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几乎每周都要回乡下老家看望妈妈。今非昔比,疫情非常时期,响应政府号召,居家抗疫,已有40多天没有回去了,想必妈妈一定在等着,在望着,心中便充满了几分不安与内疚。今天,友人给我发来了一首歌曲《献给阿妈的歌》,我静静听着,用心感受着妈妈那无私的爱,感悟着妈妈那温馨的情……
读过《诗经·小雅·蓼莪》的人都知道,里面有颂“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诗句。春节回家,望着妈妈日渐增多的白发,看着妈妈日益深刻的皱纹,瞧着妈妈日愈蹒跚的脚步,心中便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
日子像从指尖滑落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太多的过往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随波逝去。然而,在记忆深处,永远有着一股暖流,在心底深处一直流淌着,那就是与生俱来的母爱,像一片蔚蓝的天空,无边无际。
我出生在粮食关那一年,家里没有粮食吃,一出生就营养不足,体弱多病,发育也不正常。因家庭贫穷,负担又重,爷奶和父亲怕养不活,建议把我扔掉,可妈妈怎么也不舍,她说;我宁愿饿死也要把这孩子养大。后来,家里实在穷的没办法,妈妈就把我送到姥姥家抚养,慢慢的身体开始恢复正常,并逐步健康成长。
记得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次夜间,我突发高烧,额头上虚汗直冒,浑身发烫,父亲外出修水库干活不在家,可急坏了妈妈。急忙中,妈妈给我披上外套,抱着我就向医院奔去,严冬的夜晚寒风凛冽,但刺骨的寒冷怎么也挡不住妈妈前进的脚步,越冷,妈妈把我搂得越紧,我感觉到了妈妈额头上豆粒般的汗珠,不知不觉眼泪浸透了我的双眼。当我醒来时, 看见妈妈坐在病床前,那布满血丝的双眼,双鬓的银发,心中有说不出的酸楚。
上初一那年,有一天,本来晴空万里,忽然,阴云密布,不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放学的铃声响了,同学们家长来接陆陆续续地走出校门。我知道妈妈是不会来了,因为家里离学校远,她又忙,当时我的心也像下了雨一般湿透了。于是,我只好用褂子顶住头,正准备冲入雨中时,抬头一看,一把雨伞罩在了我头顶,原来妈妈站在那里在等我。那一刻,时间仿佛定格,我心暖暖的,温暖到心田,瞬间传遍到全身。
母爱是一本我永远无法读完的巨著,是我永远飞不出的天空。那时,家里人口多,负担重,七个孩子的吃喝穿戴、缝补洗买全靠妈妈。在大集体年代,为了不让我们挨饿,妈妈和父亲总是没黑没夜的挣工分,凡是能加班的机会,他们从不放过干。每年年终分红,妈妈一个妇女的工分,总能赶上甚至超过男劳力了。妈妈从不午休,尽管天气炎热,她总是到田边地头上挖一些野菜或捡麦穗、稻穗等回来加工,补充粮食不足,勤劳的妈妈就这样用她那慈爱的心维系着我们的家庭生活。
妈妈心灵手巧,我们兄妹七个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妈妈亲手缝制。记得那时,一进入腊月或下雪天,妈妈就坐在家里给我们做衣服做鞋,那时家里没有火很冷,妈妈经常做到半夜。有时半夜醒来,看到妈妈还是在忙着,当我再次醒来,她还在忙着。妈妈做的衣服很好看,有的衣服上领口、袖口上加个好看的花边,或者用废布做个小花朵绣在衣服上,或者把衣服袖子做成泡泡袖的样子。做的鞋子也是别具一格,穿着既舒服好看,又结实暖和。
在妈妈眼中,无论我们多大,我们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年轻时,她为儿女能填饱肚皮而奔劳,吃尽了人间酸甜苦辣。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也长大了,妈妈还在为我们操劳着,经常给我们做好吃的,有烙油馍、素包子、肉包子、花卷、玉米馍、豆沙包、包饺子、抱汤圆、炸油条等等,太多的花样,还不断的更新。冬天,妈妈还会给我们烙各种各样的饼,小火烧,大馅饼,韭菜盒子,还有饺子、汤圆等等,那香气飘飘,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口馋。
这就是我的妈妈,一个为儿女操碎了心的妈妈,好似一杯茶,寒夜里饮您的温馨,孤独中饮您的清醇,流泪时饮你的淡薄,一生一世饮着您的点点滴滴的关爱,也许母爱没有日落般的瑰丽,也没有流云般的飘逸,但可以像水晶般清纯与透明, 是妈妈的双手为孩子们开辟了一片最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