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运军的头像

余运军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4/07
分享

西安印象

这次去西安不为旅游,也不为怀古,是去陕师大学习的。在学习之余,顺便看看古城,故这里只有印象,没有游记。只不过,这淡淡的印象里,却也颇值玩味。走进“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古都西安,首先领略到的是秦风汉韵带来的别样感受,很是欣喜;漫步在现代而又洋溢着古典气息的都市中,心灵得以放飞。

当来到陕师大时,让我们看到的是幽深的校园,第一感觉是环境的优美,犹如植物园,花草树木繁茂,古旧的学堂,青春的气息,儒雅的师生,步履匆匆的人流,迎面扑来的学术气息让我陶醉不已。校园里有许多老旧的楼和高大的树,树比楼高,只因旧楼和大树书写着时间的久远,历史的悠久。

历经数千年的十三朝古都,如今我就站在你的脚下,心怀崇敬之情来欣赏你的古韵风情,只因为要揭开你矇在我心中的神秘面纱。西安即古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一座有帝王之气的地方,是一座历经时代变迁而创造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典故的地方,也是一座历经岁月消磨而又永垂不朽的地方。

当夕阳努力的用最后一抹余晖,爱怜的轻拂着西安时,我缓缓的拥进了古城的怀抱。历史的文化和精神实在是太多太多,西安的地下和地上一样繁华。幽冥深深,却锁不住周帝秦皇的雄才大略;封土十丈,也挡不下汉祖唐宗的治世伟业。

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古城如同历史教科书,一砖一瓦都记刻着引人入胜的故事,空气里荡着先秦遗风,黄土里埋着帝王将相,走过秦砖汉瓦,越过唐诗宋词。这里有十三朝帝王的改朝换代,金戈铁马,血风腥雨;也有帝王将相安坐江山时的繁荣昌盛,歌舞升平。历代的文人骚客,在这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和辉煌,记录着一个又一个传奇;更有深藏在地宫里的兵马俑,恢宏壮阔,震撼世人。

漫步在繁华的大街上,霓虹闪烁,七彩流溢,鳞次栉比的大小楼宇,在灿烂华美的光辉里显得扑朔迷离,彰显着现代大都市的大气繁荣,时不时发出感慨,城里绿化的真好呀,路边的树很大,枝繁叶茂,花草很多,郁郁葱葱。西安的建筑写着历史,遗憾的是我不懂建筑,说不出它们隶属那个王朝,但我知道那些青砖灰瓦,翘角飞檐,嵌在高楼大厦里的那些别致的庭院,或大或小,或恢宏或雅致,都是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古城墙还在,厚重坚实,依稀忠实的守护着古城;钟鼓楼还在,晨钟暮鼓仿佛就在耳畔回响;大雁塔还在,高僧虽已驾鹤西去,咏经声似乎还在空气里回荡;兵马俑还在, 整装待发,在黄土里等待千年,只是为现在的我们述说秦始皇的霸气、奢华;华清池还在,因杨贵妃的偏爱,美丽了一方山水;历史还在,因它的更迭变换,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明,也给当今的西安带来了人气和繁华。

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没有历史科班的功底,但凭借自己,很难于众多景致中发掘。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归来,取的经书放在哪呢?答曰:七级浮屠,大雁塔。比起历史,我更喜欢小说中杜撰出的故事。看着大雁塔,我彷佛看到了,千年之前,唐僧手捧经卷,走向浮屠;悟空抓耳挠腮,紧随其后;八戒摇头晃脑,左顾右盼;沙僧扶着担子,低头前行。如今,我们不远千里,行至西安,齐聚塔下,摸一摸昔日进士的笔迹,也沾一沾贤者之气,追一追智者情怀。

记住了,大雁塔广场上的水舞,散漫的水在那里犹如精灵,随着音乐的的轻重缓急,或高、或低、或粗、或细、或多、或少,舞动出了水家族的缤纷天地。场面宏大,变化无穷,出神入化,曼妙轻盈,犹如在梦中,幻化出魅惑诱人的魔幻境地;记住了,鼓楼西羊市小巷里的羊肉泡馍的味道,味道鲜美,香气四溢;记住了,西安人的友善热情,尤其是那里可敬的老人,每次不知路在何方时,问及他们,老先生、老太太都是争先恐后又是用手指路,又是细致的说明方向,我被他们的热情感动着,西安人真好;记住了,曲江池,那里的河流小溪,沙雕花草,小海棠花的娇艳,勿忘我的简约;记住了,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那闪烁的霓虹灯光,还有那如织的游人……

更记住了,几天的学习,教授们精彩的演讲,全新的理念,在这个韵着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古都里,我们接受着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最现代教育信息。历史在这里,把过去的精彩和现在的成就柔和的水乳交融,圆融变通,美好和谐。

有时候,人会在一瞬间,在一幅书画中,共度千年岁月。夜晚枕着古城的神韵入梦,清晨握着古城的精彩醒来,徜徉在古城的晨曦里,呼吸着华夏文明,便有了许多感悟和对生命的理解。

西安就是这么一座传统和朴实,善良和温暖的城市,以热情的美景陶冶着我们的情操,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亲切和舒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