲。该县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9.6%提高至2018年的12.41%,基本上控制了132公里长的风沙线,初步治理了八步沙、明沙咀、黄沙梁等20多个危害比较严重的内陆沙丘和重点风沙口,沙区前沿林草植被由治理前的20%恢复到60%以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

如今,八步沙林场沙枣、红柳、梭梭等沙生植物郁郁葱葱,柠条、花棒、榆树等林木生机勃发,它们共同勾画出一条7.5万亩的绿色隔离带,孕育出一片绿色的希望,阻挡了风沙侵蚀的步伐,呵护着周围4个乡镇的家园和10余万亩农田,护卫着省道308、甘武铁路、银双高速、金大高速等交通大动脉及数条西气东输管道……

壹、红指印的故事

古浪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四十载,代代传承,六个家庭一直延续着一个诺言,就是誓把荒漠变绿洲。走进八步沙,触摸六老汉精神高地,那就是:有信仰、贵有恒、讲奉献。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土门镇,这里寸草不生,狂沙肆虐,风沙严重侵蚀着附近村庄和农田。面对风沙蔓延、家园岌岌可危的严峻现状,1981年,县上尝试对荒山、荒滩、荒地试行“政府补贴,个人承包,谁造谁有”的开发政策,鼓励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并把八步沙作为林地承包试点向全社会公开推出。

这年春天,时任土门公社漪泉大队主任、共产党员的石满第一个站出来,并动员了他的搭档,54岁的支部书记贺发林加盟入伙。尔后,台子大队40岁的支部书记张润元、60岁的郭朝明、罗元奎及和乐大队45岁的程海等六个志同道合的共产党员,不约而同相继“辞官”,庄重地在护沙造林的承包合同上,一一捺下了鲜红的指头印。与其说是六枚鲜红的指印,不如说按下了一个不服输的沉甸甸诺言。这份承包合同,见证了六老汉当时矢志治沙的初心。他们以联户承包的方式,组建了全县惟一一家生态公益性集体林场——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由此,拉开了与天斗、与地斗、与风沙抗争的序幕。

六个老汉以联户承包方式组建八步沙林场时,都是年过半百的共产党员,为了改变家乡“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面貌,面对乡邻的冷嘲热讽与家人的不解困惑,他们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毅然而然背起铺盖卷,拿着简单的锅碗瓢盆,抛家离舍,走进当时一无所有的林场——没有场房,没有资金,没有匾牌,没有后勤保障,更没有一点治沙造林技术。有的只是为了人民幸福,为了改变家园的生存环境,共产党员就要勇敢站出来,任劳任怨,奉献自我;有的是肩膀上扛着的铁锹,身边的毛驴车,相依为命的6个伙伴;有的只是誓在荒沙上撒播绿色的坚定信念,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意志!

为了植树造林,改变面貌,六老汉舍弃了天伦之乐,以场为家,挖地窝子栖身,吃住在当地有名的风沙口——八步沙。没有树苗,自家的承包地里育;没有水源,赶着毛驴车,到附近村子的涝池里死乞白脸的拉;没有经费,卖掉自家土豆种子、甚至口粮收麦草。饿了,找3块石头,支个小铁锅,刷几把面,喝几口拌汤,啃两嘴干粮,就是一日三餐。冻了,几个人相互依偎在一起,或是燃一把干草取暖;干活乏累了,仰躺在沙丘上,抽几口旱烟解乏……为早日取得效益,他们以户为单位,将八步沙周围荒漠,大致分为6块区域,约定谁植好谁承包区域的树,且要保种保活保管护。在县林业主管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和亲身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把草、一棵树,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治沙措施。为了治理沙漠,六个执拗的老汉约定“吃在八步沙、住在八步沙,死了埋在八步沙,子子孙孙接力干……”

沙漠里栽树,重点是管护,否则遇到偷偷放牧和割草的人,一夜就会被破坏。“治沙人”不眠不休,轮班看护,很多天特别是春节都顾不上回家。正是有了他们长久的坚持,才有了现在八步沙的一片绿。别人也许是一分种、七分护,对他们而言是一分种、九分护。一年又一年春秋辛勤种、冬夏精心护,树木林草一棵棵一丛丛成活了,汗水滋润的脚印,逐步变为生机勃发的沃土。经验多了,看护勤了,林木成活率逐步提升。

绿色,在六老汉心血的浇灌和滋润下,先是一点一点,接着是一片一片,如星火燎原般在八步沙悄然蔓延开来。

八步沙六老汉及后代们坚持防沙治沙的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和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曾两次树立“六老汉”所在的八步沙林场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甘肃省防沙治沙先进单位”。1999年,省绿化委、省林业厅专门在八步沙林场为“六老汉”树碑记功。2019年3月,中央宣传部授予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六老汉”中的石满、张润元两位老人先后荣获“全国治沙劳动模范”、“第四届地球奖”等荣誉称号,二代郭万刚先后获得 “全国优秀护林员”“甘肃省农村优秀人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五届”慈善人物、武威市首届“绿化奖章获得者”等各级各类表彰奖励。2020年11月24日,第二代治沙人、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更是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贰、白兰瓜的故事

1989年,全国治沙会议在兰州召开。开完会的石满老汉,行色匆匆,顾不得回家,便一头钻进了沙漠中的“家”——他给朝夕相处,汗水一起流,甘苦一起尝的老汉们,带来了全国治沙劳动模范的一块奖章和一个白兰瓜。平生从未尝过一口白兰瓜究竟是啥滋味的六个老汉,吃完了甜香的白兰瓜,连瓜皮都啃的比纸还薄了,嘴里还一个劲咂摸着兰瓜的甘甜,他们想:如何在八步沙上,也种出香甜的白兰瓜?

种不出甜瓜,先播出一片绿来。1990年春天,石满带着全家人来到了八步沙,看着漫无边际的大漠,当年20岁的石银山眼睛里充满了迷茫:“爹,就凭我们这些人,压住这漫漫黄沙,不是愚公移山吗?”

石老汉不啃声,拿起铁锨一脚踩下去。一声不吭的挖树坑、栽树苗,背麦草、压沙障。有人总结西北男人有一种精神特质:憨厚老实,正直本分,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六老汉都是共产党员,都是铁骨铮铮的西北汉子,都秉承了这种精神特质,而他们的后代们,也延续、弘扬并传承了这种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在风沙中一年年坚持,硬是树活树绿、人逼沙退。

秋季造林正忙的一天,年满60岁的石老汉骑着毛驴去巡林,顺便在“老鼠仓”中找些粮食……晚饭吃过了,毛驴回来了,可左等右等还是不见老汉回来。几个人分头赶紧寻找。顺着毛驴走过的蹄印,石银山发现了昏倒在沙坡上的父亲。到大队小诊所的医生诊断时,建议到市里彻底检查一下,石老汉执意不肯,看一次病,耽搁植多少树呢……

“那时候父亲已经是肝硬化晚期,他几次发现后,都是昏迷在沙漠的沙地上……”,如今每每想起父亲的坚韧顽强,石银山早已泪眼婆娑。

“那段时间,望着沙海深处那一簇簇绿茵茵的花草树木,这个铁骨铮铮的老人,眼中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噙满泪水。”六老汉之一的张润元老人,后来每每对笔者这样深情回忆说。

1992年,62岁的石老汉在挖树坑的时候再次昏倒,永远闭上了双眼。生命弥留之际,他留给后人的一句话是:“这辈子没有留下啥,这摊子树,你们要尽心种好。把我葬在八步沙,我要一直守护着这片林子!”当初承包沙漠时第一个站出来的石满老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央求着让儿子石银山,赶着驴车,让他亲眼看一眼那些像眼睛一样呵护过的树!临终前,给儿女们提的唯一要求,就是把自己埋在看得见八步沙林子最近的地方。在他们眼里,树比自个儿的命还要金贵。后来,有人看到郭老汉抚摸着比碗口粗的一棵榆树,建议砍伐了做寿材。他摇摇头,说:这棵树是老汉们多少心血和汗水换来的,岂能忍心砍伐了?即或做了寿材,躺在地下也不会安心。后来,打井时资金缺口很大,有人好心说何不把那些大些的树木伐了,也能变现不少钱,但他们毫不犹豫的婉拒了。有科学家预估,当年的树木价值在千万以上,但六老汉和他们的接力者,从未有砍伐树木的念头。在他们眼里,八步沙的每一棵树都比自个儿的命值钱!六个老汉先后将儿子、女婿、孙子都带到风沙口,带到他们的治沙大军,身体力行着当代愚公治沙不止信念——户户沿袭治沙毅力,代代传承治沙精神!

而要想后代吃上香甜的瓜,就得先把沙护住,把水引来。治沙不要紧。几十年的奋斗,艰苦中抗争,六老汉和他们的后代迎着风沙走,不放弃、不灰心、不气馁,坚持治沙植树,在他们的顽强拼搏下,硬是让八步沙的树绿了,子孙赖以生存的家园保住了——在八步沙形成了一道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6公里,林草植被良好的防风固沙绿色屏障,有效遏制了沙进人退的历史局面,可干旱缺水、地处河西的西北,如何把水引来?

有人提议:打出一口井,自有活水来。办法总是比困难多。时任场长的郭万刚集思广益,提出了“出工记账,折价入股,按股分红”的模式,当时县上在八步沙林场召开了现场会,县林业局和县两西指挥部各拿出了1万元,县水利局提供了20吨水泥,6户人家每户集资5000元,银行贷款20多万元,每家再贷款4万元,总算筹措到了打井的启动资金。

为打出这口井,他们轮番苦战,吃住在林场,过年都谁都未曾回家。终于在正月初八日,打出了每小时出水80方,深达160多米的深水井。为打井贺中强险些送命,如今提起来就是一阵心酸和后怕……八步沙林场又从县土管局购置了西侧无主荒地500亩,拿出了100亩,当做林场的苗圃基地,低价甚至免费为周边学校、移民新村提供各类树苗几十万株。其余土地种植庄稼和蔬菜瓜果,当做生活来源——石满老汉带着无尽的遗憾走了。

可是,他的后代们,石银山、石金山和他们的子女们,吃到了八步沙土地上种出来香香甜甜的白兰瓜。那年清明节,石银山带着一个亲手种植的白兰瓜,在父亲石满老汉的坟头祭奠:爹,我们会继承你的遗志,继续把沙治下去,让沙海变花海的!

叁、经历黑风暴的故事

1993年的5月5日,河西历史上有名的“五五”黑风暴,让八步沙林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但他们没有被压垮,更没有退缩,更坚定了矢志防沙治沙,不让荒漠掩埋家园的斗志和决心。有过亲身经历的郭万刚,更是发誓:“活人不能让沙子欺负死,一定要将沙漠变绿洲……”

大地不会忘记,记忆刻骨铭心。那天早上5点多,郭万刚叫上林场的老人罗元奎,来到八步沙最南端的眼窝砂护林点,一边阻挡附近拔苦斗子的农民,一边准备间伐干枯的枝条。突然,西北天空,腾起一团团说黑不黑说红不红的云层,且在头顶上急速翻滚着、咆哮着……见此情状,从未见过这番阵势的郭万刚,双腿都软了。而上了岁数的罗元奎,说这是历史上传说中的怪风暴,得赶紧找个背风处躲起来。

慌乱中,两人紧赶慢赶,刚走到石家槽,瞬间天昏地暗,眼前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尘霾漫空遍野,天地暗淡无光。一时之间,飞沙走石,一米多高的沙浪,像是被力大无穷的风婆婆驱赶着,急速飞动。狂风与砂石打在脸上、身上,生疼生疼的。两人赶紧找了个崖湾下,躲了起来。

耳边除了风沙的怒吼,还是风沙的怒吼。嘴里、耳朵和鼻子里,好像全被风沙所灌满。几十分钟后,风暴终于停下了。紧接着,扬风搅雪又侵袭而来。

两人也许被风暴吹昏了头脑。也许,风夹雨雪一时辨不清方向。他们一直走到林场附近最南端塘沟的一户人家,才知道走错了方向。在老乡家喝了几口热茶,两人算是缓过劲来。生怕家里人担心,更怕林场的老人们焦虑,他们婉拒了老乡的好心好意,摸黑冒雪赶紧向林场驻地一路跌跌撞撞摸去。果真,家里的女人和儿女们早就来到林场,急的哭鼻子抹泪,而林场牵肠挂肚,早已情同手足的老人们,更是蹲在门外,眼巴巴的向院门外张望着……

后来郭万刚才知道,这场12级以上的黑风暴,夺走了河西许多人的生命,其中学生娃就有好多个。这次沙尘暴给河西走廊造成85人死亡,几十人人失踪,经济损失高达6个多亿,可以说给河西走廊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

经历了这场天灾,郭万刚就下定决心,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要治沙,就算是豁了命,也要把沙给治住!


一棵树,枝叶婆娑,轻风一缕,拨动一个音符;

一片树,聚拢一起,枝摇叶动,形成一股绿浪。

风把种子带向何处,沙生植物的根就扎在何处;绵长而纤细的根系延伸向那里,茁壮茂盛的葱茏景致就会呈现在何处——这是被动而消极的自然现象。反复实践中,老汉们又逐步摸索出先治窝、再治坡、后治梁的治沙模式。且采取分割包围战术,以户为单位,分为6个区域,谁好谁承包区域的树,谁保种保活保管护——这是果敢而积极的主动作为。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工作的时候,专程来到八步沙林场考察防沙治沙情况,听取了防沙治沙的汇报,习近平总书记还拿起一把开沟犁和八步沙治沙人进行治沙劳动。郭万刚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很受感动,他表示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和深切的关怀,牢记父辈们的生死约定和庄严承诺,带领乡亲们治沙又致富!

郭万刚相信,只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治,像愚公移山一样干下去,总会有风沙变花海,黄沙变黄金的那一天!

四、义务生态环境讲解员

随着八步沙的名字越传越远,实地感受当代愚公精神的各地游客与干部群众一年比一年多了起来。年近古稀的郭万刚比原先更忙碌了。如今的他,除了做好八步沙林场的治沙工作,还自告奋勇,义务承担起了另一件事情——为前来八步沙参观的游客和干部群众,一遍遍讲解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接续奋斗治沙造林的故事——而他也从原来的沙漠治沙人变成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员。许多时候,讲到动情处,老人家禁不住潸然泪下,让在场的人特别感动。许多事情,亲身经历了,耳闻目睹了,才会格外打动人。在八步沙林场第二代治沙人中,郭万刚年龄最大,也是治沙年头最长的一个。1983年,31岁的郭万刚放弃在供销社上班的“铁饭碗”,按照父亲的治沙愿望,扛起治沙锨,一头扎进了八步沙,一干就是几十年。而在这之前,他也确实有过犹豫,年老体弱的父亲一再要求接替他来八步沙治沙,已经在供销社上班的他,多少心底里有抵触情绪,但是93年的五五风暴坚定了他到八步沙接过治沙接力棒、继续封山育林的决心。

2000年,郭万刚接过林场场长的担子,带领八步沙林场年轻治沙人,在八步沙生态渐趋好转后,向远离林场25公里、腾格里沙漠沙害最为严重的地段黑岗沙、大槽沙、漠迷沙发起了挑战。一张锨、一把草,硬是凭顽强毅力和冲天干劲,让黑岗沙等地的千年沙患得到了有效治理。他们一干就是数年,完成了对八步沙林场管辖区最后2万亩沙漠的治理任务。

“沙漠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如今,八步沙林场管护区内林草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不足3%提高到70%以上,治理区柠条、花棒、白榆等沙生植被郁郁葱葱,形成了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为治理当地生态环境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进入新时代后,八步沙林场在实践中探索出“以农促林、以副养林、以林治沙,多业并举”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在八步沙西侧平整土地500多亩,种植小麦及经济作物300多亩,培育各种沙生苗木200多亩,治理后的荒漠开始逐步发挥经济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林场固定资产由原来的2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万元,职工年收入由原来的年均不足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5万多元,跨越了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逆转,实现了祖辈沙漠变绿、治沙人致富的理想。

自2015年起,郭万刚还积极组织八步沙周边农民共同参与固沙造林,先后承包干武铁路复线两侧生态恢复、黄花滩移民开发区农田林网建设、营(盘水)双(塔)高速公路通道绿化、甘肃内蒙古交界处武威段“千里沙漠大林带”古浪区域治沙造林等生态治理工程,为构建当地生态屏障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了让大家进一步树立绿色生态、热爱家园的理念,作为八步沙林场场长的郭万刚十分重视生态宣传,随着八步沙八步沙两山创新实践基地的建成,陆续到八步沙林场参观学习、游览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很多媒体记者。“这里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同职工一起打‘草方格’的地方,总书记当时拿起一把开沟犁,同职工们一起干了起来。”郭万刚激动地说:八步沙这个地方自然资源匮乏,我们也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总书记的关怀和勉励让我们感到既亲切又温暖。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一代代把治沙事业传下去,让我们的家乡更绿色、更美丽。每当人们到来,郭万刚都会不厌其烦的亲自带大家实地参观讲解,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重视生态环境,了解治沙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生态建设的行列中来。

五、网红郭玺和溜达鸡的故事

六老汉一个个走了,如今第一代治沙人只剩下张润元最后一个年龄80多的老汉。“当时大家就集体商议,不能前功尽弃,更不能半途而废。谁老了,病了,干不动了,就让儿子干;儿子干不动了,孙子替补上……八步沙每家每代都要有人继续治沙。”张润元曾对笔者这样说过。

第三代治沙人郭玺接过治沙接力棒。会开挖掘机的郭玺,舍弃了外出打工挣大钱的机会,专心追随父辈们治沙。2019年4月他开通了快手号“八步沙林场”,通过快手短视频,以生动、真实、质感的方式,把八步沙三代人坚持治沙造林的故事,第一时间告诉给全国各地更多的网友和群众,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八步沙,并通过蚂蚁森林、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支持古浪的治沙造林事业,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

追随着六老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精神,新时代的郭玺治沙方法和父辈们却大相径庭。为了发展林下经济,2018年,八步沙林场和附近的农户联合成立合作社,利用八步沙林间的空地,修建了一批鸡棚鸡舍,用放养的方式养殖沙漠土鸡、大鹅等家禽。刚开始,郭玺和农户通过跑农家饭馆进行推销。后来,他在网上注册了“八步沙溜达鸡”品牌,通过网络宣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还把肉苁蓉和“溜达鸡”打包销售,一只“溜达鸡”送1两肉苁蓉,十斤肉苁蓉送一只“溜达鸡”。结果,肉苁蓉、“溜达鸡”都卖出去了。眼窝子治沙点50米远的“扶贫车间”内,郭玺正在借助快手平台直播销售“八步沙溜达鸡:“这就是互联网的‘威力’啊!我们的‘溜达鸡’在线上卖得挺不错,线下古浪周边的农家乐也能消化一大半!”搭了上电商快车的郭玺激动地说。每年散养的都供不应求,既治了沙,又致了富,还呵护了家……

经过几年的摸索,郭玺已经对拍视频、做直播驾轻就熟,发布在快手平台上的短视频已达数百条,被百姓称为“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新时代的八步沙将扶贫与治沙有机结合,流转周边移民点农民土地,嫁接梭梭和肉苁蓉,助力脱贫攻坚……

作为年轻力壮的第三代治沙人郭玺渴望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动员和鼓舞更多的人关注治沙造林生态建设,使“沙海”变“绿洲”,实现“治沙”与“治穷”共赢,助力乡村振兴和中国梦的实现。

无论是成功者当代愚公还是八步沙时代楷模,其本质都源于其内心与灵魂深处拧成一股劲、誓要沙漠变绿洲的精神动力所决定,这就是竭尽全力,坚定信仰。竭尽全力,就是逼近真理,就是迈向成功的最后一道门槛。坚定信仰,就是任何情况下不放弃、不退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从八步沙到黑色沙岗、抹迷沙,从一道沟到十二道沟,八步沙三代治沙人40年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万亩,完成通道绿化200公里,农田林网300多亩,栽植各类沙生苗木4000多万株,花卉、风景苗木1000多万株,修筑护林防火道路41公里。2019-2020年,林场采取工程治沙与生物治沙相结合的措施,完成工程治沙2.34万亩,完成压沙道路110公里。他们用花棒、柠条、沙枣、白榆等沙生植物“编”成了7.5万亩“缓冲带”,阻挡了风沙侵蚀的脚步,将绿洲与腾格里沙漠相隔,让后来陆续搬迁来的南部山区十三个移民点的6.24万多村民幸福而达观的生活。

八步沙三代人以当代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从求温饱、到谋幸福的绿色篇章,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时代精神的传承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