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文高的头像

余文高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30
分享

怀 念 岳 母

岳母离我们而去已五年有余了,然而她的音容笑貌却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第一次认识岳母是在三十多年前,那时岳父在一所农村中学当校长,岳母在学校做后勤工,我师范毕业后分配到了那所学校,报到的那一天,岳母就为我和新分配去的老师们打扫房间,整理住所,还详细地为我们介绍学校的情况,吩咐我们生活上有需求就去找她。虽然是初次相识,但她那慈祥的面容、和蔼的待人和母爱般的关切却给我们这些新分配去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岳母没有读过书,无文化,但她不像一般的农村妇女,事事夫唱妇和,观念封建,没有己见,而是思想开明、处事通情达理。当年我与妻因工作上的接触,彼此间产生了爱情。她家条件好,我家兄妹多,可谓门不当,户不对。岳父知晓后有反对之意,倒是岳母三番五次地在岳父耳边吹枕头风:“孩子们真心相爱,自愿的,男孩人本分,有工作,日后好坏怨不得我们,你就不要阻扰了。”如今,我与妻恩爱结合已过银婚之年了,自己的孩子也已成家立业了,可谓家庭和睦幸福。三十年过去了,当年岳母促成我们成婚的“功劳”我是永生不忘的。

岳母是位普通的家庭主妇,有着许多中华民族妇女的传统美德。勤劳、勤俭是她最突出的品质。她一生育有一儿三女,早年岳父长期工作在外,几个孩子全凭她一手操劳养育成人。岳母一辈子吃过不少苦。年轻时,她为了养家糊口,经常早出晚归走几十里的山路,挑瓷土、造山林,与男人一般干重活,每日起早摸黑,砍柴种地、养猪做饭,辛劳不辍,苦了她一人,饱了全家人;与人为善、心底慈爱是她的又一品质。岳母一辈子没有与他人吵过架,与左邻右舍和谐相处,邻居家有什么事她总是乐意帮忙。七十年代,岳母隔壁有一户邻居,家中小孩八九个,常常出现“无米之炊”,时常饱一餐饿一顿的,到岳母家借米借油借盐是家常便饭的事,岳母每次都是慷慨相借。有时“老虎借猪”,有借无还,岳母也从不怨言,下次来借,只要有照样拿给她。如今,那户人家早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孩子们对岳母当年给予他们家的帮扶救济之恩永记心里;岳母没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待人处事公正无私。在我的印象中,她没有与丈夫吵过嘴,也未曾打骂过任何一个孩子。在对待儿婿女媳、孙儿甥女方面总是一视同仁,没有半点偏心。晚年岳父岳母生活幸福,每逢佳节假日,岳母总是叫大家到家相聚,倾其所有,亲手弄好饭菜,热情款待全家大小,次次操劳,儿女们心疼她辛苦,她总是说:家庭和睦、生活幸福、我高兴、我不累。每年过年,岳母都要为孩子们添置新衣,給压岁钱,但无论穷家富户、孙儿甥女,从不两样,而是同等相待。正是岳母许多的优良品质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我们这个大家庭才会其乐融融、亲情永存!

岳母是位民间医生,因为祖传,擅长儿科,二十几岁就开始行医,方圆百里,小有名气,经她救治过的患儿不计其数。岳母医术甚是高明,有的患儿曾被医院判了“死刑”,经她救治,竟能起死回生,健康成长。而许多的患儿在大医院治疗要花费几千上万元,慕名到她那儿去看看,只需几付偏方中草药便能使患儿药到病除。岳母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她一辈子给人看病,从未主动开口向患者收取治疗费,全凭人家自愿给点东西表示谢意。遇到远道而来的穷苦山里人家的孩子来看病,不仅不收他们的钱物,而且还留他们在自家吃饭,并将自家有的旧衣物送给他们。岳母行医总是本着救死扶伤的原则,贫困富裕家庭同等看待。记得有一天傍晚,一家来自安徽休宁大山里住的人家来到岳母家,要请她去给家里病重的患者看病,天色渐黑,没有车子,要走二十几里的山路。岳母没有半点推脱,安顿好家里的事后,就前去人家出诊。一个月后,那家人孩子好了,包了一个大红包、带着一袋山里的土特产前来致谢,岳母知晓他们贫困,硬是不收他们的一分钱,只收了土特产,感动着那家人眼泪盈眶,也赢得了社会百姓对她的赞誉,更增加了岳母“好人”在我们这些晚辈心中的份量。

岳母走了,享年八十四岁。一辈子虽没有获得过什么耀人的光环,也未曾给儿孙们留下什么可见的家庭遗产,但她具有的传统美德、优良品质却是我们这些晚辈们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岳母,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