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虞文成的头像

虞文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1/15
分享

老屋的小阁楼

夕阳西下,我站在老家儿时生活的老屋前一片茫然。

几年没有回家一切都变了,老屋前民国时期建成的简约式门台与石头围墙已不见了;民国初年建成的七间老屋都变成了新的二层小楼房,再也找不到儿时的记忆了。

我出生与小时生活的村庄,以胡姓与朱姓家族为主。而胡氏家族是大户人家,朱氏家族都是小户人家。民国政府后期,胡氏家族出了个有学识的人物。从小他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学校毕业后成了当地国立学校的老师,在我们坎头村也算独一无二的了,可惜英年早逝,剩下孤儿寡母共度时日。

他家的孩子大我几岁,长的白净净的象个读书人。可能由于父亲去世早的原因,没上几年书就休学在家了。他与母亲住在我们这座大屋的西偏房,每到我放学回家总是在一起玩耍。

他母亲清清瘦瘦的,年轻时肯定很漂亮。由于婚后不久就失去了丈夫,生活也变得困难了加上心情也不好,因此整天总没有一个笑脸,平时也很少与邻居来往,靠自己的手艺一个人在房间里做裁缝维持家庭生活。

上世纪六十年代,整个国家还处于解决温饱问题的情况下,我们的上学条件很差,除了课本基本上没有课外书可读。

一次,我与他无聊了就玩起了“猫抓老鼠”,他藏在了自己家的楼上的小阁楼里。我从农村那种肩扛式简易楼梯爬上黑咕噜咚的阁楼,从没用的旧箱子后面找到他时,我发现这里还有一堆的书。推开头顶上方的瓦片,一丝亮光透进了阁楼,只见书堆上布满灰尘。我的眼晴随之一亮,心中不禁暗叫“我的妈呀,这么多好书!”

从那时起,我就被这些书籍迷住了。由于其母亲经历了家庭的重大变故,性格变得孤僻了,也不愿意我们翻他父亲留下的东西。那时,我们还不懂事,后来知道了那些东西是她的伤心物,睹物思人,人之常情。

从此以后,每到星期六、日,我总找借口与他捉迷藏,然后就躲在阁楼里,借着屋顶瓦片的漏光,津津有味地看着这些书籍。有时自己想想也好笑,怎么有点像小学课本里的课文《凿壁偷光》啊?

当玩一会儿后,我就对他说:“累了,我看一会书,你也休息一下!”他说:“好的。”就这样,我沉醉在书的海洋中。这堆书中大多是武侠、剑侠、仙魔小说,就象现在的小孩看科幻小说一样,让我沉醉在天马行空之中。至今还记得除了经典小说《水浒传》、《西游记》外,还有剑侠传奇《七子十三生》等。那时,我对这部出自晚清的侠义长篇小说特别的喜爱,至今还记得玄贞子等“七子”和凌云生等“十三生”剑仙,帮助徐鹤等十二位英雄好汉,平定明朝安化王朱寘鐇与宁王朱宸壕作乱的始末。故事情节精彩,既宣扬惩恶扬善的传统侠义,又穿插剑光寒影、亦真亦假的传奇情节,紧紧抓住了我的好奇心。这部书的开篇《七绝》诗还深深地影响着我,诗曰:

善似青松恶似花,青松冷淡不如花。

有朝一日浓霜降,只见青松不见花。

那时,由于自己半懂半不懂的看了许多书,不时地说说书中的情节,在村里读书孩子的眼中成了“故事大王”。

当我们在一起做完作业后,大家都会要求我讲一个故事,我就把小阁楼看过的书,胡乱编一下侃起了大山,听的大家眼睛直眨巴。我想,有这么一段课外阅读经历,对自己以后的读书学习兴趣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每当我在社区的“城市书房”走过,看到孩子们在环境清静的书房中看书时,还经常想起自己小时候在人家小阁楼借着漏光看书的情景。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一甲子,真的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了。

历史的长河在书籍翻动的页面中流淌,知识的海洋沉积着深厚的波涛。先人用经历与心血传承下来的文化,是后来人前赴后继建设美丽家园的源泉。

一盏灯,一本书,将陪伴你我成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