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余的头像

小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4/13
分享

云南旅游随笔

利用假期,我与家人一起去了一趟云南。云南的旅游景点众多,旅游资源真可谓得天独厚。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西双版纳广袤的原始森林自然风光以及独具特色的傣族少数民族文化。

云南省有26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最多的一个省份,每一个民族都各具特色。近年来,因为旅游业带来的丰硕成果,这里的人们过着丰衣足食,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生活。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边陲,与缅甸交界。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这个城市很安静,各种热带雨林植物葱茏茂密,走进这座城市,仿佛走进了森林中一般。

这里的气候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多雨。因此,这里的居民皮肤有些黝黑。走近西双版纳城市,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熟悉的电视剧《孽债》主题歌:“美丽的西双版纳,找不到我的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这部电视剧在八十年代曾经风靡全国,讲诉的是六七十年代下乡知青在西双版纳劳动工作时候的经历。

西双版纳州属于傣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傣族姑娘心灵手巧,温柔贤惠,是当地少数民族中最为漂亮的姑娘。同时,这里也是男人们最为向往的天堂。因为这里的男人不用干农活,世代承袭了男主内,女主外的传统。

当地有一个习俗,结婚时,男人必须上门。因而,在这里,男人也是没有地位的。在傣族语言中,男人叫猫哆哩,女孩子叫稍哆哩。他们很喜欢这种称呼,尤其遇到上了年纪的女人,你尊称她为稍哆哩,夸赞她们“好骚好骚”(稍),她会很高兴。

傣族的相亲很有特色,如果姑娘看中了有如意的小伙子,就会让他坐在自己跟前,就会与小伙子热情交谈。就这样,两人越谈越亲近,渐渐坠入情网。当两人感到情投意合时,就会在夜深人静之后合披一条毯子窃窃私语,直到黎明。

在云南,有一个人口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摩挲族,目前大部分分布在丽江。在重庆方言中,摩挲的意思就是啰嗦,做事拖沓的意思。听导游讲,摩挲人相亲很有意思,如果哪一个姑娘多对你有情的话,她就会在你们经常约会的地方一直等到晚上掌灯的时候,然后和你一起到家里摩挲摩挲。后来,很多人习惯于把那种做事拖沓的人称之为摩挲。很遗憾,在云南几天的时间里,我却没有遇到。

野象谷

野象谷风景区地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首家以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家公园。这里原始森林植被茂盛,汇集了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众多珍稀动植物种群。

野象谷景区建在森林之巅,搭建有观象高架走廊和步行游道。导游告诉我们,上山可以乘坐缆车,有时候能看到成群的野象出没。遗憾的是,我们来的时候,野象已经迁移,只有在开春的时候才会到来。导游告诉我们,前几年这里曾发生了野象袭击游客的事件,当地还出动了警力,曾一度关闭了景区,后来在步行道的两旁增设了铁栅栏和栏杆。

穿行在原始森林之中,让人流连往返。野象谷通过高空观象栈道、雨林观光索道、亚洲象博物馆、亚洲象表演学校等多个游览项目吸引游客。

随着导游的指引,下车后,我们步行了几分钟来到一片空地。在几幢傣式建筑中间,有很大一块空旷平地,几头驯练有素的大象,在驯导员的指挥下,很有礼貌地向游客鞠躬欢迎,顽皮的小象还会头着地、脚朝天地玩倒立。大象的表演很精彩,当大象合着音乐的节拍跳舞、过独木桥时,赢得全场观众赞叹不已。

在大象表演的节目中,有一个“选亲”环节。主持人随机从观众席里抽了三位美女,让它选出自己心中的“意中人”。主持人跟大象说,你觉得这三个女士谁长得漂亮,就把帽子扣在她的头上,然后还煞有介事地给大象带上了眼镜。大象反复看了又看,似乎并没发现这三个女士有谁长得漂亮,所以它失望的摇头。主持人只得让这组人全部退下去。不久,再从游人中邀请三位女士出场。在这一组中,有一个身着长裙带着眼镜的姑娘,明显比其她两位更漂亮。大象似乎也别具慧眼,一下子就把帽子扣在了这位姑娘的头上,还用长长的鼻子亲了一下这位姑娘的脸。大象顽皮得像一个孩子,可爱之极,这个举动引得全场掌声雷动。

难怪,有人称大象是最聪明的动物,表演中,它不仅能画画,还表演了高空走独木桥等特技。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于每年的公历4月左右进行,为期3天。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当地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

在当地关于泼水节的由来有很多传说,但主要的版本是为了纪念降妖除魔的英雄,在每年过年的时候,就相互泼水,用洁净的水洗去身上的污垢,迎来吉祥的新年。

名为曼春满的古佛寺位于景洪市,它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佛寺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整个东南亚都享有盛名。佛寺有一个金碧辉煌的佛塔,在天地间构成了人与佛之间的默契。古佛寺里有四面佛、许愿池、大殿等,进这里的寺庙大殿需要脱鞋。

我们去的时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已经过去。为了满足游客,当地修建了一个泼水广场,专门为游客提供节目表演,每天下午开放。表演节目很丰富,主要是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傣族姑娘身着各色盛装,表演当地特色舞蹈,场面极为热闹。

节目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到广场的中心参加泼水节互动,遗憾的是女多男少,调皮的傣族姑娘为了调动男游客的参与,故意在游客的身上溅些水花,引得观众席上的人员纷纷躲避和逃离。

《傣秀》

《傣秀》是云南最具有特色的文化经典产业项目,堪称绝无仅有。《傣秀》的门票价格是300元一张,才开始的时候感觉有些偏贵,但观看了这场表演后,感觉不虚此行,有一种到了云南不观看《傣秀》,就是一种遗憾的感觉。

傣秀剧院堪称高大尚,是由万达文化产业集团与美国弗兰克·德贡公司合作,斥巨资打造的具有世界高水准的演艺舞台秀。

整个节目内容堪称震撼。故事以西双版纳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为背景来展示云南少数民族风情。顶尖创意的建筑造型,古南诏国、古滇王国的传奇故事,原生态的傣族文化及高科技的融汇,让人为之震撼。

节目里的演员来自俄罗斯、印度等30余个国家,全部为真人秀。其间,不仅有扣人心弦杂技、魔术表演,也有如行云流水般唯美歌舞。整台节目以水为主题,突出傣族人柔韧、刚毅的性格。故事内容始以一个傣族少女与一个因旅游迷路的小伙子,在丛林中发生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开。舞台不仅配有声光乐为一体的高科技,而且,将藏在舞台底下的水发挥得淋漓尽致。看似平静无奇的一潭水,在后台的操纵下变幻莫测,时而高山流水,时而潺潺溪流,时而汹涌澎湃,时而温柔细腻,加之配上各种高科技的灯光和烟雾,简直让人大开眼界,犹如身临其境。

这也将是我看过最具有震撼力的一台演出。

曼沙古寨

行程的最后一天是参观曼沙古寨。在我的记忆中,古寨不外乎就是古建筑村落,应该没有什么特色。然而,看过了曼沙古寨后,我才感觉我自己有些坐井观天。

曼沙古寨位于西双版纳州城郊处,依水而居,傣式建筑。这里的空气,这里的美景让我窒息,曼沙古寨是西双版纳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有原始民族特色地。

这些民居都是吊脚楼,屋面是斜的、屋顶是尖的,在热带雨林中,这样的房子最适合居住。吊脚楼是这里民居的特点之一,楼下主要是存放东西,包括汽车,楼上才是住人的地方。

以前,这里是大森林,为了防止野兽和毒蛇的攻击,木楼的柱子全部采用方形。每一家的屋门前,都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寨子里到处是倩影婆娑的椰子树、槟榔树、芒果树、菠萝蜜、绣球果等热带植物。因此,这里的每一家民居都有庭院,居住在这里的傣族人在房前屋后都种上蔬菜瓜果,鲜花盆栽,整个就像一个园林式建筑一样。成为旅游区之后,寨里的人经营着旅馆、也卖旅游产品,更有不少摆摊卖水果,椰子、木瓜、菠萝、芒果等,当地水果很诱人,价格也很便宜。

这个寨子在八十年后被当地政府支持后开始对外开放,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参观。接待我们的是一位漂亮的傣族姑娘,她是一名导游,名字我已记不太清楚了,只依稀记得她带有酒窝的笑容。

她的家位于古寨的中心地带。她领着我们沿着木楼的梯子拾级而上。木楼两旁有栏杆,走在上面就咯吱咯吱的响。进屋需脱鞋,里面很干净整洁,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进屋后,我们席地而坐。

她告诉我们,她们这里有上百年的历史,这个村寨是很早的奴隶寨,有手工艺文化,所以现在被当地政府支持作为旅游村寨。解放前,这里的人很穷也很落后。后来,随着旅游业的开放,人们逐渐走上了旅游致富的道路,很多自然古朴的东西也得以保留。

她还告诉了我们一个秘密,这里的村民都很长寿,尤其是阿婆阿妈,一般六、七十岁时都还满头青丝。原来,她们一直有沿用淘米水洗头,用手工打造的银梳子梳头的习惯。

这里的村民都很富裕,橡胶和旅游是他们的支柱产业。她们信奉佛教,一般男孩子满了5岁以后,就会送到寺院去学习,白天读书,夜晚念经,费用全部由村上承担。

在村里,她们一直传习工分制,靠挣工分购买家电及日用品,所有的日用品都不用掏钱,全部由村上统一发放。

快要离开的时候,她走出屋外来跟我们一一道别。从她自信从容的笑容中,我深深地感到这里的人们生活的充实与惬意。

屋内,傣族姑娘银铃般的笑声行云流水;屋外,蓝天白云下的西双版纳城市风轻云淡。其实,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有太多的无奈,因为各自的生活,我们不得不碌碌而为,东奔西走。因为我们的内心世界里装有太多的私欲,太多的贪念。至始至终,终归放不下红尘杂念,所以我们一生中始终惶然与困惑。然而,在这里,我深深地懂得,人生只有放下,无欲无求,才是最高的境界。

也许,通过这一次所见所感,给予我的启迪: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富裕或是贫穷,只有内心的坦荡与平静,拥有一颗明净平常的心灵,我们的人生,才能过得自在和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