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余的头像

小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25
分享

栀子花开

 六月,如火如荼的季节,在碧如江南的水乡。
“栀子花开呀开……。”火红的六月,来到这个美丽的世外桃源——山虎关水库,恰逢栀子花开的时节,满山的白,一簇簇,一点点,一如昨夜悄然绽放的雪,洁白的花瓣,清远的花香,静静的开,悄悄的来,其花瓣,如少女的裙裾一般素雅洁白,一瞥,就永远难以忘却那如雪的容颜。

以前,其实我并不知道栀子是什么颜色,只是后来因为刘若英的一曲略显伤感的《后来》,才从心底里莫名地萌发了一种想去目睹栀子花的想法。
偶尔,有一次拜读了席摹容的诗歌《盼望》,就更加让我有了想去采颉的欲望。“我从未要求过你给我的一生/如果在开满栀子花的山坡上/与你相遇/那一定应该是属于一种有生命的花。

但是,听老人们讲虽然栀子花很美丽,但是它的生命其实很脆弱,一般要到气候较为湿润的地方,才有可能见到它的踪迹。
那日恰逢周末,因天有些闷热,我想去乡下避暑,友人见我心事重重的样子,遂约我去钓鱼。于是,我们便驱车前往,出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太阳毒辣地从云端中直射下来,十分刺眼,由于是山路,车子颠簸的有些厉害,一路上,我感觉有些睡意,便在车里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我发现窗外的落日开始西下,自己竟然置身于一个五光十色、风景旖旎的湖水边。

推开车门,感觉一种从没有的清新和凉爽,所有的疲惫荡然无存,清清的湖水如镜子般平静,一抹斜阳从山涧上、树丛中穿透下来,洒在的湖面上,微风拂过,波光粼粼,隐约可以看见湖水中鱼儿正欢快的游弋,四周,峰峦叠障,草木葱茏。
山那边,身着太阳帽的垂钓者在那里静静的蜷缩着,远望去犹如一个黑点,一切都被深深的绿与静包围着。
少时,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荡起了圈圈涟漪,远远地,湖面上传来船桨拍击水面的声音,一位双目有神、精神矍铄的老人划着木船向我们缓缓驶来,在他的身后,小船的中间,站立着一位身穿白色长裙,身材修长的少女,她的手里拿着一把白色的鲜花,湖面上的微风轻轻地掀起了她的长发与长裙。

夕阳西下,湖面上倒影的余晖刺得我睁不开眼来,我无法看清楚少女的面容,老远地,只能听到湖面上荡起了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在这个寂静的山谷中荡漾开来。
船行近岸边,那位清纯美丽的少女向我们点头。不经意间,我们刚踏上木船,老人的竹篙便娴熟地一点,船便犹如离弦的箭向湖面快速划去,一切美丽的,山与水,便向身后快速的倒去。她是谁?从哪里来?为什么在这个偏僻的乡村里会有这么一位如此超凡脱俗的少女?
我不敢正眼看她,但我实在又忍不住不能不去看她。她手里的那束洁白的花瓣把她的脸衬托的分外美丽,白色的花瓣下,有一些还带着水珠的绿叶,看得出来是才摘下来不久,盛开的花瓣中,一股淡淡的清香洒在整个湖面上,弥漫着整个黄昏。

终于有人忍不住问她,她很开朗,说话好像在唱歌,犹如银铃般清脆,她告诉我们她是刚分到这里不久的大学生,是来支教的,今天和全班的学生一起出来游玩。我突然觉得很奇怪:那她的学生都到哪里去了呢?

她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笑了笑,嘟着小嘴向岸边孥了孥,我顺着她的方向朝岸边望去,对岸的密林处,一群活泼可爱,带着鲜艳红领巾的小学生向我们这边挥手,有些孩子的手里拿着一把和她手里一样的白色鲜花,这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一边奔跑,嘴里一边不停的喊道:老师,快来啊,我们在这里。

她告诉我们,她也许将植根于这片美丽的土地,因为这片美丽但是贫瘠的土地因为缺乏教育,许多的孩子面临着失学,她决定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这里,她爱上了这里的一切,这里的孩子们也爱上了她。
太阳已经西沉,落日的余辉将整个湖面撒成一片金色,到岸边了,我们起身与老伯和那位姑娘告别,临别的时候,我问起她手里花是什么花,她先是愣了一下,继而银铃般的笑声又在湖面上荡漾:这是栀子花啊………我竟然有些茫然和惊讶:这就是栀子花?

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她,当我再次去水库游玩和休闲的时候,向周围的村民打听她,他们都说没有这个人,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