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村里的老人说:每逢这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今后,雨水会逐渐增多。所以,人们又称这天为“春龙节”。
记得去年二月初二这一天,小区这边的瓯海“爱心亭”免费供粥点上,穿着红马甲的义工们早早就忙开了。有的人在清洗芥菜,有的人在切芥菜、切肉做芥菜饭的配料。大锅饭也冒出了大米的清香,等米饭熟透了,往大锅倒进芥菜做成的料作,搅拌均匀再放入虾皮、葱花,一锅香喷喷的“芥菜饭”就成了。他们把一碗碗芥菜饭免费送给小区居民、来往人员、环卫工人,让大家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息。我也在这里吃了一碗“芥菜饭”,你别说还真的色香味俱佳。
今年的“二月二”有点特殊,NCP病毒疫情已经搅乱了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连这个“春龙节”也过不成了。但是,不管如何居家做一碗“芥菜饭”尝尝,不要对不起了这个节日。这一碗香甜可口、让人津津乐道的芥菜饭,也让我们过了个朴素又简单的二月初二“龙抬头”民俗节。青翠的芥菜,新鲜的虾皮,香甜的肉碎,纯白的珍珠米,煮成喷洒着清香的农家特色“芥菜饭”,我一连吃了三小碗,直叫“真过瘾”。这长期居家沉闷的心情,一时间一扫而光。
小时候,家庭生活还比较困难,地瓜丝饭能吃饱就不错了。“二月二”就不同了,母亲总会把平时节省下来的大米拿出来,给我们做一顿香喷喷的芥菜饭。并告诉我们,二月初二吃了芥菜饭,以后就不会生疮了。后来查资料,确有此一说。过去穷苦人家的孩子吃不饱、营养不良身上易生疥疮,而芥菜富含维生素C等,吃了可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所以,农村一辈一辈人流传下来,我们小时候也就很相信了。
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生产队打食堂,百姓吃不饱肚子,二月初二有点芥菜饭吃,确是翘首等待的奢望。现在,大家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吃芥菜饭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但我们这些50后、60后还是有不同的情结。青年人就比较淡薄这些民俗节了,吃芥菜饭不过换个口味而已。
其实,二月初二“龙抬头”,有其历史和文化渊源。《易经》中说,农历二月,虽已是春天,但还蛰伏着,称“潜龙在渊”。初二这天起,阳气上升,春意初显,故曰“见龙在田”。民间喻:“龙抬头,春溢然”。
据民间传说:唐女皇武则天登基自立周朝,面南称帝。玉皇大帝盛怒,降旨龙王三年不许周界有雨,以示惩戒。龙王不忍生灵涂炭,甘冒天威而降甘露。玉皇以龙王违天命而治罪,压龙王于山下。但百姓感其恩,为其祈祷。终感动了玉皇,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
百姓把这一天称为“龙抬头”,以各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东北地区的下辈人要向父母、上辈送猪头肉,还有剃龙头的民俗等等;南方的沿海省份及海南的百姓有“拜龙王、祭海祈福”等活动。同时,北方人吃煎饼、南方人吃芥菜饭等,形式不同,意义一样。
中华文明五千年,民俗节庆都具文化内涵。二月初二吃“芥菜饭”,一个很简单的民俗节日,也借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希冀。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二月二日”诗中写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