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河记忆】之三:曾经的渔舟与歌谣
如果,塘河是一首歌,那《渔舟唱晚》总是回荡在水乡两岸,惊起一行白鹭。
在夕阳西下的暮色中,一叶渔舟,一个渔夫,一张渔网,随手抖出一片云彩慢慢飘落水中,融入了渔夫的一份期盼。
我走出轮船,踏上了塘下的轮船埠头。这里的河面更宽了,一湾碧水如我记忆中的那么清澈明亮。
河面船只忙碌的来往轻轻划过,木浆荡漾着温柔的涟漪,和着那吱呀吱呀的摇橹声,像一首古老的歌谣,撞击着人的心灵,舒舒软软的让人从嚣闹中回归水乡的宁静。
塘下,是瑞安的重镇,不管是社会经济,还是人文历史都是浓彩的一笔。当我们还处于农业为主体的时候,这里是鱼米之乡中的鱼米之乡。上苍特别眷顾这片土地,让繁延在这里的子民有旱涝保收的富足生活。
轮船穿过石桥,进入镇内这段热闹的河道。圹下是这片区十里八乡的中心,人口众多,商业繁荣。赶集的,买卖农产品、海鲜的,在与塘河平行的这条街上来去匆匆。
犹记得当年的夏天,塘河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轮船开过,他们在远处招着小手。水性好的调皮小孩朝轮船游过来,像浪里白条追着船儿凑热闹,不一会儿就被船老大给轰走了。
最热闹的要数傍晚的河埠头,都挤满了小孩。或狗爬式扑腾的,或双手扶着木板、木盆躺在水面上,解解暑气,他们在河里戏嬉往往忘了时间,直到大人拿了长竹竿来敲赶,才依依不舍地离水上岸。
我还记得下水捉鱼、抓蟹时,小鱼来啄你的脚,逗得人痒痒的。最可笑的是平时张牙舞抓的河蟹,此时躲在石缝里不敢横行霸道了,任你怎么拽,就是死赖着不出来。
这一幅幅活脱脱的水乡风情图,带着河面上浮荡着轻纱般的水气,依然在我眼前不急不缓铺开,我惊喜于这一段河道的情景。
现在,塘下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中国汽摩配之都。从2017年起已连续三年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是温州市环大罗山科创走廊规划重点区域,将成为为温州都市区建设的核心之一。
塘下,是塘河航道的第二“铺”。这“两铺”的航道两岸,人杰地灵,聚集了一大批的能人,是中国“犹太人”的代表。自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的萌芽奔发而出,人们乘着塘河的轮船涌向温州、走向全国,带动塘下快速地崛起在塘河两岸。
一条灵动的河,不再有渔舟唱晚了。但是,晚霞中的埠头似乎还停着那长长的轮船。
时光匆匆,恍惚烟云。塘河边春的油菜花海;夏的稻浪翻滚;秋的收获金黄;冬的辛劳翻耕,也只有在记忆中闪现,这一切都在那首歌谣中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