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虞文成的头像

虞文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04
分享

朱自清的仙岩情

朱自清先生在温州居住期间,也被仙岩的美而陶醉。尤其是一篇《绿》,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让人称道。

他在文中写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初夏,约了几个好友循南朝“山水诗”开山鼻祖谢灵运乘舟沿塘河蹑屐来游的线路,仿效古人一席长衫,立舟头、摇羽扇,高歌一曲《舟向仙岩三皇井仙迹》,还是挺有诗情画意的。

大罗山,是温州市区内一座让你慢慢登游、静静欣赏的文化圣地。清晨,我们选择走大罗山西麓的积翠峰峡谷。在谷外远远眺望,那“九狮一象”的壮丽景观,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景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仙岩街道,其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让人称道不已。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在此留恋忘返,写下了著名的诗篇。

在峡谷口,坐落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圣寿禅寺”。因寺院建在仙岩地方,俗名又叫“仙岩寺”。始建于唐贞观8年,至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经高僧楞严安禅师数年苦心经营,扩建中兴,将仙岩寺打理成名扬东瓯的丛林古刹,并得到宋真宗敕赐“圣寿禅寺”扁额。

我感到,有意思的是寺院山门不开在中轴线上,而开在右角。山门左墙上镶嵌着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的题词"开天气象"四个大字,未进门就让人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顺“佛陀池”而进,主持方丈能显和尚接待了我,奉上了清香的茗茶,介绍了寺院的历史文化。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唐代司空图题的《仙岩寺铭》,记载了寺院的发展历史渊源。想当年,朱自清先生到仙岩时,应该也会在寺院小憩,品一杯香茗。

在“圣寿禅寺”的西首,还有座“陈傅良祠”,别小瞧这小小的庭园,可是“永嘉学派”奠基人陈傅良先生在此授学的地方。现在祠内开辟了“陈傅良与永嘉学派展馆”,较系统地反映了永嘉学派的“事功学说”和“经世致用”思想。前几年,社会爱心人士涂良国先生因尊崇陈傅良先生,以他的名字建立了“陈傅良慈善助学基金”,已帮助64名贫困家庭子女圆了大学梦。

顺着曹溪上行,那飞瀑、碧潭、巨石逐步引人入胜。抬头望,“梅雨亭”在树梢中露出了翘檐。“梅雨潭”隐在堆砌的巨石后面,只闻其声不见其形。这巨石堆历千年风雨,已风化了许多,可承载了历代文人雅士对“梅雨潭”赞美的摩崖题刻。最著名的是唐•姚揆“维仙之居,既清且虚;一泉一石,可诗可图”的题铭既形象又切则,让我的思绪在久远的空间翱翔。

我钻过岩石堆,梅雨潭忽然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朱自清笔下的“女儿绿”?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柔润、那么嫩绿。是否岁月的摧残、人为的破坏?让你憔悴、让你珠黄了吗?必竟离朱夫子游“梅雨潭”已过了许多年了,那时的梅雨潭、梅雨飞花和朱夫子的心境、文笔,不是我们能读懂的。

坐在翠薇岭旁的“梅雨亭”里,我细细地感受着“升仙岩”的陡立峻峭,只见飞瀑在中间轰然奔下,随着山风刮过,雾珠扑面,沁感肺腑。俯瞰潭水碧波,大家都沉醉在“女儿绿”中回味探究,是否有清•黄体芳亭联云:“仰看九天落珠玉;坐闻万古酣笙钟”的感受?

“梅雨亭”旁,新立了一块“绿碑”,更增添了梅雨潭的文化气息。这碑文是瑞安藉西冷印社著名书法家邹梦禅老先生书写的朱自清先生梅雨潭的《绿》全文。其字体“功力深厚,自然精到,醇厚高雅”,也是一大人文景观。在这里,文、景交融能使你更能体会“女儿绿”的意境。

继续沿翠薇岭上行,跨过石桥返折下岭进入“雷响潭”峡谷,只见溪流狭窄,两岸峭壁百丈,瀑布飞泄入潭,回响着雷鸣般的声势。有好事者投以石块,只听其声嗡嗡然迥旋于耳际。

有一段时间,峡谷,缺少维护,碧潭被沙石填占,变成了“女儿绿”不绿,“雷响潭”不响了,慕名而来的游客到此见了直摇头。记得当时分管旅游的副区长何宗静见此状况,即向政府要了一笔资金,用于清理三潭,使她们又恢复了青春的气息。

雷响潭处于梅雨潭上游不远处,不知朱自清先生是否上来过?如果来过,这一动一静的飞瀑流泉,更让他这篇文章浸润着女儿绿的柔情。

我们向最高瀑进发的途中,左方向约有一百多米整齐石阶笔直往上隐入丛林中。我非常好奇地爬上山坡,只见山门外映出“伏虎寺”三个大字。想不到仙岩积翠峰大名鼎鼎的“伏虎寺”就坐落在这风景如画的“龙须瀑”之旁。此寺系北宋楞严遇安禅师开山创建。近代弘一大师在驻锡福建泉州期间,于每年夏季,便往温州避暑静修,“伏虎寺”也是弘一大师静修著书的其中一处。

离开“伏虎寺”,走不多远就是“龙须潭”了。只见瀑布从山之巅漂逸而下,那不规则的石崖突角把瀑布撞击成细流、细珠,随风作态、冉冉飞舞,如老仙翁甩动那条条银须而飘飘渺渺,说不尽的悠闲自在。

那么谢灵运提到的仙岩“三皇井”到底在哪里呢?仙岩景区的“活字典”黄卫东先生告诉我,就在这峡谷中,你可以慢慢找。从积翠峰的“龙须潭”下来,我感到大罗山有许多的登山线路,唯此最佳。

如何评价“三潭”景色,总之一句话,朱熹老夫子已作定论“溪山第一”。

记起瑞安老先生孙衣言的撰书:

震日一花开,却看龙象高居,指顾仙岩成佛国;

曹溪勺水在,未许马驹蹋破,庄严福地接罗天。

已非常形象地道出了这“天下第二十六福地”的精髓。问我积翠峰峡谷之行有什么随想?我记下了这几句:

梅雨潭,虽然你高不如雁荡大龙湫,宽不如泽雅七瀑涧,势不如百丈漈大瀑布。却挟朱老先生笔下那“女儿绿”的气场,而声名远播;

雷响潭,如果说梅雨潭是“女儿”,那么雷响潭就是“汉子”了,在峭壁之中冲天而下,其声势如雷呜,让人震撼。也有人说,瀑布如宝瓶倾水,确也非常形象;

龙须潭,你站在最高处,张扬着络腮胡子。是愤怒、还是无奈,老了就别发脾气。人生如梦,光阴如梭,眼下“雷儿”、“绿女”如此有出息,人生该无憾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