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禹小平的头像

禹小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8/11
分享

走过青龙桥

随着桃花桥竣工通行,市区已有十三座桥连通两河四岸。邵水八座,资江五座。这些桥连通东南西北,连通未来。唯邵水河上的青龙桥还连接着古往今来,引人回望。

青龙桥居邵水之上,唐朝以前就有了,最初为木桥,是城区最古老的桥。宋理宗时建成石礅桥。宋理宗赵昀曾领封地邵州防御史,1224年登基时升邵州为府并以自己的年号宝庆命名邵州,这就是宝庆府的来历。出了真龙天子,宝庆府郡守为纪念理宗皇帝,将桥命名为跃龙桥。后宋亡桥名弃用。按八卦桥居城东“震”方,神位“震”方之位为青龙,于是取名青龙桥。乾隆时重修东关城楼,桥居关下故又称“东关桥”。方言东关与冬瓜相近,老百姓于是直呼“冬瓜桥”。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应时势改名东风桥。其西连红旗路,东接东风路,红旗舞东风,至今记起来还是浮现一片火红。

邵水河流过青龙桥不足二百米便汇入资江。资江在三湘四水中以险著称,多急流险滩,粗犷剽悍。船工说到行走资江往往一脸豪气。资江流经之地也多出英勇之士:城步杨再兴蓝玉,新宁江忠源刘坤一,现代反袁第一人蔡锷,就是杰出代表。

邵阳地处大西南要冲,历来并不平静,所以筑有城墙,至今尚存。资江由西向东经过城区水面渐宽趋缓,一路向北入新化安化最后注入洞庭湖。

历史上青龙桥因战火等原因几度废弛,几度兴建。清朝重建时曾铸二只铁犀置于石墩以镇水魔,这便是宝庆十二景之一的“龙桥铁犀”。可惜道光年间发大水,铁犀“泥菩萨过河”自身不保,被水魔卷走。1968年在二河交汇处下游数百米的地方修建资江大桥,竟从河底捞出来一只铁犀,人们猜不透130年间它与水魔如何争斗才到达这儿,而它的另一位兄弟至今不知所终。1992年青龙桥加宽为双向四车道,桥两端重置铁犀并恢复青龙桥旧名以示尊重历史。现今,青龙桥地段高楼鳞次栉比,商铺繁华,已成为整个城市的中心商务区。

资邵二水交汇的西南就是宝庆古城,沿资江岸畔还有千米长的古城墙,邵水这边则仅存数十米。城墙内拐角处就是城北路六号院即市政府。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六号院上班,每天都经过青龙桥,要么沿红旗路西行数百米转而向北,经曹婆井路至单位;要么沿邵水西路向北再向西转至曹婆井路口至单位。

初进六号院,只见三座办公楼居东南北呈品字形布列,西边一道围墙与民居隔开。院内地坪靠东边有一个破旧的水池,南北长约十来米,东西宽三米左右,因被房子荫蔽又无人维护打理,池壁满布青苔,池水发绿,泛绿的水面漂浮着几朵水鸭婆。池子与四周不甚协调。心觉奇怪市政府的院内怎么会有这么个水池。后来听说这池子叫爱莲池。因既无国学功底,于历史也知之甚少,加之池子有些不堪,于心里没有在意。过了些年,有小车的单位多了,池子便被填平作了停车场。后来我调换了工作单位,离开了品字院,池子在记忆中便渐渐消失了。

退休后学着写点文字,才知道爱莲池其实有些来历,它与《爱莲说》及其作者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于是试着想多了解一下他与这座城市的渊源。

据记载爱莲池是北宋大理学家周敦颐代理邵州知州时开挖的,阔数丈,种有莲荷,引江水浇灌。其时州衙位于池南。也有说引曹公井水浇灌。曹公井也在爱莲池南边。附近现在还有一条爱莲巷。前些年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爱莲巷铺上了沥青,若是骑自行车或是徒步,从青龙桥去六号院比走曹婆井路更近。走进爱莲巷,曲曲弯弯中,似闻到“香远益清”,看到“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荷,幽静古朴中生出一种穿越的感觉。现实的市井和典雅以最贴心的方式结合起来,让人感到很舒适。

青龙桥对岸以前有条中河街,临河好些吊脚楼;青石阶梯从街面通至河面青石码头。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路漫漫》以此作外景地,让老街小小火了一把。现在老街已被拆除改为邵水东路,临河一侧建成为江边公园一部分。邵水东路西侧有一条向东的小巷,巷内不远有一所有着近千年办学历史的学校:中河街小学。它是周敦颐在邵州代理任上,为启民智兴州学而迁移扩建的学校。

宋初地方没有学校,庆历四年宋仁宗诏告天下州郡立学,邵州地方官敷衍塞责,在监狱旁修了一所不那么像样的学校,周敦颐为之“惕汗流背”,于1067年重新选址修建,次年投入使用。此即今天的中和街小学。中和街小学和爱莲池,其历史比宝庆府还长呢!

当了解了中和街小学的历史,我不禁想起长沙岳麓山1015年宋真宗御笔赐书的岳麓书院,书院历两宋风云被毁后于1165年重建,1167年大理学家朱熹来书院主持,书院自此声名鹊起。朱熹曾受周敦颐的学生二程思想的深刻影响。二个千年学地,几乎同时得二个理学大儒恩泽兴学,一南一北,堪为幸事佳事!又记起耳熟能详的“庆历四年春…乃重修岳阳楼,嘱于作文以记之”的《岳阳楼记》以及范仲淹,短短几十年间三湘大地有此三件影响后世的大事,不免令人心生敬意!当然,也为自已至今才知道中和街小学有此渊源而不胜唏嘘。

濂溪先生在邵州为官虽仅一年,以掘池种荷伏其知,办学兴教践其行。真是个知行合一的典范。

中和街兴学,濂溪先生撰有祭告先圣先师文《邵州迁学释菜文》和《告先师文》。今天品读《爱莲说》,想起上承孔孟,下启程朱的大儒在邵兴教盛事而留存的遗迹和文化遗产,心里油然而生出敬佩之情和几分荣幸。

爱莲池没能与中和街小学隔河共存实为憾事。现新城区的市府新办公楼已建成,同时兴建的爱莲广场和爱莲池公园早已开放,不知道市府搬迀后能否恢复千年莲池,种上原汁原味的莲荷。

相信千年后,还是会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经过连通东南西北的桥,来凭吊爱莲池,闻隽永的荷香!

2022.8.11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