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虞文成的头像

虞文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26
分享

塘河记忆之一: 千年的喧嚣与孤寂

在我们温州,有那么一条河,穿过温瑞平原,连接起了温州与瑞安两个市区。在过去交通闭塞的年代,这条河既是农田灌溉的重要工程,也是两地人民的交通要道,被喻为温州人民的“母亲河”。

千百年来,塘河的水就这样静静的荡漾着。没有溪流般激扬,也没有大江般气势,而象一颗小女的心在跳动,带着好奇、羞涩、美丽展现在这阡陌丛横的原野。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去温州,大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主要的交通工具是河轮。

位于瑞安城关镇隆山乡白岩桥村的东门埠头,是温瑞塘河的南头。一座水闸拦住了塘河的水,洪涝时把水排入飞云江,确保温瑞平原的农作物能旱涝保收。

那时的东门埠头可热闹了,挑担的、提袋的南来北往旅客,肩背麻袋货物的码头搬运工,高声吆喝的小商贩,书写着那年头的繁华。

靠埠头的客船、货船,显得有点杂乱无章。“到莘塍、塘下、河口塘的这里上船!”小船的船工在招揽顾客。

到温州的去的人,都会座客轮。因为,火轮速度快些,船内也宽畅舒适些。

说起温瑞塘河的小火轮,可是瑞安的民族企业家项湘藻先生首开先河。项湘藻,字苕甫,出生于1858年,卒于1918年,瑞安城关南堤人。

他非常有商业头脑,也有实业救国的思想。在清末,他借朝廷推行“新政”,于1904年,协同孙诒让先生开办了富强矿务公司。后又集资组成大新轮船股份公司,租用上海“湖广号”客货轮,开辟瑞安至宁波航线,对推动瑞安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905年,项湘藻先生与其兄弟项崧共同创办了“永瑞轮船公司”,并购置了小火轮“永瑞”号首航于温瑞塘河,翻开了温州内河航运通航小火轮的新的一页。

由于小火轮运量大、乘客多、速度快、运价低等优势,立即成为了温瑞塘河运输的主力军。原来人工划的小船,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1914年,永瑞轮船公司改组,取名通济轮船公司。这是温州地区最早经营内河客货运输的私营股份合作制企业。航线连接温州与瑞安两大城区,把温瑞平原最发达的镇村串在一条线上,进一步融合了两地的人员往来与商品交换,加快了两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随着轮船离开码头,满头大汗的乘客抓起自己对开的衬衫抹一把脸,赶紧去找空坐位了。也有不少人干脆就坐在船头、船尾,享受着河面扑面而来的清凉。

船仓里,瑞安鼓词的“头通”已敲响,人们的大声叫喊声也静了下来。大家摇着蒲扇,听着鼓词先生那悠扬顿挫的“唱词”声。短短的一曲终了,唱词先生把词鼓翻过来从每个人的面前走过,有不少人往鼓里丢零钱。

这时,卖“糖人”的、槐豆牙的、莘塍“五香干”、双炊糕、香烟的小贩轮流上阵叫卖,温州人做生意的天生才能在那时就显露无疑。

多坐几次轮船,昆曲、越剧、道情、莲花等曲艺总是轮番上阵,让人享受民间文化的魅力。虽然,一趟下来五个多小时,总感到时间过得很快。

与轮船内的喧嚣相反的是塘河的两岸,杨柳依依、多彩多姿。碧绿的田园翻滚着起伏的稻浪,把我带进宁静之中。

我想,就是这喧嚣与孤静的反差,构成了塘河的动与静的美学与历史,这种激情与碰撞,为塘河抹上了金色的光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