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兴
“腊七腊八,出门冻煞”。
腊八这个日子在我心里总是觉得沉甸甸的。之所以我对这个日子感到沉重,源于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小时候太穷,少吃缺穿;一是冰心老人的散文《腊八粥》对我的触动。
冰心老人和沈从文先生都曾写过《腊八粥》,沈老的《腊八粥》虽是名篇,但对我的触动不是太大。冰心老人的《腊八粥》从文采到情节都不能称得上出众,却让我铭记在心。这篇散文对我产生的共鸣出自文中的一个亮点,或者说“文眼”。
冰心老人的母亲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走的,她母亲为了怀念自己的母亲,每年腊八都要熬一大锅腊八粥给孩子们吃。冰心老人的母亲也是腊八去世的,冰心老人每年的腊八也熬腊八粥给孩子们吃,只是后来因为战乱中断了。在冰心老人对腊八粥已淡忘的时候,她的儿孙们为她熬了腊八粥吃。儿孙们熬腊八粥却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在这一天与世长辞……
冰心老人这个“文眼”不仅使我对腊八这个节日难以忘怀,而且时常引起我阵阵心动和心酸。每逢腊八我总想重读《腊八粥》,总会想起周总理,想起更多更多往事。
《腊八粥》还引起了我对童年的难忘回忆。冰心老人出身富贵人家,她和母亲的母亲及母亲熬腊八粥除了纪念亲人外,还有民俗原因,还有“因为借此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每当我读到此处,就会想到难忘的童年。我的童年正处国家“三年困难时期”,虽然奶奶每年的腊八也给我们熬腊八粥,但却难以凑齐十八种干果,北方也没有糯米。老家称腊八粥为“梅”。这梅是用小米、黍米和红枣、红豆做的,好年景能熬成粥,劣年景只能算作稀饭了。不管稠稀,在那个年代对我们来说也都是年年盼望的美食。再就是腊八的季节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小时候衣着单薄,这个季节孩子们都是冻得瑟缩着过日子的。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有两种版本,其中一个版本说是明太租朱元璋留下来的。据说,朱元璋小时候给一个财主家放牛,常常挨打,吃不饱饭。有一天,他放牛回来路过一个独木桥,一头老牛滑跌桥下跌断了腿。老财主气急败坏,把朱元璋关进一间屋子里不给饭吃。他饿得在屋中直转悠,突然,发现屋中有一鼠洞,扒开一看竞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有芋艿、还有红枣。他便把这些东西凑在一起,煮了一锅粥,饥不择食,吃得十分甘甜可口。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珍肴美味吃腻了。有一天,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吃老鼠洞中挖出的粮豆煮的粥,便叫御厨给他做了一餐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熬的甜粥,吃的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满朝文武官员们见皇帝吃腊八粥,便纷纷效仿,渐渐传到民间,便成了风俗。
想想朱元璋的童年,我就又有了些安慰,小时候的“梅”再稀,品种再少总比朱元璋用鼠粮熬得粥好些吧。
其实腊八粥是源于佛教,粥中的十八种干果代表十八罗汉。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前,曾游历印度名川大山。这一天,他来到摩揭陀国,因又饥又饿,加上酷热难熬,便昏倒在地。这时一位好心的牧女用自己的午饭救了他,这午饭是糯米粥里加了一些野果,释迦牟尼吃起来感到无比的甘美。就是在这一天,他得道成佛。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十二月为腊月,俗称腊八。后来每到这一天,僧众诵经演法,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供佛,用此来纪念。这一供佛的粥,称腊八粥,久而成俗,渐渐传至民间。
中国人吃腊八粥的习俗由来已久,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都有记载。清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记载的更为详细:“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红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仁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从腊八粥来历的种种传说或记载到冰心老人《腊八粥》引起的对先辈、伟人的怀念之情,我不禁又想到了今天。在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下,我国经济得了迅猛发展,如今的腊八再也不用担心受冻挨饿了,母亲们也再不用发愁凑不齐十八种干果了,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市场,莫说是十八种就是二十八种也能凑得上,莫说腊八吃腊八粥了,天天吃,啥时想吃都能吃得上可口满意的腊八粥。
吃腊八粥怀念故人,更感念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