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特意选了雨天去。这是巧合,也是无耐,因为假期时间有限,雨天也不能浪费;雨天相对其它景点,馆内参观比较适合。
地铁九号线终点站秦陵西,我们出来时,雨正盛,本想按导航坐公交车去,雨实在下得猛,于是选择坐出租车去。下了车,在兵马俑博物馆广场上,就碰到仙人跳,明明说好的讲解费及指定的导游,后来进馆时,给我们调换成当地土导游,一位陕西大汉。不过许多事情,有失就有得。大哥普通话不蛮标准,但是陕西话正点,近距离体验了一下“生冷蹭倔的秦韵”味道。
参观兵马俑时,眼前总浮现张艺谋在电影《秦俑》中装扮兵马俑的画面。问:“假如秦俑突然复活在眼前,游客会是什么反应?”
老婆:“吓死人,别乱讲!”
事情还真有,与戏言非常巧合。多年前有一法国小伙子,狂热兵马俑,特意穿上自制兵马俑服,混入兵马俑阵队,以假乱真。那天,游客如潮,人挨着人正在观看,放眼四望,似乎没有任何异常。突然,一位老太太在嘀咕:“我的乖乖,兵马俑是活得,那眼珠子还在动。”大家睁眼一瞧:“啥兵马俑,就一个活人!”后来查实法国老外处心积虑搞得一个恶作剧,幸运的是老太太发现时,没有被吓坏。
虽然外面此刻风雨交加,兵马俑博物馆内却人潮涌动。整个展览厅高大开阔,气势恢弘,兵马俑阵列整齐雄壮。兵马陶俑犹如一个个秦朝真实的战士,有气吞万里的气势。俑体威武,形象各异,免盔束发的、头戴长冠或软帽的、穿着军服携带弓箭的。一个个挺胸傲立,气势宏大,十分壮观。坑中有6000多个等身大小的兵马俑和拖战车的陶马,排成方阵,形态逼真。坑内出土的剑、矛、戟、弯刀等青铜兵器,虽然埋在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刀锋锐利,闪闪发光,堪称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午后秋天的雨,淅淅沥沥拍打在脸上,有点冷。跟着导游穿行在丽山秦始皇陵中,感觉有点像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感觉,清冷而幽森。一群人围转着秦始皇坟冢从一个陪葬坑到另一个陪葬坑,思绪也在纷纷细雨下漫漫开散。秦国起始有多宏伟、雄壮、华丽,国亡时就越扼腕叹息、让人悲伤。丽山陵园,规模宏大,依山筑陵。前后参观了便殿遗址、铜车马坑遗址、皇陵陪葬坑、秦始皇子孙从葬墓群。
参观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只我一个人,老婆不感兴趣。当天多云,天空明媚,整个陵园里很少看到人,与兵马俑博物馆人潮涌动,这里静悄悄,反差非常大,空荡荡没有一点人气。
从北门爬坡而上,越过天下一统雕塑,一队威武雄壮的身披盔甲执戟秦朝武士昂首挺立;尔后却是一队形似无躯体的盔甲执戟武士,空落落的了无一人。这一有一无,正描绘了古时征战的残酷,去时铮铮铁骨,来时只有鬼魂,尸首异乡,捐躯为国。
站在秦二世陵前,很是感慨,这个历史上最令唏嘘的二代,至今让世人不甚理解。仅仅用了三个月就自断秦皇室血脉,登基后竟然先后杀了三十二位手足兄妹;三年时间就挥霍了秦国五百多年的气脉。
据后世史学家推理,流传有另一种解读。赵高可能是赵国在秦国的质子与秦皇族女结为夫妇的后代,他的所作所为志在复仇。清代史学家赵翼所著《陔余丛考》指出赵高本为赵国公子,因痛惜自己的国家被秦国所灭,不惜自阉进宫……
“秦殇”博物馆外墙上书写的两个篆体字,让我思绪再次凝结。这确实是秦国国殇之地,站在这个墓园里,让人哀伤之情不断喷涌。秦殇博物馆里参观者寥寥无几,与秦皇兵马俑陈列馆人潮动相比,这里非常冷清,空荡荡的。博物馆里黑咕隆咚的,灯光幽暗,墙上的历史图画与整个展厅的黑暗呈现出某种惊人诡异叠合,让人毛骨悚然。
快速走出这个黑暗的博物馆,立刻让我清醒,刚才不过是一个幻觉。此刻天空有些阴暗,我再次返回走向胡亥墓。坟冢孤孤单单,园内游人空无。碑题刻“秦二世皇帝陵”六个隶书大字默默挺立,清乾隆四十一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站立墓前,我沉思很久,感叹中无所适从……
返回山门时,一位耄耋老者,独自一人,正在山门房屋转角处吹口琴,琴声悠悠然,如泣如诉。萧萧琴音仿佛从远古深处中传来,似在倾诉,又若离歌,默默置身其间,伤怀之情油然而生,惆怅中顿生悲凉。转身回望,门柱上显目的对联和横挂的牌匾,读之回味无穷。
后事之师:
一夫自毁 二世而亡 便野史逸闻 只为千秋留笑柄
仁义不施 身家焉保 漫荒烟衰草 惟馀孤冢泣残阳
覆舟之鉴:
此运可衰 此帝可哀 孤冢夕阳里 未能绝千秋责怨
其兴也勃 其亡也忽 曲江碧水前 细思量二世浮沉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可是毁掉它却非常容易。秦国始于西部小邦,经过祖上历代顽强奋斗,最后一代帝王秦始皇开创伟业统一中国,然而只惊鸿一瞥,二世而亡。
二天的参观过程中,悠悠历史在不停回响,仿佛杜牧在徐徐低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