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塘河的“七铺河路”,不得不说一下历史上为塘河建设立下丰功伟绩的人物,他就是温州刺史韦庸。
很早很早以前,温州的三溪片区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加上沿海雨量充沛与台风季节,经常山洪暴发淹没村庄、田野,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影响。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还遭遇了“9·4”洪灾,给当地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促成了政府安排“西向排洪”重要水利工程。由此可见,开挖、疏浚塘河是何等的重要。
据记载,在唐代会昌年间,韦庸出任温州刺史(公元841-846年)。他勤政爱民,倾听民意,了解三溪片区防洪排涝水利能力弱的情况后,即率瓯越先民投入水利工程建设。拓宽河道、疏浚会昌湖,引导瞿溪、雄溪、郭溪以及桐岭山、岷岗、白云山、吹台山等之水经温州城西南连接温瑞塘河,既作为塘河水补充的水源地,也作为三溪河排涝进入瓯江的主要过水通道。
当时,生产力还非常落后,先民们在冬季的枯水期,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手挖肩挑,去治理河流。在韦庸的督导下,整整用了4年时间,修坝治水,终于建成“十里湖堤”,在水心这个地方构成了通畅、宽广的水面河道。
韦庸的壮举,开启了温瑞塘河的最初形态,开拓了三溪河网工程,实现旱涝兼治,达到防洪、灌溉、水运综合效益,带动了沿河一带的繁荣与发展。在他以后的历代官员,继续开拓、疏浚塘河,让它更好地造福人类。百姓为纪念韦庸治水功绩,以他任职温州时间命名这段河为“会昌湖”,河堤为“韦公堤”。
现在,当你在会昌湖的韦公堤慢慢走过时,九曲桥旁的荷花盛开,如少女在湖畔起舞;湖面划过的龙舟,激荡的擂鼓声此起彼伏令人奋进。倒映的高楼大厦,巨冠如伞的榕树王,气势如虹的龙舟阁,都在诉说着会昌湖的前世与今生。
近现代,市区小南门埠头还开通了开往新桥、郭溪、瞿溪的塘河轮。让水网遍布、交通不便的村民们,更加方便来往市区购物、走亲。
快艇犁开水面,凉风扑面而来。塘河两岸的古亭、古庙、古榕树,见证了先人治水的艰苦历程。每当人们走过三溪塘河,就会饮水思源记起修河的先行者-韦庸。
为了弘扬传承他与温州先民的治水精神,瓯海区西排工程指挥部在仙门岛上树起了“韦庸治水”大型雕塑。雕塑高12米,基座2米,展现了韦庸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英雄气概。
雕塑以韦庸为中心,旁立两位副手,正在指挥整个治水工程。体现了万众一心治水的宏大场面。整个作品采用圆雕和浮雕、点线面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突显治水场面的气势恢宏,先民治水的澎湃激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当我的船在雕塑旁开过时,心中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为了彻底解决三溪片的洪涝灾害问题,在新世纪初市、区两级政府安排了“西向排洪重大水利工程”,并于2004年10月12日开工建设。据了解,西向排洪工程是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横贯瓯海区和鹿城区,排洪河道将经过瓯海区郭溪镇和鹿城区黄龙街道、双屿镇而达瓯江。该工程是市城市防洪规划中控制性的防洪工程,建成后城市防洪将达到50年一遇的标准。
如果,韦刺史能穿越四维空间再到温州看看,他肯定会欣慰的笑了。
顺着塘河溯流而上就是清澈的瞿溪了,过老街、转八仙岩,溪流隐没在群山峻岭之中。
在瞿溪街道泉东川村的桃源溪旁,登上船放岭,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与古道隐没在大尖山的云雾之中。
顺古道而上,周边群山青翠欲滴,峡谷青流在哗哗歌唱,林中的鸟儿在树枝跳跃,路边的各种花儿色彩斑斓,观不尽的青山绿水,看不尽的鸟语花香,塘河源的探寻是如此的精彩。
直至大蟒坪,拐进小路顺溪水而上,接近山顶时在小溪旁开挖了一圈小池,引小溪水而入。正面立一石碑,书写“塘河源”三字,让温瑞塘河这条人工开挖之河认祖归宗,找到了自己的出发地。
现在的三溪片区,已崛起了一座时尚的新城。塘河在城市中蜿蜒而过,显得更加精致、优雅,我们期待着被人称为“仙湖”的塘河建成温州的“瘦西湖”,也成为城市的点睛之笔。
韦庸秉承大禹治水的优良传统,清水患造福温州人民,他是一座丰碑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记起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诗词: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