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虞文成的头像

虞文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30
分享

【塘河记忆】之四:经典的诗篇与美酒

塘河是一首诗,从谢灵运到现代文人的低吟,漾开十里荷花,惊艳了两岸山川。

轮船穿过罗风,在穗丰这里转半个湾就是仙岩了。从瑞安东门埠头到这里有三铺半的河程,塘河进入瓯海区地界了。

  这段河道留下了穗丰古埠头与河口塘轮船码头,勾起了我浓浓的人文诗境与甜甜的美好回忆。

回顾历史,曾经有多少诗人在这感叹山川河流之秀美,留下了让后人不能忘却的经典诗篇。

轻舟低吟,杨柳依依。白鹭飞舞,鱼跃菱叶。千百年来,从古代的山水祖师谢灵运、颜真卿、陈傅良、朱熹到近现代大师孙衣言、朱自清、弘一等文人墨客钟情于这里沿途的山水,留下了瑰丽的人文历史。

“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在《舟向仙岩寻三皇井仙迹》诗中曾写道:

弭棹向南郭,波波浸远天。

拂鲦故出没,振鹭更澄鲜。

遥岚疑鹫岭,近浪异鲸川。

蹑屐梅潭上,冰雪冷心悬。

低徊轩辕氏,跨龙何处巅。

仙踪不可即,活活自鸣泉。

从诗中,我们可以回放当时的情景。当他泛舟塘河,一路走来、一路惊喜,在仙岩河口塘泊船靠岸,穿着木屐,登上了梅雨潭。虽然是炎热的夏季,那碧绿的深潭与瀑流飞花使人感到清寒冷肃的意境,让他感慨万千诗源奔涌,留下赞仙岩的如此佳作。

我想,几位诗友一边品味美酒,一边欣赏塘河的清山绿水、杨柳低垂的优美景色;鱼跃河面,鹭飞蓝天的秀丽风光;烟波浩淼,烟霞侧畔的朦胧仙境,让他们在美景中尽情绽放诗人的才华。

仙岩,顾名思义就是神仙升天的地方。它给塘河带来的灵气孕育了一批文人的灵感,给这里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尤其是塘河旁的大罗山积翠谷,更是让谢灵运、朱自清等大师而沉醉。

记得朱自清先生第二次到仙岩,继谢灵运写下的这篇《舟向仙岩寻三皇井仙迹》文章后,又为梅雨潭留下了《绿》这篇经典之作,把积翠峰下的三潭之一的梅雨潭描写为“女儿绿”,至今让后人称道不已。

我想,如果可以穿越时空的话,也与他们一道,一程山水,一路放歌;一杯美酒,一起相伴。人生就是这样,不管在什么环境中,善于发现美,善于寻找生活的乐趣,你就活的自在快乐。

这里名胜古迹众多,有历史悠久的“圣寿禅寺”、有宋儒“陈博良祠”,还有唐·姚揆“维仙之居,既清且虚;一泉一石,可诗可图”的摩崖题铭;明·朱熹为之书“溪山第一”的坊表。因此,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二十六福地”。

东瓯人在仙岩这块地方生活,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尤其是从穗丰村杨府山古墩暮墓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器、青铜制打击乐器等,有的文物在浙江省还是首次发现。更说明了三千年前,他们的祖先已在这里生活,而且生产力已相当先进,也把温州的越文化研究大大地提早到西周之前。

我望着波光粼粼的塘河,她温柔安谧,静若处子,似乎在默默地诉说着曾经的过去、曾经的繁荣。她如一首歌谣,激发着我对“母亲河”情感,跟着她温婉的节拍,走进塘河古朴淡雅的时光深处,追随着她轻柔的脚步走向未来。

仼时光荏苒,任岁月蹉跎。

仙岩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乡土,多少能人贤士离开故土去外发展,谱写了一个又一的创业故事。这里是华侨之乡,多少这代人、上辈人、上上辈人远渡海外,在欧洲、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地区打拼,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辛勤劳作,打出了一方新天地。现在,他们又反馈投资家乡建设,让故园变得更加美好。

现在的仙岩,新房幢幢、厂房座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温州市区的“南大门”。这条古老的“黄金水道”也成了连接温州、瑞安的美丽的旅游休闲通道,串连起那吟咏不绝的长歌短调,催醒了熟睡的塘河文化。

是的,我在慢慢寻找着久远的诗篇,体味着塘河文化的精髓。

归来人,仍是青春少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