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乌孙古道的南疆这头黑英山口,为这沧桑、巍峨的天山山脉而震撼,为这似有似无的古道险峻而惊叹。
两千年的时光飞逝,乌孙古国也早已烟消云散。但是,这天山之刚,山水之美,却依然如故,更因那些历史传奇,增添了这山、这水、这路的神奇而灵动。
包扎墩乌孙古道,现简称为“乌孙古道”,是古时乌孙国与龟兹国之间穿越天山南北的重要通道。乌孙古国即现今的北疆伊宁地区;龟兹古国是现今南疆的库车、拜城一带。正是这样一条承载了千年沧桑的艰难之路,连接起了南、北疆人们的文化、商贸交流的历史使命,才有了先辈跋山涉水、开拓天路,成就了一条灵动的生命线。
据介绍,这段纵跨天山南北的130公里的古道,囊括了沙丘、荒山、溪流、草原、密林、雪山、冰川、湖泊等各类景观,移步易景,令人叹为观止,被驴友们称之为“梦幻之路”,让你历经艰难险阻,又阅尽人间美景。
现在,走这条古道已成了许多驴友与探险者的人生探旅的重大愿望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每年6至10月份经该村出发穿越乌孙古道的热爱户外运动的旅游达人6000人以上,成了新疆旅游探险的经典线路之一。
我们在黑英山乡玉都维村艾合提木·依斯马义等村民的带领下,由南往北走进了博扎克拉格乐山口的乌孙古道。古道顺着峡谷的溪流蜿蜒而深入,时而在布满鹅卵石的溪滩上行走,时入涉过清澈的溪水而前进。如果,你根本就不知道的远山一场暴雨,那山洪峰涌而下,将使人避无可避,只能随山洪而没。因此,走过乌孙古道的人才深有体会“路是人走出来”这句话的含义。
温州援疆指挥部指挥长张洪告诉我,他们在开展玉开都维村精准脱贫工作调研时,看到了这个地处戈壁与群山腹地,地势偏僻的贫困村,正位于乌孙古道的出入口处。而走乌孙古道的户外运动驴友为了安全都需要当地有经验的牧民带队,并雇用马匹驼生活用品,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如果,把村民组织起来开乌孙古道旅游服务工作,必将为当地村民增收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张洪说,2018年初,温州市援疆指挥部在该村实地调研后,与村“两委”确定在玉开都维村开办“乌孙古道乡村度假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把有劳动力、有经验的村民组织起来,实施“千年乌孙、美丽天堂”旅游扶贫项目,并注资60万元作为起动资金,该项目得到了村民的称道与支持。现在,该项目对该村的脱贫工作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村民的年收入在节节攀升,贫困村的村民脸上落出了笑容。
在村民的带领下,我们到了“刘平国治关亭诵石刻”处。这是一块距溪滩尺许,在悬崖上刻有阴文隶书的遗迹。专家发现石刻遗址时尚存101个汉字,主要记述东汉永寿4年(公元158年)龟兹左将军刘平国率秦人(汉人)孟伯山、狄虎贲、赵当卑等六人来此凿岩筑亭,在此东边修建关城、查行旅的事迹。石刻附近存有汉代石垒遗址,沟外平川上有古城废墟。
在此石刻附近还有一段“敦煌淳于伯隗作此诵”的刻字,更证实了此古道在汉代起即为新疆南部通往北部伊犁河流域的重要交通孔道之一。由于长久的水流冲刷,我们在此处已经基本上看不出石刻的痕迹了。
深秋,可能是走乌孙古道的季节不对,今天博扎克拉格乐峡谷的溪水流量很大,已淹没了再往里走的路径、我们只能在此停留一会儿就回头了。据走完乌孙古道的驴友介绍,这条古道全程需要5-7天时间,途中有著名的“天堂湖”及翻跃达坂的雪峰等。可惜自己的体力与毅力都不可能完成这条古道的行走,人生还是留点遗憾的好。
我非常敬佩援疆干部们在这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实施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抓住了乌孙古道户外运动兴起的商机,为村民脱贫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我也非常敬佩热爱户外运动的驴友们,为挖掘乌孙古道的历史文化与沿道自然风光,不畏艰险,不怕困苦,走在还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路上,为大多数人带来惊喜。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在大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虽然我们也会沉醉在征服后的喜悦中,那仅仅是一次机遇而也,对大自然的爱护、敬畏、尊重才是根本。不管是雪山、草原、森林,还是河流、湖泊、沙漠、戈壁,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我们应该像生活在当地的维吾尔族同胞一样,热爱这片蓝天与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