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学韬的头像

杨学韬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3/31
分享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艺术特色

 

杨学韬

享有盛名的元戏曲家马致远,他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主”,王国维称赞其“廖廖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这些评价并非溢美之词。《天净沙·秋思》确系元代散曲之绝唱。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简约与深细相依

古人宋玉曾用“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倒好处。《天净沙·秋思》文字的精练,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增、减一字的程度。小令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了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那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以听凭读者自己去想象。这首小令前三句,仅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九种事物分别以枯、老、昏、小、流、人、古、瘦加以修饰,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够成一个统一体。作者没有写这些事物的方位,也未写这些事物与游子活动的关系,我们却可以随着抒情主人公移步换景,展开无尽的思绪。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二、诗中有画、意境深远

苏轼在评论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时说:“味摩吉之诗,诗中有画,观摩吉之画,画中有诗。”明代朱承爵曾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切,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天净沙·秋思》将九组相对独立的事物纳入同一画面,就构成了一系列意象,所表现的便不是客观的景,人与物的结合,情与景的交融,“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以赠,兴来如答。”(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小令中“流水”、“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诗中描绘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西风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辉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众多的意象构成了一幅寓意深邃的画卷,为小令展开了深远的秋天的意境。

三、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色与情思相融,是这首小令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小令共五句,前四句皆是写景,只有末句才写人,而写景写人旨在抒发“天涯沦落人”背井离乡的凄苦之情。“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限,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共朝哉!”(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悲秋的苍凉景色,触发了诗人“阴沉”的意向,于是这些有形可感的物象,便成了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的象征。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之感到具体生动。“‘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气寒而事伤,此羁旅之怨曲也。”(刘勰《文心雕龙·隐秀》)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与“水”本无联系,但诗人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处,用江水无情东流之景,表达无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农民画家米勒(1814-1875)于1857年完成的《拾穗者》“本来是一幅描写农村夏收劳动的一个极其平凡的场面。可是该作品在当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却远不是画家所能预料的。……这幅表现农民境况的《拾穗者》在沙龙展出后,引起了资产阶级舆论界的广泛注意,一些评论家写文章说,画家在这里蕴有政治意图,画上的农民有抗议声。有人在报上评论说:‘这三个拾穗者如此自命不凡,简直就是三个司命运的女神。’《费加罗报》上的一篇文章甚至耸人听闻地说;‘这三个突出在阴霾的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农民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诸伯雄《外国美术名作欣赏》)而米勒的一位艺术辩护人朱理·卡斯塔捺里曾这样来描述这幅画:“现代艺术家相信一个在光天化日下的乞丐的确比坐在宝座上的国王还要美;……当远处主人满载麦子的大卡车在重压下呻吟时,我看到三个弯腰的农妇正在收获过田里捡拾落拾穗,这比见到一个圣者殉难还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灵。”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画家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了一体。“小桥、流水、人家”,只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物,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天净沙·秋思》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它勘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的无痕杰作!

参考文献:刘勰《文心雕龙》诸伯雄《外国美术名作欣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