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虞文成的头像

虞文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24
分享

赶夜场

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是深入到骨髓里的一部分。不过,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享受方式。

上世纪六十年代,刚刚从“一穷二白”翻身不久的我国农村的文化生活还是很枯燥的。基本上是由民间艺人撑起了农村的夜生活这片天,给农民带来了生活的乐趣。

那时,在农村没有电视、没有电影院,偶尔县里电影队到村里的“晒谷坦”上放场电影,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赶过来奢侈一下。更多的是晚饭后大家到处打听,那个村有唱鼓词的、那个村有演社戏的,然后大家约好了一起去。

记得小时候,我也是“赶夜场”的好手,不管是“唱词”、“道情”、看戏,总是场场必到。不得不说在那学习资料匮乏的年代,由于自己热衷于“赶夜场”,吸取了许多的历史、人文知识,也奠定了一定的文学基础。

那时,我对“温州鼓词”特别着迷,一本鼓词十几夜,赶场夜夜不拉。心中崇拜的大师是两个人,即瑞安的阮世池与阿聪先生。对这两位先生的评价,当时的鼓词迷们说,阮先生唱腔“花”,表演力强,更吸引青年人听众;阿聪先生基本功扎实,唱功深厚。受到中老年听众的追捧。人,其实也蛮容易满足的,就这样大家也感到挺快乐的。

温州鼓词,流行于浙江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民间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因过去的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其实,过去也就是残疾人的一种谋生手段。

它主要用瑞安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期已见流传。艺人们演唱用的主要乐器,有牛筋琴、扁鼓、三粒板、小抱月等。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长篇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主要在农村重大节日、庙会、堂会等连续演唱。

在小学的最后三年,我作为两位“鼓词”老师的忠实听众,听了几十部的“唱本”。

现在的孩子可能感到不可思议,不是读书吗,怎么成了“听书”?因为,那时我们无书可读,只能去“听书”了。这“听书”,伴着我的小学课文走过了小学阶段,也算是课外大杂烩的免费辅导吧。

在这里,我自认为吸取了许多的社会、历史、人文知识。不然的话,进入初中又遇上了“文革”,三年过去了初中课程基本没学,这样的学识进入社会怎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一边工作一边补课的一代人。我感到以后所以能在工作中补课、读书、考试,直至完成大专学业,我想小时民间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时代在飞速发展,从“赶夜场”也可看出人们对生活追求的改变。那个时期,人们的要求也简单,对传统文化也很享受,而我更是把接受民间文化作为增加自己知识面的重要来源。

现在的夜生活,人们追求的是享乐、放松,甚至是放肆,而且掺与了许多不健康的东西。就像老一辈人感叹的那样,物质、精神生活丰富了,人的欲望膨胀了,我们的价值观也变了,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曾经的一段时间,传统的民间文艺,受到了西方文化与现代文艺的冲击,差不多消声匿迹了。但在有识之士的大声呼吁下,民间文艺作为非遗文化又慢慢浮出了水面,受到一部分人的欢迎。

现在,在农村的“文化礼堂”中,农村文化艺术团、唱温州鼓词又成了中老年人最爱。尤其吸引了留守农村的孤独老人们的夜生活,充实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真希望,我们的农村夜夜琴鼓敲响,人们笑口常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