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学韬的头像

杨学韬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3/26
分享

汉乐府《陌上桑》的艺术特色

       汉乐府《陌上桑》的艺术特色

罗敷是汉乐府诗《陌上桑》中塑造的典型形象,诗中主要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刻画出一个聪明机智、坚贞不渝而又光彩照人的农家碧玉——罗敷的形象。

《陌上桑》最早见于《宋书·乐志》,又名《艳歌罗敷行》,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其题材与两种传说有关:一种是讲东汉赵王的家令王仁妻子罗敷的故事,讲述罗敷出门采桑时赵王所见,赵王欲将其霸占为妻,于是罗敷作《陌上桑》,表明自己的态度,以绝赵王;另一种说法与“秋胡行”的故事有关。刘向的《烈女传》记载了这个传说,故事中有一个叫秋胡的人娶妻五日,就外出做官,五年后才回家。回家途中,他见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在采桑,下车对她说:“力田不如逢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便要娶她为妻,那女子不从。秋胡回到家里,母亲引见其妻,秋胡才知路上遇到的那采桑女子正是自己的妻子,妻子看秋胡是个负心人,含恨投河而死。如此种种,无论哪一种传说,其主人公都是以采桑女的美貌动人为原型的。《陌上桑》无疑就是在这些广为流传的故事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创而成的。

后来的传奇、市井小说中写女子之美,貌必“美若天仙”,容必“闭花羞月”,嘴必“樱桃小口”,脚恰“三寸金莲”,舞定“飞燕之态”,丰若“贵妃之姿”,蹙乃“西施之顰”。《陌上桑》的高明之处,在于塑造罗敷这一典型形象过程中,避而不用这些套语连篇、华而不实的陈词滥调,而采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对人物进行侧面描写。通过他人的举手投足,乃至馋涎乞求,多侧面地展示了主人公罗敷之美。

《陌上桑》中主公罗敷的出场,借用精美器物和美丽服饰展示出其光采照人的形象:“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诗句中不写罗敷容貌而盛赞她所使用的采桑工具的精美及其佩戴饰物的华丽。这正是大诗人屈原《离骚》中采用的“借香草拟美人”的笔法。仅此四句,已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采桑女的美丽动人与不同凡俗。

后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遇见罗敷时,观罗敷的举手投足的侧面描写最为传神:“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仅四十字,美人神韵全出。

大诗人荷马曾在他的《伊利亚特》史诗中采用这种手法,为我们刻画了希腊神话中的美人——海伦的形象,(海伦,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得到爱神阿佛洛狄忒的帮助,乘墨涅拉俄斯外出,把她诱走,因而引起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特洛伊之战。)特洛伊之战中,希腊战士攻打到特洛伊城下。这时,海伦出现在城头上,诗中没有一字写海伦之美,而是写了这样一个精彩场面:当希腊的勇士们见了海伦时,他们都被海伦的美惊呆了,他们只说了一句话:“海伦啊,海伦,我们为你征战了十年,就是战死也无憾!”《陌上桑》在塑造罗敷这一典型形象时,采用的就是这种荷马式的侧面描写的笔法。

然而,这只是故事的开端,更能体现罗敷之美的还是使君的出场。“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亦为罗敷之美貌所倾倒而乱了方寸。他先是驻马而观,继而是“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当他得知此美人“自名为罗敷,二十尚未足,十五颇有余”之后,竟不顾自己高贵的身份,馋涎乞求罗敷:“宁可共载不?”少年、行者、耕者、锄者乃至使君见了罗敷无不为之倾倒,罗敷究竟有多美,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而至此,罗敷之美已尽在读者心中。可以说,罗敷之美,你想象她有多美就有多美。这才是美的最高境界。

诗作结尾虽然是写罗敷拒绝使君之辞,其客观上仍然至少从两个方面展示了罗敷之美。如果说使君的出现是反衬罗敷之美的话;那么,结尾写夫婿地位的显赫,盛驾之威仪,步履的雍容大度,即:“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这些诗句则是正面烘托。正反对比令使君自惭形秽,无地自容,结果可想而知。而只有夫婿这样品貌兼优的男子才能与美人罗敷相匹配。使君与夫婿一丑一美、一反一正的烘托,更能反衬罗敷之美。罗敷的大胆抗言、巧妙拒绝,既表现出她容貌美,又从另一角度展示出她的美好心灵及美好品格,使罗敷形象更趋完美。

乐府诗《陌上桑》之所以千古流传,其原因之一就是,它以其杰出的艺术特色,为我们成功地塑造出了美丽绝伦的罗敷形象。

参考文献:《宋书·乐志》荷马《伊利亚特》刘向《烈女传》屈原《离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