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刚过,阳光下如沐春风。
白云在天空漫步,蓝天辽阔的让人心醉。
我们去参观晋祠时,如孙悟空误闯花果山,晕头转向。晋祠广场正在扩建,多重护拦阻隔让我们迷失了方向,找不着去晋祠正门的路。正举目四望,当地导游热情指点。一位孩子他妈,笑若桃花,语似秋阳,成为了我们的向导。
晋祠宛若一本厚重的古书。因为古老,许多人慕名而来,惊喜惊叹中走进去解读。满怀热情览阅之后,似乎有点懂了,其实很难说。
这是一座融合了江南园林的宗祠,她不在江南,位处山西。她没有江南园林的小家碧玉,却又有着园林般靓丽的风景。她承载了山西太多的历史,记录了太原兴衰过往,恰如一个博大悠深的历史陈迹馆。她历史悠远,是太原一个精神图腾,存在时间久远。这里古迹甚多,从远古到现代,许多古迹都饱含苍桑,斑斑驳驳,又饱含中华历史文化。
最早了解晋祠还是在少年,是从西游记电视连续剧中开始的。西游记中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孙悟空变化出一个古庙的原形就是晋祠里水镜台。站在水镜台前,那两个大大的圆形窗台,熟悉又陌生。因为这两个窗台是孙悟空双眼的化身,晋祠水镜台我们来了,猴哥你有没有看见我们。真实的水镜台,其实是一个古戏台,到如今还在正常使用。古时候没有扩音设备,在建造戏台时往往在戏台底下埋入几口大缸,水镜台下左右各四,就有八口大缸,唱戏时形成共鸣,达到扩音的效果。
女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有中国最早木质十字立交桥“鱼沼飞梁”。经了解,所谓的十字立交桥是在方形水潭中建造的十字形石桥。古人称“圆形为池,方形为沼”,此沼中多鱼,故名鱼沼。沼中立有34根小八角石柱,从高空俯看,石桥像一只大鸟展翅欲飞,故称为“飞梁”。鱼沼飞梁是中国最早的十字形立交桥实物例证,对于研究古桥梁建筑史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桥梁多为一字形或拱形,此桥连通沼之四岸,桥面结成十字形,非常独特。
穿过鱼沼飞梁,抬眼望去,圣母殿就在眼前。大殿外,八根廊柱上饰有八条古老的木雕盘龙,怒目利爪,鳞片分明,虽历经千年风雨仍栩栩如生,其工艺之精湛令人叹服。圣母殿是晋祠现在规模最大、最古老建筑。重檐歇山顶,翼角高翘,视觉上给人以腾飞之感。站在殿外往里瞧,圣母慈祥端庄高坐于上,下站的侍女个个灵巧俊秀,面容婉转靓丽。
晋祠最早初建是西周晋国宗祠。始祖西周唐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唐叔虞姓姬名虞,周武王子,周成王胞弟,因其封地为唐国,兄弟排第三,因此称为唐叔虞。后其子燮父改唐为晋,山西简称晋由此而来,晋祠也即是西周唐国宗祠,后改为晋,曰名“晋祠”。可惜现如今的晋祠里的唐叔虞宗祠是后来复建的,原祠没有能够保存下来。
晋祠除了有三大国宝,圣母殿、鱼沼飞梁和献殿。晋祠还有三绝,宋塑侍女像、周柏、难老泉。晋祠里古柏历史悠久,据说西周唐国封地开始就种柏在这里了,最古老的周柏,想想多少年,三千多年了,真正的活历史见证者。周柏植于上古周朝时期,原有一对,但如今只剩龙柏在此。“凤柏”早亡,“龙柏”也老态龙钟,侧身倾斜,酷似卧龙又称“卧龙柏”。令人叫绝的是,支撑龙倾斜不到的是“擎天柏”,此柏粗壮有力,正值壮年。除了这棵年龄最大的周柏之外,在晋祠千年以上的古树非常多。晋祠内有周柏唐槐的说法。槐树也是太原的市树,祠内古唐槐也不少。
圣母殿两边各有一八角亭,亭下有泉。靠北的是善利泉,与卧龙柏相伴,在南边的是难老泉,加上中间的鱼沼,构成晋祠三大神泉。晋祠背靠天龙山,晋水源头位于晋祠内,三泉就是水源点。鱼沼泉和善利泉时流时枯,难老泉则长流不竭,洁净似镜。
难老泉为晋祠三绝之一。整个难老泉周围堆集了一众古物,在七孔八眼的泉眼出口处不远,有神奇的中流砥柱、张郎塔、不系舟、人字堰、洗耳洞、真趣亭,还有“南海眼”的难老泉亭,然后是水母楼。
难老泉水出自悬瓮山断岩层,《山海经》有:“悬瓮之水,晋水出焉”的记载。北齐时撷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命名为“难老泉”。晋水源头特有长生萍,浓翠如玉,四季常青。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赞叹:“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
周之柏、唐之碑、宋之殿、明之坊、近代之馆,几千年文脉传承,蕴藏了丰厚的文化瑰宝。时间匆匆,唐之碑没有瞧见,明之坊飘然掠过,近代之馆也是蜻蜓点水般走过,清代的景泰蓝、傅山纪念馆来不急细看。五百年的等待,换来今生与你一次匆匆相遇,就这么在急促间告别,甚是不舍。
晋祠是山西历史一个缩影,它存在几千年,见证了山西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山西辉煌与沉沦,见证了历史的兴衰与哀愁。
晋祠不仅是一个历史缩影,它承载着山西厚重的文化。
它是一个从古至今美丽的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