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虞文成的头像

虞文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0/29
分享

楠溪十二峰行记

来过楠溪江的人都会说,这里山多、水美,的确令人陶醉。因此,到了楠溪江一定要去“十二峰”走走,那险峻、奇特的石峰让人惊叹。

走进峡谷,我抬头望去,一面悬崖绝壁上,镌刻着儿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我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启功先生所书的“十二峰”题字。

据说,当年老先生慕名来到“十二峰”游览,被“十二峰”景点的神奇、壮美所折服,欣然提笔写下“十二峰”三个大字。这三个大字,就让人有种未见“十二峰”已被其神秘而震撼。

人到绝壁疑无路,左拐豁然有洞天。顺着溪流,走过绝壁的长廊,迎面的“金龟出山”惟肖惟妙,敦厚可爱,让人称奇。

据介绍,“十二峰”位于小楠溪江大若岩景区,形成于约一亿两千万年前,由于火山喷发,岩浆在大量喷出、流动、冷凝过程中,形成溶洞、气孔、流纹等结构。又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和风化作用,形成了我们今天即将观赏到的峰、嶂、洞、瀑“四绝”交辉的白垩纪流纹质奇景。是一组流纹岩因节理风化和流水侵蚀,地壳抬升而形成的奇特峰群。

我站在金螺山半腰的“望仙亭”里,眺望着对面的“十二峰”,立刻被这群峰嵯峨、气势磅礴的气势所震撼。这不是张家界吗?如此神似,如此张扬,让我的双眼久久舍不得离开。

我们穿行在“仙人谷”,登上“仙人岭”,远望着“仙人墙”,被这人在画中走、画在人前展的景观所折服。

我在仔仔细细的寻觅,太白金星是否真的在此逗留过?不然,为什么这里叫“仙人谷”;这岭为什么叫“仙人岭”;这堵神奇的石墙又为什么叫“仙人墙”?看来,这里的一切都与曾经的仙家有关了。

也可能“山中宰相”陶弘景隐居“陶公洞”时,经常到“仙人谷”游玩,当他升仙后当地的村民就把这里当成仙人谷了,他走过的山岭也叫仙人岭了吧。

“仙人谷”里最重要的景点还是“仙人墙”,它是漫长的地质变迁和风化作用遗留给我们人类的自然财富。但,当地老乡告诉我们,“仙人谷”里的“仙人墙”是神仙为防止“十二峰”崩塌而用巨石叠砌成的巨墙。是“十二峰”的底座,是“仙人谷'招牌。

仙人谷,四山合抱,山势险绝,只有一条曲折蜿蜒的小道,巧妙地穿过群山,通向谷内。谷中豁然开阔,有良田、水塘。我想,过去住谷内的十二峰自然村的村民,如生活在世外桃源,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就是现在,他们也是很悠闲地生活着。种着山田,养着鸡鸭,晒着太阳,喝着清茶。经历过灯红酒绿的繁华的城里人,倒羡慕起了这样的原生态的生活。

我们行走在溪流旁的山岭,只见溪水清澈,怪石乱离,藤蔓缠络,景致清幽。古人语:“山之形态,得树而妍;山之骨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可以说,仙人谷里的已构成了上述古人所说的条件。我们的感叹,随着“哗啦啦'的流水声,消失在仙人谷的岚山中。

当我们站在“十二峰”对面的观赏亭里,看着“十二峰”峰峰相挤,错落有致,环列在一座饭甑形的半圆山顶,令人惊叹不已。

你看:宝冠峰,鹤立鸡群、独占鳌头,以海拔517米成“十二峰”的主峰;天柱峰,一柱擎天,自山腰拔地而起,相对高度约250米,以其奇特壮观成为“十二峰”的标志;香炉峰、仙掌峰、莲花峰、展旗峰、石笋峰、横琴峰、卓笔峰、犀角峰、石碑峰、童子峰,形象逼真,故事入胜,让人目不暇接。清代诗人金简庵《咏十二峰》诗曰:

天然童子住岩巅,宝冠香炉娱目前。

仙掌高擎天柱崛,莲花香送展旗边。

虽贪石笋何知味,静听横琴不奏弦。

卓笔漫题犀角赋,石碑苔绿记名贤。

据当地民间传说,不知是哪年那月那日,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巡游天下。见楠溪江风景如画,就想到人间游玩一番。太白金星老儿即刻命“金鸟”连夜下凡,在“大若岩”这个地方建筑休息的场所。“金鸟”立马开始雕琢,到天亮快完工时,被当地的一个上山砍柴的村民发现了,村民一声惊叫,只见洞内毫光四射,一只金凤凰飞天而去,随之山崩地裂,金螺山的一群峰峦如柱石一般拔地而起,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赞叹不已的“大若岩”与“十二峰”。

就这样,坐在凉亭里,我眺望着十二峰的天门洞。虽然没有張家界天门洞那样有名气,但也有这里的历史人文。据传,陶弘景在发现十二峰“天门洞”时,一声惊呼:“真乃天门也!”让“仙人谷”又增添了悬岩绝壁之中的“天门洞”胜景。

楠溪江一方水土的灵气孕育了一批文人志士,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不然,永嘉太守谢灵运能成为一代“山水诗”的鼻祖吗?那一代大家王羲之、颜延之会游历此地留下不朽的诗篇?可以说,“十二峰”是楠溪江奇峰怪石的大盆景;是张家界的缩小版。也是我最看好的楠溪江景区。

下山后,我们走进了大名鼎鼎的“陶公洞”。这是一座大型天然岩洞。洞高56米,宽76米,深79米,是浙南最大的石室。进大门是九楹前殿、钟鼓楼、厢房及僧厨;进入岩洞,底层是三间“观音阁”与“讲经坛”,可容纳数百人听经。一条56级石梯通向上层的“天台”,天台是“胡公殿”,供奉着胡公大帝。前面是文昌阁,神龛右下侧的“赤水井”,水清甘冽,常年不涸溢。洞内南侧岩壁上有两个条形长洞,当地老乡称“流米洞”和“白鲞洞”。

据传,很久很久以前,道士王玄贞在此修炼期间,一年天大旱,周边农田颗粒无收,饥民也越来越多。一夜间王玄贞正在打坐,只见洞壁白石上,或似游云,或若鳞片,昏明异象,两个条形长洞里流出了大米与鱼鲞。王玄贞一见大喜,把大米与鱼鲞分发給灾民,解了一时之急。因此,“陶公洞”留下了“流米洞”和“白鲞洞”的传说。

“陶公洞”还有一绝,就是洞口石壁上的“水滴珠”,从上面潇潇洒洒地飞扬到池中,如同“天女散花”般令人陶醉。白玉桥如彩虹,架在水池中间。站在桥中央,抬头可见一片蓝天,好一个洞天福地。

是谁最早发现大若岩洞天的呢?据考证,二千年前的后汉甘露年间,道士傅隐遥在楠溪江畔修真期间,见此山、此岩、此水如此美妙就隐居于此修道;三国时,又有道士王玄贞在此修炼,并与安固县(今瑞安市)的弟子朱孺子得道成仙,留下了庙前“升仙岩”的美丽传说。

真正使大若岩名声大噪的是南朝齐梁年间,被称为“山中宰相”的著名道教思想家陶弘景隐居于此进行修道。他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救助周边的村民,受到百姓的顶礼膜拜。特别是他在修道期间,撰写的《真诰》一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后人就把这岩洞称为“陶公洞”,并被道家封为“天下第十二福地”。

清朝有位秀才游览之后写诗赞叹:

十二奇峰尽著名,神工鬼斧属天成。

传闻雁荡无多让,感觉未游负此生。

我很庆幸,自己能到此一游。大自然的恩赐,我们要去爱惜、要去分享。还要介绍给世界,为我们温州有如此美景而感到骄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