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陆一新的头像

陆一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23
分享

江南文人周处

射虎斩蛟,除“三害”的周处,多以勇猛的姿态示人,改节后修善为贤,皆老而自克,直到慷慨赴死,才真正有了风骨和气象。烛照后人的最终亮点,是读书,读书让一个蛮汉变成了君子。

周处读书,拜的是名师,名噪江东的陆机、陆云兄弟。陆机、陆云,俩人是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合称“二陆”,都是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陆云,性清正、有才理、善诗文、精玄学。能同时得到兄弟二人传道受业解惑,周处岂有不成才的道理。再说了,陆机、陆云肯收大他俩十多岁的蛮汉周处做学生,除了两家是世交,关键在于他们敏锐观察到了周处身藏的江南文人潜质。

在陆机、陆云悉心教导下,周处向道朝闻,励志淫诗书,好学寻子史,文章绮合,藻思罗开,先后写下了《默语》三十篇以及《风土记》《吴书》。宜兴人最津津乐道的自然是《风土记》,因为《风土记》又叫《阳羡风土记》,堪称我国第一部介绍地方性地理与时节、风俗与人情、植物与美食的著作。在老师陆机的推崇下,《风土记》一时风头很盛。当然,时间能验证好作品的生命力,后人们的评价也不低,唐代刘知几在《史通▪补注》里说,周处这本书文言美词,列于章句,委曲叙事,存于细书。清朝大臣严可均,系学者、诗文作家、文献学家、藏书家,他认为周处之《风土记》除了《山海经》《水注经》外,算是最早的了,《三辅黄图》《华阳国志》都在其后面,价值意义颇高。今人查考端午、七夕、重阳等等习俗,所依据的便是这一部《风土记》。宜兴人静心翻阅《风土记》,不仅能见阳羡宜兴三江雄阔、五湖腴表之豪迈与斑斓,也能品山珍湖鲜的致味,还能闻果树药草的清香,老前辈周处带着人文情怀,溪山跋涉、田野调查的足印仿佛历历在目。

由蛮汉进化而来的文人周处,在吴风越韵的滋润与诱发下,最江南的性格特色在他身上不断彰显,怎一个耿介了得!老师陆机在为周处写的《孝侯墓碑铭记》中特意提到了这么一件事——孙吴被晋朝攻灭后,原魏国降臣王浑登上建业宫饮酒,对吴国的降臣们说:“各位是亡国留下的人,难道没有忧戚吗?”周处不卑不亢回答说:“汉朝末年分崩离析,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先灭亡,吴国后灭亡,亡国忧伤,哪里只是一个人呢?”王浑听后随即露出惭愧之色。在西晋朝堂御史中丞这个位置上,周处将耿介性情体现到了极致。考核百官的职责,他丝毫不懈怠马虎,秉持公义嫉恶如仇。这样自然就得罪了不少人。武可忠勇,文臻锦绣,为官无法圆滑变通、游刃有余,最终的结局令老师陆机焦急,令旁人唏嘘。同朝为官的陈淮精准评论说:周处吴人,忠直勇果,有仇无援。

周处饮恨西北边塞前写了一首诗,《征西自赋》:“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美梁黍,期待能善终。”悲壮之情掩盖了诗意才情。直接杀死周处的氐羌叛乱头领齐万年坦言,“周处从前守卫新平,我知道他的为人,文武兼备。如果给他独自的决断权,来势不可挡;如果受别人指挥,就一定会被我捉住。”西晋朝廷呢,恰恰就委派曾被周处弹劾而怀恨在心的梁王司马肜做征西大将军,成了直接压死周处的那根稻草。

明白人自然是有的。就是那位精准评论周处的、时任中书令的陈淮,忙启奏说:“梁王司马肜是皇亲贵戚,但不是将帅之才,他进兵不求功名,败退不怕责罚。周处出生东吴,虽忠勇果敢,却生性耿直,与很多人有恩怨嫌隙,若得不到救援,必将丧身。陛下应该下旨让孟观带一万精兵做周处的前锋,必定能歼灭敌寇。不然,司马肜就会让周处当先锋,肯定失败。”昏庸的晋惠帝司马衷没有采纳陈淮的建议。结局印证了猜想。梁王司马肜公报私仇,在他不断的刁难和催逼下,周处带着还没吃饭的五千士卒,冲向七万叛军,从早晨到黄昏,共杀敌万余人,弓箭用尽了仍全力苦战,直至全部阵亡。

间接杀死周处的,是梁王司马肜和司马家的朝廷呢?或是他自身耿介的秉性呢?周处留下的精神光芒已经照亮了答案。崇文尚德的宜兴人,定然更喜欢能武能文形象圆满的“阳羡第一人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